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全方位全面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考语文全国知识点高考语文考试是中国高中生必须参加的一门重要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繁杂。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高考语文的全国知识点。
一、古诗文鉴赏1. 古文阅读:包括古文名篇的阅读和理解,如《古文观止》中的选文。
2. 古诗鉴赏:要求考生对古代文人的诗词造诣有一定了解,能够理解并分析古诗中的意象、意境等。
3.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1. 散文鉴赏:理解和分析现代散文作品的主旨、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等。
2. 小说阅读:掌握一定数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小说的文学价值。
三、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手法的分析,理解比喻在表达中的作用,如象征性比喻等。
2. 排比:理解排比在修辞中的功能和效果,能够分析排比对语言的修饰作用。
3. 比拟:通过对比拟手法的分析,理解并解读比拟在文学中的表达效果,如喻指、映射等。
四、历史文化1. 中国古代文化: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元素,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文化名人及其作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如孔子、李白、杜甫等。
五、红色文化1. 革命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熟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
2. 革命文学:掌握一定数量的革命文学作品,理解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意义。
六、文言文阅读与翻译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文言文名篇:熟悉《史记》、《资治通鉴》等重要文言文名篇,能够阅读和理解其中的内容。
七、修辞格与修辞方法1.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常见修辞格的理解和分析。
2. 提问、反问、排比、设问等修辞方法的认识和应用。
总结:高考语文全国知识点繁多且广泛,要求考生具备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修辞手法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大全作为语文科目的核心,语文知识的掌握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高考中,语文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为了帮助考生备战高考,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高考必备的语文知识点大全。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要想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主旨大意:阅读文章时,要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
2. 词义猜测:遇到不认识的生词,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暗示猜测词义。
3. 推理判断:通过阅读文章中的事实细节和线索,进行推理判断,找出正确答案。
4. 修辞手法: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
二、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高考作文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进行议论文或应用文的写作。
以下是几个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关键知识点:1. 文章结构: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明确的开头、过渡性的段落以及总结性的结尾。
2. 论点表达:在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有力的论据进行支撑和论证。
3. 语言运用:要有准确、得体的用词和句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修辞格,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4. 衔接过渡:各段之间要有良好的过渡,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连词和过渡词,使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三、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考生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考生对古代汉语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几个文言文阅读的关键知识点:1. 注释辨析:在阅读文言文时,要通过注释理解生僻字、句子结构和文意。
2. 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夸张、对比、排比等,要能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语法词序:文言文的语法和词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要善于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4. 阅读策略: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提前预测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四、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欣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想在考试中得高分,考生需要熟悉一些经典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清单
1. 文言文阅读与解题技巧: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句意和篇章结构,分析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2. 现代文阅读与解题技巧:理解现代文的词义、句意和篇章结构,分析现代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3. 古诗文鉴赏: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古诗、古文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学会欣赏和评析古诗文的艺术魅力。
4.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戏剧等,理解作品的主题、结构和艺术特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文化内涵。
5. 四大名著: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了解其作者和作品的特点,掌握其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6. 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等,理解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
7.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各个文学流派和重要的文化思潮,了解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8. 文学常识: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和作品,熟悉外国文学的特点和主要文学流派,了解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相互影响。
9. 修辞与魅力:了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认识修辞对于作品情感和艺术效果的影响,学会运用修辞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10.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写作思路的拓展、句子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写作能力。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深层含义:探究文章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律、韵律和对仗。
