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蛋白芯片与酶免疫法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60.32 KB
- 文档页数:4
蛋白芯片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测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马永能;彭秀娟;杨自力;刘姗;任皓月;曾华军;陈娟娟;刘国雄【摘要】目的对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CA724等采用蛋白芯片法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评价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与贝克曼或罗氏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的可比性.方法对照方法(考核试剂盒)采用蛋白芯片多肿瘤标志物("男芯")检测试剂盒,标准方法(参比试剂盒)采用贝克曼或罗氏化学发光试剂,分别用这两种试剂对恶性肿瘤患者,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患者血清进行CA19-9、AFP、CEA、CA724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种试剂在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血清样本中检测的CA19-9、AFP、CEA、CA724各单指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两者符合率均大于90%,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结论对于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A19-9、AFP、CEA、CA724采用蛋白芯片法(考核试剂)与化学发光法(参比试剂)测得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可靠.【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5页(P11-14,41)【关键词】蛋白芯片;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作者】马永能;彭秀娟;杨自力;刘姗;任皓月;曾华军;陈娟娟;刘国雄【作者单位】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四川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异常升高的能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蛋白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及其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娄加陶1 顾军2高春芳3 范列英4 赵虎5 李智6沈霞7 孔宪涛8仲人前8(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200030 2上海闸北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70 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 4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200120 5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200040 6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2000727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200092 8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200003通讯地址:娄加陶,男,博士,e-mail:jiatao1001@)【摘要】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性能及其与国外检测系统的比较。
方法:分别选用湖州数康公司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罗氏(Roche)Modular E170、Elecsys 2010和雅培(Abbott)I2000等4种检测系统对AFP、CEA、PSA、f - PSA、CA125、CA15-3、NSE、CA242、β-HCG、Ferritin、CA19-9和HGH 等12种临床常见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与Roche E170、2010和Abbott I2000 等4种检测系统在12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符合率显示显著相关(r>0.8),而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均有很高的一致性。
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与Roche E170,2010和Abbott I2000在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value of biochip diagnostic system C-12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umor markers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abroad analytical systems. Methods Biochip diagnostic system C-12, Roche E170, 2010 and Abbort I2000 were used to detect respectively 12 clincal commonly types of clincal tumor markers: AFP、CEA、PSA、f-PSA、CA125、CA15-3、NSE、CA242、β-HCG、Ferritin、CA19-9 and HGH. Results Significantly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ystem C-12 and RocheE170, 2010, Abbott I2000(all r>0.8), an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redictive valu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test were all highly consistency. Conclusion There are highly consistency between four systems in the analysis of 12 serum tumor markers.【Key words】tumor marker; biochip diagnostic system.蛋白质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新科技,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等特点[1],它把多种纯化的检测蛋白(如抗体)高密度排列在固定支持物表面上,使样品中的靶蛋白(如抗原)特异性地与之结合,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对靶蛋白进行定性、定量检测[2]。
检验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与解读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的一种特殊标记物质,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对肿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在检验科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有多种,本文将对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解读进行介绍。
一、血清学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非侵入性,适用范围广。
常用的检测项目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当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相应的肿瘤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学检测法无法确定具体的肿瘤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不能作为肿瘤的唯一诊断手段。
