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6课(学案)对外友好往来:第一范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整理故事,课中阅读教材、分析地图、讨论问题,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重要的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增强学生对为人类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崇敬。
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使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
教材思路1、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处理办法: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加强直观性,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处理办法:先让学生了解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基本史实,再指导学生结合前几课的内容归纳、概括出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畅通是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2、教法选择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学科渗透,增强学习历史的现实性。
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3、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将《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鉴真坐像》、《玄奘》等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资料。
学生的准备:收集有关鉴真六次东渡资料、玄奘西游天竺等资料。
4、板书设计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日本遣唐使2.鉴真东渡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贸易往来2.文化交往三、玄奘西游。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师寄语:课堂上,你的奇思妙想总能引来同窗们佩服的目光。
一、教与学的目标:一、把握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形,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阻碍、鉴真僧人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分析隋唐显现频繁交往的缘故,比较玄奘和鉴真的一起点。
教与学的重点: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唐和日本的友好关系、玄奘西游。
教与学的难点:唐朝频繁贸易往来的缘故和特点。
一、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以下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觉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唐朝的要紧水陆交通线路如何?2.各国什么缘故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3.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交往史实有哪些?4.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一起点?二、合作探讨,释疑解惑:1.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异同的特点?分析显现不同的原因?【引导】:此题实际山是一个比较综合分析题,学生要紧密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在个人试探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一起形成答案。
一起点:①朝鲜、日本是对外交往的要紧对象;②对外都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要紧参与者。
不同特点: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朝丝绸、磁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朝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
不仅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缘故:汉代江南相对掉队,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唐朝经济中心开始显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国力壮大,经济文化发达。
二、唐朝的对外交往的进展给咱们提供了什么启发?【引导】启发:唐朝对外交往的向心力,不是靠军事,也不是靠政治手腕,而是领先的生产力与开放的政策自然形成的①大力进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坚决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治理方式,扩大对外贸易,增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三、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一)、单项选择题:一、唐时东渡日本宏扬佛法的高僧是()A、鉴真B、崔致远C、遣唐使D、玄奘二、玄奘前去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A、印度B、印尼C、天竺D、孟加拉3、玄奘回国后,以其切身见闻写成的高作是()A、《西游记》B、《桂苑笔耕》C、《老子》D、《大唐西域记》4、玄奘西行的起点是()A、逻些B、长安C、涿郡D、洛阳五、“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以下哪个国家文化的阻碍()A、新罗B、日本C、波斯D、天竺六、以下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1)李冰(2)李春(3)玄奘(4)鉴真A、(1)(2)B、(3)(4)C、(1)(4)D、(2)(3)7、下各国家,受唐朝文化阻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A、朝鲜B、阿拉伯C、日本D、印度(二)、非选择题8.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使团庞大,达到五六百人。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唐朝频繁的贸易往来;唐朝和新罗的友好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唐和波斯大食的友好往来等。
.思想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成为世界上经济文化强盛的国家,是与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相联系的,从而加深学生对今天实行改革的理解;通过对唐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先进经济文化的外传,对朝鲜,日本等亚洲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唐朝也在积极吸收亚洲各国先生的经济文化,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对双方人民是有利的。
.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找出鉴真和玄奘日本平城京平面图与唐长安城平面图的共同之处,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去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唐和日本的友好关系玄奘西游。
难点:唐朝频繁贸易往来的原因及较多的地名国名,学生不易掌握。
三教学方法问题提示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冒盛,是世界上十分强盛的国家。
唐政府实行了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
那时候,我国同哪些国家交往。
阿倍仲麻吕是谁?鉴真东渡是怎么回事?玄奘西游到了哪儿?学习了本课内容后,你就会知道。
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学讨论。
.唐朝的主要水陆交通情况怎样?.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有哪些相同点?.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唐和各国的贸易科技交流有哪些?.日本平城京平面图与唐长安城平面图有什么共同之处?(三)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学生在自学阅读教材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要激发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大担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逐一作答,也可以待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后,进行归纳再一一作答解疑。
以下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可如下处理:关于唐朝主要水陆交通情况:可制作唐朝主要交通路线的多媒体软件,进行讲解,用拖动的形式,使交通路线和相关地名活化,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性,进而使得难点化解。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的对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电教手段【学习过程】导入:出示《西游记》剧照。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出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填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一、对外友好往来(通过填图让学生对唐朝对外往来有个粗略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读图和填图能力)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
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学习唐朝的文化。
课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1)能记住:遣唐使、唐朝和新罗的友好关系;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2)树立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唐人街、小说《西游记》,故事鉴真东渡。
