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讲义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964.00 KB
- 文档页数:1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治疗的手术方式。
特别是在妇科领域,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之一。
那么,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时,医生需要注意哪些手术配合呢?术前准备在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前,医生需要做好详细的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具体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1. 病史 & 体检在手术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全面的体检。
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需要特别关注,必要时需要加强注意和监控。
另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手术史、是否有过其他的手术等。
2. 术前麻醉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进行麻醉,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在麻醉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3. 准备手术器械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医生还要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如腹腔镜、切割器等。
这些器械需要进行消毒和灭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
手术配合1. 麻醉配合在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时,麻醉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需要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得到足够的麻醉,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同时,麻醉监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 手术操作配合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掌握合适的手术操作时机,同时采用正确的手术技术。
在腹腔镜下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视野的掌握:医生需要注意保持手术区的清洁和视野的清晰,确保手术进展得顺利。
•操作的掌握:医生需要熟练地掌握腹腔镜下手术的各种操作技术,以实现精准、高效的手术。
•出血的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必要时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3. 术后护理配合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康复期护理。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并密切关注其情况。
在此过程中,合理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手术室李彩霞用物准备:中器械包,大碗,布包,手术衣,腹腔镜器械,0度镜,光纤,气腹管,冲水管,双极电凝,单极电钩,单极线(超声刀,结扎束备用),举宫器,妇科包或人流包,带磁铁的穿刺器,碎宫器,碎宫器12件,持针钳,组织剪,线剪,大抓钳,小抓钳,1号可吸收线,4个0可吸收线,镜套,11号刀片,5ml,20ml注射器,尿管,尿袋。
手术步骤:5%碘伏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先手术部位,后会阴至大腿上三分之一处;手术野常规倒三角铺巾后递3把巾钳固定,然后再铺垫巾,裤脚,到裤脚巾。
医生铺巾后戴手套给患者进行导尿,导尿后递巾钳把尿袋固定在裤脚上。
铺巾时常规先铺上铺巾,孔巾然后到下铺巾,注意不要把孔巾及下铺巾的下摆放到腿下。
要经会阴举宫。
手术开始前30分钟洗手上台,上好腹腔镜器械,与巡回护士对腹腔镜器械,缝针,纱球等进行清点,试用一下各器械的性能是否完好,以便及时更换。
准备两把性能比较好的巾钳代用,把镜套,单极电钩连接好,确保各种线没有相互打结,备用。
开台时把所有要连接的镜头,光纤,双极电凝,单极电钩,气腹管,水管等所有用物传递给医生,并用巾钳及小血垫妥善固定好。
皮钳钳夹酒精球做皮肤消毒,递11号刀片在肚脐下做一切口,两把巾钳向上提拉后,把与5ml注射器连接的气腹针递给医生进行穿刺,待确定入腹后把气腹针与气腹管连接建立气腹。
等到气腹压力足够时递11号带磁铁的穿刺器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入镜观察腹腔情况,相继分别在左侧做第二(用碎宫器械中的大穿刺器),第三切口(用带锁的小穿刺器),在右侧做第四切口(用小穿刺器)。
切口完成后另一助手医生经阴道用举宫钳举起子宫暴露出子宫肌瘤所在的位置后,用电钩在子宫上作一切口后,利用分离钳,抓钳,组织剪,电钩等逐步分离肌瘤与子宫。
把肌瘤与子宫完全分离开后用1号可吸收线缝合切口,缝合完毕后,用5%GN 冲洗切口检查出血情况,若有出血就用双极电凝止血。
止血完毕后,把已经连接好的与穿刺器配合的旋切器与碎宫器递给主刀医生,旋切器进入腹腔后分别递大抓钳与小抓钳给主刀及助手医生,把肌瘤钳夹进行固定后慢慢的进行切割,分离,并带出腹腔后用大碗盛装标本,并协助医生取标本。
浅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研究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该手术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通过在腹腔镜的辅助下,使用手术器械进行子宫肌瘤的
剥除。
手术时,先以特殊的手术刀在腹部进行小切口,插入腹腔镜来观察子宫内腔,并确
保操作的准确性。
然后,通过腹腔镜引导下的手术器械,将子宫肌瘤剥离,并逐层缝合子
宫切口,最后将切口处缝合,完成手术。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这种方法相对传统的开腹手术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
由
于手术切口小,创伤较小,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较轻,术后恢复期缩短。
腹腔镜操作能够准
确地观察和处理子宫肌瘤,避免了手术操作上的误伤风险。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皮肤和内
脏器官的损伤较小,能够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手术需要使用腹腔镜等先进的器
械设备,所以手术费用相对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腹腔镜手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手术难度大,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子宫肌瘤较大或位于特
殊部位等,腹腔镜手术效果可能不如开腹手术。
综合以上分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
不适合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腹腔镜
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在未来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浅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研究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即利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
