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不平衡量检测和车轮定位参数检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38.00 KB
- 文档页数:39
前言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需要,以及现行汽车车轮生产现状,本标准规定了车轮的最大静不平衡量要求。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汽车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员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汽车车轮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维久、才、世江。
中华人民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242一1997
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
1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轮不平衡量要求及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辐板式汽车车轮。
2车轮的不平衡量要求
3测试方法
3.1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应是未经试验或使用过的新成品车轮。
3.2测试条件
3.2.1被测试的车轮应按在车桥上的装配方式定位。
3.2.2测试设备精度应不超过最大不平衡量的2.5%。
3.3测试设备
车轮专用平衡机。
3.4测试步骤
3.4.1将车轮按装配方式定位,并夹紧。
然后起动平衡机,测试出车轮的不平衡质量m。
3.4.2不平衡量的确定
下平衡量U (不平衡质量×校正半径)用g·cm计量,由下式确定:
U=m×R
式中:m一不平衡质量,g;
R一校正半径,cm。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车轮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车轮平衡的检测方法和调整技巧;3. 分析车轮不平衡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4. 提高汽车维修和保养水平。
二、实验原理车轮平衡是指车轮在高速旋转时,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车轮不平衡时,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抖动、油耗增加、轮胎磨损异常等现象,甚至威胁行驶安全。
车轮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轮胎质量分布不均匀,使得车轮旋转轴与重力中心不一致。
车轮平衡实验主要是通过动平衡机来实现的。
动平衡机通过检测车轮旋转时的不平衡量,计算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及参量最小位置,然后在相应位置进行加重或去重,从而达到车轮平衡的目的。
三、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将待检测的车轮总成安装在车轮平衡试验机上,缓慢转动车轮,用轮轴端夹具夹紧车轮。
2. 动平衡机测试:启动电机带动轮胎旋转,通过压电传感器检测轮胎旋转时的不平衡量,并将电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
3. 结果分析:计算机系统分析后,显示不平衡量的大小及参量最小位置,根据分析结果,在相应位置进行加重或去重。
4. 验证平衡效果:重新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车轮平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动平衡机测试,发现待检测车轮存在不平衡现象。
经过加重或去重处理后,车轮平衡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2. 结果分析(1)车轮不平衡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车轮不平衡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抖动等现象,影响驾驶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同时,不平衡的车轮会增加轮胎磨损,缩短轮胎使用寿命,增加油耗。
(2)车轮平衡对汽车行驶性能的改善通过车轮平衡实验,发现经过平衡处理后的车轮,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抖动等现象明显减少,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同时,平衡后的车轮磨损减小,使用寿命延长,降低了油耗。
五、实验结论1. 车轮平衡对汽车行驶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不平衡的车轮会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抖动等现象,增加轮胎磨损,缩短轮胎使用寿命,增加油耗。
车轮定位参数检测实验一、实验内容测量实验车的前束、前轮外倾、主销内倾、主销后倾等参数值,并对照该车技术条件作出分析。
二、实验目的1、熟悉车轮定位仪的测试原理、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前轮定位参数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1、实验车l辆。
2、车轮定位仪1台。
3、常用工具1套,调整专用工具1套。
四、实验准备工作1、检查并按标准充足轮胎气压。
2、检查实验车转向机构、悬架、制动系统的技术状况。
3、将实验车停放于定位仪举升架,使前轮处于正常的直线行驶状态。
五、实验步骤(1)把传感器支架安装在轮辋上,再把传感器(定位校正头)安装到支架上,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调整。
(2)开机进入测试程序,输入被检测汽车的车型和生产年份。
(3)轮辋变形将方向盘位于直行位置,使每个车轮旋转一周,即可把轮辋变形误差输入微机。
