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俩河流域服饰
- 格式:docx
- 大小:31.56 KB
- 文档页数:6
古埃及服饰一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古埃及(Ancient 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国。
埃及大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而过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面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也是法老王的陵墓,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除了金字塔以外,狮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历史年表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
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
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
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
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
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铭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
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
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
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
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
共有三位法老。
第二过渡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
埃及注意事项穿着在前往埃及旅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有关穿着的事项:1. 尊重当地文化:埃及是一个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因此游客应该尊重当地的宗教和文化习俗。
穿着应保持谦逊,避免暴露过多皮肤。
女性游客应该避免低胸、短裙或短裤等暴露身体的服装,而是选择长袖长裤或长裙等保守的衣物。
2. 考虑天气状况:埃及气候干热,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
因此,在选择穿着时要考虑舒适度和透气性。
轻薄的自然纤维材料,如棉花和麻布,是抵御高温的理想选择。
此外,早晚可能会有温差,所以在晚上可能需要一件薄外套或长袖衬衣。
3. 穆斯林寺庙的衣着要求:如果你计划参观一些穆斯林寺庙或清真寺,你需要穿戴得更加保守。
男性游客应穿长裤,女性游客应穿长袖长裙或裤子,并且要用围巾或头巾将头部包起来。
4. 轻便的鞋子:尽管埃及许多旅游景点都要求游客脱鞋进入,但在一些观光地区,你仍然需要在很多时间内穿鞋。
考虑到这一点,选择一双舒适的、适合步行的轻便鞋会是明智之选。
5. 防晒措施:埃及阳光强烈,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日晒。
除了使用防晒霜外,穿着帽子和太阳镜也是必须的。
遮阳帽、宽檐帽或头巾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晒保护,并保护头部不受阳光直射。
6. 适当的游泳衣:如果你计划在埃及的海滩或度假村里游泳,确保携带合适的游泳装备。
在公共场所或保守的地方,避免穿着过于暴露的游泳衣。
7. 注意不同壁画和象形文字的博物馆和古迹:许多埃及博物馆和古迹要求游客脱鞋进入,以保护珍贵的壁画和古文字。
在这些地方穿着舒适、容易脱下的鞋子会很方便。
8. 尊重法规:在公共场所和城市街道上,游客应遵守当地的法规。
裸露的穿着,如赤膊上身或穿着泳衣等,是不被允许的。
尊重当地的法规和礼仪,有助于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
总而言之,合适的穿着在埃及旅行中非常重要。
尊重和遵守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选择适合天气和场合的衣物,可以帮助你在埃及的旅行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海外手记埃及女性服饰之美黎巴嫩/伊玛尼·麦塔勒王玥编译“这是她头一回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天生丽质,镜子里面的她皮肤白皙光洁,服饰艳丽夺目。
尽管被数层厚厚的衣服包裹在里面,但是没有人怀疑,她就是真主巧夺天工的技艺设计出的稀世珍宝。
她让所有女性花容失色,她们不由地嗟叹自己的命运,连她万分之一的姿色也不能及。
她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为她增色不少,那是一件绣着宗教语言字迹的织物。
”这是1960年上映的一部埃及电影——《圣洁的拉巴特》中的经典桥段描写。
“她制造美丽并且将其恰到好处地遮盖起来。
”一位来自巴黎的知名美容师如是形容上述电影中的这位女子。
