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 第08章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51
1、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图像获取、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编、图像分析、图像识别、图像理解2、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计算机图像生成、图像传输与图像通信、机器人视觉及图像测量、办公自动化、图像跟踪及光学制导、医学图像处理与材料分析中的图像处理技术、遥感图像处理和空间探测、图像变形技术3、图像处理工具箱:几何运算:缩放、旋转和剪裁; 分析操作:边缘检测、四叉树分解增强操作:亮度调整、直方图均衡化、去噪; 2D FIR 滤波器设计图像变换:离散余弦变换、拉东Radon 变换; 领域与块处理 感兴趣区域处理二值图像处理:形态学操作; 彩色空间变换 彩色地图管理4、MATLAB 工具箱中五种类型数字图像:二进制图像、索引图像、灰度图像、多帧图像、RGB 图像5、像素间的基本关系:领域、连通性、距离6、二维离散余弦变换:11000(21)(21)(,)(,)(,)cos cos 22,0,1,,1N N x y x u y v F u v c u v f x y N N u v N a ππ--==++=⋅=-∑∑ 11100(21)(21)(,)(,)(,)cos cos22,0,1,,1N N x y x u y v F x y c u v f u v N Nx y N a ππ--==++=⋅=-∑∑ 7、拉东变换Radon 公式:()0(cos sin ,sin cos )x f x y x y dy R θθθθ∞-∞''''''=-+⎰其中cos sin sin cos x x y y θθθθ'⎛⎫⎛⎫⎛⎫=⎪⎪⎪'-⎝⎭⎝⎭⎝⎭拉东变换是计算图像在某一指定角度射线方向上投影的变换方法。
8、退化函数估计方法:图像观察估计法、试验估计法、模拟估计法 9、图像的编码质量评价: 客观评价准则()()2111ˆ,j ,N Mms i j E f i f i j NM==⎡⎤=-⎣⎦∑∑10、主观评价准则11ki i i nii n C MOS n===∑∑11、压缩比12R n C n =12、子图像尺寸选择:子图像选择4X4, 8X8, 16X16适合图像压缩,原因: ①如果子图像尺寸取得太小,虽然计算速度快,实现简单,但压缩能力有限; ②如果子图像尺寸取得太大,虽然去相关效果好,因为DFT 、DCT 等正弦类变换均渐进最佳性,但也渐进饱和。
181图8.4.6 JPEG-LS 算法中的上下文位置关系下面对本章各节给予简单小结,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可供深入学习的参考文献。
进一步的复习还可通过思考题和练习题进行,标有星号(*)的题在书末提供了参考解答。
【小结和参考】8.1节介绍预测编码的原理和预测方法。
预测编码是通过直接在图像空间消除像素间冗余来实现数据压缩的方法。
预测编码可分为无损编码和有损编码。
预测编码是一类重要的压缩方法,各种有关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的图书(如[Salomon 2000],[Gonzalez 2008],[章2012b])中均有介绍。
8.2节介绍离散余弦变换(DCT )及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编码原理和方法。
变换编码主要是将图像用可逆的线性变换映射成变换空间中的一组变换系数,然后将这些系数较粗地量化(以压缩数据),最后再将剩余系数映射回到图像空间里的编码方法。
离散余弦变换由于有若干优异性质而在变换编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进一步的细节可参阅其他介绍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的图书(如[Gonzalez 2008],[章2012b])。
8.3节介绍离散小波变换(DWT )及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原理和方法。
小波变换具有多分辨率的特性,借助小波分解可获得不同频率分量的子图像,利用像素之间相关性的灵活程度较高。
有关DWT 的推导细节还可见[Goswami 1999],[Gonzalez 2008],[章2012b])。
作为示例,仅介绍了基于提升小波的编码思路,相关细节还可参见[Sweldens 1996]8.4节介绍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G3和G4都针对传真应用而制订,都使用了游程编码,有关所用的1-D 游程编码和2-D 游程编码的细节还可参见文献[Gonzalez 2008]。
有关这两种二值图像压缩标准的比较可参见文献[Alleyrand 1992]。
国际标准JPEG 中采用了DCT 进行变换编码,国际标准JPEG-2000中采用了DWT 进行变换编码,其基本流程图细节可见[Sonka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