二、免疫组化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是通过对患者组织样本进行染色、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通过使用特定抗体与标志物进行特异性反应,可以确定肿瘤标志物在组织样本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标志物在具体组织中的位置和浓度,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测项目有ER、PR、HER2等。
但是,该方法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对标本处理和染色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利用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常用的检测项目有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基因变化,可以了解肿瘤的遗传特征,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且成本较高。
四、细胞学检测法细胞学检测法是通过对患者细胞样本进行镜下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与否。
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果直观,可以确定肿瘤的种类和恶性程度。
常见的细胞学检测项目有涂片染色、细胞组织培养等。
然而,细胞学检测法的准确性受到技术人员经验和样本质量的影响,需要配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蛋白表达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和分析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原理: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特点:是融合了免疫学原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组织学技术(组织的取材、固定、包埋、切片、脱蜡、水化等),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主要是定位)。
样本是细胞或组织,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能出现膜阳性、质阳性和核阳性。
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原理:蛋白质印迹法是将电泳分离后的细胞或组织总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NC 膜或PVDF膜上,然后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某特定抗原的一种蛋白质检测技术。
特点:先要进行SDS-PAGE,然后将分离开的蛋白质样品用电转仪转移到固相载体上,而后利用抗原-抗体-标记物显色来检测样品,可以用于定性和半定量。
ELISA检测原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简称酶联免疫法,或者ELISA法,它的中心就是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来检测。
特点:用到了免疫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显色,待测的样品多是血清、血浆、尿液、细胞或组织培养上清液,因而没有用到组织包埋、切片等技术,这是与免疫组化的主要区别,操作上开始需要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从而使后来形成的抗原-抗体-酶-底物复合物粘附在载体上,这就是“吸附”的含义。
免疫组化和elisa所用到的原理大致相同,只是因为所检测的样品不同,从而在操作方法上有所不同。
Elisa多用于定量分析,其灵敏度非常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常用方法引言: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于早期癌症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反应评价的生物分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基因标志物检测和液体活检。
一、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蛋白质、酶、激素等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存在和发展程度。
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ELISA是一种基于酶的免疫学原理进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可以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标志物结合来实现检测,常用于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2.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CLIA是一种利用化学发光原理进行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标志物与酶标记物结合,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从而实现检测。
CLIA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适用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二、组织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是通过取得肿瘤组织样本,对其中的蛋白质、基因等进行分析,以揭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组织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标志物结合,并通过染色反应使标志物在组织切片上显示出颜色,从而实现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用于检测HER2、ER、PR等肿瘤相关标志物。
2. 原位杂交原位杂交是一种检测肿瘤细胞中基因异常的方法。
它通过标记探针与待检测基因序列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或荧光反应来检测特定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银染原位杂交(SISH)等。
三、基因标志物检测基因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特定基因的状态来进行预测、诊断和治疗评估的方法。
1.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标志物检测方法,它可以通过扩增待测基因的DNA片段,从而使其在实验中能够被检测到。
癌性胸液中4种标志物水平的检测的价值和意义癌性胸液中4种标志物水平的检测的价值和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癌性胸液中糖链抗原50(CA5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腺苷酸脱氨酶(ADA)和癌胚抗原(CEA)4种标志物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78例,分别测定胸液中CA50、TNF-α、ADA 和CEA 4种标志物水平,分析4种标记物对癌性胸液的诊断效率和联合检测诊断效率。
结果:结核组、良性组4种标记物在胸腔积液阳性检出率上与恶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标记物诊断恶性和非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TNF-α(87.50%)、CEA(75.00%)、CA50(68.75%)、ADA(50.00%),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A50(97.82%)、CEA(95.65%)、TNF-α(95.65%)、ADA(45.65%),诊断一致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NF-α(92.31%)、CEA(87.18%)、CA50(85.90%)、ADA(47.44%);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97.82%,诊断一致率为78.21%。
结论:CA50、CEA对癌性胸液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TNF-α对癌性胸液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ADA对于结核性胸液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临床上应该4种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癌性胸液; 标志物; 检测胸膜病变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胸腔积液,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对胸腔积液良性与恶性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上约有25%的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其中以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为主,因而需要加强对癌性胸液的检测,其中标志物水平检测有助于癌性胸液的鉴别诊断[2]。