数千年来埃及女性从来都是美艳夺目的。
当代埃及女性穿着黑色袍子,那袍子是连成一体的,袖口往上与袍子间形成一展宽幅的飞翼,就像一只翱翔的鹰隼。
她们笑容可掬,体态轻盈,虽然不时地与同伴亲昵地嬉笑怒骂,却仍然显得气质非凡、雍容高贵。
原先她们佩戴厚重的土耳其式面纱,现在换成了轻盈的格状网式面纱。
那面纱两侧缀着金色的饰物,随着她们有节奏的步履,在面颊两侧轻快地跳着舞,时而掠过鼻尖儿。
仿佛随时就可以掀开那层面纱,让旁人一探究竟,仔细端详那许久以来掩盖在这面纱下面的倾城之美。
她们身着贴身的长袍,那布料顺贴着曼妙的曲线自然垂下。
尽管是黑色的一体剪裁的款式,却丝毫遮挡不住她们青春的气息。
她们穿着的长袍是瓦哈比人设计的款式,从前胸到腰际系着两缕用来装饰的金箔。
她们的面庞遮挡在面纱的后面,却不影响人们能够仔细地打量她们露在外面的描了厚重眼影的双眸,还有黑袍两侧轻轻跳跃的雪白的双手。
从法老时代起,埃及女性就走在全球时尚的前列。
在现在看来,她们的服饰讲求的是简单美学。
从上到下只有一根布条缠住,呈一字形直筒状,既省事又好看,还符合现代人骨感美的审美观。
这种叫做“奴葛白”的服装常常将胸部裸露在外,只是上端用两根吊带固定在肩头,就像现在吊带裙的设计,清凉又节省布料;有时将两根吊带裁剪得宽大些,就可以遮住胸部。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选择题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世界各大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服饰与时尚一直是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世界上各大文明都有独特的服饰特点和流行趋势,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风貌。
一、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服饰风格充满了神秘与庄重。
古埃及人生活在尘土飞扬的沙漠地带,所以他们的服饰注重防护和保暖。
男性通常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而女性则选择轻薄的、贴身的衣裳。
古埃及人喜欢用金、银、珍珠和宝石来装饰服饰,以展现财富与地位。
二、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其服饰风格简约而优雅。
古希腊人尊崇自由和人体的完美,因此他们的服饰注重展现身材曲线。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披肩,女性则喜欢穿着宽松的长裙。
古希腊人喜欢使用染色的织物和精致的花纹来装饰服饰,创造出了独特的风格。
三、中国古代文明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其服饰与时尚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服饰注重尊重传统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顺从和节制,因此服饰风格相对保守。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对襟的上衣,女性则喜欢穿着旗袍和长裙。
中国的纺织工艺非常发达,丝绸和刺绣是中国古代服饰的特色之一。
古代的中国人也注重层次感和色彩的搭配,以展现其社会地位和身份。
四、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服饰风格充满了浓郁的色彩和细致的图案。
印度人民喜欢穿着华丽的长袍和裙子,尤其是女性,常常选择宽松的沙利华(Sari)作为主打服饰。
印度的服饰注重富丽堂皇,使用丝绸、金属线、珠宝和花纹进行装饰。
五、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强调实用性和实用性,其服饰以接近于身体的贴身设计为主。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短裤,女性则选择穿着类似于现代礼服的衣裳。
古罗马人流行用珠宝和纹饰来装饰服饰,以突显其个人魅力。
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服饰与时尚,我们可以了解到服饰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古埃及服装.(1)古埃及服饰⼀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化背景古埃及(Ancient Egypt),⼀般指公元前32世纪左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明。
古埃及是典型的⽔⼒帝国。
埃及⼤部分都是黄沙滚滚的沙漠,只有尼罗河冲刷⽽过的地⽅是孕育埃及的绿带,1/30的⾯积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
埃及是世界⽂明古国之⼀,受宗教影响极⼤,举世闻名的⾦字塔就是古埃及⼈对永恒观念的⼀种崇拜产物,也是法⽼王的陵墓,⽬前埃及共有⼋⼗余座⾦字塔,其中最⼤的⼀座是胡夫⾦字塔。
除了⾦字塔以外,狮⾝⼈⾯像、⽊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历史年表第⼀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
从美尼斯到卡,共有⼋位法⽼。
第⼆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
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
