第十六课:1、跑:走跑交替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跑走交替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2.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协调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2. 学生能够提高体能和协调性;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难点:跑走交替的节奏和配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跑走交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准备进入训练状态。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包括跑步和走路的姿势、步频和步幅;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体会跑走交替的感觉;3.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技巧。
三、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2. 每组学生按照指定的路线进行跑走交替练习,要求跑走交替的节奏和配合;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跑走交替技巧。
四、体能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折返跑练习,增加体能和协调性;2. 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3.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团队接力比赛,要求跑走交替的节奏和配合;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接力任务;3. 教师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跑走交替的重要性和技巧;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跑走交替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技巧。
同时,教师应组织好分组练习和团队合作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练习和体验跑走交替的感觉。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体育与健康《走跑交替与游戏》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走跑交替与游戏》引言: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走跑交替与游戏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这个主题的教学,学生们能够学习走跑交替的基本技巧和规则,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此主题的理解。
本文将就《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案:走跑交替与游戏》进行详细探讨。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和流畅地进行走跑交替动作;2. 通过对游戏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策略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走跑交替的基本动作技巧;2. 走跑交替的规则和要求;3. 不同走跑交替游戏的规则和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模仿方法:教师进行示范,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2.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其中一组进行走跑交替,另一组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游戏规则和策略。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a.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预热身体;b. 跑步绕操场一周,使学生的身体热起来。
2. 引入走跑交替:a. 教师向学生介绍走跑交替的概念,解释走跑交替对身体的好处;b. 教师进行走跑交替的示范,学生们模仿教师的动作。
3. 学习走跑交替的技巧:a.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轮流进行走跑交替动作,其他组员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b.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动作的流畅度和正确性。
4. 游戏一:传球走跑:a.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队,每个队都有一个传球员;b. 队员们进行走跑交替,同时传球员将球传递给队友;c. 当传球员成功传递球给队友时,该队获得一分。
胜利的队伍为得分最高的队伍。
5. 游戏二:搭桥比赛:a. 教师使用绳子或者教具搭建一座搭桥;b. 学生们进行走跑交替,尝试从搭建的桥上通过而不掉下来;c. 比赛时限为一定时间或者每队先通过桥的人数最多。
跑走交替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跑走交替动作技巧教学2. 团队接力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跑走交替动作的技巧。
2. 教学难点:跑走交替动作的协调与团队协作。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教学(15分钟)2.1 教师示范跑走交替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跑走交替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2.3 学生分组进行跑走交替练习,提高动作协调性。
3. 团队接力比赛(10分钟)3.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接力比赛。
3.2 比赛过程中,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完成跑走交替动作。
3.3 教师担任裁判,记录比赛成绩,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跑走交替动作技巧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价。
3. 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行评价。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跑走交替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初中走跑交替走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2.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2.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力、速度和协调性;3. 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运动方法的掌握。
难点:运动中走跑交替的节奏把握,团队协作的协调性。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2. 向学生介绍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运动方法;3. 强调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听从指挥,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基本技术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强调走跑交替的节奏和动作要领;2.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三、实践训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走跑交替的实践训练,要求学生按照基本技术要领进行;2. 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运动情况;3. 针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适时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四、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训练,要求学生走跑交替中保持协调一致;2. 学生分组进行训练,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教师点评团队协作情况,指导学生如何在运动中更好地配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走跑交替的基本技术和运动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走跑交替的实践体会;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走跑交替的训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走跑交替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走跑交替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走跑交替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走步和跑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能够理解走跑交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走跑交替的乐趣和益处。
教学重点:
