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容量优化培训讲义(日讯)
- 格式:ppt
- 大小:857.00 KB
- 文档页数:71
(培训体系)2020年CDMA入门培训资料(培训体系)2020年CDMA入门培训资料目录1.CDMA系统的主要优点 (5)1.1. 大容量 (5)1.2. 软容量 (7)1.3. 软切换 (8)1.4. 采用多种分集技术 (9)1.5. 话音激活 (11)1.6. 保密 (11)1.7. 低发射功率 (11)1.8. 大覆盖范围 (12)2.CDMA的信道 (14)2.1. CDMA中使用的地址码 (14)2.2. 反向CDMA信道 (15)2.2.1. 接入信道 (15)2.2.2. 反向业务信道 (16)2.3. 前向CDMA信道 (16)2.3.1. 导频信道 (17)2.3.2. 同步信道 (18)2.3.3. 寻呼信道 (18)2.3.4. 前向业务信道 (19)3.功率控制 (20)3.1. 介绍 (20)3.2. 前向功控 (20)3.3. 反向功控 (21)4.链路预算和容量估算 (22)4.1. 介绍 (22)4.2. CDMA链路分析举例 (23)4.3. 容量估算 (26)5.呼叫处理 (30)5.1. 空闲状态 (30)5.2. 接入状态 (30)5.3. 登记 (34)5.3.1. 介绍 (34)5.3.3. 漫游的类型 (36)5.3.4. 登记的类型 (37)5.4. 导频搜索及切换 (41)5.4.1. 切换过程 (41)5.4.2. 切换的类型 (42)5.4.3. 切换信令 (43)5.4.4. 软切换要求 (51)5.4.5. 切换参数 (51)5.4.6. 移动台的搜索窗口 (52)5.4.7. 软切换过程中的呼叫处理 (53)5.5. 硬切换 (56)5.5.1. IS-95中不同厂商设备间的硬切换 (56)5.5.2. CDMA2000中的硬切换 (58)6.影响网络性能的有关参数 (69)6.1. 功率分配 (69)6.2. 主要的接入参数 (69)6.2.1. PAM_SZ (69)6.2.2. MAX_CAP_SZ (70)6.2.3. PROBE_PN_RANDOM (70)6.2.4. PROBE_BKOFF (72)6.2.5. NUM_STEP (73)6.2.6. BKOFF (74)6.2.7. ACC_CHAN (74)6.2.8. ACC_TMO (74)6.2.9. MAX_REQ_SEQ (75)6.2.10. MAX_RSP_SEQ (76)6.3. 系统参数(登记参数) (76)6.3.1. PAGE_CHAN (77)6.3.2. MAX_SLOT_CYCLE_INDEX (77)6.3.3. BCAST_INDEX (77)6.3.4. PARAMETER_REG (77)6.3.5. REG_PRD (78)6.4. 功率控制参数(开环功控) (78)6.4.1. NOM_PWR (78)6.4.2. INIT_PWR (79)6.4.3. PWR_STEP (79)6.5. 切换参数 (80)6.5.1. NGHBR_PN/PILOT_PN_OFFSET (80)6.5.2. SERACH_WIN_A (80)6.5.3. SEARCH_WIN_N (81)6.5.4. SEARCH_WIN_R (82)6.5.5. NGHBR_MAX_AGE (82)6.5.6. PILOT_INC (83)6.5.7. NGHBR_CONFIG (83)6.6. 导频检测参数 (84)6.6.1. T_ADD (84)6.6.2. T_DROP (84)6.6.3. T_TDROP (85)6.6.4. T_COMP (86)6.7. 硬切换参数 (88)6.7.1. T_COMP (88)6.7.2. GUARD_LEVEL (88)6.7.3. GUARD_TIME (88)7.CDMA系统性能分析的具体步骤 (90)7.1. 了解系统 (90)7.2. 确认系统是否稳定 (91)7.2.1. 稳定性的定义 (91)7.2.2. 检查系统的稳定性 (92)7.3. 初始化邻集列表 (92)7.4. 导频扫描 (93)7.5. 更新邻集列表 (94)7.6. 数据采集(路测) (94)7.7. 性能分析 (95)8.CDMA系统的性能评估路测方法(以QUALCOMM的CAIT为例) . 968.1. 前向导频覆盖测试 (96)8.1.1. 描述 (96)8.1.2. 测试过程 (96)8.2. FER误帧率测试 (96)8.2.1. 测试过程 (97)8.3. 接入失败率测试 (97)8.3.1. 描述 (97)8.3.2. 测试过程 (98)8.4. 掉话率测试 (99)8.4.1. 描述 (99)8.4.2. 测试过程 (99)8.5. 能够接受的参数值 (100)9.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 (102)9.1. 接入失败原因分析 (102)9.1.1. 呼叫发起的定义 (102)9.1.2. 系统接入状态定时 (102)9.1.3. 呼叫发起过程概述 (103)9.1.4. 典型的接入时间 (103)9.1.5. 呼叫发起过程中激活的进程 (104)9.1.6. 呼叫发起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约束限制 (104)9.1.7. 各种情况的分析 (105)9.2. 掉话原因分析 (110)9.2.1. 移动台的掉话机制 (110)9.2.2. 基站掉话机制 (111)9.2.3. 掉话分析模版 (111)9.2.4. 接入/切换掉话模版 (112)9.2.5. 前向干扰掉话(长时干扰) (112)9.2.6. 前向干扰掉话(短时干扰) (113)9.2.7. 前反向链路不平衡导致的掉话 (114)9.2.8. 覆盖不好造成的掉话(长时覆盖不好) (114)9.2.9. 覆盖不好造成的掉话(短时覆盖不好) (115)9.2.10. 业务信道发射功率受限造成的掉话 (116)9.3.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116)9.3.1. 导频强度的指示功能 (117)9.3.2. 切换过程 (117)9.3.3. 切换失败 (118)9.3.4. 软切换失败情况1:资源分配问题 (118)9.3.5. 软切换失败情况2:切换信令问题 (118)9.3.6. 利用Pilot Beacon指示硬切换 (119)9.4. FER分析 (120)9.4.1. 前向链路高FER原因分析 (120)9.4.2. 反向链路高FER原因分析 (122)1.CDMA系统的主要优点CDMA系统采用码分多址的技术及扩频通信的原理,使得能够在系统中使用多种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为系统带来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