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肾六草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6例
- 格式:pdf
- 大小:156.96 KB
- 文档页数:2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是过敏性紫癜最重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其病程和预后。
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属于中医“血证”、“紫斑”、“尿血”、“水肿”等范畴。
近年来,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就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予以综述。
l.辨证分型治疗周柱亮将本病分为6型:①风热夹瘀型:方选消风散合小蓟饮子加减;②脾肾气虚型: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③气阴两虚型: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④阴虚内热型: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⑤脾肾阳虚型:方用实脾饮合真武汤加减;⑥肝肾阴虚型:方以杞菊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刘宝厚认为紫癜性肾炎宜首辨病期,分清急性活动期还是慢性缓解期,然后再进行辨证治疗。
急性活动期以紫癜始发为主要特征,以标实为主,分为①风邪夹瘀型:方用银翘散加白花蛇舌草、紫草、茜草、山豆根、玄参等;②湿热伤络型:方用肾复康I号方加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穿山龙、益母草、石韦、莪术、青风藤、蝉蜕、金银花、紫草等)。
慢性缓解期紫癜多已消退,应根据水肿、尿血加以辨证,以正虚为主,分为①阴虚火旺型:方用肾复康Ⅱ号方加减(太子参、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茜草、地锦草、山茱萸、丹参、益母草等);②脾肾气(阳)虚型:方用肾复康Ⅲ号方加减(生黄芪、党参、熟地黄、山茱萸、盐锁阳、巴戟肉、菟丝子、茯苓、山药、益母草等)。
孙郁芝认为毒、瘀、虚是紫癜性肾炎的主要病机所在,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特点,本虚多为气虚、阴虚,标实多为瘀血、热毒、水湿、湿热。
将本病分为8个证型:①风热夹瘀型;②里热炽盛,血溢成瘀型;③阴虚血热,络阻血瘀型;④气阴两虚,湿热夹瘀型;⑤脾肾两虚,水湿夹瘀型;⑥湿热蕴结夹瘀型;⑦气虚兼湿热夹瘀型;⑧肝肾阴虚兼湿浊夹瘀型。
邓立武等认为肺系病灶可循经传给肾脏,肺又与大肠相表里,邪毒也可从大肠侵犯肾脏,似乎与现代医药描述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相一致,从肺论治本病,将其分为5型:①风热犯肺。
龙源期刊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8例临床观察
作者:韩斗星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第11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患儿在对照组35例患者纯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槐杞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42-02
过敏性紫癜是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会累及全身多器官,多发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关节炎、消化道出血等。
通常过敏性紫癜会累及肾脏,发展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小儿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1],病情迁延不愈,易反复,严重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影响。
现笔者以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73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其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分析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治疗。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应当采用中医治疗,此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综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692.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09-0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累计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毛细血管、小血管的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肾炎、胃肠道出血等,多为急性。
好发于3~10岁儿童,多发在11~1月,紫癜性肾炎居儿童继发性肾脏病首位[1]。
因此本次分析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效果,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3~10岁,平均6.23岁。
本次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饮食低钠、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药物方面:强的松片0.5~1.0毫克/(千克?天),晨顿服,连续服用一周后每周撤减5~10毫克/天,逐渐减到每日5~10毫克为维持量,与此同时针对腹痛患者可使用654-2针10毫克,肌注,盐酸贝那普利片(洛丁新)10毫克,2次/天,维生素C0.1克,每日三次,碳酸钙片1片,每日一次。
实验组:依据患者病情发展过程,分为初步阶段、维持阶段、治疗阶段、恢复阶段治疗(3个阶段中药治疗有所差异)。
中西医结合治疗35例小儿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小儿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2004-2010年笔者所在科共收治紫癜性肾炎患儿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分析统计其结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支持治疗。
轻型:予以扑尔敏抗过敏、双嘧达莫抗凝、抗生素抗感染外加维生素e及维生素c等对症支持治疗。
重型: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运用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及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等。
1.2.2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为基础,加用中药紫癜肾康汤:紫草10 g,旱莲草15 g,茜草10 g,生地黄15 g,白茅根30 g,川芎l0 g,丹参l0 g,丹皮10 g,生黄芪15 g,白芍10 g,当归l0 g,女贞子15 g。
随症加减,阴虚:加知母10 g,鳖甲10 g;气虚:多加黄芪15 g;血瘀:加赤芍10 g,蒲黄10 g;浮肿:加猪苓10 g,茯苓15 g;腹痛:加炙甘草6 g,白芍12 g;咽痛:加蝉蜕6 g,牛蒡子10 g。
用法:一个疗程7 d,连续服用4~8个疗程,以水煎服,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表皮紫癜、关节肿痛及腹痛等症状完全消退,辅助检查示肾功能正常,尿常规中潜血及蛋白均阴性;显效:表皮紫癜、关节肿痛及腹痛等症状明显好转,辅助检查示肾功能基本正常,尿常规中潜血(+)以下,蛋白(±)以下;有效:表皮紫癜、关节肿痛及腹痛等症状有所好转,肾功能有所改善,尿常规中潜血及蛋白较治疗前至少下降一个(+);无效:表皮紫癜、关节肿痛及腹痛等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辅助检查示肾功能及尿常规无好转或加重[4]。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5.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用中药治疗42例小儿紫癜型肾炎的临床经验紫癜型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并发症,多发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以6~7岁儿童最为常见[1],临床上以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呈急进性或慢性迁延性肾炎,预后不良。