下面对该手术进行详细分析。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通过开腹手术进行切除,但该手术对病人来说创伤大、恢复慢,并且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逐渐成为主流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特点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部进行操作,不需要做大幅度的切口,仅需要在腹部开两到三个小孔,使得手术创伤较小。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腹腔镜将器械插入体腔,观察和操作子宫肌瘤,然后将其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可以控制出血,还可以保留子宫,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还具有许多其他优点。
手术时间较短,通常只需要1到2小时,能够减少术中患者体力消耗和手术创伤。
术后疼痛较轻,患者恢复快,可以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
美容效果好,术后创口较小,不易留下明显的疤痕。
腹腔镜手术还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视度,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处理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由于手术需要经过腹腔镜进行观察和操作,无法直接触摸病变组织,因此在操作技术上要求医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器械和设备,对医院设施和设备的要求较高。
术中可能会出现病人出血、器械误伤等并发症,医生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该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并且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器械支持。
在选择该手术方式时,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疗条件进行评估,并在技术和设备保障上做好准备工作。
浅析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研究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本文将
对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研究进行浅析。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等优点。
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
生率较低,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能够保留子宫功能。
腹腔镜手术通过显微镜下准确操作,
能够切除肌瘤而不影响子宫的形态和功能。
这对于那些未生育并且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术选择。
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后的子宫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的
生育能力并不受到明显影响。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手术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
门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对于较大的肌瘤,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能会降低。
这些因素限制了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够保留子宫功能并减少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外科医生的不断培训,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肌
瘤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仍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以提高手术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宣教,提高患者的手术适应性和手术满意度。
1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新竹國泰綜合醫院 婦產科 護理科編印著作權人:新竹國泰綜合醫院本著作非經著作權人同意,不得轉載、翻印或轉售何謂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細胞的良性腫瘤,20~30%的婦女在一生中會患此疾病,發生率最高的年齡介於35~45歲,初經前及停經後很少發生。
子宮肌瘤可能發生之部位間質内 蒂性腹腔內韌帶內 子宮頸内漿膜下蒂性宮底內 黏膜下蒂性陰道內2手術適應症⏹子宮肌瘤合併有經血過多、貧血、痛經、有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秘感、脹氣、腰酸背痛等。
⏹快速成長之肌瘤。
⏹肌瘤發生壞死性變化並造成急性腹痛。
⏹子宮肌瘤在10公分以內且不超過3個子宮肌瘤。
⏹不孕症或想要保留生育能力。
⏹欲保留子宮者。
以下情形不適用腹腔鏡切除肌瘤⏹懷疑惡性腫瘤之可能者。
⏹有重度骨盆腔沾黏的可能或病史。
⏹黏膜下子宮肌瘤或突出於子宮腔之肌瘤。
⏹肌瘤數目超過3個或最大肌瘤大於10公分。
⏹凝血功能異常者及有血栓病史者。
⏹過度肥胖。
⏹子宮肌腺瘤。
⏹懷孕。
⏹其他可能干擾腹腔鏡手術施行之問題,如人工肛門。
3⏹有心肺功能問題或其他系統性疾病不適合麻醉或腹腔鏡手術者。
住院注意事項⏹手術前照顧的重點 A. 常規生命徵象量測。
B. 病史及孕產史之記錄。
C. 評估陰道分泌物及有無陰道出血之情況。
D. 常規性檢驗及檢查,包括抽血、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
E. 皮膚準備:將手術需消毒範圍內的毛髮剃除,避免造成細菌感染。
F. 詳細閱讀並簽名麻醉及手術同意書,以示瞭解及同意手術之風險。
G. 禁食:自晚間十二點之後禁食及禁喝開水。
(或手術前8~10小時開始禁食) ⏹手術後照顧的重點A.術後減輕疼痛,可藉由下列幾種方式促進身體放鬆以達到止痛的效果:◆深呼吸或冥想,放鬆全身肌肉,以減輕焦慮。
4◆聽音樂或閱讀書報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放鬆緊張的情緒及身體。
◆洗溫水澡或擦澡,藉由熱的使用以放鬆全身肌肉獲得適當的休息。
◆移動時可輕壓傷口,避免肌肉拉扯而造成疼痛不適。
腹腔镜技术取子宫肌瘤
多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完整剥除子宫肌瘤,保留患者子宫,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认可。
因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小,不过多干扰盆腔,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该手术方式深受患者“青睐”。
手术适应症:1、年龄30-45岁,术前经阴道彩超检查确定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和活动度,最大肌瘤直径8cm、子宫<12周孕,血红蛋白>80g/L,术前检查排除宫颈及子宫内膜恶变。
2、有强烈生育要求或保留子宫意愿者
优点:1、腹腔镜手术省去了开腹和关腹的过程,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出血;
2、腹腔镜气腹使手术视野暴露优于开腹手术;
3、手术创面小,术后患者恢复块,住院时间短,节约了患者住院时间;
4、手术台上结合B超引导,“小肌瘤”“部位深的肌瘤”仍可能一次性解决;
5、保留了患者子宫,让患者拥有“完美女人”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