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组 诗海拾贝 白桦》优质课教案_8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太阳的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生字“枕、睫、撒”,积累词组。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太阳说话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
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听了太阳的话,想对太阳说些什么。
4.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认读生字,积累词组。
2.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
3.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新课引入。
1、师: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有关太阳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太阳》2、教师小结:是啊!太阳照出了美丽的世界,带给我们温暖和光明,今天就让我们把心贴近太阳,一起去聆听太阳的心里话。
3、板题读课题,加强读课题:谁的话?(二)简介作者1、学生介绍2、教师补充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太阳想对我们说写什么呢?(三)初读诗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枕和睫”用形近字的方法记忆书写“撒和枕”4、词语游戏5、指名分小节读诗6、评价7、齐读并思考:诗歌中的“我”指谁?“你们”指谁?全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四)、精读课文,品味情感1、每天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你听,它在召唤我们。
出示: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教师范读(2)指名读—自己朗读—四人小组读—齐读;(3)太阳在召唤我们,它的话语应该是怎样的语气?亲切、热情、急切(4)请你学着太阳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读!出示:太阳()地召唤我们。
打开你们的窗吧,快起来,快起来,打开你们的门吧,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睁开你的被睫毛盖住的眼,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留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教案的相关知识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活动一搜集诗歌活动目的: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教课过程: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领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3.师小结导入老师方才朗诵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一样,那它究竟有哪些不一样呢,下边,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理解的。
二、初读诗,认识大概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畅。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沟通:经过朗诵两首诗,再看看前方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三、品读诗歌,感悟境界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忧如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忧如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领会到作者什么感情?2.小组内议论沟通。
3.班上沟通,师相机指引:《白桦》以白桦为中情意象,从不一样角度描绘它的美。
浑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晨晖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向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秀,它是崇高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表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领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差别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2.小组内沟通沟通你的发现。
3.班上沟通,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一样: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资料,领会诗歌的特色1.学生默读阅读资料。
2.让学生谈谈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色:第一,高度集中、归纳地反应生活;第二,抒怀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想象;第四,语言拥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光景)六、拓展延长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绘其余内容的诗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摘要:下面起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上册《诗海拾贝》教案相关知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活动集诗歌活动目了古今外诗人创作优秀诗歌,二课教学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己喜爱诗歌教学程、学习欣赏诗歌学生《给诗加“腰”》思考苏妹给诗加“腰”哪里?了这课你了了有关诗歌哪些知识?3你课余生活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故事?能交流下吗?组学习《诗“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诗歌?(重是学会明诗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哪些有关诗歌知识?6师生交流,推荐“我喜爱诗歌”(诗歌推荐活动)出示“我喜爱诗歌”推荐表(每人张)诗歌作者推荐理由推荐人学生填表并组交流相补充诗歌是学宝库瑰宝我国古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结晶是历岁月淘洗保留下语言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语言表达下面起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上册《诗海拾贝》教案相关知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活动集诗歌活动目了古今外诗人创作优秀诗歌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熏陶活动重难通报刊、籍以及采访等途径集诗歌活动程课、再次共“诗海拾贝”6首诗歌分组感情诵这6首诗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什么主题?吟咏然美风光二、和学生起回顾下国诗歌从古至今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演变()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①古体诗发展轨迹《诗》→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人五言诗→唐代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什么是现代诗①按照作品容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②按照作品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由诗和散诗三、基础上确定集诗歌方法和形式组讨论得出结采用报刊籍、采访、上等形式3组分工形成面二课、利用校开展活动分组利用图馆、络教室等信息渠道集诗歌集到用子记录下二、利用课余采用多种形式继续集并记录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标通学习对集到诗歌按定标准进行分类了诗歌丰富性激发学生集诗歌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有趣3学会懂古诗和欣赏诗歌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热爱课教学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教学程、复习回顾“诗海拾贝”6首诗歌、由朗这6首诗歌、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特(明白这几首诗共──容都是描写然景物)3、学生分组展示己所集诗歌、组诵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诗、关秋天诗、关春天诗……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诗……按国和作者分外国诗、国诗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按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组学生组将己集诗歌进行分类整理、学生按己喜欢方式进行分类诗歌分类表整理人类别诗歌题目作者3、将己分类整理诗歌交流交流、师生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组整理情况并展示5、组补充补充集些诗歌三、利用墙报张贴集整理诗歌供览【评组织学生交流诗歌补充集这有利学生相补充既扩了集面又能够体现学生、组合作】二课教学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己喜爱诗歌教学程、学习欣赏诗歌学生《给诗加“腰”》思考苏妹给诗加“腰”哪里?