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化学(安徽专用)考前专题复习学案:专题1 常用化学计量
- 格式:doc
- 大小:292.83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三题化学中的定量问题题组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型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 A对共用电子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 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答案 A解析虽然在NH4NO3溶液中NH+4会发生水解反应,但是根据物料守恒可知A正确;选项B 中涉及2个反应,开始时生成SO2气体,后来生成H2,用极值法思考不难得出转移的电子数在N A~2N A之间,错;选项C中由于在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态,故2.24 L己烷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1 mol,错;选项D中未指明标准状况,因此无法求出正极放出H2的体积,故D错。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4 g Al分别与含溶质0.2 mol的NaOH溶液、盐酸反应,生成H2分子数均为0.3N A B.5.35 g NH4Cl固体中含有的N—H键个数为0.4N AC.将含有1 mol FeCl3的浓溶液全部制成胶体,含Fe(OH)3胶粒的数目为N AD.120 g熔融的NaHSO4中含阳离子总数为2N A答案 B解析与0.2 mol Al反应,要消耗0.6 mol HCl,酸不够,A错;5.35 g NH4Cl固体是0.1 mol,1 mol NH4Cl固体含4 mol N—H键,则0.1 mol NH4Cl固体含0.4 mol N—H键,所以B正确;一个Fe(OH)3胶体粒子是由一定数目的Fe(OH)3分子聚集而成,C错;熔融的NaHSO4中只有Na+和HSO-4,没有H+,D错。
3.(2014·通化质检)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0 L 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N A 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与1 mol铁与足量的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 AD.0.5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1.5N A答案 A解析在纯水pH=6情况下,pH=11的NaOH溶液中c(OH-)=0.1 mol·L-1,A正确;1 mol Cl2参与反应时转移2N A个电子,而1 mol铁参与反应时转移3N A个电子,B错误;NO和O2反应生成NO2,但因存在2NO2N2O4而使得分子数小于0.75N A,C错误;因溶液的体积未说明,故D 错误。
学案14 有机综合推断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氢谱等)。
2.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聚合反应。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基础回扣1.完成下列转化关系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CH 2===CH 2+HBr ――→催化剂CH 3CH 2Br 加成反应②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消去反应 ③CH 3CH 2Br +H 2O ――→NaOH△CH 3CH 2OH +HBr 取代反应 ④CH 3CHO +2Cu(OH)2――→NaOH△CH 3COOH +Cu 2O ↓+2H 2O 氧化反应 ⑤CH 3CHO +HCN ―→CH 3CHOHCN 加成反应⑥CH 3CH 2OH +CH 2===CHCOOH浓H 2SO 4△CH 2===CHCOOCH 2CH 3+H 2O 酯化反应 2.完成下列官能团的衍变关系R —CH 2Cl,①② ――→[O]③ ――→[O]④ ――→⑤ RCOOCH 2R(1)反应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讲 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一、小题对点练 一、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1.(2014·盐城模拟)下列对有关化学用语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电子式可以表示甲基,但是不可以表示CH B.离子结构示意图既可以表示32S2-,又可以表示34S2-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分子式C3H8O既可以表示1-丙醇,又可以表示2-丙醇 解析 甲基(—CH3)是甲烷分子失去一个H原子后剩下的部分,其C原子上还有一个未成键的单电子,CH是整个甲基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A对;32S2-与34S2-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B对;比例模型中体现了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因为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故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C错;1-丙醇和2-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D对。
答案 C 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C ②O2-的结构示意图: ③次氯酸的结构式:Cl—O—H ④CO2的比例(填充)模型: ⑤铝热反应:2Al+3MgOAl2O3+3Mg ⑥Fe3O4溶于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Fe3O4+8H+===2Fe3++Fe2++4H2O ⑦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方程式:HCO+H2OH3O++CO A.③ B.②③④⑦ C.除①②外 D.全部 解析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是C,①错误;②给出的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②错误;③正确;④碳的原子半径比氧的大,所以CO2的比例模型应该是中间的球比两边的球大,④错误;⑤中Mg比Al活泼,该反应不能发生,⑤错误;Fe3+具有氧化性,能够将氢碘酸中的I-氧化成I2,⑥错误;⑦中给出的为HCO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 A 3.(2014·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各种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B.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C.硫化钠的化学式:Na+[]2-Na+ D.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C2H4Br2 解析 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A错误;硫化钠的化学式是Na2S,C错误;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是:BrCH2CH2Br,D错误。
学案16 有机化学基础最新考纲展示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3)能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基础回扣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有机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化学(人教通用)考前专题复习学案:专题3+反应热与盖斯定律应用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焓变和反应热等概念,了解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回扣1、下列反应:①NaOH+HCl===NaCl+H2O,②Zn+H2SO4===ZnSO4+H2↑,③2Fe+3Cl22FeCl3,④CaCO3CaO+CO2↑,⑤Ba(OH)2+2NH4Cl===BaCl2+2NH3↑+2H2O。
(1)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2)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②③(2)④⑤2、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H2(g)O2(g)H2O(g)能量436496926(1)反应2H2(g)+O2(g)===2H2O(g)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说明2 mol H2(g)和1 mol O2(g)具有的能量比2 mol H2O(g)具有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