2. 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四、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和主题。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重要作品:熟悉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六、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2.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3. 标点符号: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学考必备知识点语文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且需要用心学习的一门科目。
在高三阶段,语文学科的考试备考尤为重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高三语文学科,本文将介绍高三语文学考必备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 文学名著: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活着》等,掌握这些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2. 文学流派:了解现代文学的各个流派,并能区分各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文学奖项:了解中国文学的一些重要奖项,如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了解奖项背后的意义和相关的获奖作品。
4.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主观主义等,理解这些理论对文学作品的启示和影响。
二、古代文学1. 古诗词:掌握一些重要的古代诗词,如《白日依山尽》、《登鹳雀楼》等,理解其背后的意境和思想。
2. 古文阅读:重点掌握古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并进行分析。
3. 唐诗宋词元曲:了解唐诗、宋词和元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掌握一些重要的作品和作者。
三、现代文学1. 现代小说:了解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如《围城》、《茶馆》等,能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2. 现代散文:熟悉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和作者,能够理解散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3. 现代戏剧: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和演变,熟悉一些重要的现代戏剧作品,如《雷雨》、《茶馆》等。
四、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熟悉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辨析和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2. 写作技巧: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如标题的拟定、逻辑的组织、条理清晰等,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结:高三语文学考必备的知识点包括文学常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考高三语文学科,取得好成绩。
请同学们在备考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相信你们一定能够顺利应对高三语文学考。
高考语文常用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例如古代文学的诗、词、曲;现代文学的小说、散文、戏剧等。
需要了解各个流派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 文学史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例如唐宋八大家、清代文学、新文化运动等。
3. 文学名句和典故:熟悉一些常用的文学名句和典故,包括出处、作者以及寓意等。
二、诗歌鉴赏1. 诗的体裁和格律:了解古诗、近现代诗等不同的体裁,并了解它们的韵律和格律规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2. 诗意的表达手法:学会分析和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文言文阅读1. 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言文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能够理解和分析其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2. 古代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学会读懂古代文言文的翻译和注释,掌握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四、现代文阅读1. 散文和小说的鉴赏:了解散文和小说的不同体裁和特点,包括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如文章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等。
2. 文学理论和批评: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文学理论、批评学派以及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五、修辞和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 修辞手法的效果分析:能够从修辞手法的使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效果和意义,理解作者意图和表达方式。
六、古代文化和思想1. 儒家思想和经典: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仁、义、礼等,并熟悉《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2. 佛教和道教:了解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思想,并了解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
七、修辞和修辞手法1.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2. 修辞手法的效果分析:能够从修辞手法的使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效果和意义,理解作者意图和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
1. 文言文经典句型:
- 《红楼梦》:林黛玉的“黛玉葬花”和贾宝玉的“葬花诗”等著
名句子;
- 《西游记》:孙悟空的“十万火急”和“水帘洞”等著名句子;
- 《水浒传》:宋江的“英雄泪”和“忠肝义胆”等著名句子。
2. 古代文学作品:
- 《红楼梦》:描写了宁府和荣府两个家族的兴衰变迁,引发
人们对世态炎凉的思考;
- 《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等四位主要角色西行取经的故事,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
- 《水浒传》:描写了108位好汉脱胎于山僧的悲壮故事,塑
造了江湖英雄形象。
3. 古诗词: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对舍弟早逝的思念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描绘了一个人在月下静思的情景;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故国离别之痛苦。
4. 现代文学作品:
- 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的自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
- 郭敬明的《小时代》:讲述了四个女孩的友情与成长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与青春迷茫的矛盾;
- 余华的《活着》:描绘了三十年的中国历史变迁中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道出了人性的善恶与残酷。