了这课你了了有关诗歌哪些知识?3你课余生活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故事?能交流下吗?组学习《诗“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诗歌?(重是学会明诗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了哪些有关诗歌知识?6师生交流二、推荐“我喜爱诗歌”(诗歌推荐活动)出示“我喜爱诗歌”推荐表(每人张)诗歌作者推荐理由推荐人学生填表并组交流相补充3交换朗己喜爱诗歌说说己喜爱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白桦》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1.师配乐朗诵《白桦》。
(出示课文)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介绍诗人:(课件出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1916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
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叶赛宁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三、介绍白桦这种树。
(课件出示图片)四、初读这首诗,了解大致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学习词语。
流苏、徜徉、姗姗来迟等五、品读诗歌,感悟意境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段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海的浩瀚,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搜集、整理、诵读、欣赏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回忆积累的诗歌,从中受到启发,选择专题。
3.制定适合实际的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中要安排好搜集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举行诗歌朗诵回的活动时间,确定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分工。
【教学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阅读材料中古诗词的意思。
2.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表格。
【教学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诗海拾贝内容写景诗、送别诗、爱国诗……发展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地域中国诗外国诗…………【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第一板块: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谈话: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留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当我们欣赏美如画卷的西湖时,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望着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挂下来的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当我们回忆起浓浓的母爱时,就会自然的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可以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就没有当代汉语的多姿多彩。
4.揭题: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壳!揭题:诗海拾贝第二板块:浏览材料,初探诗歌门路1.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100~10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里的6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吧。
诗海拾贝----《白桦》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通过已经积累的古诗,过渡到现代诗,增加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感情,学习品味并鉴赏诗歌,进而学习写一首小诗。
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通过男女生比赛积累古诗,感悟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2感受诗歌意境美,了解诗人的情感。
3通过阅读感悟现代诗的创造情感,学习写诗歌。
4展示自己作品创办班级诗刊。
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学习写一首小诗。
教学准备:搜索白桦的喻意和作者的资料,搜索学生创造的小诗作品。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古诗就是其中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刚才同学们的课前积累的古诗还真多,现在我们来模仿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的现场,今天咱们飞一个“春”,请咱们分为男、女生两队,现在开始。
2看来咱们对古诗掌握运用能力很强,你们对现代诗有积累吗?喜欢现代诗吗?谁能来说一句。
3古诗和现代诗有什么区别吗?谁来总结一下。
4教师总结:通过比较你会发现,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字数句数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现代诗是形式非常自由活泼。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桦》这首现代诗。
二感悟诗文1背景铺垫,你们见过白桦树吗?谁来说说白桦树。
2不同学生读诗展示。
3教师介绍背景: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
4齐读课文。
5这首诗从哪方面写白桦的?(颜色和内在)6这首诗情感真挚,你能说说自己对诗中哪个词,哪句话的理解吗?7学生汇报。
谁来介绍这首诗的作者。
(《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一首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同时更饱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热情怀。
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8通过刚才的分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请带着这份情感再读这首诗。
白桦教课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2.感觉诗歌的境界美,领会诗人的感情。
3.认识现代诗的特色。
指引学生经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一样。
4.经过阅读诗歌,感觉诗歌的魅力。
教课要点:感觉诗歌的境界美,及诗人的感情。
教课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认识现代诗的特色。
学过程:(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
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
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以后前去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正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老百姓大学课程。
1914年发布抒怀诗《白桦》,1915年结纳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第一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1916年春参军,退伍后与赖伊赫成婚。
