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方案书
- 格式:docx
- 大小:15.44 KB
- 文档页数:8
FORUM 论坛工艺74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实施□ 孟 凯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掌石沟煤业有限公司1 贯通的测量与设计1.1 测量人员与测量设备的配置测量人员的配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视员1人、后视员1人,共4人。
测量设备的配置:测量用全站仪1台、三脚架1副、棱镜1面、工具包1个、记录本1本,锤子1把、线绳钉子木块若干,卷尺1副、喷漆1桶。
1.2 测量与设计工作应遵循的相关原则适度性:在贯通的测量与设计过程中,要选用切实可行的测量与设计方案,既要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不能因为测量精度不达标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时效性,不能因为盲目追求测量的高精度而加大测量工作的工作量与工作成本,导致工期的延误。
审慎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每完成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相应的独立检查核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1.3 测量的误差预估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对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贯通测量的误差进行如下预估。
(1)当贯通点K 位于水平方向上时的误差预估。
做1:2000的贯通设计图,R y'和l2cos 2α均由图上量取,并做计算表。
由导线测角误差引起的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位于矿区开采一区的西侧,从地理位置来说,工作面东侧为煤炭区,西侧为相邻的掌石沟煤业15101回采工作面,南侧为矿区开采一区的三条大巷,北侧为矿井井田保安煤柱。
从设计上来说,15102工作面设计有长度为1 450 m 的进风顺槽、长度为1 450 m 的回风顺槽、长度为140 m 的准备巷以及长度为140 m 的切眼。
在实际的工作中,考虑到掌石沟煤业缺乏测量大走向贯通工作面的相关经验,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最终贯通的精确,必须设计相应的测量方案,同时还必须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以及针对性,在具体分析贯通工程的特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工作。
12112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书编制日期:2014年09月04日12112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书一,井巷贯通工程概况:李家壕煤矿根据生产实际,为保证矿井正常采煤需要,决定对12112工作面进行准备,设计施工了12112工作面作为下一个接续回采面。
12112工作面回风顺槽(12111辅运顺槽)已经掘进完成,12111主运顺槽和辅运顺槽同时向切眼掘进,12112主运顺槽到位后在切眼与回风顺槽交点处贯通,12112辅运顺槽将作为下一工作面回风顺槽。
本次贯通任务是确保顺槽按照设计精度在贯通处贯通,确保该采面能正常开采。
二,贯通测量方案的选定:接到本次测量任务后,首先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验算,确保设计图准确无误。
本次贯通为同一矿井内的巷道贯通,经过反复研究对比与修改最终确定以下测量方案:1,贯通起始数据: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7"导线。
仪器选尼康Nivo2.c型,观测方法为测回法,测回数为2次,导线边长60--200米,半测回限差20",测回间限差12"。
3,井下高程测量采用三角高程观测,倾角指标差限差为15",倾斜距离由全站仪观测3次取平均值,高差往返观测2测回取平均值。
三,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1, 水平方向的误差预计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就是按照所选择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应用最小二乘准则及误差传播定律对贯通精度的一种估算,它是预计贯通实际偏差最大可能出现的偏度,而不是实际大小。
因此误差预计目的是优化测量方案与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做到贯通心中有数。
根据已知导线点位置,导线的布设应该是由7NF02与7NF01作为起始边到7NF05与7NF06终点边的附合导线,贯通前实际为支导线,所以水平方向上的误差就是支导线终点K 在'x 轴方向的误差k x M ' ①如图一所示由导线的测角误差引起K 点在东西方向的误差为: ∑±=2'''y x Rm M ρββ式中:βm --井下导线测角中误差,βm =7;'y R --K 点与各导线点连线在y'轴上的投影长(数值见下表);058.02970333*2062657''=±=βx M m 由于导线点独立观测两次所以:m M x 041.02058.0'=±=β②由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 点在东西方向的误差为:∑±=l l x m M 2'2''cosα式中:'α--导线各边与X ’轴间的夹角; l m --全站仪的量边误差。
