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贵溪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登记表
排查单位:赤石村委会排查人:杨光辉日期:2016年3月14日
排查单位:赤石村委会排查人:杨光辉日期:2016年3月14日
排查单位:赤石村委会排查人:杨光辉日期:2016年3月14日
排查单位:赤石村委会排查人:杨光辉日期:2016年3月14日
排查单位:新塘村排查人:宋志田日期:2016年3月10日
排查单位:珠岭村排查人:张宗员日期:2016年3月10日
排查单位:排查人:日期:年月日
排查单位:排查人:日期:年月日
排查单位:排查人:日期:年月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泗沥村委会排查人:郑东奇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排查单位:尹家村委会排查人:杨进英日期:2016年3月12日。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表1-1崩塌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2滑坡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 日
表1-3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表
其它应急
处理措施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
况
排查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日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威胁对象 -- 填写村庄、学校、厂矿等;意见建议填写是否建议列为核查点并说明理由;点性----------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件3:梁河县小厂中学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 孙家佐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0 年7月13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措施建议一一填写应急抢险、工程治理、异地搬迁、监测预警等;点性占
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八、、。
一、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X会议室参加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小组全体成员二、排查目的、背景和意义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旨在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通过对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排查范围、方法和标准排查范围:本次排查涵盖了本地区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区域。
排查方法:采用实地勘察、测量、试验等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排查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灾害隐患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发现的问题及初步分析通过排查,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存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风险;部分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初步分析认为,这些隐患点的形成与当地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
五、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和改造;3.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管和管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4.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整改措施已得到有效落实,部分隐患点已得到治理,整体效果良好。
同时,为确保整改措施的持续有效性和长期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六、经验教训及总结评价通过本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如实地勘察时要注重细节、数据分析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需加强、公众宣传教育还需加大力度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2014年度山西古县金谷煤业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地质灾害(雨季、地面)隐患巡查记录签表说明:一、序号按灾种排列:1—滑坡、2—崩塌、3—泥石流、4—地面塌陷、5—地面裂痕、6—地面沉降、二、统计范围: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等。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
录表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自然灾害隐患点排查记录表表1-1 崩塌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
排查日期:2010年7月 13 日
表1-2 滑坡隐患点排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孙家佐、段明庄、杨从益、杨世有、何国栋排查日期:2010年7月 13 日
表1-3 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记录表
排查人员:
排查日期:2010年7月13日
附件2:梁河县小厂中学害隐患排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威胁对象——填写村庄、学校、厂矿等;意见建议——填写是否建议列为核查点并说明理由;点性——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件3:梁河县小厂中学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汇总表
统计人:杨春艳审核人:孙家佐
日期: 2010年7月13日
防治措施建议——填写应急抢险、工程治理、异地搬迁、监测预警等;点性——填写新发现的隐患点或已有隐患点。
附录A(规范性)地质灾害程度评价判定标准崩塌稳定性判别崩塌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级。
崩塌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l、A.2执行。
表A.1崩塌稳定性定性判定表表A.2崩塌稳定性定量判定表滑坡稳定性判别滑坡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级。
滑坡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3执行。
表A.3滑坡稳定性判别依据注2:FSI-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根据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综合确定泥石流沟易发程度判别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等级划分为极易发、中易发、轻度易发和不易发四级。
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应按表A.4和A.5执行。
表A.4泥石流沟易发程度评价指标量化表表A.4泥石流沟易发程度评价指标量化表(续)表A.5泥石流沟易发程度分级表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地面塌陷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三级。
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应按表A.6执行。
表A.6地面塌陷稳定性判别表附录B(资料性)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应逐点开展,记录可按表B.1执行。
表B.1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表B.1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记录表(续)附录C (资料性) 遥感解译点信息表对于遥感调查中新识别的疑似隐患,应进行野外核查,记录可按表CJ 执行。
表C.1遥感解译点信息表附录D (资料性)解译单位:解译人:解译时间:险证人: 项目负责:验证时间:山洪地质灾害防汛隐患排查报告提纲第一章序言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来源、目的任务、社会与经济发展概况;本次排查工作的时间、范围、内容、工作方法、标准和完成工作量.第二章环境条件简述环境条件、地质条件,重点论述人类工程活动变化及其与灾害发生发展之间关系。
第三章灾害形成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灾害类型、规模、数量、灾情、险情等方面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灾害形成条件、影响因素与成灾机理、稳定性评价和趋势预测;典型隐患点分析、评价。
第四章排查成果分述孕灾环境条件、致灾体和承灾体变化特征,总结防治措施现状及问题;提出防治建议。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记录会议概要•会议主题: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会议时间:xxxx年xx月xx日•会议地点:xx会议室•主持人:xxx•会议记录:xxx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主持人致辞–介绍与会人员–确认会议目标2.上次会议纪要审议–由xxx逐项进行审议–讨论并确认上次会议纪要3.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总结–由xxx进行总结汇报–分享工作进展与成果–汇报遇到的问题与困难4.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经验交流–邀请部分同事分享经验与教训–讨论排查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5.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规划–分析目前工作现状–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和时间安排6.会议总结与下一步行动计划–确认本次会议的收获和成果–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确定下次会议时间和议题会议详细记录1. 会议开场•主持人致辞:主持人对各位与会人员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标和重要性。
•介绍与会人员:逐一介绍与会人员,并确认出席人员名单。
•确认会议目标:明确本次会议的目标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进行总结、经验交流和规划下一步工作。
2. 上次会议纪要审议•由主持人逐项进行审议,与会人员对上次会议纪要进行讨论和修改。
•最终确认上次会议纪要,作为会议记录的一部分。
3.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总结•由工作负责人进行总结汇报,介绍工作的进展、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分享排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包括发现的隐患点数量、处理情况等。
•汇报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如资源不足、信息收集困难等。
4.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经验交流•邀请部分同事分享他们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讨论排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地形复杂、数据分析等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分享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具。
5. 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规划•分析目前工作现状,包括已完成和未完成的任务,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制定下阶段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