从纳特⾥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
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
从⾦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字塔墙上刻著著名的⾦字塔铭⽂。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
从泰蒂(Teti)⼀世到⼥王尼托克⾥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Pepi)⼆世。
第⼀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天。
第⼋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
共有⼋到⼆⼗七位法⽼,但名字⽆⽂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王朝:北⽅公元前2130~2040年。
共有六位法⽼,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王朝:南⽅公元前2130~2040年。
下篇西方服装发展史【下篇内容】·古代服装·中世纪服装·近代服装·20世纪服装西方服装作为世界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受到了西方文明传播的直接影响。
西方的文化历史主流有两个:一个是中世纪以前繁荣于环地中海沿岸的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希腊、罗马的古代文化;另一个是中世纪以后兴盛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罗巴文化。
两者在发生时期和文化性格上都不同。
这样的文明移行也影响了服饰变迁的足迹,使得西方服装变化的形式和内容,有的作为民族固有的服饰停滞或固定下来,有的则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行着世界性的传播。
从西方服装的发展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两次转折,其一是从古代南方型的宽衣形式向北方型的窄衣形式的演进,其分水岭为中世纪的哥特式时期。
其二是从农业文明的服装形态向工业文明的服装形态的转型,其分水岭是发生在欧洲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之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和现代科技的推动,西方服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西方服装的发展将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164-第九章古代服装——源头与迁徙公元前35~公元4世纪西方服装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其源头要追溯到古代的亚洲和非洲。
因此西方服装的历史和西方文化的历史从世界最古老的五大文明古国中去考证,对西方服装影响最直接的是两河流域文明和尼罗河文明,一个地处西亚,一个地处北非。
西亚以两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古代国家为代表,北非则以古埃及为代表。
之后形成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成为西方文化最主要的源头。
我们的西方服装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两河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沿岸土壤肥沃,史书称为“肥沃的新月地带”。
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里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首先是苏美尔人在两河下游定居,从公元前4000多年到公元前2250年.其文明达到鼎盛。
埃及旅游穿衣攻略1. 简介埃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旅游热点,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文化背景,对于游客在埃及的穿衣搭配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本文档将介绍埃及旅游中的穿衣攻略,以帮助游客在旅行期间合理搭配服装,减少不必要的尴尬和困扰。
2. 埃及气候埃及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和红海沿岸之间,属于沙漠气候。
主要分为两个季节:夏季(5月至9月)和冬季(10月至4月)。
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炎热干燥;冬季气温较为适宜,但早晚温差较大。
3. 服装建议3.1 夏季穿衣建议在夏季,由于高温和阳光炽热,游客应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
以下是一些建议:•衣物:宽松的短袖T恤、短裤、轻薄连衣裙等,以棉质或麻质为主,避免选择合成纤维材料。
•鞋子:舒适的凉鞋或人字拖,方便通风和行走。
•头巾:携带一条薄纱头巾,可以用于遮阳和防尘。
•太阳镜:选购一副防晒镜,保护眼睛免受阳光伤害。
•防晒:使用高指数的防晒霜,以免皮肤被晒伤。
