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第十章果树设施栽培
- 格式:ppt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39
第一章设施果树栽培学概述果树设施栽培是果树栽培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不适宜或不完全适宜果树生长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将某些果树置于人工保护设施之内,创造适宜果树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使其不受或少受自然季节的影响而进行的果树生产方式。
果树保护地栽培按生产的性质可划分为以提早上市为目的的保护地促成栽培、以延迟上市为目的的保护地延迟栽培和为了消除不良环境条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防止裂果、防治病虫害等为目的的防护栽培三大类,以提早或延迟上市为目的的果树设施栽培又称反季节栽培。
(一)果树设施栽培的作用◆调节产期,丰富果品市场◆实现早期丰产,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提高果品品质,生产无公害果品◆避免自然灾害◆充分利用土地、劳力资源◆打破果树种植的地域限制,扩大栽植区域(二)国内外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韩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罗马尼亚、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设施果树栽培发展较多,其中日本果树设施栽培面积发展速度超过蔬菜与花卉。
日本果树设施面积至2000年已达12494公顷,其中以葡萄面积最大,约占61%,其次为柑橘、樱桃、砂梨、枇杷、无花果、桃、李、柿等。
我国设施果树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以草莓促成栽培为主,进入90年代以后,种类逐渐增多,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我国北方地区的果树设施栽培异军突起。
目前辽宁、山东、河北、北京、河南、吉林、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已发展果树设施栽培面积较多,发展面积最大。
设施栽培的种类以草莓为最多,约占总面积的60%左右;其次是葡萄,约占18%,桃和油桃约占17%,其他约占5%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7年底,全国果树保护地栽培已达1.3万公顷,产量15万吨,而到1999年底上升到10万公顷以上,世界遥遥领先,其中草莓、葡萄、桃和油桃栽培面积最大,占整个果树保护地栽培面积的95%以上。
目前我国果树保护地栽培仍处于快速发展中,年增长速度在10%左右。
果树设施栽培的原理与技术要点1果树设施栽培原理与类型1.1果树设施栽培原理果树设施栽培原理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改变果树生长发育光照、温度、水分、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环境条件,实现果树生长的促早、延后及改善果实品质等特殊的栽培技术[1]。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果树的栽培形式、日常管理、修剪枝叶、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环境对果树的不利影响,让果树安全度过休眠期。
1.2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种类中国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冬季和春季缺乏新鲜的水果,所以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以供应春季和冬季的新鲜水果为主,也就是通常说的反季节水果。
一种方式是促进果树快速生长发育,让果实在每年的早春成熟上市,另外一种方式是延长水果的生长周期,让果实在秋末或者冬初成熟。
1.2.1促成栽培技术促成栽培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让果树在没有开始进行休眠或未完全结束自然休眠的状态下,让果树提前进行休眠或打破自然休眠的状态,让果树提前进到下一个生长环节,在这种条件下果实可以提前成熟,提早上市。
比如青岛种植的樱桃可采用促成栽培技术[2]。
1.2.2延迟栽培技术延迟栽培技术通过培育一些晚熟的水果品种或技术手段延缓水果生长速度,从而延长水果成熟的时间,让果树在晚秋或初冬时节成熟。
延迟栽培技术应用较少,目前只在葡萄、桃子等少量水果中应用。
1.2.3促成兼延迟技术促成兼延迟技术是将促成技术与延迟栽培技术结合起来,让果树在一年之内多次开花结果,达到一年两熟或三熟,提高果树产量。
2果树设施栽培技术要点2.1选择合适的品种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与果树品种关系密切,不同的果树品种选择的果树设施栽培方式也有差异。
在选择果树品种时,需选择促花简单、产量高、结实率高、抗逆性好的品种,这样才能确保果树产量和质量[3]。
目前种植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以促成栽培技术为主,因此,在选种时,需选择优质早熟的果树品种。
以樱桃为例,适合棚栽的樱桃品种主要有红灯、早大果、红樱桃、意大利早红品种;蓝莓品种有奥尼尔、莱格西、公爵、绿宝石、赛拉等。
果树设施栽培果树作为重要的农业产业,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运用设施栽培技术来进行果树的栽培。
本文将介绍果树设施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果树设施栽培的概述果树设施栽培,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搭建设施,对果树进行栽培的一种栽培方式。
设施栽培可以为果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使果树在非理想生长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质量。
二、果树设施栽培的设施选择1. 温室温室是一种常见的果树设施栽培形式。
温室能够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果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温室中栽培果树,可以延长果树的生长周期,增加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2. 塑料大棚塑料大棚也是一种常用的果树设施栽培形式。
塑料大棚可以有效遮阳、抗风防雨,为果树提供较为理想的生长环境。
与传统的露天栽培相比,塑料大棚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并且能够延长果实的成熟期。
3. 隧道栽培隧道栽培是一种将果树生长通道封闭的栽培方式。
隧道能够提供稳定的气温和湿度,避免果树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三、果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1. 温度控制在果树设施栽培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
根据果树的生长特性和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调节温室或大棚内的温度。