二、新课导学※自主探究一、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二、与日本的关系1、唐朝从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2、日本以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3、日本人参照创制了日本文字。
4、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的某些风尚。
5、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他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与新罗关系: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四、与天竺关系:贞观初年,高僧从长安出发,前往,并在最高学府游学,回国后,写成。
意义:※合作探究1、在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大都有一条街叫做“唐人街”。
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指的是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2、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3、下面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1980年4月,这尊坐像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他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尊敬呢?4、你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一定知道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吧!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只有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你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吗?《西游记》中关于唐僧的描述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又有哪些不同呢?※拓展延伸1、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2、从玄奘、鉴真的事迹中你学到什么?三、总结提升※学习小结巩固小结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简要对本节课内容作一小结,第二段对当堂检测进行小结。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6 1.了解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等史实。
2.通过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的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唐朝对外交往活跃⑴主要交往地区:唐朝与洲以至洲、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⑵原因:⑶外贸频繁的城市:、、、等城市,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⑷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二、唐朝与日本的交往1.遣唐使来唐⑴概况:唐朝从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⑵目的:⑶影响:①②③2.鉴真东渡⑴时期:时⑵原因:⑶目的地:⑷主要贡献:①②三、唐朝与新罗的关系①②③④⑤⑥1.为什么在现代化大城市中,还称华人聚居的地方为“唐人街”呢?2.唐朝对日本文化有哪些影响呢?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玄奘西游1.时期:年间2.出发地:3.目的地:4.游学地点:佛学最高学府——5.《大唐西域记》⑴撰写: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写成《》⑵意义:3.我们应该学习玄奘的什么精神?【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3【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0.请结合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谈谈我国当前应如何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夯实基础】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A .汉人B .隋人C .唐人D .宋人 2.下列事件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的是 ( )A .开凿运河B .玄奘西行C .文成公主入藏D .谴唐使来华 3.(2006·安徽)下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 .高僧玄奘 B .鉴真和尚C .阿倍仲麻吕D .马可·波罗 4.(2005·湖北黄石)唐朝的对外交往中,以佛教为纽带与之往来的国家是 ( ) A .高丽 B .波斯 C .天竺 D .大食 5.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友好,主要表现有哪些?【综合提高】 6.唐朝时,外贸活动频繁的城市有 ①长安②洛阳 ③广州 ④扬州 ( ) A .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 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创新应用】 8.(2008·岳阳)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课题】第6 课对外友好往来【学习目标】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学习诊断】回顾完成,要求书写认真。
互批、订正、记忆。
1、“天可汗”是对尊称。
2、“合同为一家”描述的是唐与的关系。
原是族的祖先。
前期,赞普统一了,定都在,即今天的。
他娶了公主;世纪初,唐又将公主嫁到此地。
3、回纥是的祖先,游牧于流域。
世纪中期,建立汗国。
后来回纥改名为,此政权瓦解后,大部分西迁到今、等地。
4、“车书本一家”描述的是唐与的关系。
世纪末年,统一各部,建立起政权。
接受唐册封后,此政权以“”为号,经济文化较高,有“”之称。
5、云南一带分布着,是和的祖先。
后来统一了六诏。
气势雄伟的体现了南诏高超的建筑水平。
【学习过程】一、普读求新(请看清题意,带着问题看书,注意标记关键词,完成者请自行梳理、记忆!)1、对外友好往来: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地图上找到天竺的位置并找出唐朝时的主要外贸城市及与唐朝有往来的国家,概述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特点?2、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①日本出使中国的使节称,他们归国后,仿唐制进行改革,文化上学习唐朝的:文字、服饰、饮食、佛教、建筑、雕塑、医学等②中国出使日本最有影响的是:他的主要贡献是:3、唐朝与新罗的关系(在地图上找到新罗的地理位置,简述与唐的关系)友情提示:政治: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如;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的文化:、、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传入中国4、玄奘西游(阅读课本31,完成问题)玄奘出使的国家?当时在位的皇帝?主要成就及作用?二、合作探究课本P32动脑筋三、补读帮困(四人小组互帮互助,解决疑难问题)【效果检测】《新课堂》1-10题【知者加速】★材料解析: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①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②其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事例。
创意制作题。
1、示意图是以线条、符号、文字和简笔画表示历史内容。
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学
案
※独立试航(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记忆问题)
一、日本遣唐使。
(课本P28—P29)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
2、隋朝时,已有___________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同来的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3、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_____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日本文字创制了_______,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合作探究
课本30页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二、鉴真东渡(课本P30)
1、唐玄宗时,_______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____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_________,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合作探究: 我们应该学习鉴真什么样的精神?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课本P31).
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________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______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课本P31)
1、唐朝时,中国通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___.贞观年间,他从______出发,前往_______.并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2、玄奘写成____________.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五、达标测试:
1、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B戒贤C鉴真 D戒日王
2、日本遣唐使大规模来华始于( ):
A贞观年间B武德年间C开元年间D天宝年间.
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是( )
A印度人B朝鲜人 C日本人 D 阿拉伯人
4、唐朝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阿倍仲麻吕B鉴真 C张骞D玄奘
5、居唐朝进口物产首位的国家是( )
A波斯B天竺 C日本 D 新罗
6、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往来的史实,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