(4)降下第二次举身升量,使车轮落到平台上,把汽车前部和后部向下压动4次-5次,使其作压力跳。
(5)用刹车锁压下制动踏板,使用汽车处于制动状态。
(6)把方向盘左转至微机发出“OK”声,输入左转角度;然后把方向盘右转至电脑发出“OK”,输入右转角度。
(7)把方向盘回正,微机屏幕上显示出后轮的前束及外倾角数值。
(8)调正方向盘,并用方向盘锁锁住方向盘使之不能转动。
(9)把安装在四个车轮上的定位校正头的水平仪调到水平线上,此时微机屏幕上显示出转向轮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转向轮外倾角和前束的数值。
(10)调整主销后倾角、车轮外倾角及前束,调整方法可按微机屏幕提示进行。
若调整后仍不能解决问题,则应更换有关零部件。
(11)进行第二次压力弹跳,将转向轮左右转动,把车身反复压下后,观察屏幕上的数值有无变化,若数值变化应再次调(12)若第二次检查仍未发现问题应将调整时松开的部位紧固。
(13)拆下定位校正头和支架,进行路试,检查四轮定位检测调整效果。
六、注意事项1、车轮定位仪各部件均需轻拿轻放,严禁磕碰摔打,以防变形、损坏,造成测量失准。
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调整正确的车轮定位是车辆保证按驾驶员意愿、安全可靠行驶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大限度减少车轮异常磨损的重要手段。
车轮定位参数是指车辆转向轮的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和前束。
对于我厂系列汽车起重机而言,其车轮定位参数分别为:车轮外倾角1°40′、主销内倾角6°50′、主销后倾角2°和前束(车轮内侧Φ590mm处测量)4~6mm。
由于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是确定值,一旦一辆汽车起重机底盘装配完成,下线时(其它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单前轴转向的车辆只需要调整前束到规定尺寸,对于多转向轴转向的车辆,应按有关技术规定文件调整(具体调整步骤见下文)。
造成车轮定位不正确的原因有很多,影响较大的部件有:车架、转向系统、悬架和前轴(转向桥)及轮胎。
车架1.车架变形造成前段中心线与后段中心线成一夹角;2.悬架支架因铆钉松动变形,左右钢板弹簧销孔、推力杆销孔同轴度不符合要求(☆);3.车架前后段发生扭曲。
转向系统1.转向拉杆变形,卡箍松动(☆);2.转向拉杆球头及转向摇臂由于磨损、变形等原因引起松动(☆);3.转向节臂松动、变形。
悬架1.左右侧钢板弹簧刚度相差大,造成车辆横向倾斜;2.起马螺栓松动(☆);3.中心螺栓、压板等因起马螺栓松动而损坏,轴的定位参数受到破坏(☆);4.钢板弹簧吊耳、衬套、销轴损伤;5.推力杆球头、卡箍及杆身松动、变形;前轴(转向桥)、中后轴(驱动桥)及轮胎1.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改变了;2.轴管变形;3.梯形横拉杆球头、卡箍及转向梯形臂由于磨损、变形等原因引起松动(☆);4.转向节臂松动(☆);5.轮毂因轴承的间隙加大而出现摆动;6.中后轴轴管变形;7.同一转向轴上的轮胎型号、花纹是否相同;8.转向轴上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规定,其它承载轴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规定(☆);9.轮辋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10.左右制动鼓与制动蹄磨檫片间隙调整不当。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检测分析与调整方法【摘要】本文通过对汽车四轮定位测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车轮定位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新的测量方法,为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汽车车轮;检测分析;调整方法由于目前汽车多数习惯称为“前轮定位”,汽车的后轮也设计了相应的定位参数,这些定位参数统称为“四轮定位”。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转向系统零部件可能出现不规则的磨损、变形等,在一定工作环境下查明导致某种功能失调的原因或性质,从所监测的特征信号中识别设备的状态,监测能量方式所表现出的特征信号。
检查转向系统出现不规则的磨损、变形等,防止出现汽车行驶时飘摆或跑偏。
为了保证车轮定位参数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即必须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
四轮定位的信号可在频域、幅值域或相位中提取征兆。
对于物态形式的特征信号需要在识别装置来识别系统的状态,整个诊断过程进行模式识别。
将智能技术模拟领域专家来完成状态识别任务。
同时为了确保汽车车轮定位参数的准确性,正确地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保证汽车的行使和操纵的稳定性,减少汽车轮胎的磨损。
如果四轮定位不正常,会引起转向沉重,汽车的行驶也不稳定。
因此,汽车四轮定位的检测及检测值的准确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车轮定位方式及其分析通过检涮推力角,将前轮前柬的几何中心线作为基准线,当车轮定位与几何中心线平行时,转向盘应处于中心位置,现代车轮定位检测系统重点检查车辆几何中心线与推力线之间的的夹角。
两个前轮与地接触点垂直于线的直线间存在夹角时,出现偏离角.前轮之间的连线引起推力线歪斜,造成轨迹宽度偏差.只有当中心线和推力线重合时,才可以通过车轮定位,使车轮前束不正确将使轮胎横向移动,有效消除不规则制动造成的制动跑偏. ECU所控制的是发动机的电喷部分,维修时需要正确区别两类故障的发生部位和表现特征,防止盲目检查微机系统的执行器电路。
四轮定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很高,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机率很小,注意不要无意识地拆除其连接器或导线,必须是在确认发动机点火系统已排除机械类故障后,再结合汽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