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2.67 KB
- 文档页数:3
电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电机在各种生产设备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使用环境的恶劣性和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电机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电机火灾事故对生产设备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对电机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预防和减少电机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一某工厂的生产车间内安装了一台功率较大的电机,该电机长期高负荷运转,工作环境温度较高。
某天,工厂车间内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火灾是由于电机自身的故障引发的。
经过分析发现,火灾是由于电机绕组内部绝缘老化、短路引起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因过载导致绕组发热,加速了绝缘老化,最终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三、案例分析1、电机绝缘老化电机绝缘老化是电机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电机长期高负荷运转,绕组内部的绝缘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当绝缘老化到一定程度时,绕组内部会出现短路,导致绕组发热,甚至引发火灾。
2、电机过载电机长期高负荷运转,容易导致电机过载。
当电机过载时,绕组内部会出现大量的电磁感应,导致绕组发热,加速绝缘老化的速度,最终引发火灾。
3、工作环境恶劣某些工厂的生产车间环境比较恶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灰尘较多。
这些因素都会加剧电机的老化,增加了电机火灾的风险。
4、维护不及时某些工厂对电机的维护不到位,包括定期清洁、检查、维修等工作,导致电机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电机火灾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1、加强电机绝缘检测定期对电机绝缘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绝缘老化的情况,及时进行绝缘维修,降低绕组短路的风险。
2、控制电机负荷对电机的负荷进行合理控制,避免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减少电机的老化速度,降低电机火灾的风险。
3、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控制车间温度和湿度,定期清洁车间环境,减少灰尘的积累,降低电机老化的速度。
4、加强维护保养加强对电机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降低电机火灾的风险。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和电力设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依赖于电力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尽管电力技术和安全标准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电流依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损伤或者伤害,从而带来生命危险或者身体伤害。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16个触电事故案例及其分析,以此提高大家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1:电气工人工作时触电身亡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事件。
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市,一名电器维修工人在工作时触电身亡。
死者名叫彼得·佩尔蒂耶,当时他正在一个大楼的电气室工作,准备重新恢复供电。
据报道,佩尔蒂耶在较高电压下工作,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项事件显示出了电气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标准。
另外,该事件也强调了地质和其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工人在工作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他们会面临生命威胁。
事件2:电梯电击事故导致22人中毒在中国,电梯电击事故已经越来越常见。
2018年12月,一家万达广场就出现了一起电梯触电事故。
当时,22人进入该电梯,发现电梯已经停电,他们试图打开电梯门寻求救援。
当电梯门被推开时,22人同时触电,并且因为电击而失去意识。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这些人送往附近的医院。
随后,消息爆出,这些人中有13人因触电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中5人受伤较重。
事实上,许多电梯电击事件都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不合规的维护而导致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电梯的安全标识和说明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电梯和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3:校园变电站触电导致一名中学生死亡2019年3月29日,在中国广西,一名中学生因触电身亡。
该学生被发现被卡在位于其所在学校的变电站中,其身体已经变形,经过检查确诊为触电身亡。
机电事故案例机电事故是指在机械和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真实的机电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一,电梯故障。
某高层建筑的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乘客被困。
经过调查发现,该电梯长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部分零部件老化损坏。
最终,消防人员花费了数小时才将被困乘客成功救出。
案例二,机械设备事故。
某工厂的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导致工人受伤。
经过调查发现,该设备长期没有进行润滑保养,导致部分零部件磨损严重。
事故发生后,工厂不得不停工整顿,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电气火灾。
某办公楼的电气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长期没有进行检修和更换,最终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虽然事故发生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办公楼的部分区域被烧毁,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以上案例反映了机电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和维护,很容易发生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之,机电事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引以为戒,不断加强对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视和管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以上案例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电气事故是在电力行业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安全事故,其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电气事故的案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案例1:电动汽车充电器引发火灾2017年,某小区停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器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车辆起火。