3.2 冬季穿衣建议在冬季,埃及的气温相对较低,但仍然算是适宜的游玩天气。
以下是一些建议:•衣物:轻薄的长袖衬衫、长裤、运动鞋等,建议穿一件保暖外套以应对早晚的冷空气。
•帽子和围巾:带上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可以保护头部和颈部免受寒风侵袭。
•雨具:埃及冬季可能会下雨,建议携带一把折叠伞或一件轻便的防雨外套。
4. 文化考虑在埃及,伊斯兰教是主要宗教,因此游客在穿衣时需要尊重当地的宗教和文化习俗。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穿着暴露:女性游客应避免穿着暴露的衣物,如短裙、短裤等。
衣服应该合身、修长且不透明,遮盖肩膀和膝盖。
•避免佩戴过于醒目的首饰:尽量避免佩戴大块的金银饰品或珠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和麻烦。
•拍照时的着装:在拍照时,尽量避免拍摄敏感地区或宗教场所,对于拍摄宗教建筑和陵墓时应保持庄重的仪态。
5. 其他注意事项除了穿衣方面的建议外,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需要游客留意:•避免将钱包和贵重物品放在外露的口袋中,以免遭到偷窃。
埃及服饰历史发展1️⃣ 引言:古埃及服饰的初印象古埃及,一个神秘而辉煌的文明,其服饰不仅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美的追求,更是其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
从法老的华丽冠冕到平民的朴素衣着,古埃及服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制作工艺,成为了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 古埃及服饰的历史发展阶段早期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前2686年)这一时期,古埃及服饰以简单实用为主,男性通常穿着腰布(loincloth),女性则穿着紧身连衣裙,裙摆可能装饰有简单的图案或流苏。
随着社会的进步,服饰开始逐渐出现阶级分化,贵族阶层的服饰开始注重材质的选择和装饰的繁复。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在古王国时期,服饰的装饰性大大增强,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开始采用更为复杂的编织技术和精致的刺绣图案。
男性服饰也开始出现变化,如增加了披肩和腰带等装饰元素。
此外,这一时期的服饰还开始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如祭司的服饰往往镶嵌有象征神圣力量的宝石和符号。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181年前1640年)中王国时期,古埃及服饰的多样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材质更加丰富多样,如亚麻、丝绸等,而且服饰的款式和风格也更加多样化。
贵族阶层的服饰尤为华丽,常常镶嵌有金银饰品和宝石,彰显其显赫的社会地位。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用于特定场合的服饰,如葬礼服饰和节日服饰。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640年前1070年)新王国时期,古埃及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强国,其服饰文化也达到了鼎盛。
法老的服饰尤为华丽,常常以金色为主色调,并镶嵌有大量的宝石和贵金属。
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服饰元素,如法老的王冠、权杖和凉鞋等,都成为了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古埃及服饰也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款式和风格。
后期王朝与托勒密时期(约公元前1070年公元30年)在后期王朝和托勒密时期,古埃及服饰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传统特色,但已经受到了希腊罗马文化的深刻影响。
第一章史前人类的穿衣文化4 W7 J- O1 K! x. Y8e1 e3 r第一节兽皮衣服的穿用一、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农人已经用骨针缝合兽皮。
, o/ k9 l6 h/ I2 A#第二节织物的出现一、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已经有了麻织物和毛织物。
( C* X# j4 ` d'二、纺线技术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创造。
三、在欧洲,新石器时代初期才出现石制或陶制的纺轮。
6 [# E9 D3 i- S W/ ?+ 第三节欧洲的史前文化一、欧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吊带式、肩上系结、衣长及膝,外套斗篷,头戴半球形帽子,脚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线衫,下半身短裙,裙摆有流苏装饰,外罩毛织物长裙,系腰带,前有带扣。
