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英语微课及教案【篇一:初中英语词汇微课教学设计】初中英语词汇微课教学设计【篇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思路】初中英语人教版语法系列微课——过去完成时教学设计张家山学校蒋毅过去完成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准确记住部分单词的过去分词。
2.能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重点和难点: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课型:新授课教法:讲解练习相结合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首先看一个时间轴,用含有过去时态的两个简单句子描述轴上的图片。
进而引出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复合句:by the time li lei got up, his sister had already 二、新授继续展示两个时间轴,模仿上述复合句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时间轴。
by the time i got to school, the teacher into the classroom.by the time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to bed.三.结构★构成: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结构是:“had + 动词的过去分词”。
★定义: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动作之前完成的动作或呈现的状态。
也就是说发生在过去的过去。
★过去完成时的结构归纳:1. 可以用by, before 等构成的短语来引导。
2. 也可以用when, before, after 等引导的从句来引导。
也就是说by the time =when /before/after +过去时态的句子表示从句,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表示主句。
注意从句用过去时态,主句用过去完成时态。
四.检验成果1. 当我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已经离开了。
by the time i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2. 到上学期末为止,我们学了1500 个单词。
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文昌市华侨中学符云贞教学课题:there be结构一、教学目标:1、掌握There be 结构所表达得意义、2、掌握There be 结构得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基本句式。
3. 掌握Therebe 结构得回答方式。
二、重点难点there be 句型得肯定式、否定式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方式。
There be句型与have\has得区别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there be构成There be。
、句型,表示得就是“某地或某时有某人或某物”,其结构为There be(is,are,was, were)+某物/ 某人+某地/ 某时、二、There be结构得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各种句式。
(1)肯定式There isasupermarket onthatroad、在那条路上有一个超市、Therewasasupermarket on that roadlast year。
去年在那条路上有一个超市。
Therearemanypeople here onvacation、有很多人在这里度假。
There were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ionlastsummer.去年夏季有很多人在这里度假。
(2)否定式Therebe句型否定句式得构成与含有be动词得其它句型一样,在be后加上“not”。
例如:There isn`ta supermarket on that road。
在那条路上没有超市。
There wasn`t a supermarket onthat road last year、去年在那条路上没有超市。
Therearen`t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ion、没有很多人在这里度假。
There weren`t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 ion lastsummer、去年夏季没有很多人在这里度假、(3)一般疑问句:There be结构得一般疑问句变化只需把be动词移到句首,再在句尾加上问号即可、例如:Is there a supermarket onthatroad ?那条路上有超市不?Are there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ion。
小学英语微课教学设计语言功能:用进行时谈论或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语言结构:I’m flying in the sky. / I’m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教学目标:a.语言知识目标:学习目标语句 I’m flying in the sky, I’m looking out of the 语言技能目标:能够听懂会说本模块句型,能运用所学的进行时谈论或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
学生能用then, but then综合运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c.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运用英语交流的热情,提高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实现美好生活梦想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I’m flying in the sky. I’m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进行时。
难点:在but then句型中,正确运用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关键: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框架,通过情境的创设,最终达到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Module5 Unit1中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有了一定的基础,but then句型也有所接触,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需要更多的活动来参与,来实践,来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而且学生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应尽量采取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黑板、图片卡片(tunnel、station)环节设计:Step1:Warmer (复习启动)1、Greeting: T: Hello, everyone. Ss: Hello, Nancy. 2、Sing the song: fly, ,fly in the sky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教师询问天气,学生答。
小学英语微课设计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英语微课设计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本课所涉及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2. 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正确运用本课的日常用语和句型。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正确运用本课所涉及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2. 听懂、理解并正确运用本课的日常用语和句型。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2. PPT课件3. 学生练习册4. 黑板、白板和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课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复习相关的单词和短语。
Step 2: 呈现新知 (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PPT课件,呈现本课所涉及的新单词和短语,并通过图片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引导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Step 3: 听力训练 (15分钟)1. 播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对话或短文,让学生仔细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2. 通过多次听放,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音辨别能力。
Step 4: 口语练习 (15分钟)1. 分组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对话。
