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三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1.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技巧,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提升文学素养,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古诗文、现代文翻译和赏析水平。
4.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和应对各类题型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课本内容:按照高中语文教材顺序,全面复习古诗文、现代文、文学作品、作文等板块。
2.语法知识:复习词义、词性、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
3.阅读理解:提高快速阅读和精读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4.作文训练:训练各类文体的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三、复习安排1.第一个月:重点复习古诗文和现代文阅读,掌握阅读技巧,提高翻译和赏析能力。
2.第二个月:侧重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思想,提高文学素养。
3.第三个月: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复习语法知识,巩固语文基础。
4.第四个月:进行全面的模拟测试,查漏补缺,提高应试能力。
四、复习方法1.课堂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不懂就问,确保课堂效果。
2.课后复习: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做好笔记,定期进行自我测试。
3.课外阅读: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速度,积累词汇和素材。
4.作文修改:多写作文,互相批改,学习优秀作文的经验。
五、注意事项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
3.遇到困难要及时寻求帮助,与同学、老师积极沟通交流。
同学们,高三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认真执行,共同进步。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高考语文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高三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计划需要我们全面系统的复习,确保高考语文成绩的稳定提升。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习计划,我将从复习内容、复习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复习内容的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包括对古诗文、现代文、文学作品、作文等板块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对于高考语文的每一轮复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一)1、经:四书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合称为“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和《中庸》本来是《礼记》中两篇。
到宋朝时有“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2、史:“二十四史”是指自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视为“正史”。
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响。
3、子:囊括了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类别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4、集:收录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
收录众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萧统编的《文选》。
《全唐文》、《全唐诗》也是比较著名的总集。
5、六艺: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为《五经》。
6、《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7、《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儒家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
8、《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被尊称为“亚圣”。
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高中语文的第一轮复习要点详解高中语文的第一轮复习要点(一)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重点增强两种意识。
一是审题意识,它是一种能主动、全面地攫取试题所包含的提示性信息的心理倾向。
高考阅读试题的题干,如简答题的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
为此,重视审题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使之养成主动、全面审题的习惯,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原文意识”,它指的是凡解题必定仔细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架空讲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学生缺乏必备的原文意识,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二)实施开放性鉴赏教学。
这里说的“开放”,指不用既定框框、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对作品作出富有创造性的独特性新颖的解读,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近几年来诗歌鉴赏题的设题原则便是这样。
(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注重人文素养,强化作文训练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人文素养,这对强化作文训练十分有效。
我们研究近两年的作文试题,便可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试题的开放性,更加关注生活,提倡张扬个性,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见,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审题训练,要坚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如指导学生阅读精美散文、《读者》杂志等,并坚持写作训练。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重视作文,将话题作文的特点、写作技巧和高考对作文的要求结合写作训练讲深、讲透,学生的作文质量肯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的注意要点阅读课文,理清知识系统就语文基础知识来说,它是一个系统。
而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学常识等,可以说都是它的子系统。
复习应考就要把总系统、子系统理出个清晰的线索,知识不能以孤立的“点”的状态存在,而要把它串成串,连成线。
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先生提倡画“知识树”的做法,在高考语文复习中非常实用。
重视课本,举一反三近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似乎不直接来源于课本,是否意味着课本不重要,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认识,课本十分重要。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高三语文是学生备战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课程,掌握重要知识点,提供复习方向,为高考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1500字的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结:一、诗歌鉴赏在第一轮复习中,重点复习了中国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的格律特点、意象表达和修辞手法,提升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意义解读和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对现代诗歌的敏感度和感悟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高考语文阅读的难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对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要点进行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意图和修辞手法,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速度。