4 z0 \- B+ U. S1 }0 A第四节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u2 F' d. H# P8 y% K+ q3 I7 t9 _$ |2 a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保护说。
x# N! E8 _( Z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说、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古代服装"v3 X U8 D# d' a, @# h第一节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5 [) |+ ~9 S U一、古代的范畴0 F: x+ ?" t/ }1 ~7 c3 \1.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为两大块:一是古代东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东岸的南亚地区);二是古希腊和古罗马。
" z1l2二、古代文化的性格( E5 O4 \, Y# M" ?1.古埃及是平静的,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跃动的。
7 S4 c5 q" y; `' s# u三、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l4 ~" y' `1 C6 {7 G5 M3 s2 E7 E1.地理环境和民族性格是构成服装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的异同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两个闪耀的文明古国。
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而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位于尼罗河流域。
尽管这两个文明有着一定的异同之处,但它们都对后世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地理环境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依赖于河流的肥沃泥沙和水源。
两河流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之间,因此被称为两河流域文明。
这里的河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古埃及则位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每年的洪水给予了埃及土地肥沃河滨,使得农业得以繁荣。
这两个地理环境使得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拥有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
在政治组织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是以国王为核心的王制社会。
在两河流域文明中,古埃及人的国王被称为法老,被认为是神的化身,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法老的权力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掌握了军队、司法和经济等方面的控制权。
同样地,在古代埃及,法老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掌握着重要的政治和宗教权力。
在宗教信仰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都发展了独特的宗教体系。
两河流域的宗教以信奉多神为特点,古埃及也是如此。
在两河流域,人们信仰众多的神灵,这些神灵代表着自然、天空、太阳、河流和农业等方面的力量。
在古埃及,人们也信仰着多神教,将神灵看作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秩序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然而,在文化艺术方面,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两河流域文明中,人们主要以壁画、浮雕和陶器等作品来表现他们的艺术才能。
这些作品多以宗教和统治者的功绩为题材,注重对人体和动物形象的描绘。
相比之下,古埃及文明更加注重建筑和纪念碑的建设。
埃及金字塔被认为是古埃及文明最杰出的建筑成就之一,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死亡与永恒的追求。
总而言之,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化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宗教信仰的多神教和以国王为核心的政治组织,但它们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文化艺术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各国服装特色埃及:现代埃及的服饰仍旧沿用了较多古埃及的服饰特点。
古埃及男子的衣服主要是用一块亚麻布缠绕在腰上的罗印.克里斯,其形式种类较多。
妇女主要衣服为一种从胸到脚踝的筒形紧身衣,叫做丘尼克。
现在流行服饰中,就有采用过丘尼克服饰特点。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男性服饰主要是巴服,上衣比较长,差不多到膝盖,裤子很短,一般在踝骨部分,颜色都很平淡,大多是冷色系的,比如白色,蓝色,棕色等。