269井下测量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提高开采效率、提高产量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煤矿井下测量过程当中,因主客观原因,会出现种种测量失误,得到的测量数据偏差较大,从而引起后续计算、分析错误,影响煤矿实际开采工作,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因错误数据引发煤矿安全事故,威胁工人生命安全。
随着矿井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回采工作面圈定范围不断增大,甚至部分矿井回采巷道长度超过3000 m,超前距离采煤工作面给巷道掘进、围岩支护以及贯通测量等工作开展带来新的挑战。
贯通测量会直接影响矿井煤炭开采效率,给巷道贯通带来一定影响。
文中以斜沟矿23108工作面回采巷道贯通为工程背景,制定贯通测量方案并给出辅助测量及安全保障措施,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满足了采面回采巷道高质量贯通需求[1]。
1 贯通工程概况斜沟矿位于山西省吕梁兴县北50km处,矿区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3-4km,矿井面积约88.6km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0mt/a。
23108工作面位于斜沟矿井田南部,工作面南北布置,北邻皮带巷,切眼紧邻井田南部边界。
23108工作面由材料巷、运输巷和切眼构成,巷道掘进总长度为3813m,其中23108材料巷、运输巷设计长度分别为1870 m、1753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围岩采用锚网索支护;23108切眼设计长度190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使用锚网索+单体支柱+π梁联合支护。
23108工作面预计贯通导线总长度约4050m,属大型贯通。
2 贯通测量方案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该贯通属大型贯通,文中根据2205工作面贯通测量需求制定测量方案。
2.1 测量方案设计根据以往的贯通测量经验,采用7″级导线测量可以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本次贯通设计选用 7″级导线施测。
利用现有巷道和待掘巷道分别在轨道巷、23106运输联巷、23108材料巷、23106材料联巷、23108运输巷及23108切眼布设测量导线,已有巷道按实际测量导线点,待掘巷道一般(平均)每 90 m 布设一点,贯通施测导线全长约4050 m,预计共施测导线点50个。
大平煤矿S2S9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精度估算摘要:文中介绍了铁煤集团大平煤矿南二采区s2s9回采工作面的贯通测量,其重点是贯通方案设计及误差预计。
方案中采用近年来在我矿广泛使用的拓普康全站仪进行测角、量边,并对贯通测量进行了误差预计,预计的结果完全满足工程要求。
关键词:贯通测量,中误差,误差预计,预计误差1、工程概况本工作面位于地表位于三台子水库管理站西侧,s2采区东侧。
其平面位置为x:4723200-4724400、y:41529000-41529500;本工作面南侧、东侧同南四采区(未开发)相邻;北靠s2采区胶带下山和轨道下山;西邻s2s8段工作面(未开发)。
s2s9工作面面长257m;工作面净长:2597m;贯通导线全长:2733.48m,其中煤巷2511m,岩巷86m。
2、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五龙矿主副井与南风井间贯通相遇点的位置已由该单位给出。
工程要求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容许偏差为±0.5m,竖直方向上的容许偏差为±0.2m。
2.1平面测量方案设计(一)井下导线测量s2s9回风顺槽从位于南二采区胶带下山的起始边s245-s243边开始,布设到回风顺槽与南二采区胶带下山连接部02号点,经s2s9回风顺槽至位于切眼的贯通相遇点k;s2s9运输顺槽从位于南二采区胶带下山的起始边s243-s245边开始,直接布设到运输顺槽至位于切眼的贯通相遇点k。
布设井下7″全站仪导线,井下导线总长度为2733.48m,采用经过防爆处理后的gts332防爆全站仪,仪器级别为±1″,测距标称精度:±(2mm+2ppm*d),可满足测量要求,故选用其作为本次测量工程使用仪器。
以两个测回测量水平角,每边往返测量边长,往测及返测各两个测回,一测回内各读数之间较差不得超过10mm,4个测回之间较差不得超过15mm。
往返测量边长较差不得超过±2mm。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14″坐标相对闭合差小于1/8000。
西山煤电白家庄矿业有限公司小南坑七盘区38715工作面测量工程设计书地质副总:地质科长:分管科长:编制:白家庄矿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六月一、38715测量工程概况:该工作面为我矿南坑989水平七盘区8#煤层第15个工作面。
其地面位置和井下位置见下表。
贯通测量起点由中组轨道巷起,贯通距离1307米,预计测量路线长度为1610米。
巷道毛断面:宽度为4.5米高度为3.0米,正、副巷设计方位为309°31′59″,走向长600m,倾向长40m。
综采要求正、副巷掘进时,严格按照设计方位309° 31′59″施工,确保正、副巷平行,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工程允许偏差:水平方向±0.2米施工单位:掘进一队二、人员组织管理:对于这项重大的测量工程,我科测量人员须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分工协作,严格按照设计方位施工,以确保巷道的准确贯通。
人员组织安排表三、测量条件分析1、基础导线由于七盘区局部巷道顶板松垮,在六号斜坡、八号斜坡曾布设的基础7″级导线点破坏严重,无法作为起始点。