如在春季,可提高温度促进果树的开花和生长;在夏季,应控制温度避免果实过快成熟。
2. 光照管理光照是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设施栽培中,采用合适的遮阳和补光措施,确保果树获得适宜的光照。
过多的光照会导致果实受损,影响品质;而过少的光照会限制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3. 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对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至关重要。
在设施栽培过程中,根据果树的需水量和生长状态,科学浇水,并且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果树充分吸收养分,促进果实的发育。
4. 营养管理果树在设施栽培中通常需要通过施肥来获得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果树的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施用肥料,并定期进行追肥和修剪,以促进果树的茂盛生长和丰产。
果树设施栽培设施果树栽培,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种植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推广时间有限,实践经验不足,相对缺乏成熟的配套栽培技术,多数果农对其还比较陌生,即使为利益牵动试图发展,但由于受栽培技术的制约而不敢涉足。
第一章设施果树栽培概述一、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历史:50年代,辽宁、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开始果树设施栽培研究,1978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所在塑料大棚和加温温室内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但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和市场购买力的限制,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
进入90年代后,新形成的高收入阶层对季节果品的需求,拉动了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
1991年辽宁省中县桃树设施栽培成功,1994年山东莱阳地区樱桃设施栽培成功,1997年山东泰安李、杏树设施栽培成功,1998年安徽楷杷栽培成功。
二、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1.我国果树设施栽培概况。
90年代中后期,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种植地域迅速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的春季,全国果树设施面积达4.67万公顷(70.05万亩),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北京、河北等省市自治区。
设施栽培树种以草莓、葡萄、桃、油桃为主,杏、李、樱桃为辅。
设施类型以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
生产模式以促早栽培为主,延迟栽培为辅。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在早期丰产方面成绩卓著,葡萄、桃、油桃、杏、李都以得了定植后13个月亩产1500kg以上的好成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早期丰产技术。
新疆设施农业生产历史较为悠久,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了规模化的发展。
2005新疆设施农业总面积达45万亩,生产反季节蔬菜144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设施农业收入达到58元,设施农业已成为新疆种植业中最高的一项产业。
2.存在问题与对策。
(1)科研投入不足,总体技术含量不高。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设施果树的科研投入,推动果树设施生产、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进一步增加果树设施生产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开掘市场,为果树设施生产经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人工设施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关键技术要点。
一、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原理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人工设施的优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使果树能够在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的情况下生长和结果。
通过在设施内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可以使果树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从而加快生长速度和增加果实产量。
二、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优势1. 延长果树生长周期: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可以在冬季和寒冷地区继续种植果树,使果树的生长周期得到延长,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2. 提高果实质量:通过控制环境参数,可以使果树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果实生长更加均匀,形状规则,品质更好,口感更佳。
3. 减少疾病虫害的侵袭:设施内部环境控制可以有效防止灾害性的天气(如大风、暴雨等)对果树造成的伤害,减少疾病和虫害的发生。
4. 节约资源: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肥料等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排放。
三、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1. 设施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果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设施类型,如温室、大棚等。
2. 控制环境参数: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求,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保持适宜的生长条件。
3. 应用先进技术: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施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栽培效益。
