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解读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好生物的必要条件。
为帮助同学们较快地掌握其使用方法,特结合2009年中考试题,对相关操作方法进行归纳,供同学们参考。
1各结构的使用方法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如下:⑴镜座:稳定镜身。
⑵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⑶镜臂:握镜的部件。
⑷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⑸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⑹遮光器:贴在载物台下方的能动的圆盘,叫遮光器。
其上有大小不同的圆孔,称为光圈。
转动遮光器,可选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需要强光时,选用大光圈,需要弱光时,选用小光圈。
⑺反光镜:是载物台下方的一个可以朝任意方向转动的盘子,能将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⑻镜头: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目镜与物镜两种,有放大的作用。
观察时,接近人眼睛的镜头是目镜,上面标有5×或10×的字样,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或10倍。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上面标有10×或40×的字样,表示该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或40倍。
⑼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⑽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⑾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例1(09福州)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解析:要将装片固定在载物台上,应该用压片夹固定,而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是用来调节透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反光镜是用来调节光线的。
正确答案为B。
例2(09荆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在镜筒缓缓下降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粗准焦螺旋的使用。
正确答案为“顺时针”。
2光线的调节方法当显微镜视野很暗以至于影响观察时,首先考虑到是否有人或物体挡住了光源,周围环境是否光亮,如果排除以上因素,则要考虑与显微镜的视野亮暗程度有关的结构:光圈和反光镜。
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观察物体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图谱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有弹簧夹,用以夹持玻片标本,镜台下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使玻片标本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辐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①聚光镜:由一片或数片透镜组成,起汇聚光线的作用,加强对标本的照明,并使光线射入物镜内,镜柱旁有一调节螺旋,转动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中光亮度的强弱。
显微镜各个部位名称及应用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细微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位名称和应用。
1. 物镜系统:物镜位于显微镜的下方,是放大被观察物体的最重要的镜头。
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倍、10倍、20倍、40倍、60倍等。
物镜有多种类型,如消色差物镜、高倍物镜、超大视场物镜等。
通过调节物镜可以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更加清晰的细节。
2. 目镜系统: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方,是用于观察物体的部分。
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
通过目镜可以放大物镜所放大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3.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让其发出光线。
照明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准直器、聚光器等部分。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LED灯。
准直器和聚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方向和强度,确保被观察物体能够被充分照亮。
4. 细动系统:细动系统包括调焦机构和样品移动平台。
调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从而改变焦距,使被观察物体能够被聚焦。
样品移动平台用于移动被观察物体,以便于观察不同位置的细节。
5. 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用于显示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一般使用电子显示器或照相机来观察和记录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
通过显示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和记录被观察物体的细节,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仪器。
具体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学研究: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和细胞器的图像,从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可以研究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代谢过程等。
2. 病理学研究: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异常变化,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病理学家经常使用显微镜来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标本等。
3. 材料科学研究: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材料科学家经常使用显微镜来观察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的晶格、晶粒大小和形态等。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一、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
二、用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或小绸布、二甲苯、任意一种植物切片或临时装片。
三、方法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通常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现说明如下:1. 机械部分(1)镜座:即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与镜臂相连。
(3)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4)倾斜关节:镜柱与镜臂相连的关节,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要倾斜,以防玻片上的水流出,一般观察时,倾斜度不宜超过30°,以免显微镜因倾斜跌倒。
(5)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
中央有一圆孔,既通光孔,光线即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6)镜筒:为一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转换盘。
(7)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
(8)焦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小的是细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mm。
2. 光学部分(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
“5×、16×”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聚光器下装有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4)反光镜:在聚光器下,安在镜臂下端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的一个镜片,通过它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面,凹面反射的光较强。
植物生产与环境[实验与实训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一、目的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保养措施。
二、仪器、药品及用具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有毒)。
三、材料各种切片。
四、方法步骤(一)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图1—82)1.镜座马蹄形,供固定镜体用。
2.镜柱指连在镜座上的短柱,上接镜臂。
镜柱与镜臂间有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倾斜,镜柱上安有反光镜。
3.镜臂为镜体的支架弯臂,是拿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
4.载物台圆形或方形的平台,供放切片用。
中央有一圆孔,以透光线。
台上两旁有一对压片夹,供固定切片用。
5.反光镜在载物台下,连在镜柱上,分平、凹两面,凹面反射光较强。
6.光圈盘或集光器光圈盘附着在载物台的下面,盘上有几个大小不同的孔,旋转光圈盘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较精密的显微镜装有集光器。
转动集光器操纵螺旋,可使集光器上下移动,调节光线强弱。
在集光器的下部装有光圈,推转其小柄,也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7.镜筒连接在镜臂上。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接转换器。
8.物镜及转换器转换器上安有2-4个物镜。
物镜上标有放大倍数。
低倍镜头(5x一10x)较短,高倍镜头(40x一65x)较长,较精密的显微镜还有油镜头(100x)。
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放大率不同的物镜。
9.目镜目镜装在镜筒的上方,有2-3个,上面标有放大倍数,如5x,10x,12.5x,15x 等。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10.调节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有大小两对。
大的称粗调节螺旋,一般转动一周使镜筒上下移动10mm;小的称细调节蜂旋,转动一周使镜筒上下移动0.1mm。
(二)显微镜的使用万法1.取镜拿显微镜时,一手握紧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然后轻轻放在实验台的左前方,检查各部分是否完好,用纱布或绸巾揩抹干净。
2.对光使用时,先把低倍物镜头转到载物台中央,正对圆孔,用左眼贴近目镜向内观察,同时用手调节反光镜和集光器(或光圈盘),使视野内亮度适宜。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一)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名称关于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已于生物学和组织胚胎学课程中学过,在寄生虫学的学习中,要求进一步熟练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名称见图1。
(二)显微镜的使用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3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宜用日光灯的光源。
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习台,采取端正的姿态,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
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载物台不可倾斜,因为当在五套载物台倾斜时,液体或油易流出,既损坏了标本,又污染载物台,也影响检查结果。
图1 显微镜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显微镜的重光为对光,接物镜的转换及光线的调节。
观察寄生虫标本时,光线调节甚为重要。
因为所观察的标本如虫卵、包囊等,均为自然光状态的物体,有大有小,色泽有深有浅,有的无色透明,而低倍、高倍接物镜转换较多,故须随着镜检时对不同标本和要求,需要随时调节焦距和光线,这样才能使观察的物象清晰。
在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
1.对光:(1)将低倍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2)拨动反光镜,调节至视野最亮无阴影。
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3)将待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接物镜接近标本。
于转动粗调节器的同时,须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接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4)左眼于接目镜观察,同时左手转动粗调节,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象看到上时即停,再调微调节器,至标本清晰为止。
2.接物镜的使用及光线的调节:显微镜一般具有三个接物镜,即低倍、高倍及油镜,固定于接物镜转换盘孔中。
观察标本时,先使用低倍接物镜,此时,视野较大,标本较易查出,但放大倍数较小(一般放大100倍),较小的物体不易观察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