以上是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一部分,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好准备。
文化知识1、“以字行”,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道德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 岁女子 15岁,举办成年礼,弱冠和及笄,否则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有关的又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后称字为表字,“以字行”是指某人的字得以通履行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2、《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实主义的源泉。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多数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还有“赋比兴”三种手法。
赋:直抒胸臆,比:比喻,兴:氛围衬着,先言他物,再引出所要歌唱之物。
比如: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原来是想讲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惨剧,可是先讲孔雀东南飞,为了引出下文。
3、四书五经,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
四书指《大学》--曾子、《中庸》--子思、《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签字。
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正三品,位于九卿之列,其副官为“大理寺少卿” ,从四品。
光禄寺: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5、五陵年少:指京城荣华人家的子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邻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因今后代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6、六艺:多指礼(礼仪 )、乐 (音乐 )、射 (射箭 )、御 (驾车 )、书 (识字 )、数 (计算 )等六种科目。
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经》的“六艺”指“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赋:平淡无奇,铺陈、排比。
相当于此刻的排比。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古代文学1. 文言文基础知识1.1 词性1.2 基本句式1.3 修辞手法1.4 文言文阅读技巧2. 古代诗歌2.1 五言绝句2.2 七言绝句2.3 音律格律2.4 诗歌鉴赏3. 古代散文3.1 隋唐散文3.2 宋代散文3.3 元明清散文3.4 散文鉴赏4. 小说与戏剧4.1 四大名著4.2 明清小说4.3 传统戏曲4.4 剧目鉴赏二、现代文学1. 白话文基础知识1.1 词性和句法1.2 清新文风与新感觉派1.3 先锋派与后现代派1.4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2. 新时期文学2.1 新时期小说2.2 新时期散文2.3 新诗与新长诗2.4 新时期剧本3. 先锋作家与作品3.1 鲁迅与《狂人日记》3.2 茅盾与《子夜》3.3 丁玲与《叶落风》3.4 钱钟书与《围城》4. 现代戏剧与电影4.1 现代戏剧派别4.2 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4.3 现代电影鉴赏三、修辞与修辞手法1. 名词与动词修辞1.1 比喻1.2 拟人1.3 夸张1.4 比拟2. 形容词与副词修辞2.1 夸张与象征2.2 拟声与拟态2.3 顺畅与凝滞2.4 温柔与尖刻3. 句子修辞3.1 反问与排比3.2 双关与隐喻3.3 倒装与省略3.4 讽刺与幽默四、阅读理解与应用1. 阅读技巧1.1 主旨概括1.2 段落写作意图1.3 推理判断1.4 引用理解2. 文学鉴赏2.1 作品分析与解读2.2 语言风格把握2.3 艺术特点理解2.4 审美价值评析3. 写作与应用能力3.1 文章结构与段落拟定3.2 信息整合与论证3.3 题材选择与文风固定3.4 内容魅力与文采展示五、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诗词欣赏1.1 选读古体诗1.2 名句背诵与解读1.3 诗歌创作与仿写1.4 诗词意象与音律感悟2. 古文阅读2.1 文言文选读2.2 句式结构解析2.3 古文名篇赏析2.4 古文名句默写3. 古代散文鉴赏3.1 隋唐文选读3.2 汉魏六朝散文3.3 元明清散文作品3.4 散文名篇赏析六、写作规范与技巧1. 写作基础知识1.1 作文思路构建1.2 文体选择与运用1.3 开篇与结尾写作1.4 段落过渡与衔接2. 议论文写作技巧2.1 议题确定与立意2.2 论证方式与方法2.3 举例与引用运用2.4 总结与观点表达3. 说明文写作技巧3.1 定义分类与分析3.2 过程与方法阐述3.3 事物特点与比较3.4 结构合理与语言准确4. 故事与描写写作4.1 细节描写与场景刻画4.2 人物塑造与形象描绘4.3 情节安排与节奏掌控4.4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总结:以上是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与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与应用、文言文阅读与分析以及写作规范与技巧等内容。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基本知识汉字是汉族的传统文字,包括基本汉字和常用汉字两个层次。
基本汉字有214个,常用汉字则有近3500个。
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顺序和读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2. 拼音与音标拼音是用来标注汉字读音的字母系统,音标则是用来表示语音发音的符号。
掌握拼音和音标有助于正确地读、写和理解词语。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在语言使用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反义词或相近词语之间的差异。
例如,区分"善良"和"友善"、"大胆"和"冒险"等。
4. 词汇搭配与固定搭配词汇搭配是指词语之间常常搭配使用,形成搭配习惯,例如"高兴"搭配"快乐","生病"搭配"去医院"等。
固定搭配则是表示一种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纸上谈兵"、"一帆风顺"等。
了解和运用词汇搭配和固定搭配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课文或段落,理解其中的意思、细节和结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掌握快速阅读、 skimming 和 scanning等技巧,并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本。
2. 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
掌握写作技巧需要了解文体的特点、写作结构的组织和常用表达方式。
同时,提高词汇量、加强逻辑思维和培养文学素养也是写作的关键。
三、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流派是指古代文学作品按照传统、风格或题材进行的分类。
例如"诗"、"词"、"赋"、"曲"、"小说"等。
了解古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有助于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大全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诗、词、曲、文言小说等2.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红楼梦》等3. 古代文学家: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等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诗、现代小说、新闻文学等2. 现代文学作品:《呐喊》、《红岩》、《人生》等3. 现代文学家:鲁迅、郭沫若、沈从文、巴金等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2. 拟人:人格化地描写非人事物3. 借代:用某种事物作为另一种事物的象征4.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5. 对比:通过事物之间的对比突出特点6. 排比:排列在一起的成对或多对的词语7. 修辞问答:将问题和答案放在一起提出8. 反复: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某一个或某几个字句四、阅读理解知识点1. 文学常识:作品类型、作者、成书年代等2. 