很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其他汽车,造成多辆车辆受损,并威胁到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制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可能是充电器内部的电路短路、电线连接不良或者绝缘材料损坏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引发了火灾。
防范措施:1. 购买合格的充电器和电动汽车,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和有信誉的生产厂商。
2. 定期对充电器和电动汽车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电气系统的巡检。
3. 在充电过程中,不要离开家或车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能够及时警示和控制火灾蔓延。
案例2:工厂电气设备引发触电事故2019年,某工厂一名工人在维修电气设备时不慎触电,导致其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存在问题,导致电流外漏,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分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绝缘失效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绝缘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湿气、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产生了电流外漏。
防范措施:1.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
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和积水,定期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等。
2.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操作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并佩戴绝缘手套和隔离工具,以减少触电的风险。
3. 安装漏电保护器和过电压保护器,及时检测并切断电源,防止电流外漏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员工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皮带机事故案例分析xx年xx月xx日•事故案例介绍•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防范措施•事故应对策略目•事故引发的思考录01事故案例介绍某公司生产线上,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皮带机故障。
该生产线设备老化,未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存在安全隐患。
操作人员在皮带机运行过程中,未检查皮带是否出现异常,导致皮带机故障。
设备管理人员未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产生的影响事故对生产计划和交货期造成严重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事故暴露出该公司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和提升。
事故造成生产线停工,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02事故原因分析由于皮带机设备使用年限过长,维护不当,导致设备故障率增加。
机械故障原因皮带机设备老化皮带机内部零部件,如轴承、齿轮等损坏,导致事故发生。
零部件损坏皮带机结构设计不合理,缺乏安全防护措施。
机械设计不合理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导致皮带机设备故障或损坏。
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导致皮带机设备故障或损坏,从而引发事故。
环境因素影响误操作操作人员误操作,如未按照规定步骤启动、停止设备等。
安全培训不足操作人员缺乏安全培训,不了解皮带机安全操作规程。
擅自离岗操作人员擅自离岗,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人员操作不当如电力中断、电压不稳等导致皮带机设备故障。
电力故障设备安装不当产品质量问题皮带机安装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皮带机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03其他可能原因020103事故防范措施对皮带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驱动装置、轴承、皮带等关键部位无异常磨损或损坏。
定期检查定期对轴承、链条等部位进行润滑保养,以减少磨损和摩擦阻力。
润滑保养发现皮带磨损严重或出现裂纹时,应及时更换,避免事故发生。
及时更换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或提供封闭式作业环境,以减少皮带机内部的粉尘污染。
优化工作环境和条件防尘措施对工作环境温度进行控制,避免高温导致设备故障或皮带磨损加剧。
机械设备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一、引言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机械设备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机械设备事故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案例分析1.案例一:矿井事故在一座煤矿,由于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的井下运输机故障,造成矿竭期间生产中断、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经过调查分析,该事故产生的原因是缺乏设备维护和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忽视。
2.案例二:建筑起重机事故一起建筑起重机事故造成多人受伤,其中一名工人不幸身亡。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规定,同时起重机设备自身存在设计缺陷。
三、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维护不到位机械设备需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工作安全。
如果忽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或损坏,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2.操作人员不合规操作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定和程序。
如果操作不当、缺乏专业知识或忽视安全规定,将增加事故的风险。
3.设备设计缺陷一些机械设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设备不稳定或易损坏,从而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