2.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5: 巩固练习 (10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2. 收集学生的练习册,检查他们的答案,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Step 6: 总结和拓展 (5分钟)1. 总结本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的重要性。
2. 提供额外的拓展资料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Step 7: 作业布置 (5分钟)1.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完成。
微课《be动词交朋友》教学设计学科:小学英语适用对象:小学生知识点:讲授be动词am,is,are在句中与主语的搭配情况。
设计思路:传统的语法讲解往往生硬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更难以理解。
本微课将be动词am,is,are拟人化,并在制作课件时,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QQ表情图,将其化身为三个可爱的小人;将am,is,are与主语不同的搭配情况,喻为三个性格不同的小人不同的交朋友方式,显得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am,is,are与主语的搭配情况。
同时也吸收前人的经验总结,将《be动词口诀歌》引入课堂,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这一知识点。
最后完成习题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e动词am,is,are在句中与主语的搭配情况,并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讲授法,读儿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交朋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位爱交朋友的小伙伴,它们就是am,is,are。
二、初步了解be动词am,is,are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be动词。
并且它们仨意思也一样,都表示“是”的意思。
它们都喜欢和句子中的主语交朋友。
三、了解am,is,are不同的搭配情况1. 不过,am,is,are三兄弟脾气性格可不太一样,分别喜欢跟不同的伙伴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先来看看am,它只和I一个人交朋友,绝不三心二意。
怎么样,是不是很忠诚呀?很多时候,I am还会合体变身为I’m,看一看你还能认出它们吗?一起来读两个例句吧:I am a student.I'm 10 years old.2. 再来看is,它喜欢安静,每次只和一个朋友玩。
它的朋友有第三人称单数男他he,女他she,动物或事物它it;单个的人,如Amy;单数名词,如the dog;还有this,that等。
总之,都是一些表示单个的人或物的词语。
我们来读几个例句吧:He is clever.She is kind.It is small.This is a dog.The dog is cute.3. 最后来看看are吧,它可爱热闹啦,就爱往人多的地方去,所以它每次交的朋友都是复数类词语,也就是表示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或物的词语。
初中英语创意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关于水果的词汇,如apple, banana, orange, watermelon, pineapple等。
(2)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自己对水果的喜爱。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运用水果词汇进行简单交流。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增强健康饮食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水果狂欢节2.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水果实物、录音机、故事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实物,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水果的名字。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水果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新课呈现(10分钟)(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懂并学会描述水果的句子。
(2)学生跟读录音,模仿语音语调。
(3)教师出示故事纸,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编写一个小故事。
3. 课堂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水果进行角色扮演,用英语表演水果狂欢节的故事。
(2)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4. 巩固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学生用英语描述水果。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对方对水果的了解。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水果词汇和描述水果的表达方式。
(2)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个水果狂欢节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游戏环节等。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用英语给家人讲述水果狂欢节的故事,并拍摄成小视频,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水果狂欢节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水果词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小学英语微课:be动词与同伴交往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 研究和掌握be动词的用法和意义
- 学会在同伴交往中正确运用be动词
教学内容
1. 简单介绍be动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表示存在、身份、状态等。
2. 提供一些例句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be动词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3. 运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be动词。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小视频,引起学生对be动词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研究的积极性。
2. 介绍:简单解释be动词的用法和意义,并列举一些常见例句,让学生逐步掌握be动词的基本用法。
3. 拓展:通过一些与同伴交往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正确运用be动词进行表达。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共同探讨和分享观点。
4. 实践: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be 动词进行真实对话,培养他们在实际交往中正确运用be动词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be动词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的技巧。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作业,巩固和检验学生对be动词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在小组交流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be动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收集学生练作业,检查他们对be动词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
- 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材、课件和练册
- 图片、视频资源相关be动词的用法演示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示例,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with的复合结构
高中英语微课教案微课名称:With的复合结构
教学设备:黑板、多媒体辅助(播放将本课所需要的图片、文字等制成的PPT课件)
设计思路:
1.通过对with复合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句法功能的概括和总结,促使学生能较好
掌握其用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背景:
With的复合结构是学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知识点,但在研究
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其用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练法等。
教学目的:
1.体验语言的美感,培养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