文本解读:从字面和意义上理解文章3. 修辞分析:分析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4. 推理判断: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断和判断5. 阅读策略:阅读速度、理解方法等技巧五、写作技巧知识点1. 作文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2. 作文结构:引言、主体、结论的合理组织3. 写作步骤:构思、提纲、选材、扩展、修改等4. 表达技巧:用词得体、修辞丰富、画面感强等5. 文章评价:思想性、观点独特性、逻辑性等六、古代诗词知识点1. 诗词体裁:词、曲、乐府等2. 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3. 诗词鉴赏:押韵格律、词藻运用、意象等七、现代诗歌知识点1. 现代诗歌形式:自由诗、长诗、组诗等2. 现代诗人:北岛、顾城、余光中等3. 现代诗歌特点:自由、抒情、意境丰富等八、古代文言小说知识点1. 古代文言小说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2. 古代文言小说特点:长篇、描写细腻、情节曲折等九、现代小说知识点1. 现代小说类型: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2. 现代小说名著:《围城》、《活着》等3. 现代小说特点:写实主义、意识流等写作手法以上是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 人物B 情节C 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 论点B 论据C 论证3.比喻三要素:A 本体B 喻体C 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5.律诗四条件: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 偶尾同韵C 中联对偶D 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 叙述B 议论C 抒情D说明E 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 举例子B 列数字C 打比方(喻)D 作比较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 总分总结构B 总分结构C 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 按时间顺序B 按空间顺序C 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 举例法B 对比法C 喻证法D 归谬法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夸张E 反问G 反复F 设问H 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A 并列短语B 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 动宾短语E 动补短语F 介宾短语G 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 名词性短语B 动词性短语C 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 主语B 谓语C 宾语D 补语E 定语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A 名动形B 数量代C 副介连D 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 顺叙B 倒叙C 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 表引文内容省略B 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 表解释说明前文B 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 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 表引用实际内容B 表讽刺反语C 表特定称谓D 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6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 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 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 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 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 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 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 听到listenB 看到lookC 写到writeD 说到speA 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 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 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 依据表达方式B 找寻明暗线索C 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 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 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 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 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 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 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 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 对比写法B 象征写法C 烘托写法D 以小见大写法E 先扬后抑写法F 虚实结合写法G 夹叙夹议写法三.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高考语文全国必考知识点高考语文作为全国各地高中学生普遍参加的一门考试科目,是考察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针对高考语文的全国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知识点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古代文学作品、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文学流派等。
以下是古代文学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知识点: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李白《静夜思》、杜甫《登高》、白居易《长恨歌》等;文学流派:唐诗、宋词、元曲等。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现代文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现代文学作品、文学家、文学流派等。
以下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高粱家族》、《活着》、《白鹿原》等;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丰碑》、巴金《家》等;文学流派:现代诗歌、现代小说、现代戏剧等。
三、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学常识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名词解释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知识点:文学理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文学名词解释:寓言、象征、意象、抒情等。
四、修辞手法知识点修辞手法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知识点:比喻:用A来描写B,给读者以形象感受,如“他的眼睛像一汪清泉”;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和行为,如“风儿呼啸着进入校园”;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处理,以突出某种效果,如“他跑得飞快,快到飞起来了”;排比:通过使用并列的句子或短语,使文章节奏明快,如“你是我心中的阳光,你是我心中的希望,你是我心中的永远”。
五、古文阅读知识点古文阅读作为高考语文中的考点,需要考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古文阅读知识点:古文阅读技巧:通读全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上下文等;古文阅读题型:理解题、归纳题、辨析题等。