1. 走步和跑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走跑交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图片,用于展示走步和跑步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2. 足球场或操场等开阔场地,用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走步和跑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走跑交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操作演示:老师示范走步和跑步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让学生观察并跟随模仿。
3. 练习训练:学生在开阔场地上进行走步和跑步的练习,老师对学生的动作进
行指导和纠正。
4. 活动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走跑交替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走跑交替的
乐趣和益处。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走跑交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走跑交替锻炼。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课余时间进行走跑交替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或社区的走跑交替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动作表现和参与程度,以及课后的学习笔记和自主锻炼情况,评估学生对走跑交替的掌握程度和体会理解。
小学体育与健康走与跑:跑走交替教案跑步与快走:跑走交替教案概述: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跑步和快走是两项简单且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力和培养耐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一份跑步和快走交替教案,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教案内容:1. 目标:a. 学生能够正确跑步和快走的姿势和技巧。
b. 学生能够理解和体验跑步和快走对身体的益处。
c. 学生能够在跑步和快走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2. 教学准备:a. 一个宽敞的操场或者运动场。
b. 节奏感强的音乐。
3. 教学步骤:a. 热身:-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例如摇摆手臂、扭动腰部和脚踝,以准备身体进行跑步和快走。
b. 跑步教学:- 标示出一个适合跑步的起点和终点线。
- 向学生展示跑步的正确姿势,包括挺胸、收腹、摆臂和迈开大步等。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舒适步速跑过起点和终点线,然后回到起点。
-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跑步练习,相互观察和纠正姿势。
c. 快走教学:- 标示出一个适合快走的起点和终点线。
- 向学生展示快走的正确姿势,包括挺胸、收腹、摆臂和迈开快步等。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舒适步速快走过起点和终点线,然后回到起点。
-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快走练习,相互观察和纠正姿势。
d. 跑步与快走交替:- 在操场或运动场上设置起点和终点线。
- 指导学生进行跑步和快走的交替练习,在跑步段落时用最大速度跑,然后切换到快走段落,再次换回跑步。
- 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往返的次数和距离,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能力进行调整。
e. 结束:-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活动,以放松和恢复肌肉。
4. 教学注意事项:a. 提醒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呼吸,保持舒适。
b. 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避免不正确的动作导致伤害。
c. 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观察,相互纠正。
教案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跑步和快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方式:a.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
体育教案-走跑交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走跑交替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教学。
2. 团队协作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走跑交替的节奏和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
2. 教学器材:标志物、哨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 基本技能教学(15分钟):a. 教师示范走跑交替的动作要领,强调动作细节。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c. 进行走跑交替练习,学生相互鼓励,提高动作质量。
3.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a. 教师设计团队协作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跑”等。
b.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体能训练(10分钟):a. 进行间歇性跑步训练,提高学生体能。
b. 学生相互鼓励,坚持完成训练。
5. 结束放松(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及时调整运动强度,避免学生受伤。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运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走跑交替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节奏感。
2. 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3. 通过体能训练,评价学生的耐力和坚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寻找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效果的方法。
3. 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准备相应的解决方案。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走跑交替教案前言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需要为孩子们设计一系列的运动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
其中,走跑交替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运动,可以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同时又能有效锻炼他们的心肺功能、协调性和身体力量。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们能够:1.了解走跑交替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能够正确的运用走跑交替来进行锻炼;3.提高孩子们的心肺功能、协调性和身体力量。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首先,需要为孩子们设计一些热身活动,让他们的身体充分准备好进行运动。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一些简单的动态伸展、踢毽子等活动。
2. 了解规则和技巧在进行走跑交替训练之前,需要让孩子们了解走跑交替的规则和技巧。
规则:在指令下,学生放慢速度行走,听到口哨后并不停止,迅速地跑几步,然后再放慢速度行走,如此交替进行。
技巧:1.跑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手臂自然摆动;2.注意呼吸,尽量在跑步时吸气,在走路时呼气;3.脚底着地时要用脚掌部位着地,保证支撑力和减震能力。
3. 实践演练让孩子们按照前面所学习的规则和技巧进行实践演练。
可以在操场或者室内场地进行。
教师可以利用口哨来指挥孩子们,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走跑交替的训练。
刚开始可以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让孩子们适应这种运动方式。
4.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回到教室进行总结。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一份总结,包括今天进行了什么活动,有什么收获以及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等。
教学点拨在进行走跑交替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不同,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2.在进行走跑交替训练时,需要让孩子们充分的加强呼吸,避免呼吸不畅,导致身体不适等问题;3.在进行走跑交替训练时,需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等问题。
结束语走跑交替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运动方式,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又能够有效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走跑交替的规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