本次测量工作起始点位位于39716回采工作面付巷点F、点B、点C,测量前首先对这三点进行水平角检验测量,结果如下:2010年11月2日测量βF-B-C=175° 59′50″,而2009年9月24日测量βF-B-C=176° 00′31″,计算得水平角偏差41″,规程规定检验水平角不超过1′即可。
所以把39716回采工作面付巷点B、点C作为起始点。
2、设点条件据38715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分析,其煤层结构复杂,含有一层夹石,不稳定。
局部区域顶板松垮,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进而影响定线精度,导致正、副巷不平行。
为了消除顶板恶劣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些地方测量应多次复测,确保测量精度。
3、仪器条件主要使用仪器为索佳全站仪SET230RK,及拓普康N332,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应对仪器进行专业的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正常使用,使仪器各轴线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包括:(1)、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纵轴;(3)、视准轴垂直于横轴;(4)、横轴垂直于纵轴;(5)、十字丝纵丝垂直于横轴。
胡家河矿井401105采面贯通设计编制:审核:地测副总:总工程师:一、贯通概述401105采面是胡家河矿井第二个备采工作面,在准备期间,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和高抽巷三条巷道同时掘进。
根据各巷道实际掘进进程以及生产接续安排,运顺到位后调整方位先施工切眼,最后回顺与切眼单向贯通,导线长度为5941m。
二、贯通方案的选择贯通测量的限差依据《煤矿测量规程》中线偏差小于0.5m,高程限差小于0.2m。
导线采用7″导线进行施测,观测采用两支架前视测距法,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控制,复测支导线最终点的高程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水平角采用2″级全站仪进行测角,观测作业要求见《煤矿测量规程》75条,水平角观测限差见《煤矿测量规程》83条。
2.高程采用三角高程进行施测。
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见《煤矿测量规程》38条,垂直角观测精度要求见《煤矿测量规程》104条。
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指标:相临两点往返测高差互差的限差10mm+0.3mm×l(l为导线水平边长,以m为单位),三角高程导线的高程闭合差不应大于±100mm L(L为导线长度,以km为单位)。
3.光电测距的作业要求见《煤矿测量规程》85条。
观测边长归化到投影水准面上的改正:-0.013m;导线边长投影到高斯—克吕格投影面的改正:+2.7×10-5m。
由于这两向改正数很小,因此在内业处理数据时忽略不计。
4.所用全站仪为:2″级测角精度,测距精度为(2±2ppm)mm;在使用之前按规定对全站仪进行各种检验、校正。
5.根据具体情况导线每100~150米延长一次。
巷道掘进中线采用激光给线,每次给出一组(3~4个)中线点控制激光。
腰线用激光控制,但只是作为参考坡度,而实际坡度应随着煤厚变化进行调整。
6.复测支导线的内业计算要求见《煤矿测量规程》95条。
起始方位边是401盘区回风大巷7″导线边,方位误差与点位误差认为是0。
三.贯通误差预计401105回顺与切眼贯通的误差预计计算相关数据如下表:表1表中:R y ´— K 点与各导线点连线在y ´轴上的投影长 表2表中:a —导线各边与x ′轴间的夹角 m l —光电测距的量边误差()(20.002100) 2.2l m A Bl mm =±+=±+⨯=±1.贯通相遇点K 在水平重要方向x ′上的误差预计: (1)控制测量引起的K 点在X ´方向上的误差: 导线测角误差引起的: m R m M y x 342.010189029920626572±=''=±=∑''ρββ导线量边误差引起的: m mM ll x 004.052.14cos 22±=±='±=∑'α(2)贯通在X ´方向上的总中误差:m M M M l x x k x 342.0004.0342.02222±=+±=+±='''β为了检核,导线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 M M K X K X 242.02342.02±=±==''平 (3)贯通在X ´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为: m M M k x x 484.02±==''平预 2.贯通相遇点K 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引起K 点高程误差:m L m M hL HK 086.0941.5502121±=⨯±=±= 贯通在高程上的预计误差:m M M H H 172.02K ±==预贯通误差预计的中线和高程值都小于煤矿测量规程的限差,满足煤矿生产的要求。
某矿45202工作面井巷贯通测量设计及实施方案闫小军【摘要】本文以某矿井巷内的重要贯通工程为研究背景,贯通导线全长约为13 000m.导线按7\"基本控制导线的精度进行要求,井下7\"控制导线网以总回大巷中的H25、H26两点为起始点,经45202运输巷道、开切眼到贯通点K形成闭合导线网.【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年(卷),期】2019(048)002【总页数】3页(P44-45,55)【关键词】GPS;变形分析;矿山测量【作者】闫小军【作者单位】山西铺龙湾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751 前言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核定生产能力36万t/a。