女性穿着颜色鲜艳,喜欢围巾,袍子或者裤子长得会拖地。
玻利维亚:玻利维亚男人戴一种羊驼皮做的绒帽,如果颜色是由红白两色组成的,那就表示该男士还未婚;如果是全红色,表示已婚。
玻利维亚女人的传统服饰是戴颜色艳丽的披肩,下身穿非常肥大的裙子,脚上穿凉鞋。
据说这种服饰并非是土著人的传统,而是来源于17世纪西班牙的托莱多地区,之后渐渐形成如今的风格并且延续至今。
另外,玻利维亚女人戴帽子表示已婚,未戴帽表示未婚,而且除了睡觉之外不能脱帽。
俄罗斯:俄罗斯族服饰,男女款式不同。
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妇女夏季穿粗布衬衣,外套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
喜庆节日穿绸制的绣花衬衣。
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民族传统服装为:男性白衬衫,宽裤裆,戴绣花小帽,冬穿毛皮大衣,高筒皮靴。
妇女爱穿肥大连衣裙,披肩绣花坎肩,头戴尖顶帽或插上羽毛,爱戴项链,耳环。
韩国:韩服是韩国的传统服装, 优雅且有品位。
近代被洋服替代。
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
女性的传统服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 看上去很优雅: 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
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男子的传统服装上身是长袍,罩羊皮袄;下身是布料长裤,冬天则穿皮裤。
脚穿皮靴或毡靴。
头戴皮帽或绣花小帽,更多的则是戴一顶名叫“卡尔帕克”的帽子。
西洋服装史简答题第一章1,关于人类穿衣动机有哪几种学说,简述各学说的主要观点。
P6保护说、羞耻说(隐蔽说)、护符说(含巫术说)、装饰说保护说:认为保护人体是人类穿衣的最初动机。
可分为保温和保护两种目的。
但人类几百万年的裸态生活历程等许多事例使这种说法显得苍白无力。
羞耻说(隐蔽说):认为人类的着装动机是因为羞耻心,服装是用来遮羞隐蔽人体的。
以上两点认为人类穿衣是为了“遮盖”或“隐蔽”人体,是生理和心理的被动的防护,是消极的。
护符说:是一种源自原始的图腾崇拜或巫术现象。
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防护,其背后隐藏着装饰的动机。
装饰说:最受人们支持的一种学说,认为衣服最初是作为人类的装饰欲和美感的发展而产生的。
引人注目、炫耀自己是其特点,还有人认为人类的着装动机源自于人类装饰自身的本源性冲动,即夸耀和游戏。
这两种学说则是主动的、积极的,认为穿衣是人类对于某种东西的显示、炫耀和张扬。
2、在关于服装起源的诸学说中,为什么说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在今天的立场上,这种学说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但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关于羞耻说的反对之声非常普遍,因为所谓“羞耻”是文明人的道德观和理论观,对于有几百万年裸态生活经验的史前原始人来讲,是不存在什么“裸体”和“羞耻”观念的,“羞耻”、“不道德”等观念正是因为人类穿衣后才产生的结果,而并非当初着装的动机。
因此,羞耻说是最站不住脚的一种学说。
第二章: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1,简述古埃及的服装特性2,简述古埃及男装和女装的品种男装:绳衣“里嘎丘阿”(ligature)、腰衣“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筒形连衣裙“丘尼克”(tunic)、宽大的贯头衣“卡拉西里斯”(karasilis)、长袍“罗布”(robe)、披肩“肖尔”(shawl)等。
女装:古埃及的女装与男装在品种和造型上基本相同,只是女装在丘尼卡和肖尔这两个品种方面远比男装富于变化。
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差异要细数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区别,得先追溯到其发源地。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而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
这两大文明的早期文字分别是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除了楔形文字,还孕育了《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尔语无关的印欧语系。
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差异相当多。
而象形文字顾名思义,是一种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这种原始的造字方式,使得象形文字晦涩难懂,以至于后人的破译多来自对图画的解读。
象形文字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通过西奈铭文,最后影响了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发明。
提到两河流域,就会想起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