四、事故预防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设备并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使操作人员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遵守规定。
3.改进设备设计设备制造商应加强产品设计,避免设计缺陷,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设备的安全性能。
五、结论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设备维护不到位、操作人员不合规操作和设备设计缺陷是主要的事故原因。
为了预防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并不断改进设备的设计。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近年来,我国的煤矿机电事故频频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以下就我国某煤矿发生的一起机电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该煤矿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煤矿,拥有大量的矿工。
某天,该矿一名维修工人正在排查绞车的故障。
由于故障无法立即解决,维修工人决定进入井下进行更详细的检修。
然而,在进入井下后不久,维修工人突然感觉到有异样的气味,同时还听到了一阵刺耳的声音。
他立即产生了危险的预感,迅速转身欲返回井口。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突然天花板上的一块岩石松动了下来,击中了他的头部。
维修工人当场倒地不起,严重受伤。
井下的工友们闻讯后迅速将他抬出来,并立即进行了急救。
然而,维修工人因伤势严重,最终不治身亡。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该煤矿在井下没有进行足够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维修工人在井下维修时,没有听从上级的工作安排,没有按照程序和规定进行操作,这增加了自身的风险。
再次,岩石松动的原因是井下支护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岩石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撑。
针对这起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首先,煤矿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其次,煤矿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地处理危险情况,并且按照程序和规定进行操作。
再次,煤矿要加强对井下支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岩石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撑,防止岩石松动导致的事故发生。
总之,煤矿机电事故对煤矿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煤矿要加强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防范和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14件曾经发生的事故,每件都是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
我们不仅要从这些事故中学习到教训,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这些事故,加强我们的安全意识!一、起吊孔无护栏 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二、吊孔打开无围栏 人员险丧命某厂一工作人员不慎踏入未设围栏的起吊孔(12.6米),集中生智,双手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梁,捡回一条命。
简要经过某年12月26日上午,某厂进行吊装作业,检修人员将发电机平台附近的起吊孔(12.6米)打开后未设置临时围栏,设一人看护。
距起吊孔约0.5米处临时放置一临时铁棚工作间,从铁棚内出来一位工作人员,踏入起吊孔,手臂抓住起吊孔中间的工字钢梁上,悬在空中,捡回一条命。
原因及暴露问题1.打开起吊孔,未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临时铁棚工作间放置位置不当,距起吊孔过近;3.现场看护人未起到看护作用;4.铁棚内出来的工作人员未注意脚下情况。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三、安全意识淡薄 擅进烟道坠落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道,从无防护设施的烟道竖井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年3月22日下午,某厂项目部进行锅炉电除尘消缺工作中,工作负责人派焊工陶某(未满18岁)和王某进行焊接作业。
机电运输专业事故案例(10例)
案例1 约时停送电导致触电伤人事故
XXXX年XX月XX日,某矿机电队郭某、王某在西区排水巷更换2.2kW潜水泵时,事前约定时间进行停送电,按约定时间送电时工作未结束正在接线,导致郭某触电死亡。
一、事故地点概况
该矿西区排水巷位于12采区上部,在巷道中部低洼处安装有两台2.2kW潜水泵,由西区上部平台变电所供电。
二、事故经过:
XXXX年XX月XX日,某矿井西区排水巷排水期间,配电房值班电工擅自甩掉漏电继电器供电运行。
机电队职工郭某、王某在西区排水巷更换2.2kW潜水泵时,与配电房值班电工约定好了送电时间。
在更换工作没有结束正在接线时,由于约定送电时间到,变电所值班电工刘某按约定时间送了电,致使正在接线的郭某当场触电死亡。
三、事故原因:
1、郭某、王某在进行更换潜水泵时约时进行送电,由于约定时间送电时现场接线工作未结束,导致正在接线的郭某触电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24近期电力事故案例及分析报告引言电力事故是指在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不稳定。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电力事故进行及时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介绍2024年近期发生的一些电力事故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的安全措施。
案例一:供电中断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3月10日的凌晨,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供电中断事故。
这一事件导致该城市大范围停电,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和分析,发现该事故是由于一台关键变压器的故障引起的。
该变压器长时间持续运行,导致其内部温度过高,并最终发生了过载和短路。
由于该变压器是该城市的主要供电设备之一,一旦其损坏导致停电,整个城市的供电系统就会受到影响。
教训与改进措施此事故给我们提出了重要的教训。
首先,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力设备,特别是供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以防止类似的故障发生。
其次,应加强对变压器等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以便在主要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供电。
案例二:火灾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5月15日的一个工业园区内发生了一起电力火灾事故。
该火灾造成了多家工厂的损失,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事故调查人员的调查,发现该火灾是由于一次供电线路的短路引起的。
该线路的绝缘层损坏,导致电流流过绝缘层并引发了火灾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该线路的绝缘层在过去几年中没有得到适当的检查和维护,这导致了绝缘层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发生。