为了探讨癌性胸液中CA50、TNF-α、ADA和CEA 4种标志物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药学论文-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蛋白质芯片与ELISA法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差异。
方法分别应用蛋白质芯片和ELISA法测定分析50例PHC患者、17例肝硬化患者、16例肝炎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中CA199、AFP和CEA的水平。
结果采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CA199、AFP及CEA等3项指标对PHC的诊断阳性率为78.00%,特异性为82.19%;而采用ELISA法结果为78.00%和75.3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2.95%(相关系数r=0.842, P<)。
结论蛋白质芯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并且较传统方法快速方便,可以作为检测标志物的常规手段之一。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 ELISA;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etected difference of tumor markers between protein biochip and ELISA method.Methods The serum levels of 3 common used tumor markers, including AFP, CA199, and CEA, were measured with the C12 protein biochip detective system in 50 primary hepatic cancer patients, 17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1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and 40 healthy persons. Meanwhile, the 3 tumor markers serum levels were also detected by ELISA.Results Combined measured positive rate and specificity for PHC were 78.00% and 82.19% when the 3 tumor markers were measured with protein biochip, but the positive rate and specificity were 78.00% and 75.34% by ELISA. There was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P >).The coincident rate was 92.95%, an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was0.842(P<0.001).Conclusion Protein biochip could be measured the serum tumor markers levels accurately, and it was more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It could be used as a common mean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umor markers.Key words:Protein biochip; ELISA; Primary hepatic cancer; Tumor markers0 引言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1]。
检验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通过测定人体内特定蛋白质、酶或其他相关物质的浓度或活性水平来筛查、诊断和监测肿瘤的方法。
在检验科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以提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一、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抗肿瘤细胞的抗体原理,通过测定血液或体液中特定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程度来确定肿瘤标志物是否存在。
常用的免疫测定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免疫荧光法等。
二、核酸检测法核酸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变化来判断肿瘤存在与否的方法。
常见的核酸检测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技术等。
相比于其他方法,核酸检测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肿瘤诊断结果。
三、蛋白质质谱法蛋白质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体液中蛋白质的质谱图谱来鉴定和定量肿瘤标志物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样本前处理、质谱分析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进行。
蛋白质质谱法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筛查。
四、细胞生物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增殖、分化以及遗传学变化来确定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的方法。
常用的细胞生物学方法包括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等。
细胞生物学方法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和疾病的进展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五、图像学检测法图像学检测法是一种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形态学变化的方法。
常见的图像学检测法包括X射线、CT扫描、MRI等。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
六、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和电子学技术来检测和分析肿瘤细胞的多参数数据的方法。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它们可以存在于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中,也可以存在于肿瘤组织中。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辅助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等。
肿瘤标志物的种类繁多,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分类。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在多种肿瘤中都可能升高,如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等。
但它的特异性不高,也就是说,CEA 升高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某些良性疾病如结肠炎、胰腺炎等也可能导致 CEA 水平升高。
因此,CEA 通常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2、甲胎蛋白(AFP)AFP 主要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孕妇、肝炎、肝硬化等,AFP 水平也可能升高。
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 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 PSA 轻度升高。
4、糖类抗原(CA)系列(1)CA125:常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监测,在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等肿瘤中也可能升高。
