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妇痛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0.39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文献杂志活血化泰法治$子含4膜导位連的研堯遗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徐英付金荣A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且病因尚不明确,故西医除根治性手术外,其余治疗大多易复发,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与此同时,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研究发展迅速,能显著改善下腹痛与痛经、不孕和月经异常情况,临床疗效较为明显。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兼顾温经、理气、补肾、祛痰和清热之法。
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内异症的中医药病因病机和治疗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内异症的中医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活血化瘀辨证论治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37(2019)04-0071-03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种植在子宫体以 外的部位即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在形态学上呈 良性,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因易增生、转移、扩散、复 发,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
近年来,子宫内膜 异位症发病率增高,达10%-15%,患病年龄却在逐 年下降。
内异症主要以下腹痛与痛经、不孕和月经 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据此,内异症可归属于“痛 经”、“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等范畴。
中医认 为内异症乃由气机不畅,血脉不通,瘀阻胞宫所致,各个医家治疗虽然侧重不同,但总体以活血化瘀法 为基本治则,笔者将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理气活血化瘀赵玉芹[1]对内异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 因素进行临床研究认为,气滞血瘀证所占内异症证 型的比例最大。
与余鍈薇W研究发现气滞血瘀占比居于首位的结果一致。
血瘀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的病理基础,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气不摄血则 血液离经,“离经”之血瘀积留结,阻滞冲任、胞宫、胞脉等,则发为此病。
而肝主通调人体全身气机,平素抑郁或善怒则 内伤肝气,郁滞气血而成癥瘕。
叶天士云:“女子以 肝为先天”,妇人以血为主,肝主藏血,是故肝之疏 泄条达与气血休戚相关。
运用韩冰教授妇痛宁治疗内异症医案2则作者:魏慧俊夏天韩彩云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4期韩冰教授是我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其负责的课题“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作用”获天津市科委2004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妇痛宁是韩老根据“瘀久夹痰,渐成癥瘕”即内异症的病理基础是瘀血内停,湿浊继生及癥瘕形成是病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自拟而成,由三棱、莪术、血竭、丹参、穿山甲、皂刺、海藻、鳖甲、薏苡等药组成。
导师运用妇痛宁治疗内异症痛经及不孕症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师,获益匪浅,今将2则医案报道如下。
1 痛经气滞血瘀证医案孙某,女,已婚,27岁,主因“痛经进行性加重4年,勉强不用吃止疼药”就诊于不孕不育门诊。
月经史:12岁 7/34 d,量多(10~20 min换1次卫生巾,持续2 d)、色暗红、血块(+),腰酸,行经期时有便溏。
平素喜食辛辣,易上火、生气,经前1周乳房胀痛。
(2011/11/10)查妇科彩超示:左侧卵巢内可见一大小为22 mm×23 mm的囊实性回声团,考虑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性大。
一诊:2011/12/17:Lmp:2011/12/15,现月经周期第3天,经色暗红,月经量多,血块(+),痛经(+),舌暗苔薄黄脉滑。
西医诊断为内异症,结合四诊,中医诊断为痛经、气滞血瘀型。
中药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当归12 g,川芎10 g,炒蒲黄(包煎)10 g,香附10 g,土鳖虫10 g,赤芍15 g,桂枝10 g,益母草15 g,桃仁15 g、茜草15 g,三七粉(冲服)3 g。
5剂。
二诊:2011/12/22,Lmp:2011/12/15月经昨日干净,痛经较前改善,便溏,未诉其他明显不适。
舌暗苔薄黄脉弦滑。
中药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辅以健脾除湿:三棱15 g,莪术15 g,皂刺15 g,当归20 g,炒薏米30 g,海藻30 g,穿山甲10 g,鳖甲10 g,半枝莲15 g,白芍15 g,陈皮20 g,丹参20 g,血竭(冲服)6 g。
活血化瘀汤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9-01-09T15:51:53.1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6期作者:肖秋芬[导读] 副作用的总出现率18%。
提示对内异症病患采取活血化瘀汤用药治疗,可缓解病患的疼痛,副作用小,效果好。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中医医院河北保定 072650)【摘要】目的:活血化瘀汤对于内异症病患的影响。
方法:在2016年8月—2018年6月时间段妇产科收治内异症病患中抽出100例实施治疗研究,将病患均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活血化瘀组,其中基础治疗组病患行基础米非司酮用药治疗,活血化瘀组病患采取米非司酮用药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汤用药,研究两组用药效果、疼痛、副作用情况。
结果:基础治疗组病患用药总效率76%(38/50),活血化瘀组病患用药总效率94%(47/50),活血化瘀组病患的用药效果优于基础治疗组,两组比较,P<0.05。
在疼痛、副作用方面,活血化瘀组同样优于基础治疗组,两组比较,P<0.05。
结论:对内异症病患采取活血化瘀汤用药治疗,可缓解病患的疼痛,副作用小,效果好。
【关键词】活血化瘀汤;内异症;用药效果;疼痛;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61-02内异症主要因病患子宫内膜组织种植于病患子宫内膜之外部位所致,子宫内膜组织原本应该生长于子宫腔中,不过因子宫腔和输卵管、盆腔连接,令部分子宫内膜细胞顺着输卵管进到盆腔中异位生长,进而引发痛经、不孕和月经异常等症状,影响病患健康[1]。
故本文尝试对内异症病患采取活血化瘀汤用药,分析中药治疗的效果,供研究。
1.病患资料、方法1.1 病患资料在2016年8月—2018年6月时间段妇产科收治内异症病患中抽出100例.实施治疗研究,将病患均分成基础治疗组和活血化瘀组,其中基础治疗组病患行基础米非司酮用药治疗,年龄在22-46岁之间,均龄(34±1.4)岁。
化瘀汤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等。
目前,虽然有许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激素疗法等,但治愈率不高,且易复发。
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化瘀汤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常用方剂之一,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已有悠久历史。
其中主要成分为桃仁、红花、香附、川芎、丹参、赤芍、生姜等多种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功效。
临床应用表明,化瘀汤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目前对该方剂治疗机制的了解还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支持。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模型探究化瘀汤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及机理。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实验室模型采用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来建立实验室模型。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动物均在黄体期接受手术操作,手术后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生物学指标检测。
2.观察治疗效果对治疗后小鼠进行评估,包括观察子宫内膜异位区域的大小、数量等,并进行异物引起炎症细胞增生的程度评估,以及生殖功能的评价。
3.探究治疗机理采用 Westernblot 和 RT-PCR 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其生物学层面上的差异,分析化瘀汤的药效成分,探究化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生物学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化瘀汤作为传统中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对于丰富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初探【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与血瘀有关,多采用活血化瘀之法加以治疗。
本文就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进行综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活血化瘀;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痛经,呈继发性并进行性加剧,月经异常,不孕和性交疼痛,盆腔包块等。
近数10年来,医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不懈的研究。