六、写作知识点写作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作文和选词填空。
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基础知识点1. 文学常识-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掌握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了解文学常用修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2. 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常用表达法- 了解文言文的经典篇章和相关注释3. 现代文阅读- 熟悉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解析技巧- 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4. 古代诗词鉴赏- 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掌握古代诗词的常用词汇、格律和修辞手法- 能准确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二、写作要点1. 议论文写作- 掌握议论文的逻辑结构和写作方法- 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使用恰当的论据和例证支持论点2. 文学作品评论写作- 能客观分析文学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做出合理的评价- 运用恰当的文学术语和评价标准进行评论3. 古文选读答题- 能准确理解古文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能准确解答古文选读中的问题,并进行合理推理- 使用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回答问题三、考点重点1. 宋词- 熟悉宋词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了解宋词的写作特点和流派分布- 能准确鉴赏和解读宋词的内涵和情感表达2. 明清小说- 了解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掌握明清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能准确分析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社会背景3. 现代散文- 熟悉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掌握现代散文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能准确理解现代散文的内涵和感情表达四、备考建议1. 夯实基础知识- 温故知新,复文学常识和阅读技巧- 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2. 注重写作练- 多做写作练,熟悉不同类型的写作方法- 培养扎实的逻辑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3. 考前策略-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复时间- 针对不同的题型,制定相应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以上是对高三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备考。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全高考语文知识点必学清单一、阅读理解1.文章类型判断和主旨概括2.归纳概括3.事实细节4.推理判断5.观点态度6.修辞手法7.修辞效果8.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二、相关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设问6.反问7.对仗8.插叙9.补充说明10.并列11.托物抒情12.借代13.旁征博引14.象征15.比拟16.对称17.夸张与写实关系三、作文写作1.作文的写作类型(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2.作文的体裁3.作文的主旨思想4.作文的框架结构5.作文的开头结尾6.作文的段落写作7.作文的语言表达8.作文的修辞手法运用9.作文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10.作文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四、古代文学1.古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古代诗歌创作技巧3.古代词曲流派和代表作4.古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5.古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6.古代文学家和作品7.古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8.古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9.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五、现代文学1.现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作2.现代诗歌创作技巧3.现代小说流派和代表作4.现代散文流派和代表作5.现代文学家和作品6.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思想7.现代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六、修辞学知识1.修辞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3.修辞手法与表达意境的关系4.修辞手法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七、古代学术和文化常识1.古代文化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的基本情况2.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制度3.古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其价值八、现代语言知识1.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3.现代汉语的词语运用和表达技巧4.现代汉语的语义、语用和语感九、现代语言文字常识1.现代汉字的基础知识2.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和规范化3.现代汉字与表意、表音的关系4.现代文字的特点和应用以上是一个超详细的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清单,希望对同学们备考高考语文有所帮助。
2024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清单
2024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清单包括以下内容:
1. 古诗词鉴赏: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作品的鉴赏方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 文言文阅读: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能够准确理解古代文献的意义和价值。
3. 现代文阅读: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流派,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4. 作文写作: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6.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对文章主旨、结构、细节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7. 文化常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历史事件,如儒
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8. 语言规范: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注意用词准确、语法正确、表达清晰。
202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一、词语辨析1. 同音词例:岳(x备)、岳(qi兵)2. 近义词例:深远(xi2)、广阔(夸)3. 反义词例:充盈(夸)、枯竭(jie4)二、古代文学常识1. 诗歌体裁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2. 文言文名篇例:《红楼梦》、《诗经》3. 古代文学时代划分例:先秦、两汉三、现代文学常识1. 现代散文作家例:鲁迅、郭沫若2. 现代小说作家例:余华、莫言3. 现代诗歌流派例:新月派、雨巷派四、修辞手法1. 比喻例:他的声音像细细的流水。