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采深大,造成矿压大。
井田走向长1.5km,倾斜长3.4km,井田面积5.12km2,开采石炭二叠系二1煤层,煤层厚度8.0m,煤层倾角平均19°。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暗斜井、多水平、主下山开拓。
45202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爆破放顶煤采煤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两翼对角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全矿有井筒4个,主井、副井、西风井和南风井。
主井提煤,副井进风兼上下人员和运料提矸,西风井和南风井担负全矿回风。
南风井为斜井,并作为矿井的另一安全出口,其余井筒为立井。
(1)45202运输巷道设计水平长度为6 400m,沿5- 2煤层掘进,设计方位180°。
与其同时开工的45203回风巷道,设计长度大约6 500m,与45202运巷道相距25m(中心线),当与45202开切眼贯通后,只掘进45203回风巷道至6 500m处。
(2)45202回风巷道至2002年9月已掘进至6 270m处,沿5- 2煤层掘进,设计方位180°。
当45202开切眼掘进至245m处时再返掘130m与45202回风巷道贯通。
本项工程为一井内的重要贯通工程,贯通导线全长约为13 000m。
1106108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控制方案设计与实施发表时间:2018-05-02T11:40:35.107Z 来源:《科技中国》2017年11期作者:刘志怀[导读] 摘要: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对巷道的设计要求极高,不允许贯通设计和工程质量控制出现偏差,否则会对矿井的安全生产会造成重大隐患。
本文结合梅花井煤矿1106108综采工作面两巷及切眼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该工作面的贯通进行了方案设计,经理论分析该方案在贯通质量控制和精度方面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摘要: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对巷道的设计要求极高,不允许贯通设计和工程质量控制出现偏差,否则会对矿井的安全生产会造成重大隐患。
本文结合梅花井煤矿1106108综采工作面两巷及切眼的工程实际情况,对该工作面的贯通进行了方案设计,经理论分析该方案在贯通质量控制和精度方面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关键字:巷道;贯通;控制;测量前言梅花井煤矿1106108综采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5400m,其中1106108回风巷设计长度5640m,1106108运输巷设计长度5880m,1106108切眼设计长度270m。
按照工程施工计划,1106108工作面运输巷从切眼下口向外反向掘进至600m处与1106108运输巷正向掘进(即5280m处)相向贯通。
一贯通测量控制设计需求分析1 设计需求井下巷道的控制测量只能采用支导线的方法实施,随着1106108综采工作面巷道掘进的长度越来越长,测量误差的积累也越来越大,这样会造成相向贯通巷道在掘进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相对误差。
根据综采工作面对运输巷的直线要求,贯通的平面偏差不超过300mm,一旦贯通偏差超过此数值,会对综采工作面的正常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贯通方案见图1。
图1 1106108工作面贯通方案设计图为此,需要设计1106108工作面回风巷、切眼和运输巷的贯通控制测量方案,并将贯通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2 设计关键此次贯通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具体测量工作,而是贯通控制测量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误差预计的准确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坐标系统对贯通测量控制结果的影响,关键在于测量成果误差的分析和贯通质量的控制,并对误差的预计进行必要的修正,保证贯通偏差符合要求。
西山煤电白家庄矿业有限公司
小南坑七盘区38715 工作面
测量工程设计书
地质副总:地质科长:分管科长:编制:
白家庄矿业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六月
、38715测量工程简况:
该工作面为我矿南坑989水平七盘区8#煤层第15个工作面
其地面位置和井下位置见下表。
贯通测量起点由中组轨道巷起,贯通距离1307M,预计测量路
线长度为1610M
巷道毛断面:宽度为4.5M 高度为3.0M,正、副巷设计方位为309° 3T 59〃,走向长600m,倾向长40m。
综采要求正、副巷掘进时,严格按照设计方位309° 31 59〃
施工,确保正、副巷平行,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工程允许偏差:水平方向士0.2M
施工单位:掘进一队
二、人员组织管理:
对于这项重大的测量工程,我科测量人员须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分工协作,严格按照设计方位施工,以确保巷道的准确贯通。
人员组织安排表
三、测量条件分析
1、基础导线
由于七盘区局部巷道顶板松垮,在六号斜坡、八号斜坡曾布设的基础7〃级导线点破坏严重,无法作为起始点。