但迄今为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真正病理生理学机制并未最终阐明。
中医学无此病名,按其症状属于“痛经”、“不孕”、“�Y瘕”等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与血瘀有关,临床上多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以下各方面有关。
1 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能直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
常氏等[1]研究了活血化瘀、补肾化瘀及补肾方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的影响,发现活血化瘀组异位包块明显缩小甚至萎缩(P<0.01),光镜及电镜下异位内膜呈现明显萎缩相,对在位内膜无明显影响。
提示活血化瘀方药能有效抑制大鼠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生长和代谢而使其萎缩。
余晓辉[2]等制备活血化瘀中药含药血清,干预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细胞,结果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含药血清对EMT模型鼠异位内膜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在位内膜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徐邦生[3]等也发现活血化瘀中药能促进大鼠EMT动物模型的异位组织消退,促进异位内膜细胞凋亡。
2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现代医学证实内异症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而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内异症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变盆腔瘀血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司徒仪[4]等自拟活血化瘀方药治疗102例内异症患者一疗程后,除血沉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高切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1),其高粘滞血症得到了明显改善。
化瘀散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化瘀散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3年1月到2014年9月,我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1例,年龄23~36(31.0±8.9)岁。
内服化瘀散方剂,每天一次,一个月一个疗程,连续三个疗程。
观察每个疗程完成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愈25例,显效37例,好转39例,无效20例,随访6个月,其中9例复发,重复疗程,归为无效。
有效率为83.4%。
治疗前VSD评分和第一个疗程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瘀散方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化瘀散方剂;痛经【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3-0104-02Blood taking prescription treatment endometriosis pains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Zhou Lirong. Maternity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1, China【Abstract】Objective Blood powder was explor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dysmenorrhea. Methods Since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4 of 121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aged 23 ~ 36 (31.0±8.9). Internal and blood powder formula, once a day, a course of a month, three consecutive period of treatment. Observation after completion of each course of VAS score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After three treatments, 25 cases of cure, 37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39 cases, 20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3.4%. Features treatment 1, 2, 3 cycles see pair-wise comparis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Blood taking prescription treatment endometrios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low recurrence rate,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Endometriosis; Blood powder formula; Dysmenorrhea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内壁以外的其他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有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子宫骶韧带、子宫颈、盆腔腹膜等处,故也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
活血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E 2、P 、VEGF 的影响杨东霞1 曲凡1 马文光2 马宝璋2(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大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和达那唑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E 2、P 含量及VEG F 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的影响。
结果:活血化瘀方药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的降调或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105),活血化瘀法高剂量组与达那唑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105)。
结论:活血化瘀法具有调节内分泌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种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活血化瘀法;雌二醇(E 2);孕酮(P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 F )中图分类号:R21719;R33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6)022*******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 o.39670895)作者简介:杨东霞,女,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E ffect on Activating B lood and R emoving StasisPrescription on E 2、P 、VEGF of E ndometriotic R atsY ANG Dong 2xia 1,MA Wen 2guan 2,MA Bao 2zhang 2,QU Fan 1(11Hei 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Haerbin ,150040,China ;21The First A ffiliated H ospital of Hei 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Hae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 on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Methods :T o set up endometriosis m odel by rat self 2endometria transplantation ,E 2、P of serum and VEG F of endometriosis tissue were dividedly detected.R esult :The three parameters were depressed by acti 2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ach target between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 group and m odel group (P <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each target be 2tween the high dose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 group and Danazol group (P >0.05).Conclu 2sion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endometrial transplants ,which is relates with the VEG F of dometriotic tissue and serum horm one ,especially E 2.K ey w ords :Endometriosis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 oving stasis prescription ;E 2;P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 F )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疑难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