(2)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有一定价值。
(3)CA19-9:在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常见升高。
二、糖类肿瘤标志物1、糖链抗原 72-4(CA72-4)CA72-4 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在其他胃肠道肿瘤、卵巢癌等中也可能升高。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 是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1、碱性磷酸酶(ALP)在肝癌、骨肿瘤等疾病中,ALP 水平可能升高。
2、乳酸脱氢酶(LDH)LDH 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可能升高,如淋巴瘤、白血病、肝癌等。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 升高常见于绒毛膜癌、葡萄胎、睾丸癌等。
蛋白质芯片与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的结果比较王艾丽;罗冰;李梅;刘国瑞;黄梅【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卷),期】2007(7)27【摘要】目的:了解蛋白质芯片(C-12法)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肿瘤标志物(TM)结果的关系。
方法:比较C-12法和MEIA法检测同份样本的CA19-9、CA125、CA15-3、PSA和f PSA结果。
结果:两法检测565份血清的TM五项结果相关,符合率86%,但四项测定值差异显著(P<0.05~0.01)。
TM结果≥临界值时,C-12法测定CA125、CA15-3和PSA浓度显著高于MEIA法(P<0.05~0.01),TM结果≥临界值时,MEIA法检测CA19-9、CA125浓度显著高于C-12法(P<0.01);结果不符样本,C-12法和MEIA法结果增高分别为77.2%和22.8%。
结论:C-12法与MEIA法检测五项TM结果相关性,符合性较好,但某些单项TM结果差异显著。
【总页数】2页(P6510-6511)【关键词】肿瘤/诊断;肿瘤标记,生物学/血液;蛋白质芯片法;微粒子酶免疫法【作者】王艾丽;罗冰;李梅;刘国瑞;黄梅【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中心室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相关文献】1.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五项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和良性疾病中的价值 [J], 程建平;张建明;金跃;张凯2.微粒子捕捉酶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CA19-9的临床应用 [J], 李永军;曹青;王丽芳;郭芳;郭欣;崔幸琨3.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在检测甲肝病毒抗体IgM中的诊断准确性价值比较 [J], 傅虹云4.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法与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检测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J], 董学君;池静;郑专;陈建军;胡若愚5.液相蛋白芯片与酶免疫法检测4种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J], 杨蔺;杨鸿林;茅柳娟;姚见儿;陈福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的方法优化近年来,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
早期的肿瘤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而且使治疗更加便宜和简单。
肿瘤标记物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测手段之一,酶标免疫法是目前用于检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的一种最常见的技术方法,其优点是简单、快速和精确。
酶标免疫法(ELISA)是一种细胞外酶标记技术(也称为酶免疫共振技术),它利用酶和酶标记抗体或抗原对血清中的标记物进行检测。
然而,酶标免疫法并非完美。
除了独特的条件外,它还需要在实验室中高质量的执行,并建立一个可靠的研究方法。
优化方法可以提高酶标免疫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 样本的预处理在进行实验之前,样品的预处理至关重要。
如果样本未被正确处理,就会浪费宝贵的试剂并影响实验结果。
对于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可能的混合物(如治疗药物),必须事先进行适当的提取,以避免妨碍酶标免疫法的敏感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蛋白分离技术或免疫富集技术,以分离一部分标准肿瘤标记物以改善酶标免疫法的灵敏度。
2. 条件的优化条件的优化是获得最佳酶标免疫法状态的关键之一,包括温度、时间和 pH 值等。
建议测定温度、时间和 pH 值,并对样品进行香草的测试。
亚硫酸盐和苯甲酰化反应是常见的条件优化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稳定酶标样本并提高酶标法的精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3. 抗体的筛选用于抗体筛选的方法也对酶标免疫法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匹配的抗体的复杂性和精确性大大提高了酶标免疫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而且,选择性高的二抗也能提高检测方法的性能。
对于酶标免疫法而言,检测抗体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以避免交叉反应。
最近,随着多种索引蛋白的发现,抗体库已建立,这种方法可以使抗体的挑选和应用更加精确和可靠。
4. 相关检测技术的改进目前,获取新的抗体相对困难,因此需要对酶标免疫法进行改进。
很多人把酶标法与荧光标记或生物素标记等无标记检测方法融合使用,如分子杂交技术(LBME)和磁性颗粒。
检验科肿瘤标志物常见检测与分析方法为了确诊和监测肿瘤病情,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一、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全集,即蛋白质组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离和检测不同组织或病理状态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可以筛查出一些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蛋白质的含量、修饰状态和相互作用等,从而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核酸技术核酸技术是研究和应用生物大分子核酸的一种方法。
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分析中,核酸技术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芯片技术和原位杂交等。
通过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突变状态和染色体改变等,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三、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应用于单个细胞的技术,可用于鉴定和分离肿瘤标志物。
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分子,结合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筛查出一些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
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免疫诊断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力工具。
四、组织芯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是将大量的组织标本以高密度的方式固定在载玻片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其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分析。