本次测量工作起始点位位于39716回采工作面付巷点F、点B、点C,测量前首先对这三点进行水平角检验测量,结果如下:
2018 年11 月2 日测量(3 F-B-C =175° 59’ 50〃,而
2009年9月24日测量3 F-B-C =176°00’ 31〃,计算得水平角偏差4T,规程规定检验水平角不超过1’即可。
所以把39716回采工作面付巷点B、点C作为起始点。
2、设点条件
据38715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分析,其煤层结构复杂,含有一层夹石,不稳定。
局部区域顶板松垮,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进而影响定线精度,导致正、副巷不平行。
为了消除顶板恶劣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些地方测量应多次复测,确保测量精度。
3、仪器条件主要使用仪器为索佳全站仪SET230RK,及拓普康N332,在
进
行测量工作前应对仪器进行专业的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正常使用,使仪器各轴线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包括:
<1)、水准管轴垂直于纵轴;
<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纵轴;
<3)、视准轴垂直于横轴;
<4)、横轴垂直于纵轴;
<5)、十字丝纵丝垂直于横轴。
由于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使上述关系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全站仪的正常使用,因此在使用仪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仪器轴线间应存在的几何关系进行检验和校正,以保证仪器正常使用。
主要仪器、器材明细表
四、测量方案
1、导线测量:
由于在小南坑七盘区39716回采工作面付巷测点F、B、C已进
行水平角检验测量,偏差符合精度要求,所以此次贯通测量由7秒
级导线点B和C两点起算,按7秒级导线的精度规定施测,井下导
线布设见附图《南坑七盘区38715工作面测量设计图》,
(1>、由南坑测量组在39716付巷C点架仪器后视B点,进行起始测
量,途经轨道巷布设点1、2,在2点处拐弯进入皮带巷并不设3、4点,在4
点处拐弯进入38715运煤巷布设5、6、7、8点,在8 点位置按38715正巷设计方位309° 3T 59〃定线<偏中线)。
当正巷掘进到K点时,按38715切眼设计方位39° 31’ 59〃定线<偏中线)。
<2)、南坑测量组在38715正巷开口处8点架仪器后视7点,按38715联络巷设计方位39° 31’ 59〃定线<偏中线),在38715 联络巷布设9、10点。
进行38715联络巷测量;并在联络巷10点处按38715付巷设计方位309° 31’ 59〃定线。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对于小于30M的短边导线采取两次对中、每次两个测回的方法
来保证测角的精度
边长观测两个测回,一测回间互差不大于10mm
此贯通为同一矿井内沿导向层贯通,所以不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要求。
但在施测时为今后的工作考虑,在量取仪器高和视线高时,要分别在施测前和搬站前量取其高度,同时也要量取前视点的左、右帮的距离。
2、日常施工测量:按设计要求进行巷道开口和延伸时的偏中线标定,要求测点与偏中线必须一致,使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偏中线。
五、测量及贯通误差预计:1、误差预计所需的基本误差差数的确定
导线测角误差:m B = 士7
2、贯通处K点在水平重要方向x‘方向上的误差预计导线测角误差引起的M2x' =vm2°/p 2)<刀R?)
=<72 /2062652) <2924018) =3.37X 10-3
量边误差引起的M2x)二 a 2刀lcos2a )0.005 2X81.5=2.04X 10-3 K点在x'方向上的预计中误差为
M x)= 士VM2x)+M2x'= 士0.074m
为了检核,导线独立测量两次,则平均值中误差为:
M x'平=皿x)/ V2士0.052m
K 点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为
M x'预=2M x)平=0.104m
刀R2y,计算表
刀Icog a '计算表
六、贯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和米取的措施:
由以上的误差预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水平重要方向上水平角的误差最大,可增加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来提高其精度。
七、测量工作注意事项:
1、在施测过程中,选点要考虑通视,便于仪器架设,仪器高和
视线高分别在测量前和搬站前量取,其平均数为最终数值。
每站前视要量取左、右帮距离。
2 、记录人员要对所观测数据,根据<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格中的技术要求进行水平角的检核,在未得到记录人员正确提示后不能搬站,如超限必须进行重测。
3、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对观测数值进行复读。
4、在标定中线时独立进行两次。
每次定完线后都要归零。
归零
限差在士15〃。
5、每个导线点都要有初测和复测两份资料。
6、在定线时如遇到顶板岩石不好,需让施工队组打眼背木楔。
7、工作中要注意自身安全。
8 、仪器搬运过程要装箱进行搬运,防止仪器的碰撞。
9、测量至最后两点时必须设在顶板完好且不受队组施工影响的地点。
10、前视点线绳测距点上要栓线疙瘩,不允许扎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