教训与改进措施该事故揭示了我们对绝缘层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绝缘层的制度,并对老化和损坏的绝缘层及时进行更换。
此外,对于工业园区这样的特殊场所,应加强火灾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
案例三:电击事故事故概述在2024年7月20日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电击事故。
电工事故案例分析电工事故是指在电气设备安装、维护、操作和检修过程中,因人员操作不当、设备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电工事故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甚至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下面将通过一个电工事故案例来分析事故原因及如何避免。
案例概述:企业在进行电力装置维护时,发生了一起电工事故。
该企业的电工小张负责对一台电动机进行维护工作,由于该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后温度较高,小张准备给电动机进行换油和清洁。
在执行工作过程中,小张没有按照规程执行工作,同时也没有戴好安全帽。
结果电动机在清洁过程中发生了短路,导致小张触电受伤。
案例分析:1.违反操作规程:小张在维护过程中没有按照规程执行工作。
规程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步骤,缺乏操作纪律容易造成事故。
2.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小张在维护过程中没有戴好安全帽。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护时,应该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绝缘手套等,以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
3.电动机温度过高:电动机在长时间运行后温度升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护可能出现短路、线路过载等问题,增加了触电风险。
事故原因分析: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事故原因:1.人为操作不当:小张没有按规程执行工作,缺乏对电气设备维护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没有正确判断电动机维护的风险。
2.安全意识不强:小张没有戴好安全帽,未意识到可能发生的触电风险,缺乏对电工作业中安全的重视。
3.设备维护不及时:电动机温度过高,可能是因为长时间运行或者设备故障。
缺乏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事故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和操作规范,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对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要求的掌握。
2.教育培训人员:针对电气设备操作和维护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增强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使用程度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受到煤矿机电技术、机电设备和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煤矿机电事故不时发生。
煤矿机电事故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煤矿职工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篇1:2008年8月18日,沈阳市法库县柏家沟煤矿301采煤工作面左面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2人重伤、9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967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是:事故区域通风系统不稳定,301采煤工作面风量分配不合理,导致左工作面风量明显不足,遇有地质构造及周期来压,大量瓦斯涌出,达到爆炸界限,工人违章放“糊炮”崩大块岩石产生火焰引爆瓦斯。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篇2:2004年1月11日9时20分,刘某及孟某等人在筛选楼进行维修皮带尾两侧护板时,孟某发现皮带机机尾处底带上有一个锚盘,在未停机的情况下,就用铁棍欲投出未果,刘某就接过孟某手中的铁棍,伸手投锚盘,不慎被运转的皮带机尾滚筒将手臂卷入,造成肩部拉伤挤伤头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鉴定系颅脑严重损伤致死。
死者刘某违章操作,在明知未停机的情况下伸手投底带上的锚盘,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安全管理不到位,工区管理安排工作不全面,疏于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
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保、互保、联保意识差。
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在检修设备期间或发现运行异常及处理故障时未执行停机停电制度。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篇3:1986年8月11日白班,坑木场电锯室内电锯工作业到14时,胡××说:“累了”,刘××说:休息一会,王××就按停止压扣把电锯停了。
这时锯上还有20多根木料。
班长柏××的意思是把这些料锯完,见电锯停了,就急忙到起动开关附近,隔着运料刮板输送机左手扶在刮板输送机里沿,举起右手推开关的起动搬手,瞬间触电。
为了确保集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起好步、开好局,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抓实集团公司机电工作的“六项举措”和安全工作,现总结了历年来的典型事故,编印成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举行案例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引以为鉴,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大型设备管理,确保大型设备安全运转,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022 年2 月18 日1、云冈矿主井北部提升机箕斗坠落事故--------------------------------2、山西某矿罐笼坠罐事故---------------------------------------------------3、白洞煤业公司主井提升机坠箕斗事故--------------------------------4、晋华宫矿副井提升机过卷事故-----------------------------------------5、煤峪口矿副立井控制室着火事故----------------------------------------6、河南省某矿罐笼坠落事故---------------------------------------------------7、湖南省某矿罐笼坠落事故------------------------------------------------8、白洞矿主井提升机减速机齿轮断裂事故-----------------------------二、主通风机1、某矿主通风机过流跳闸事故------------------------------------------2、雁崖矿主通风机风叶扫膛事故---------------------------------------3、某矿主通风机司机误操作停机事故---------------------------------4、麻家梁矿主通风机风叶扫膛事故------------------------------------三、主运输皮带1、某矿强力皮带断带事故------------------------------------------------2、燕子山矿主井皮带滑带事故------------------------------------------3、马脊梁矿外运皮带撕裂事故-----------------------------------------4、同忻洗煤厂111 皮带机停机事故-----------------------------------5、同忻洗煤厂703 皮带两次胶带断裂事故-------------------------案例1 :云冈矿主井北部提升机箕斗坠落事故(一)事故经过1988 年4 月18 日10 时15 分,云岗矿主井北部提升机在正常提煤至当班第68 罐时,1#箕斗减速终了,二次给电没给上,箕斗不能进入爬行段运行,且开始反向下溜,司机发现后即采取工作制动及紧急制动措施,均不能闸住滚筒,箕斗下溜,造成1#箕斗坠入井底,2#箕斗过卷断绳后也坠落井底。