2.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with复合结构的基本用法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应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with复合结构的
句法功能。
教学难点:with复合结构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以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形式引入课题“with的。
英语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
教学内容:
1. 教师先通过投影或手写展示一些常见的英语单词,例如apple, book, cat等。
2. 随后,教师依次读出这些单词,并鼓励学生跟随读出,注意发音。
3. 接下来,教师逐个展示这些单词的拼写,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4. 教师读出一个单词的音节,学生需快速拼写出单词并回答出该单词的意思。
例如,教师发音/kæt/,学生需迅速拼写出cat,并回答猫的意思。
5. 学生们可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比赛哪个小组能迅速而准确地拼写出教师读出的单词。
教学步骤:
1. 展示单词
2. 跟读和注意发音
3. 展示拼写
4. 快速拼写和回答意思
5. 小组竞赛游戏
教学时间: 大约20分钟
教学资源:
- 投影仪或黑板
- 单词卡片
- 奖品或小礼物(供小组竞赛使用)
评估方式: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拼写和对单词意思的回答进行评估。
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奖励。
拓展活动:
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新学到的单词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描述图片。
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培养他们的句子构建和表达能力。
大单元教学设计英语微课
在现今的教育界,大单元教学设计英语微课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教学模式,它将常规的课堂教学改为小班授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学生也能够较少地面对一个大容量的教学内容。
微课取代了传统的传统课堂,它是按照学习内容的规律组织和安排,融入实际操作性微课。
其中,核心是分解大型单元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微课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融合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
例如,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可以更快地掌握语法知识,并建立起有用的文本,通过实际运用来提高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多元的学习,不仅可以及时增强对英语的掌握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学习英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头学习一个主题,同时也可以以多种形式介绍英语知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进行学习,而且可以更容易地吸收并理解语言,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大单元教学设计英语微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学习英语,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大单元教学设计英语微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口语,达到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和活跃度。
- 1 -。
一般将来时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be going to+动词原形和will+动词原形的结构意义2、Be 动词的变化形式教学内容分析(含重、难点):1、be going to+动词原形和will+动词原形的结构意义2、学会用相对应的结构进行替换练习教具准备:(含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过程:1.教授本节课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学英语之一般将来时2.设置情境(假期要做些什么事情呢?)3.由句子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结构,请学生们自己思考并分析其中be 动词的形式又有哪些呢?4.两种句子的不同结构的区别5.练习6.总结一般将来时导学单一、学习指南1、课程名称:小学英语之一般将来时2、达成目标:(1)通过情景设置的形式,让学生们理解一般将来时的定义(2)通过例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结构的区别3、学习方法与建议:边看边观察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通过微课学习,在情景设置的方式下,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定义、区别、时间标志等,初步的了解其结构含义。
二、学习任务1、初步了解一般将来时的定义2、可以完成相对应较为简单的习题3、复习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一般将来时教学反思本节课教授的是一般将来时的基本结构内容,是设置了情境下进行的教学内容,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例子中进行思考、分析并且进行总结,对其进行发散思维;在设计情境时内容比较欠缺、枯燥,习题的例子如果能够更为深刻、形式多样化对于学生们的掌握来说会更为有效,老师的语言、语音、语调也要注意,细节上如果处理就更好。
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可以再充足一些,利于学生自主思考。
一般将来时作业设计一、请写出一般将来时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Luc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go)thepark tomorrow.2、In 20 years,Kitty_______(be)tallandthin.三、连词成句1、He,play,football,is,to,going,this,Sund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We,are,to,the,park,going,tomorro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英语微课:be动词交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研究和掌握be动词的用法和基本句型;- 能够正确运用be动词描述人物特征和交友信息;- 能够用简单句式进行交流和自我介绍。
2. 教学内容- Be动词的用法和基本句型;- 描述人物特征的表达;- 交友信息的描述;- 简单句式的运用。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通过播放具有生活场景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曾经通过be动词来描述过一个人吗?”步骤二:引入be动词的用法和基本句型(10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和示范,向学生介绍be动词的三种形式:am、is、are;- 运用示例句子解释be动词在不同主语下的变化;- 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句子来练be动词的用法。
步骤三:描述人物特征(15分钟)- 使用图片、描述词汇卡片等教具,让学生描述不同人物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句式表达,例如:“He is tall. She is friendly.”步骤四:交友信息的描述(15分钟)- 给学生分组,让他们假设自己是新来的学生,需要通过be动词来介绍自己;-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用正确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等信息。
步骤五:巩固训练(10分钟)- 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口头交流,并尝试用be动词描述组员的特征和交友信息;-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
步骤六:总结和复(5分钟)- 复be动词的用法和基本句型;- 学生回答一些提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醒学生在日常交际中要注重使用be动词进行正确表达。
4.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其对be动词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交流中是否能流利使用be动词进行自我介绍和描述他人特征。
5. 参考资源- 模板英语教材(如《中小学英语》册);- 图片、视频素材(描述人物特征和交友情景);- 描述词汇卡片。