(2)请用图示表示出2 mol H2(g)与1 mol O2(g)生成2 mol H2O(g)的反应过程:(3)根据表中数据,写出H2(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H2O(g)===H2O(l)ΔH=-44 kJmol-1,写出H2(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2 常用化学计量 最新考纲展示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3.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4.能根据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5.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6.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基础回扣 1.有关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有3.36 L NH3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_mol,质量为2.55_g,所含氨气分子数为0.15NA。 (2)若将该气体溶于水配成50 mL溶液,密度为0.9 g·cm-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67%,物质的量浓度为3_mol·L-1。 (3)若将上述所得溶液取出10 mL,其质量分数为5.67%,再加水稀释到5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_mol·L-1。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将15.6 g Na2O2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制成200 mL溶液 (1)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2.24_L。 (2)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或1.204×1023。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_mol·L-1。 题型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1.(2014·广东理综,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 B.18 g H2O含有10nA个质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 D.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答案 B 解析 解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为宏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将质量和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第二步为微观量之间的转换,即判断1分子该物质所含的微粒数;第三步为宏观量和微观量的对应,即一定物质的量的该物质含有的微粒数。A项,第一步,题目中直接给出物质的量,所以不用转换;第二步,甲苯的分子式为C7H8,因此1分子甲苯中含有8个C—H键;第三步,1 mol甲苯中含有8nA个C—H键,错误。B项,第一步,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第二步,1个水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第三步,1 mol水分子中含有10nA个质子,正确。C项, 由于氨水为液态,因此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错误。D项,常温下铁片投入浓H2SO4中发生钝化,56 g铁片即1 mol 铁不可能生成nA个SO2分子,错误。 2.(2014·大纲全国卷,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答案 D 解析 A项,1 mol FeI2与足量的Cl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 mol,错误;B项,2 L 0.5 mol·L-1 K2SO4
溶液中SO2-4带的负电荷数为2NA,溶液中的阴离子还有OH-,故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2NA,错
误;C项,1 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3NA,错误;D项,丙烯(C3H6)和环丙烷(C3H6)互为同分异构体,故42 g即1 mol该混合物含有H原子数为6NA,正确。 3.(2014·四川理综,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答案 D
解析 A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0.2 mol Fe生成H2的分子数约为0.27NA,该项错误;B项,该NaOH溶液中OH-总共有0.1NA,但OH-主要来自于NaOH电离,水电离出很少的OH-,该项错误;C项,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反应的物质为O2,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该项错误;D项,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8 mol氮原子(4 mol N2)中有5 mol来自NH+4,有3 mol来自NO-3,故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15 mol,则生成28 g(1 mol)N2时,转移电子数为3.75NA,该项正确。
高考常涉及到的关于NA的命题角度总结 考查方向 涉及问题
物质状态 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苯、己烷、CHCl3、CCl4、酒精、SO3、辛烷等
物质结构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数,如Na2O2;或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CH4、P4等 氧化还 原反应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和方向,如Na2O2、NO2、Cl2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与S反应;Fe失去电子数(可能是2e-,也可能是3e-) 电离、水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中的离子数目多少的判断。如1 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2-3数目小于NA,因为CO2-3会部分水解
隐含的 可逆反应 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摩尔质量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 单质的 组成 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如H2、Cl2、N2)外还有单原子分子(惰性气体,如He、Ne等)、三原子分子(如O3),甚至有四原子分子(如P4)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98 g H2SO4和H3PO4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NA B.1 L 1 mol·L-1的硫酸与高氯酸(HCl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4NA C.33.6 L NO2溶解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硝酸溶液,溶液中NO-3数目为NA D.32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NA个电子 答案 A 解析 B项易忽视水中的氧;C项未指明标准状况;D项中Cu可能被氧化为+1价。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0 ℃时,22.4 L氢气中含有2NA个氢原子 B.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C.1 mol乙烷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7NA D.密闭容器中46 g NO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答案 C 解析 0 ℃不一定是标准状况,A错;电解食盐水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B错;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含有1个C—C共价键和6个C—H共价键,C正确;密闭容器中NO2与N2O4存在转化平衡,D错。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在pH=2的1.0 L H2SO4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0.02NA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与1 mol CH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相等 C.将含有1 mol FeCl3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可以得到NA个Fe(OH)3胶粒 D.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为3NA 答案 D 解析 pH=2的H2SO4中,c(H+)=0.01 mol·L-1,与二元酸没关系,A项错;B项中1 mol Na2O2
含有3NA个离子,1 mol CH4含有4NA个共价键,B项错;C项中Fe(OH)3胶粒是多个Fe(OH)3的
聚合体,C项错;D项中,还原性Fe2+(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4.如图所示:已知A、B都为短周期元素,且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2 mol甲分子反应生成1 mol 丙和3 mol乙,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 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3 D.标准状况下,11.2 L甲溶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答案 D 解析 题给反应可表示为2A3B===B2+3A2,再结合题图中分子的结构可知,甲为氨气,丙为氮气,乙为氢气。由质量守恒可知,A正确;氨气的摩尔质量为17 g·mol-1,B正确;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C正确;500 mL水是溶剂,不是所得溶液的体积,D不正确。 5.
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C2H4 B.CH4 C.CO2 D.NO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四个选项中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的,故C正确。 6.(2012·大纲全国卷,12)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V3>V2>V4>V1 B.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答案 A 解析 假设各物质均为1 mol,完全分解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注意500 ℃时水是气体。 题型2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计算
1.高考选项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