2. 拟人例:树叶在微风中低声说话。
3. 排比例:既来之,则安之;既往之,则迎之。
五、阅读理解1. 扩展阅读例:阅读一首古诗,理解诗意并分析诗人的写作意图。
2. 主旨归纳例:根据一篇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观点。
3. 文章结构例: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其结构和逻辑关系。
六、作文写作技巧1. 开头写法例:直接点题、引用名言或诗句2. 衔接词语例:而且、然而、同时3. 结束段落例:总结观点、提出建议七、修辞格分析1. 比喻例:才子佳人,如隔花炮。
2. 拟人例:白云飞卷,翩翩起舞。
3. 夸张例:他的成绩好到了天上。
八、阅读素材解读1. 新闻报道例:阅读一篇新闻报道,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发展。
2. 科普读物例:阅读一篇科普文章,了解相关科学知识。
3. 文学作品例:阅读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解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以上是2023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清单,希望能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加油!。
高考语文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基本字词、句法和修辞手法等。
要
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词语、典故、典型的句式结构等。
2. 现代文基础知识:包括对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如词汇的理解与应用、句子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3.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名著、名篇等,掌握
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对文学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4.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5.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文章结构的安排、段落的衔接
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准确、合理、条理清晰
的写作。
6. 散文、诗歌、小说等文体知识: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写作手法和
鉴赏方法等。
7. 古代文化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基
本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等。
8. 文学常识:主要是指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作者、内容、时代背景、
流派特点等。
9. 修辞手法: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如比喻、拟人、
夸张、对仗等。
10. 思维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等,提高对文章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这些都是高考语文基础必学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高考语文的学习和考试都会有很大帮助。
高考语文知识点全部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要想获得高分,掌握语文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语文的全部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诗经》:《关雎》、《蒹葭》等题材分析与鉴赏;2. 《楚辞》:《离骚》、《涉江采芙蓉》等作品的阅读与理解;3.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和特点,如杜牧、李清照等代表性作品的鉴赏;4. 《红楼梦》:理解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等;5. 《西游记》、《水浒传》:了解小说的情节、主题和艺术特点等。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鲁迅与《狂人日记》、《阿Q正传》:了解鲁迅的文学思想和作品;2. 《茶花女》、《红与黑》、《傲慢与偏见》:了解西方文学名著的情节、主题和风格;3.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围城》、《家》、《平凡的世界》等;4. 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郭沫若、茅盾、沈从文等的主要作品;5.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莫斯科维奇、巴尔德斯等的代表作品。
三、古文知识点1. 《论语》、《孟子》、《庄子》:了解经典的思想观点和名言警句;2. 《史记》、《资治通鉴》:了解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阅读与理解;3. 文言诗:了解元曲、明清的文言诗,如杨凝式、纳兰性德等的作品;4. 《道德经》、《红楼梦》:了解经典著作及其思想。
四、修辞与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2. 修辞格的鉴赏:如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3. 修辞手法在修辞作品中的应用和效果。
五、古代文学流派知识点1. 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 了解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六、文学常识知识点1.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对人生的启迪与塑造作用;2.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理论的基本观点;3. 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发展演变。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知识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文学流派和文学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清单1.算好一笔账冲刺阶段复习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讲究实效,前提对于是清楚地了解自己语文考点的达标情况。
找来最近三四次模拟考试试卷,进行两类分数统计:(1)七个大题的平均得分;(2)21题每题的平均得分;(3)考点水平统计:哪些考点得分比较高,哪些考点得分比较低,哪些考点忽高忽低。
(4)参照“高考语文考点得分一览表”做以下几项分析:高考语文不同水平考点得分一览表①自己语文水平处于那个分数段?②冲刺阶段全班或学生自己若想上一个档次,应该着力抓好哪些哪一块?哪些考点?③那些考点短期容易突破,那些考点难以突破,确定三四个冲刺阶段突破点。
④突破点确定好后,分析一下这些考点过去失分的原因是什么,突破这些考点需要采用什么的训练资料,如何去突破。
冲刺阶段,只要方法得当,是会有一定效果的。
从复习策略而言,突破难点更有利于大幅提高成绩。
所以对以往考试中失分较多的试题一定不要放弃。
无论突破哪个考点都会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知识上的,二是具体操作上的。
只要我们冲刺目标明确、方法正确、措施得力,一般来说,“中等水平”的同学在自己原有分数基础上再提高10左右分、“较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5—10分、“高水平”的同学再提高2—5分,完全是可能的。
附:2014年四川卷考点强化训练要点1.语音:重点注意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
命题规律: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
2.字形3.词语(含成语)4.病句题:(1)尤其警惕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表意不明、语序不当这几种病句,熟练掌握这几类病句的各各小类;(2)注意句子中标志性词语;(3)头脑中要有病句标本。
5.语用题:(1)重点关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压缩语段、点评;句式仿写;图文转换(2)强化三种意识——①认真练好“压、仿、准确、简明、修辞”这几项基本功,不去把主要精力用在搜集、训练所谓创新题型;②不断提高纠正以上诸点普遍失误意识;③强化训练准确审题,准确把握答题要求,快速答题的能力。