提到古埃及,则有太多耳熟能详的、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元素,如法老、木乃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等。
两大古文明的形成时间都是公元前约4000年;公元前539年新古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343年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伴随着国家的灭亡,古国文明也必然随之陨落,公元前224年两河流域就经历了伊斯兰化的过程,相应的,公元303年古埃及文字、文化与宗教没落并消灭。
如果说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为留给后人的文明瑰宝。
M075115123葛嘉鸣。
1 第一章 古埃及与俩河流域服饰 背景 1、(河流文明,西方基础)处于地中海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地中海东岸的俩河流域文明,都是以河流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是现代西方艺术、宗教、哲学、政治等一系列文明形成的基础。 2、(动静)由于地理、民族、气候等原因,古埃及和俩河流域表现出一动一静俩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性格,在服饰文化上也展示出不同的特点。 3、(披挂)但又总体呈现为“披挂”风格的共性。基本形式用一块方形布料,通过不同的披挂方式创造出不同的款式,有时候又通过局部的系扎、别针或缝纫连接,形成不同的风格,每种风格代表一种文明或该文明某个阶段的独有特征。
古埃及 一、地理位置 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角,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世界上第一长河自南向北贯穿全境。 二、自然条件 (1)河水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淤泥,成为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哺育埃及文明的“黑土地”。 (2)得益于大海和沙漠的天然屏障,很少有外敌入侵的困扰。 三、历史发展时期 (1)早期王朝和古王国时期
(2)中王国时期 (3)新王国时期 (4)后期王朝时代
四、文化 (1)宗教:因对万物崇拜而产生的宗教 (2)艺术: ① 留下大量壁画艺术 ② 创造了“正面律”“正身侧面律” ③ 一尘不变的艺术风格 2
(3)社会结构:金字塔般的 法老 贵族、大祭司、僧侣、官吏 商人、匠人、手工艺人、画家、雕刻家 农民、劳力、仆人 奴隶、外国俘虏
五、服饰 (1)总述(文物详实,简单,款式无差面料饰品区分等级) 1、炎热干燥的气候有益于墓葬配张品免受外界侵蚀,使得埃及出土的文物丰富详实。 2、服装相对简单、早期全部赤裸上身完全裸露是地位低下者,完全包裹是阶级的象征 3、由于气候炎热和生产力水平底下的缘故服装款式差别不大,通过面料的品质和配饰来区分等级。造型简洁,色彩单纯,与豪奢的装饰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古埃及服饰的最大特色之一。
(2)类型 样式 性别 男 女
里噶丘阿(腰绳) ligature 腰部系绳奴隶、乐师舞者等身份低下人的穿着
罗印·克罗斯(缠腰布) Loin cloth 1、特点:(1)是最原始的服装款式、男女通服(2)材料是本白色亚麻(3)型制上有围裆和兜裆俩种 2、时期:古王国:长度在膝盖以上,这时期的法老缠腰布形制上与普通人一致,但腰间系精致带面料细致压有细褶,前面有镶有宝石和金银饰物的三角挡布,后系一条狮子尾巴。 中王国:缠腰布变长,贵族出现质地轻薄硬挺的长缠腰布套在厚质地的段缠腰布之外的重叠穿法。 新王国:是平民最重要的外穿款式,成为贵族的内衣。 丘尼克(连身衣) Tunic 形制上与吊带裙类似,自胸而下较合体的包裹身体。材料为本白亚麻布 随着历史的进步,衣长变长装饰复杂,女性和男性的品类相同只是细节上有所变化。 3
古王国:仅在膝部以上 中王国:变长变宽松 新王国:出现了窄衣系腰带 中王国之前露乳,之后衣身提高,吊带变宽 比男性长,腰身高、更紧身颜色丰富使用印花面料 卡拉西里斯(贯头衣) Calasiris 1、形制:新王国时期广泛流行男女通用的筒型贯头衣外套,外套里面穿有缠腰布或连身衣;将身长俩倍的亚麻布对折中间开口露出头部,俩侧伸出手臂的口后在侧面竖向缝合。有胸前系带、腰部系带、保持宽松等形式。 2、材料:新王国时代亚麻生产越来越成熟,精致轻巧的半透明亚麻布盛行,人们在上面压上细细密密的褶皱极富装饰性 罗布(长袍) 详见《西洋服装史》p25图例
肖尔(披肩) shawl 穿着场合:18王朝开始王子在公开场合露面时穿优雅而精
致的披肩 穿法是从左前胸向后绕过肩和臀部,围臀一周后到达后补包裹住右肩在左前胸系扎。
与裙子一起形成卡拉西里斯 与男子相比变化丰富。通过袈裟一样裹在身上的叫“多莱帕里”
发饰 1、假发:假发成为古埃及生活的重要内容,假发种类十分丰富。 2、劳动人民留胡须,上层阶级带假胡须成为国王的象征。 3、国王戴王冠,法老戴横条纹头巾耐买西特,平民戴粗布方头巾。女人戴莲花冠冕 古:黑长直;中:大波浪;新:脏辫、戴莲花冠冕
配饰、化妆 无性别之分,上层穿鞋普通人赤足,化妆术发达,配饰多为黄金,发明了玻璃,与宝石一起做成了巨大的项圈耳环手镯等 面料、颜色、纹样 面料:亚麻是古埃及人使用最多的服装纺织品,羊毛仅在外套上使用。 颜色:天然的本白色和稍加处理的漂白色。白色被视为圣洁的颜色。金色和其他颜色只用在配饰腰带等服饰品上。 纹样:大体分为三种: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宗教意义的抽象纹样。 4