该技术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患者样本,快速筛查出肿瘤组织中的关键标志物,提高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通过测量电信号来检测和分析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反应快速和样本处理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常见的电化学法包括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发光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等。
六、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利用抗体的特异性与抗原结合来检测和分析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免疫分析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等。
免疫分析法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快速筛查出肿瘤标志物,成为临床肿瘤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麦中,呕吐毒素(Vomitoxin,VT)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科学家们开展了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法(ELISA)。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找到更适合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样品预处理、色谱柱分离、检测等步骤来分析目标物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预处理:将小麦样品经过粉碎、提取等步骤,得到待分析的样品溶液。
(2)色谱柱分离:将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经过柱分离,将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3)检测:通过检测器检测目标物质的信号,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其含量。
2. 酶联免疫法(ELISA)酶联免疫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它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样品处理:将小麦样品经过一系列预处理步骤,如提取、稀释等,得到待分析的样品。
(2)抗原结合: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3)酶标记物检测:将酶与抗体结合,并通过染色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3. 方法比较与分析(1)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物质含量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更精确地分析目标物质的含量。
酶联免疫法也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具有较低的误差。
(2)灵敏度:酶联免疫法相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说,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较低时,酶联免疫法可以检测到更少的目标物质。
(3)简便性:酶联免疫法相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说,操作相对简单,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更易掌握。
临床分析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比较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的体液或组织中,与肿瘤相关的分子或物质的检测指标。
它们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本文将对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临床医生选取适合的检测方法。
一、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方法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它通过标记抗体,利用组织切片中特定标志物与抗体的结合来确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结果明显可见,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然而,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切片样本的检测,对于液态样本的应用较为有限。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ELISA是一种通过将肿瘤标志物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利用底物显色测定反应产物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通用性强等优点,可以用于血清、尿液等多种样本的检测。
然而,该方法在检测中容易受到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条件等,因此需要精确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基因检测方法基因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中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重排和表达水平等来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为细致和全面的信息,有助于精确定位和分类肿瘤。
目前,一些经典的基因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基因芯片技术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基因检测方法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其操作繁琐且费时费力,需要高度的实验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或细胞群中特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来进行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细胞标记和流式细胞术仪器的分析,可以对样本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标志物进行多参数分析。
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且可用于各种液态样本的检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分析方法有哪些肿瘤标志物,一般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肿瘤细胞和机体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其可以体现肿瘤的存在和状态。
该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等类群,在对于肿瘤的诊断、筛查、预后判断等应用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而肿瘤标记物的免疫分析通常是指将抗原与抗体进行免疫结合并进行分析。
一般所检测的抗原为体内的激素、酶、小分子多肽等物质。
目前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常应用的几种免疫分析法为:酶联免疫分析方法、表面增强的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放射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
1、酶联免疫分析(ELISA)免疫酶技术就是将酶催化反应和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进行结合并分析的技术。
通常的方法是在抗体分子上连接酶分子,之后采用夹心法免疫反应,使基质水解进而显色,之后可使用酶标仪检测,间接反应其含量。
该方法可以在细胞或者亚细胞水平上对抗原或抗体部位进行示踪,定量至微克、以至纳克水平。
2、表面增强的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SELDI-TOF-MS是蛋白质研究技术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由亲合作用,将蛋白质与芯片的化学或生物位点结合,应用激光脉冲使芯片中的分析物电离,因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和其所带电荷迥异,因而在仪器场中的飞行时长不同,因此所得的质谱图不同,经软件分析处理后可制成不同的谱图,进而显示蛋白的分子量和含量等数据。