图文转换答题方法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解题思路: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答题技巧:①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
一般用主谓句陈述。
②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
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
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
注意事项:1、注意题目中的标志性词语:信息推断题题干中往往有“该图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标志性词语。
记得留意题目中的调查主体,调查目的。
2、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词要准确。
如表程度范围的“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约几成”等。
3、复核答案,看是否遗漏、多余、误推等。
徽标类解题思路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
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
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画文转换解题思路答题步骤:第一步: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
审读漫画的过程就是对漫画中人、景、物等信息点的认知过程,是对画面信息的初步感知阶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
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主要是借助漫画提供的情境,丰富画面内容,是对画面信息的深入感知过程。
第三步: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记叙类漫画可从人、事两方面进行联想时,对人物应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对事情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
寓意类漫画是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作为创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
对这类漫画,应跟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注意画面形象的类比象征义。
答题技巧:①、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②、拟加标题的技巧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③、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要贯彻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④、综合考查题的答题要领此种题型是将图文转换与编拟公益广告语结合起来,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其答案必须涉及画面的内容、主题和公益广告三个方面。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紧扣画面内容作答。
1.诗歌鉴赏,要“读懂”上多下功夫。
不少同学为什么读不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诗家语”(篇章结构、句子顺序、词语组合)≠小说≠散文:跳跃,省略(不像小说、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它为我们的阅读过程设置了重重障碍。
平时,我们说吃饭,就开始吃饭,说睡觉,就开始睡觉,大多数时候,我们依赖一种“常备反应”去接受信息,是一种简单思维。
读懂,最重要的是能够联想、想象,合情合理地补充省略的、未直接说出的话语含义;注意句子之间的种种联系。
2.情感题答题规范(1)情感类型:①伤春之情,隐逸闲适,孤单寂寞,热爱生活,坚守节操。
②思乡思亲,人情之美,惜别之情。
③关心百姓,矢志报国,昔胜今衰,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愤世嫉俗,抨击君王,感慨国势。
④复杂情感3.关于“手法”题4.答题规范:几问几答,先问先答;题面开口的大与小;观点与理由。
1.解题程序:读懂大意,不需要字斟句酌;然后做题,回到原文,读涉及试题上下文,必须字斟句酌。
2.文言实词题一般说,四个词语的解释,和我们今天的常用意越近很可能是错的,反之则可能是对的;生僻词语的解释正确的可能性较大;词语的活用解释一般是对的。
当然,最安全地方法是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句,合乎情理就对,不合乎情理就错。
3.文言虚词题①熟记《考纲》中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高频虚词(以、因、于、而、乃、其、且、所、为、焉、与、之)的意义和用法。
②编歌诀记忆。
“以”:一介“用、凭、按、把、因、在、从、跟+带领”;二连“并列,递进、因果;用来,以致+修饰”。
“而”:一连:并、递、承、转、假、因、修;二代:你。
“其”:一代:他、那、我、其中;二副:大概、难道、还要;三连:如果+还是。
4.文言简答题:首先,从答题要求来看,简答题并非论述题,答案要求简单、直白、明了,要依据题干设问来回答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者的态度、看法是怎样的。
答题用的是陈述笔调判断语气,而不需展开论述、进行推断,更不需外加主观认识。
其次,从命题角度来看,这道题有文意理解、归纳概括、鉴赏评价几种命题形式:①原则:(1)概括要完整、全面;(每个自然段加以概括,合并相同项)(2)概括要准确、恰当。
(注意读题,审清题干要求)②步骤和方法:(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2)善于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
(3)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5.文句翻译题(1)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切分句子,再把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2)翻译不漏字词,句子的整体意思不要说错,确保“大意”分不丢;②个别词语看不懂,可根据文章大意推知句意,再根据句意推知词意,应当掌握最基本的推断方法。
(3)得分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宾语前置,被动句,判断句;词类活用。
6.断句题一、几个切入技巧1.掌握大意,高屋建瓴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而领会全篇的文意的基础是要对文段中关键词句的理解。
2.抓住标志,沿波讨源(1)虚词标志: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纵、纵使、于是、且夫、向使、虽…句中虚词:于、以、而、者……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2)实词标志:①对话中的标志动词:曰、道、云。
…②一般动词作标志主谓宾是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
文言文中,主语、宾语省略现象较多,谓语省略的极少。
在断句中可以抓住动词谓语,在它之前找主语,在它之后找宾语。
③人名、物名作标志。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3)修辞标志:①以“顶真”确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②以“排偶”确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③以“反复”确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4)句式标志: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1.小阅读小阅读涉及到很多知识,有的比较前沿,有难度。
首先是别畏惧,因为毕竟是从语文的角度考的,并不是考科技知识。
读好是做对题的前提。
先读懂大意。
然后,读好选项,整体把握选项的意义以及选项表意的重点。
细心把选项和原文相关语句作对照:哪些说法变了,是能变还是不能变?怎么变的:删、添、调、改、漏、凑;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检验答案标准:干扰类型和设置错误方式。
2.大阅读(1)从阅卷看,考生答题的突出失误是:答不准,答不全,答案乱。
虽然高考阅读文字题在解答中失误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不懂阅读规律与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