4. 营养管理: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注意平衡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光照。
5.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持设施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6. 结果管理: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采取合适的修剪和疏果措施,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7. 采收和贮藏: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摘,并采取适当的贮藏方式,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林果业种植中的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摘要:我国当前林果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为了促进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果树的种植质量,将有效的种植技术应用其中,充分改善林果业种植技术,促进林果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林果业;种植;设施果树;栽培技术1 设施果树栽培概述1.1 设施果树学概述设施果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果树栽培方式,我国幅员辽阔,国家土地资源非常丰富。
果树的栽培是从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开始,逐渐重视起产期调整、品质提升这些方面的内容。
与传统的果树栽培相比较,设施果树栽培技术,能够弥补自然生态条件的缺陷,为果树生长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生产条件。
简单来讲,设施果树栽培注重三个方面的发展:第一个是在不适宜的自然环境中,通过人工搭建生长条件,将果树保护起来,以提前上市为主要目的,促进果树发季节生长。
第二个方式是以延迟上市为目的,将果树生长发育通过保护措施的调节,抑制生长速度,着重提升果品品质。
第三个是对果树产量作出改善,通过小气候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病虫害防护,保障果树的经济效益。
1.2 设施果树栽培管理特点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需要同时对自然生态条件中的光照、土壤、温度、湿度等各方面作出综合的调节。
(1)光照方面,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主要通过覆盖材料,对果苗进行保护,并且通过光的反射,或者人工补光,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
设施果树栽培在密闭的人工环境中,能够有效提升二氧化碳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2)土壤条件,河南省辉县市内部山地面积较广,由于太行山脉的影响,整个市区内部呈西北-东南倾斜阶梯状,深山地区的土地资源并不适合果树的大面积种植,在平原丘陵地区们应该更加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人工密闭的保护措施中,虽然能够保障果苗的温度和关照,但是土壤湿度受到影响,需要通过及时的通风调节对果苗授粉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控。
(3)温度控制,部分果苗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
果树设施栽培注意要点果树设施栽培是一种在温室、保护网、塑料大棚等设施内种植果树的方法。
通过设施栽培,可以在不受季节限制的情况下,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果树设施栽培的注意要点,帮助农民和果树种植者实现高产、高质量的果实产量。
选择合适的设施和品种在果树设施栽培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的设施和果树品种。
不同的设施类型和果树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在选择设施和品种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设施类型:温室、保护网和塑料大棚是常见的果树设施类型。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种植目的,选择合适的设施类型。
2.果树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设施条件的果树品种。
考虑果实的市场需求、抗病虫害能力以及栽培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果树设施栽培中,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确保果树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要点:1.温度管理:果树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的范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根据不同的果树品种,保持合适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通过空调、加热器、通风等方式来调节设施内的温度。
2.光照管理:光照是果树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对果实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确保充足的光照是果树设施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果树品种的光照需求,使用遮阳网、灯光照明等方法来调节光照强度。
3.湿度控制:果树设施栽培中,湿度的合理控制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防治都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密切关注设施内的湿度变化,通过通风、喷雾等措施来调节湿度。
4.CO2浓度管理:提供合适的CO2浓度,可以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使用CO2发生器或增加通风,使设施内的CO2浓度保持适宜水平。
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控在果树设施栽培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对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控是果树设施栽培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个防控要点:1.适时适量施用农药:根据果树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流行规律,合理选择农药种类和使用方法,进行预防性喷洒和治疗性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