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是高考语文的一大考查重点,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主题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掌握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学思潮和风格特点,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独特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作文和阅读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学习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式。
重点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提高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丰富文章表达和阅读理解。
五、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通过第一轮复习,进行了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系统梳理。
重点培养写作思路的拓展和论述逻辑的清晰性,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丰富文章结构和内容。
六、名著解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名著的背景、内容和主题进行系统解读。
重点学习《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的文学价值和人物形象,培养对名著的深层次理解和批评能力。
七、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第一轮复习,对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和文学影响进行深入了解。
重点学习唐诗宋词、元曲明剧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历程和审美特点,培养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独特见解。
高三语文复习一轮学问点总结高三语文复习一轮学问点:基础学问①字音辨析题要落实三个内容: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简单误读字的读音等。
由于广东高考中所涉及的注音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因此备考中不必纠缠生僻字音。
字形辨析题虽然考试卷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却加大了对错别字的扣分标准,规定每一个错别字就扣一分,所以平常也应留意规范用字。
②(成语)俗语的复习的立足点是要正确理解成语俗语的整体意义,不要望文生义,同时要留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状况及感情色调运用等。
该学问点的复习无捷径可言,平常对成语俗语多加积累了,考试就简单过关。
③病句的复习肯定要依据《考纲》上规定的六种类型来进行。
依据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可知有关病句常考到十三种题型,第一轮复习要求对六类病句十三种题型,有一个全面的清晰的相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
高三语文复习一轮学问点:古代诗文的复习①文言文的复习———留意课本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文句理解,还是语段翻译,各个学问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课本,可见,文言文复习首先要复习好课本。
②诗歌鉴赏的复习对于诗歌的鉴赏,同学们普遍感到难度较大。
复习时肯定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阅读古诗词,要先解决语言的转换问题,扫除解读赏析中的障碍,然后做其他的题目。
因此,首轮复习时积累肯定量的古诗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是要全面了解高考试题的命制类型和出题设问的角度等,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要形成清晰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高三语文复习一轮学问点:现代文阅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科技类,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种是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
科技文阅读,因为它的科学性、学问性和逻辑性比较突出,复习备考要训练整体把握材料的实力。
同时,答题时要能很快找到相对应的阅读区间。
文学作品,虽然不同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艺术效果不同,但其解读(方法)大同小异,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一些常规的解读方法。
例如,整体把握,以文解文;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角度。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1、复习的知识点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材复习阶段,包括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字词、文学常识、默写)和文言文复习;第二阶段是专项复习阶段,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成语辨析、病句、标点、修辞、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语段和扩展语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作文训练(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文体)
2、重点难点:
基础知识部分——成语辨析、病句
现代文阅读
3、易错点、易混点:
(1)字音字形部分采用每天课前小卷小考的形式督促学生识记;
(2)现代文阅读复习对学生长期以来不明确的语文概念进行系统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区分,如对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区分,并且将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进行总结,如常见的修辞手法作用表述;
(3)在明确概念隶属的基础上,规范答题的要点层次和术语的使用,如句义理解题的答题三个思考角度等。
4、收效:
(1)小卷测试既起到督促学生识记的作用,又能够化整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识点的长效性,部分学生还通过主动申请批改小卷的方式强化记忆。
(2)学生答题的规范意识有所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培养起答题模式化的意识。
(3)对各考点的考查方向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
(4)写作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尝试着从立意、文体、选材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水平。
5、存在问题:
(1)自觉滚动式巩固复习的意识仍然薄弱,除了客观时间有限的因素外,计划性、持续性的自主复习做到不到位,导致一段时间后复习过内容的淡忘。
(2)虽然对规范答题作了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强调,但是讲过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或自觉意识不强,导致仅仅是“笔记”而非“脑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挣脱原有解题恶习的束缚,未能将科学的解题步骤落到实处,所以查漏补缺的实效并不乐观。
(3)理科生对语文投入从认识上到行动上都很不够。
(4)新课改条件下对开放题的考查设置较多,而且对学生灵活作答,高度提炼概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学生往往在这部分既存在畏难情绪严重的问题,同时存在较大的惰性。
6、解决办法:
(1)师生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拓宽语文的夹缝空间。
(2)平时训练高标准、严要求,“唯规范是从”,不规范不给分,不按步骤进行返工。
(3)在现有条件下,结合班级实际,为学生有步骤地滚动复习复习过的知识点提出计划建议。
(4)在习题训练过程中,尤其是讲评过程中,强调对照答案找差距,透视答案析要点。
7、打算和建议:
(1)针对一轮复习中学生仍然薄弱的知识点再次精选习题进行强化巩固;
(2)虽然二轮复习的习题量将加大,但是必须建立在有选择性的基础上,
争取给学生举一反三的启示性作用;
(3)在二轮复习进行过程中,指导学生制订对一轮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滚动复习的计划,并且通过适当抽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4)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个性化知识掌握上的问题,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式的跟踪指导;
(5)及时针对习题训练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学生知识漏洞,提醒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