两河流域 一、地理位置 位于地中海东部,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 二、自然条件 俩河流域上游是石灰高地,中下游为冲击平原。周边地域辽阔,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 三、历史背景 受地理环境影响该地区的发展史中贯穿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洪水、掠夺 分为三个阶段 苏美尔时期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亚述时期(巴比伦空中花园) 四、文化 1、总述 鼓噪、热烈、响彻四方余韵不长不断更迭 2、宗教 两河文明的宗教信仰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洪水泛滥的恐惧,因为没有天然屏障导致外来民族的频繁入侵,使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悲观的阴影,许多不可控的力量锻造出原始的宗教,成为对人们心灵进行安顿和救赎不可或缺的力量。后世的伊斯兰和基督教皆起源于此。 3、艺术 艺术来源于这一地区的部落相继创造的产物,具有多重性,不像埃及艺术的相对统一。 4社会结构 基于早期苏美尔人建立的社会标准,分为贵族、自由民、奴隶三个阶等级,女人处于家庭从属地位。 五、服饰 一、总述 在两河流域,受不断地迁徙、战争的影响,使得服饰具有多样性,使得新文化时而取代旧文化,时而两者共存并互相影响。无法像埃及那样归纳统一。
二、面料 1、羊毛作为俩河流域最重要的产服装面料,不仅本地消费,而且远销国外。其毛织物的织造技术相当复杂。 2、从苏美尔时期开始,流苏就成为该地区最具特色的服饰传统。其中卡吾那凯斯最具特色,这种面料仿制羊毛表面效果外形厚重且极富机理感看上去像是层层叠叠的羽毛或花瓣。 3、亚麻也有使用但远不及埃及的精细,其重要程度也远不及羊毛。 5
三、具体类型 样式 时期 初期王朝时期 (苏美尔时代) 巴比伦时代 亚述(新巴比伦)
时代
卡吾那凯斯kaunakes (流苏裙/美苏尔裙) (苏美尔人的穿着) 1、早期无论男女都穿裙子,夏天穿较薄的裙子,赤裸上身,冬天穿较厚的裙子 2、由于羊毛表面绺状装饰物的装饰效果被人们喜爱,故仿制该效果创造出了“卡吾那凯斯”的羊毛流苏面料 3、平民衣长及膝,贵族衣长至踝,裙上的绺状装饰物的多少成为区分等级的标志 与苏美尔人穿着方法类似,多为夏天穿着 至于流苏,常常被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装饰在衣物边缘,甚至层层叠叠极富装饰效果的覆盖全身,因此贵族在披肩上采用独特的流苏装饰彰显自己的身份 肖尔shawl (披肩) (闪米特的阿卡德) 1、最基本上衣款式,由方形带流苏面料制成。 2、比埃及的小露右肩方便活动 3、贵族面料好,色彩艳丽 1、形式上沿袭苏美尔人更为华美,流苏精美 2、随着财富的增长披肩上的图案,刺绣也越加丰富 1、较巴比伦变窄披挂方式多样 2、着装方式限于正式场合 3、布满刺绣,嵌有黄金宝石 斗篷cloak 1、用于冬天防寒长至脚踝包裹身体 2、女左男右胸前系扣士兵服装 国王,神职人员专属的类似于袈裟、希玛纯,斗篷面积大,缠绕包身 丘尼克 (连身衣) (混血人种的穿着) 套头需要缝制的长至脚踝的短袖,比包缠式服装更合体,保暖性好男女皆服,妇女系腰带 衣长及膝,系和身份相关的腰带。早期服饰形制相似变化不大所以长时间流行 。缠腰布 平民穿着 发型 受闪米特人和埃及影响由光头洁面到养长头发和胡须,重大仪式带假发假髯 女子留长发梳辫子 对发型格外重视,男女都留卷发,束装饰性发带,男子只留下巴的方形胡须,女子用发网头巾盖头 亚述男人留唇须络腮胡卷曲长发 发型胡须分职业 国王帽子和巴比伦类似但有垂至腰部的流苏 头饰 士兵用的有护耳青铜、头盔 仪式用的黄金大犄角头盔 帽子形状像倒扣的花盆、王冠上插羽毛 几乎没变化,流苏增多,女子带面纱
鞋子 基本赤足,国王在重要场合穿凉鞋 贵族由面料或软皮料的靴子 鞋的款式增多 士兵也穿鞋
首饰 金属工艺发达,各种黄金首饰 数个金属环组成的项圈 喜爱珠宝,首饰种类丰富 6
四、古埃及与俩河文明的差异 1、在地域上,俩河流域北面连接欧亚大陆,东边越过扎格罗斯山脉则与伊朗高原相连远可及印度,可谓气脉贯通,而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角东临红海南部险滩阻隔,西部是沙漠和高山,北临地中海,在天然屏障庇护不受外族的侵扰的同时也是其对外交流变得极其困难 2、社会上:虽然俩地均盛行对外通商,但俩河流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多,而古埃及与外界来往的显然要困难的多。外族对古埃及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是埃及3千年历史却发展缓慢而俩河文明发展呈多样性的的原因之一。 3、俩河流域地形复杂,这些地区有的适合农耕有些适于畜牧,不同作物需要的技术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并以不同的方式安排生产,生活多样性由此产生。而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河水带来充足的养料,雨水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农民只需要年复一年的遵循相同的规律播种和收割即可保证古埃及的富足繁荣,无需变化。 4综上所述,地形多样则气候多样,地形单一则气候单一,这一点也相应的反映到服饰上,古埃及地处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四季炎热,服饰单一,而俩河流域高纬度山区四季分明,低纬度平原炎热多雨,因此美索不达米亚的服饰呈现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