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内容概述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 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覆亡的惨痛事实, 对以华夏文明为自豪的士大夫,形成巨大的 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 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 一样,文化学术界首先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 的思想浪潮和文化大繁荣,传统儒学的地位 发生动摇,思想遭到质疑。如:李贽、黄宗 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批判地继承了 传统的儒学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了生机。也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 定的促进作用。
“ 离 经 叛 道” 的 李 贽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经历:求学——做官——入狱 性格: “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代表作 《 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第一,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第二,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 个性发展
顾炎武生平: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 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出身于江东 望族,明末,家道中落。社会的危机, 家境的窘迫,逐渐孕发为学以救世的 思想 ,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 者。
王夫之的生平:
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 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 先生。湖南衡阳人,出身于没落地主知识分子 家庭。青年时代,他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研究 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明亡,他在衡 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 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 书》,刊行的共70种。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黄宗羲生平: 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 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 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 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