6.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用be动词进行更多场景的描述,如描述国家、城市、动物等;- 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描述人物的特征。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微课设计一、设计理念小学生语法知识学习一般建立在大量语言实践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大量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去体会,继而发现与归纳一些语法现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本微课借助清晰明快的歌谣,以阅读征友启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探究、建构语法知识,将感性的语言认识上升到带有理性思维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易于掌握。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微课“情态动词can的用法”适用于PEP小学英语第四单元学习用can表达会什么才艺与本领后对知识的梳理与复习,三句歌谣形式帮助学生归纳与理解can 的用法,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can,准确运用can,把握它的否定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变化规律,能发现它与其他实义动词的不同之处,不随着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
三、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用于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学了近两年的英语,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对语言现象开始了一定的观察与思考,喜欢探究,虽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乐于尝试归纳、习得语言规律。
本微课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养成用歌谣的形式概括语言规律的习惯,并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观看微课,探究建构、归纳理解情态动词can的用法,熟练识记与理解歌谣:情动can表能力,和动原不分离。
不管人称和数变,can的形式永不变。
否定can后加not,一般疑问can提前。
2、通过完成阅读任务,能正确掌握can的用法。
3、通过微课,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具体情境中准确用can表达自己或他人才艺与本领,询问才艺与本领,学会展示自己并与人沟通。
五、教学方法选择1、讲授法,2、探究法,3归纳法,4、演绎法,5、任务型教学法。
六、微课流程1、开门见山,揭题知义你好,今天我们来研究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Can的意思是能、会,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才能。
2、抽丝剥茧,归纳用法A第一句歌谣:情动can表能力,和动原不分离。
瞧!多才多艺的Tom给我们发来了他的征友启事。
小学英语微课:be动词与同学交朋友教
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be动词的用法,并能运用于
同学交朋友的场景中。
- 学生能够通过对话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 PowerPoint幻灯片
- 课件图片:展示同学间交朋友的场景
- 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形容词,如happy, sad, friendly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利用图片展示同学间交朋友的场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介绍be动词
- 通过幻灯片简单介绍be动词的用法和基本形式。
3. 同学间对话练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卡片,上
面写有一个形容词。
- 学生根据自己的形容词,编写一个对话,介绍自己,并向同
伴询问他们的形容词。
- 学生练对话后,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情景。
4. 教师示范对话
- 教师和一名学生进行示范对话,展示如何在交朋友的场景中
使用be动词。
5. 小组交流
- 学生依据示范对话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对话的方式互相了解。
- 鼓励学生使用be动词来描述自己和同伴。
6. 消化与总结
- 学生整理所学内容,以小结的形式进行讲解。
- 老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评估
- 教师观察学生在对话过程中使用be动词的准确程度。
- 教师评估学生对于同学交朋友的场景中be动词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延伸
- 学生可以将be动词运用于其他场景中,如家庭成员的介绍等,提高其应用能力。
一、课程名称:英语口语基础培训微课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英语口语的基本表达方式,包括问候、介绍、询问、回答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1. 英语口语基本表达方式2. 英语口语练习技巧3. 常见英语口语错误及纠正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英语口语基本表达方式,英语口语练习技巧。
2. 教学难点:英语口语练习技巧,常见英语口语错误及纠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英语口语视频,让学生感受英语口语的魅力。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英语口语基本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询问、回答等。
(2)教师示范,让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
3. 口语练习(1)分组进行口语练习,每组选一个话题进行对话。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常见英语口语错误及纠正(1)列举一些常见的英语口语错误,如发音不准确、语法错误等。
(2)教师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跟读。
5. 总结与反馈(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七、教学资源:1. 英语口语视频2. 教师课件3. 学生练习册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积极性等。
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观察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和热情。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掌握英语口语基本表达方式。
2. 观看英语口语视频,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人教版语法系列微课
——过去完成时
教
学
设
计
张家山学校
蒋毅
过去完成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准确记住部分单词的过去分词。
2.能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重点和难点:准确记住并说出过去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句子结构。
运用所学的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简单的图片。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讲解练习相结合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首先看一个时间轴,用含有过去时态的两个简单句子描述轴上的图片。进而
引出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复合句:By the time Li Lei got up, his sister had already
washed all the clothes.
二、 新授
继续展示两个时间轴,模仿上述复合句用含有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子描述时
间轴。
By the time I got to school, the teacher had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By the time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had gone to bed.
三.结构
★ 构成:过去完成时的基本结构是:“had + 动词的过去分词”。
★ 定义: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动作之前完成的动作或呈现的状
态。也就是说发生在过去的过去。
★ 过去完成时的结构归纳:
1. 可以用by, before 等构成的短语来引导。
2. 也可以用when, before, after 等引导的从句来引导。
也就是说By the time =When /Before/After +过去时态的句子表示从句,用含有过
去完成时态的句子表示主句。注意从句用过去时态,主句用过去完成时态。
四.检验成果
1. 当我到达火车站时,火车已经离开了。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already left .
2. 到上学期末为止,我们学了1500 个单词。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we had learnt 1,500 words.
3.当他到学校时,他意识到他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When he got to school, he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homework at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