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下)
- 格式:pdf
- 大小:136.46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
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性质来说,无外乎这六大领域:语言、数学、科学与技术、艺术、历史与社会(包括社会实践)、体育与健康。
与“学习领域”相关联的是“学习主题”。
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层级、不同谱系的学习主题。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教师建构知识的系统框架,从而自觉地帮助学生建构出知识的系统框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过去,一些教师只有关于“课”的观念,一节一节地上课,却很少思考或清晰地意识到“课”的知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也是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一个表现。
学生的发展:学生理想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
从“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这四个维度来关注和检测学生的发展是实现学生理想发展的概念框架和实践策略。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生命教育:我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是生命教育视域中教学的自觉追求。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重要主题和领域。
这些领域和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
公民教育:教育、个人、社会,这三者的繁复关系是我们理解教育的最基本结构。
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为教师幸福生活添彩——北师大肖川教授在翠英中学的生命教育讲座我所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是教育唯一正当的追求;二是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更温暖、更具有生命的情怀;三是要使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教育内容方面要带给学生作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所需要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去的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有学会如何幸福生活。
创造幸福人生是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学校的生源,知识基础等方面不够卓越出众,但他们仍然是一个生活者,更需要生命教育,更需要好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去更好地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内在的动力。
让我们的学生跟一流学校去拼高考就没有优势,但若将其培养成积极的生活者、幸福人生的创造者,那就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会更好。
所以在所有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需关注生命的质量。
人生有限,怎样过得精彩,是每个人一生值得高度关注的事情,每个人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生命教育要传达给学生的一个重要观念。
活着,好好地活着,也是一种责任。
所以讲生命教育,我讲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个从目标追求,让学生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一个从学习过程,师生交往的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度过的时光更美好,因为中学六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影响到一生的生活质量。
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有选择就业的能力。
小学毕业在方圆一百公里内选择就业,中学毕业可能在方圆五百公里选择就业,大学毕业可能在方圆一千百公里内选择就业,博士毕业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就业。
所以我们要无限相信教育的力量。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比较健康长寿。
机构调查显示,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比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高5岁。
第一个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应较高,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精气神就比较好,心态比较阳光;第二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有较丰富的智力活动,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探索和更多的思考,医学研究证明,智力活动有助于人的健康长寿;三是他们能够掌握到更多的信息,人以类聚,交往人群见识较广,眼界开阔,养生保健措施比较到位;四是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懂得珍爱生命,善待自我,过简单而有节制的生活,生活方式更健康;五是从事的职业安全系数会更好,不容易遭到意外伤亡。
立足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追求完美的幸福人生作者:徐国文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年第12期[摘要] 疫情后,学生返校之后,学校立足生命教育的三个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本文论述着重从生命健康教育、生存技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三个方面展开。
各种类型的生命教育丰盈了学生的心灵,珍爱生命、高扬生命,让生命闪烁出耀眼的光和热,呈现出高质量的生命状态。
[关键词] 生命教育;生命健康;生存技能;理想信念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生命的可贵,更加感悟到了生命的崇高。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关爱生命,让生命更具价值和意义。
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价值追求,关乎个体生命的教育,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
当前各地学校复课后,学生践踏生命、漠视生命的现象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时有发生,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学生实现对生命的正确认知,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目标。
生命教育,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它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质与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和终极目标。
它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性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是一种全面观照生命的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生命教育分三个维度: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人的寿命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即人与外界的密切程度;生命的精神属性也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即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结成了人的生命亮度,也即个体生命“我之为我”的生命亮点。
⽣命教育包括哪些内容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命教育乃是⼀种全⼈教育,它包含了⼈从出⽣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既关乎⼈的⽣存与⽣活,也关乎⼈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的本性与价值。
⽣命教育的核⼼⽬标在于,通过⽣命管理,让每⼀个⼈都成为“我⾃⼰”,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命价值,即把⽣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间焕发出⾃⼰独有的美丽光彩。
国内外⽣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固然有不同的侧重,但⾯对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
依此,真正的⽣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着⼿,帮助青少年从⼩开始探索与认识⽣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独特的⽣命,并将⾃⼰的⽣命与天地⼈之间建⽴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
扩展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命教育的阵地。
要注意围绕学⽣的⾝边问题,让学⽣通过⾏动研究来解决,提⾼学⽣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学校要充分利⽤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化设施开展⽣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的⽣活技能训练和体验。
在动物园、植物园、⾃然博物馆、绿地和农村劳动中,让学⽣感受⾃然⽣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与⼈⽣⽼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理解⽣与死的意义,珍爱⽣活,关⼼他⼈;通过情景模拟、⾓⾊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道主义救助精神。
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家庭⽣活指导,通过亲⼦关系沟通、青少年⾝⼼保健等⽅⾯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家庭情趣,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要充分利⽤社区⽣命教育资源。
发挥社区学院、社区⽼年⼤学的作⽤,提供环保、居家⽣活设计、⼈⽂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制作和婚姻伦理等教育服务活动。
宣传科学的⽣活⽅式,引导家长开展亲⼦考察等实践活动。
学校的班团队活动、节⽇纪念⽇活动、仪式活动、兴趣⼩组活动也可以结合学⽣现实需求,在了解学⽣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命教育活动,使学⽣在场景式⽣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命的价值。
关于《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7篇篇1 《生命教育》的心得体会生命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发展,而生物课堂恰恰是生命教育的沃土。
《标准》中明确指出“生物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正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生命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那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才都应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
积极的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全面渗透在学校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教师要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关注自身的价值;它不能以成败功利来评价。
事实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需要不断摸索实践,需要具体措施的有力保证。
其次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意味的?我挺看重“乐趣”二字。
只有是有乐趣的,才是充满生命情怀的,才是对学生的学习最有帮助和提高的。
如果我们老师只是一味地去教去讲,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又如何能符合当下新课程的精神呢?只有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有人文关怀的,才能被孩子最大限度的接受,我们的教育也才会更具有意义。
做老师的太过一厢情愿,太过霸道,而忽略了那小小生命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做老师的总是要求全体统一,按一个步调去学习去生活,久而久之,必然会抹杀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没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的学习,归根结底也只能算是被动的,无效的学习。
真的希望,我们教师能成为一个更具有人文关怀,更有人情味的老师,成为一个因为观察而更敏锐地捕捉快乐和阳光的人。
生命教育解释生命教育,即通过个体认识自己,并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从而积极地追求人生目标、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
具有三个层次:个体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状况的正确认识,自觉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养成珍惜时间、热爱劳动、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等良好品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
生命教育是指对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自我生命的关注和研究。
生命教育涵盖两个方面:个体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状况的正确认识,以及自觉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自觉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树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养成珍惜时间、热爱劳动、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等良好品格。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理解生命意义,发展个人潜力。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生物学的生命,更是包含着文化与精神的生命。
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生命的独特性,进而理解“我”这个生命体与他人、集体、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关系。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去尊重、去热爱生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5、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挫折、困难、失败。
有的人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有的人则把它当作人生的财富,愈挫愈勇,不断奋斗。
因此,在平时教育中,要特别强调生命教育中的挫折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挫折的态度。
6、初步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初中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判断能力,又易冲动,故安全教育也成为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教育应该把生命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把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