转载机烧电机事故报告2
自查报告。
事件时间,2022年5月15日。
事件地点,XX工厂。
事件描述,2022年5月15日,XX工厂发生了转载机烧电机事故。
事故发生时,转载机正在进行作业,突然烧起了电机,造成了一定的生产损失,并且对工人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机长期使用而未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导致电机内部的绝缘老化、短路等问题,最终引发了电机的烧毁。
另外,也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在使用转载机时,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机器的过度负荷,加剧了电机的老化速度。
自查与整改措施:针对此次事故,我们工厂已经采取了以下自查与整改措施:
1. 对所有转载机的电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
运转,并且制定了定期检查维护的制度,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操作规程的再培训,加强了对机
器操作的规范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对机器的损坏。
3. 对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修订,加强了对
设备安全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与使用。
结论,通过此次事故的自查与整改,我们工厂已经对转载机烧
电机事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
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设备安全的管理与维护,确保工厂的生产安全与员工的安全。
机电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况
2001年5月24日9时50分,辽宁省某石化厂总变电所所长刘某,在高压配电间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面有灰尘,于是就找来一把笤帚打扫,造成1Okv高压电触电事故。
经现场的检修人员紧急抢救苏醒后,送住市区医院。
经医生观察诊断,右手腕内侧和手背、右肩胛外侧(电流放电点)三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
二、事故经过
5月24日8时40分,变电所所长刘某安排值班电工宁某、杜某修理直流控制屏指示灯,宁某、杜某在换指示灯灯泡时发现,直流接线端子排熔断器熔断。
这时车间主管电气的副主任于某也来到变电所,并和值班电工一起查找熔断器故障原因。
当宁某和于某检查到高压配电间后,发现2号主受柜直流控制线路部分损坏,造成熔断器熔断,直接影响了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着宁某和于某就开始检修损坏线路。
不一会儿,他们听到有轻微的电焊机似的响声。
当宁某站起来抬头看时,在2号进线主受柜前站着刘某,背朝外,主受柜门敞开,他判断是刘某触电了。
宁某当机立断,一把揪住刘某的工作服后襟,使劲往外一拉,将他拉倒在主受柜前地面的绝缘胶板上,接着用耳朵贴在他胸前,没有听到心脏的跳动声,宁某马上做人工呼吸。
这时于某已跑出门,去找救护车和卫生所大夫。
经过十几分钟的现场抢救。
刘某的心脏恢复了跳动,神志很快清醒了。
这时,闻讯赶来的职工把刘某抬上了车,送到市区医院救治。
后经了解得知,刘某在宁某和于某检修直流线路时,他看到2号进线主受柜里有少许灰尘,就到值班室拿来了笤帚(用高梁穗做的),他右手拿着笤帚,刚一打扫,当笤帚接近少油断路器下部时就发生了触电,不由自主地使右肩胛外侧靠在柜子上。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刘某违章操作。
刘某对高压设备检修的规章制度是清楚的,他本应当带头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遵守电器安全作业的有关规定,但是,刘某在没有办理任何作业票证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高压间打扫高压设备卫生,这是严重的违章操作,也是造成这次触电事故的直接原因。
刘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2)刘某对业务不熟。
1992年,工厂竣工时,设计的双路电源只施工了1号电源,2号电源的输电线路没架设,但是,总变电所却是按双路电源设计施工的。
这样,2号电源所带的设备全由1号电源通过1号电源联络柜供电到2号电源联络柜,再供到其它设备上,其中有1条线从2号计量柜后边连到2号主受柜内少油断路器的下部。
竣工投产以来,2号电源的电压互感器、主受柜、计量柜,一直未用,其高压闸刀开关、少油断路器全
部打开,从未合过。
刘某担任变电所所长工作已经两年多,由于他本人没有认真钻研变电所技术业务,对本
应熟练掌握的
配电线路没有全面了解掌握(在总变电所的墙上有配电模拟盘,上面反映出触电部位带电),反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把本来有电的2号进线主受柜少油断路器下部误认为没有电,所以敢于大胆地、无所顾忌地去
打扫灰尘。
业务不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月21日,总变电所已经按计划停电一天进行了大修,总变电所一切检修
工作都已完成。
时过3日,他又去高压设备搞卫生。
按规定,要打扫,也要办理相关的票证、采取了安全措
施后才可以施工检修。
他全然不想这些,更不去想自己的行为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把自身的行为和安全
联系起来考虑,足见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车间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车间主管领导和电气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由于工作不够深入,缺乏严格
的管理和必要的考核,对职工技术业务水平了解不够全面,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的培训学习和具体的工作指
导不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四、事故防范措施
(1)全厂职工要认真对待这次事故,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开展一次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职工学习和执行“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自觉性,杜绝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
(2)在全厂开展一次电气安全大检查。
特别是在电气管理、电气设施、电气设备等方面,认真查找隐患,并及
时整改,杜绝此类触电事故重复发生。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确实把懂业务、会管理、素质高的职工提拔到负责岗位上来,带动和影响其他职工,
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保证生产安全。
(4)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切实做到从上至下认真管理,从下至上认真负责,人人都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工作事业心,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