该病虽不为临床上多发病,但也是一种常见病,且治疗病程长,容易反复加重。
笔者从2004年6月至2005年11月采用中药治疗本病患者4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紫癜型肾炎的诊断标准[2],其具体表现为双下肢散在大小不一的斑点状紫癜,可伴关节痛或腹部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可见蛋白尿。
可伴身热烦躁,渴不欲饮或恶心、尿黄、便溏等。
1.2 一般资料患者来源于2004年6月至2005年11月的门诊患儿,排除合并其他脏器疾患者,42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2岁零7个月,均双下肢散在斑点,无痒感,伴关节炎2例,腹痛7例,尿蛋白阳性13例,病程最短1 d,最长12 d。
2 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笔者认为紫癜型肾炎分为风热袭络型与血热袭络型。
根据不同的证型拟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2.1 风热袭络型拟定清热解毒、搜风祛邪为治则。
方用消风散加减治疗,药用:当归、生地、防风、知母、蝉蜕、荆芥炭、大力、石膏、木通;若咽喉红肿者加玄参、山豆根、桔梗;肌肤瘙痒者加苦参、地肤子;腹痛者加龙胆草、白芍;血尿者加白茅根、茜草、小蓟。
2.2 血热袭络型拟定清热解毒凉血为治则。
方用清营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玄参、竹叶、银花、黄莲、丹参、麦冬。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壳、芒硝;便血者加槐花、地榆、茜草;口渴烦燥喜饮者加石膏、丹皮、天花粉。
煎服方法:1剂/d,3次/d,饭前温服,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8周。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治愈: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定性持续阴性,或24 h尿蛋白定量<0.1 g,尿红细胞消失,肾功能正常。
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用药规律研究吕霜;甄小芳;闫慧敏;李亚男【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用药规律,验证中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用药经验,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利用国内三大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为检索词,检索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国内公开发表的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文献,对文献报道中所用药物的分类、功效、药性、药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条件的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326篇临床文献中,共涉及39首方剂,17类药物,222味中药,其中居前5位的药物类别分别是清热药、补益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居前16位的单味药分别是生地黄、白茅根、丹皮、黄芪、紫草、赤芍、小蓟、丹参、旱莲草、蝉蜕、银花、连翘、当归、茯苓、益母草、党参.结论验证了长期以来中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从"瘀""湿""虚"论治的经验,及中医运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类中药治疗本病的经验.某些清热利湿中药如凤尾草、倒扣草、苦参的疗效可以深入挖掘,进一步观察研究.【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1(004)005【总页数】3页(P364-366)【关键词】紫癜性肾炎;中药;用药规律【作者】吕霜;甄小芳;闫慧敏;李亚男【作者单位】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10004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4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并发肾脏损害的疾病,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不同情况辨证用药,临床取得显著的疗效,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杨猛【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说儿采取西医疗法,实验组患儿同时采取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8.3%,P〈0.05;且,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少于对照组(15.0%),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临床研究》【年(卷),期】2017(025)011【总页数】3页(P167-169)【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安全性评价【作者】杨猛【作者单位】栾川县中医院,河南洛阳471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指由于过敏而损伤肾脏、常发病于儿童的、治疗较为困难的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以及皮肤紫癜等临床症状,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幸福[1]。
传统治疗该病的方法是西医疗法,但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近年来有学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4±1.4)岁;病程1~3个月,平均发病(2.4±0.1)个月。
对照组: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3±1.1)岁;病程1~4个月,平均发病(3.3±0.4)个月,观察发现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即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实验。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3例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A组27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方面比较,B组患儿明显高于A组患儿;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两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方案;小儿患者;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系统性的血管炎病变,其基础为广泛性的小血管炎,主要以小儿为患病人群。
本病的发生通常会累及关节、消化道、肾脏和皮肤等多个组织或器官组织[1]。
临床研究报道,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小儿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儿发病后会出现血尿、反复皮肤紫癜等表现,少数患儿在患病2到3周后会逐步发展为紫癜性肾炎,并伴有轻中度血尿或蛋白尿,病程迁延难愈,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极大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本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33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了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接诊的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全部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珠海会议》制定的有关小儿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了凝血功能障碍患儿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