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发光免疫分析通常是指将免疫反应和发光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分析技术。
该法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无需外来光源,且其分析速度较快、设备简单。
其主要包含下述三种方法:(1)免疫化学发光分析(CLIA);(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LEIA)。
(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
4放射免疫分析(RIA)RIA是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分析法结合的技术,是利用特异抗体与标记抗原的竞争结合反应,通过测定放射性复合物来计算出非标记抗原量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将检测限由毫克、微克级提高到纳克、皮克级的水平。
悬浮芯片法与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种兽药残留的比较作者:刘楠苏璞高志贤朱茂祥杨陟华潘秀颉晁福寰【摘要】建立氯霉素,克伦特罗和雌二醇 3种兽药残留同时检测的悬浮芯片法。
通过将3种兽药的BSA蛋白结合物偶联于悬浮芯片的固相载体——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上作为检测探针,采用间接竞争法,在液相反应体系中,3种小分子兽药抗原和微球上的兽药结合物共同竞争液相中各自特异性的生物素化单抗,再加入藻红蛋白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反应后检测获得荧光信号,绘制出3种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曲线。
同时进行3种兽药的常规酶联免疫吸附法标准曲线的测定。
在检测技术、检出限、检测区间、特异性、盲样测定和多元分析等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除了特异性外的其它指标的比较中,悬浮芯片法均具有明显优势。
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检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快速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为多种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悬浮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法,残留,微球,中位荧光强度值Abstract A novel suspension array technology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ree kind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chloramphenicol, clenbuterol and 17βestradiol. The three conjugates in which veterinary drugs coupled with BSA were immobilized on the solid carrier of the suspensionmicroarray polystyrene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beads as detective probes. Indirect competitive technology was employed. Competitive reactions between the veterinary drugs in the aqueous phase and the veterinary drugs BSA conjugates on the beads for coupling with their complimentary specific biotinyla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n, straptavidin phycoerythrin was added for coupling and the fluorescent signals were captured. Afterwards the detective standard curves were plotted. The regular ELISA standard curves of the three veterinary drugs were also plotted. Comparison between suspension array and regular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was in the respects of the detective technology, the detection limits, the detective ranges, the samples detection and the multi analysis. Suspension array technology is distinct advantageous except for specificity. There was well consistent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e high throughput suspension array provides a novel method for multi analysis of veterinary drugs with simple operation, sensitive, rapid and low costing.Keywords Suspension microarra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idue, microspheres beads, median fluorescent intensity1 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兽药残留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问题。
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CEA、AFP和NSE彭娟;陈纬;吴英松;李妙艳;李明【期刊名称】《热带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7)1【摘要】目的建立利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反应模式,并对该方法各项指标进行评价。
方法制备抗体交联微球及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血清标本。
结果同时检测CEA、AFP和NSE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8~200ng/ml、0.025~25U/ml、0.146~75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9.1pg/ml、0.016U/ml、0.073ng/ml,分析内精密度<10%,分析间精密度<15%。
检测CEA、AFP、NSE的灵敏度分别为97.2%、100%、93.5%,特异度分别为96.4%、97.7%、97.0%,准确度分别为96.9%、98.4%、95.3%。
检测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呈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而且仅需1!l标本,3h就可以完成检测。
结论液相芯片技术具有可联合检测多项指标、高通量、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和节省样品和时间等优点,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液相芯片;液相芯片法;肿瘤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作者】彭娟;陈纬;吴英松;李妙艳;李明【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州市达瑞抗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1【相关文献】1.液体芯片技术定量测定人体血清CEA、AFP、NSE和tPSA [J], 梁惠仪;彭娟;李明;吴英松2.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AFP方法的研究 [J],3.液相芯片技术一步反应法联合定量测定人血清CEA、AFP和tPSA [J], 陈玮;李妙艳;李明4.用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测定人血清CEA、AFP和HBsAg [J], 陈玮;李明;吴英松;李妙艳;何蕴韶5.液相芯片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PSA反应模式的建立 [J], 薛理烨;邢金春;龙瑶;颜晓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