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岁到13岁不等,平均年龄(6.3±2.1)岁;患儿病程2到23天,平均病程(12.4±3.1)天。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A组27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3例对照分析发表时间:2013-09-13T11:22:00.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康辉山[导读] 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均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限高蛋白饮食。
康辉山(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医院中医科 3621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中医组33例患儿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西医组33例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中医组的有效率为93.9%,西医组的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根据患儿的不同症候及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整个治疗过程以活血化瘀为治则,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儿紫癜性肾炎中医综合方案疗效对照分析【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41-0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儿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血管炎综合征中的最常见型;临床上除皮肤紫癜外,常伴有过敏性皮炎、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等表现。
本病可以累及肾脏故称为紫癜性肾炎;肾脏损害是由循环内含有IgA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内沉积所致。
因肾脏的病理变化轻重不一,故预后表现也不一致[1];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无统一治疗方案,西医主要采取积极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与免疫制剂、止血及脱敏等对症处理,疗效一般、副作用大且容易复发;本文笔者采用中医综合方案与西医常规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并进行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6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2~15岁,平均年龄8.5岁;发病年龄≤5岁4例、5~10岁44例、11~15岁18例。
中医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导读: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肾炎,家长们往往都是心急如焚,西医的激素治疗副作用让家长们特别担心,而且往往无法治愈,让大多数人都按受不了,所以现在公认都是找中医治疗此病是科学的道理,但中医并非是每个人都能治好此病,要找一个医术高明的专业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医专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孩子得了过敏性紫癜肾炎,家长们往往都是心急如焚,西医的激素治疗副作用让家长们特别担心,而且往往无法治愈,让大多数人都按受不了,所以现在公认都是找中医治疗此病是科学的道理,但中医并非是每个人都能治好此病,要找一个医术高明的专业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医专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今天我们请来了我们请来了中国国际生命医学工程院附属北京华军中医院血液病专家,北京中科血康血液病医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广蕊教授为大家讲解过敏性紫癜肾炎知识及中医的治疗方案: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一种临床常见难治疾病。
临床往往以血尿、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为其主要表现。
中医古代文献无紫癜之名,但从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中医文献记述之“血症”的范畴。
西医目前尚无卓有成效的疗法,而中医药治疗常获良效,介绍如下:一、辨证施治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舌象、脉象可分为不同证型而施治1.热毒伤里,瘀血阻络型:儿童常表现为皮肤斑疹色红,腹痛不舒,关节疼痛或浮肿,甚至尿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以清热解毒、止血通络。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羚羊角(先煎)6克,生地黄、赤芍、连翘、牡丹皮各10克,山栀子、水牛角(先煎)、钩藤、蒲公英各15克,甘草、地丁、赤小豆、石韦各12克,血尿著者加大、小蓟各9克,三七粉6克,藕节10克;皮肤紫癜不消而反复出现者加丹参、当归、鸡血藤各10克。
2.邪热下焦、湿热夹瘀型:患儿多见皮肤红疹,尿少不利,甚则赤色。
面目浮肿,或病程迁延不愈,皮肤色淡、乏力,腰膝酸软。
苔薄白,舌质暗或色淡,脉弦滑或细。
治则:化瘀利湿、清利下焦。
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6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
方法全部病例彩用中药治疗,个别凝血时间低于正常、血小板数值明显增高的重症患者,加用肝素抗凝治疗,腹痛伴有消化道出血或蛋白尿较重者酌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结果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
中药。
近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6例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3.5~14岁者30例,15~ 20岁者6例,平均年龄9岁9个月;单纯皮肤型6例,混合型30 例(其中合并肾脏损害者19例,合并肠套后术者1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2001年WHO所制定的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血尿、蛋白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为阳性,尿常规检查示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时间正常。
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彩用中药治疗,个别凝血时间低于正常、血小板数值明显增高的重症患者,加用肝素抗凝治疗,腹痛伴有消化道出血或蛋白尿较重者酌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药用桃仁6g,红花 4g,当归12g,川弓8g,生地黄15g,赤芍10g,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而随症加减。
热盛者加紫草、徐长卿、栀子、水牛角以清热凉血;阴虚者加苯草、墨旱莲、女贞子以滋阴清热凉血;气虚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健脾;腹痛者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关节肿痛者加鸡血、川牛膝、桑枝、威灵仙等活血通络之药;皮肤紫癑者加白鲜皮、蝉蜕、防风等祛风之品;瘀血较重者加三棱、莪术、水蛭以活血破瘀。
3 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判定标准如下:痊愈,临床紫癜消失,无其它伴随症状,实验室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
好转:皮肤紫癜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
无效:经两个以上疗程治疗,皮肤紫癜、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本组36例,除1例因肾脏损伤较重尿检无明显发送外,余35例,痊愈22例,好转3例,均合并有肾脏损伤,尿红细胞未消失,总有效率97%,痊愈率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