1925年12月日破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店投缳自杀。
2.师朗诵《白桦》。
3.让生领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4.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诵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一样,那它究竟有哪些不一样呢,下边,我们就来读读《白桦》这首诗,相信经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理解的。
二、初读诗歌,认识大概内容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畅。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经过朗诵这首诗,再看看前方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三、品读诗歌,感悟境界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忧如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忧如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领会到作者什么感情?2.小组内议论沟通。
3.班上沟通,师相机指引:《白桦》以白桦为中情意象,从不一样角度描绘它的美。
浑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桦那么高洁、挺秀,它是崇高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表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领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差别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2.小组内沟通沟通你的发现。
3.班上沟通,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一样: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巧学《白桦》妙笔生花教学内容:《白桦》来源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材分析: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第一个板块“与诗同行”中提出了“自己动手写写诗”的活动建议。
其中提供了两首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可作为引导学生欣赏诗和感受诗特点的阅读材料,而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又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现代诗的平台。
对于现代诗的特点,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这节课就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进行现代诗的仿写,从中领悟出一些现代诗的写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诵读体悟白桦的美,模仿写诗句等力求让学生在与伙伴的交流中自然感知、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降低习作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2、把握教材特点树立开放意识教师心中必须有整体、全体意识,建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到了高年级应该让孩子们能独立创作诗,愿意用诗的这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欣赏体味,激活想象等形式去感悟诗的特点,体会怎样仿写现代诗,力争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自身优势,拥有施展才华的充分的空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交流起来的教学环节。
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情分析:小学阶段学习现代诗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
诗是孩子们奇特想象和他们真情实感的载体,是他们喜欢的一种很好的语言表达形式。
《白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由内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美,体会诗人对白桦和家乡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生活、热爱诗歌的情感,仿写诗歌。
教学重点:由内容想象画面,感受意境美,体会诗人对家乡和白桦的热爱。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生活、热爱诗歌的情感,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朗读诗歌,课前搜集诗人的有关资料。
新设计:借助多媒体以音乐导入,了解白桦和诗人,从吟诵诗歌过渡到体味诗人的情感,采用仿写的方式,学习诗人的语言,进行再创作。
学情分析学生到了六年级,接触优美的诗歌型课文逐渐增多,而且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以读促悟,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吟诵法、合作探究法、诗歌创作法。
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付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想听吗?生:想!师: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听完后,要告诉老师,这首歌赞美的是什么,好吗?生:好!师:请听......(播放音乐《白桦林》)生:这首歌赞美的是白桦!师:是的,这是一首赞美白桦的俄罗斯民歌,我们来认识一下白桦(出示白桦图片),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千百年来,俄罗斯人民不仅传唱有关白桦的歌曲,还创作了很多有关白桦树的诗歌,其中就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窗前生长着一棵白桦,你们想了解这位诗人吗?(出示诗人资料)请一个同学带我们了解了解他吧!今天,我们就和叶赛宁一起,走进他的白桦(板书:白桦)[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初步感知“白桦”的美好形象。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0分钟)1、自读诗歌,读通诗句师:(出示自读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捧起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吧!(出示生字词)付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自由朗读的成果,看看这些生字,你们都会读吗?白桦huà涂tú上毛茸茸rōng 潇xiāo洒花穗suì金晖huī徜cháng徉yáng 白雪皑皑ái 姗shān姗来迟师:难度增加了,我们把生字放到诗中,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呢?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读-评价-再读)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师:听到你们读,付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请你们来当小老师,听一听,评价我读的怎么样,好吗?生:好的!(师读,生评价)师:是呀,同学们!光读准、读流利还不够,还得带着节奏、读出韵味来,你能像老师一样,再来读读这首小诗吗?请你们先同桌互读,一个人读,一个人评价。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糊弄、侃侃而谈、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终身受益”五个词语,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2.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 进一步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安排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先抑后扬,预褒先贬,学会恰当选取事例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孩子们,想我了吗?哪想?在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回答我一遍:“想我了吗?”咱们学校叫什么?我叫建华,看来真是有缘呢!选咱们班来上这节课,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咱们几班啊?高徒出自名师,听说在兴华学校,每一个老师都是名师,那么,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班出自哪位语文名师门下呢?听着大家的介绍,真的很崇拜呢!待会下课,我要找好好聊聊,惰性他学习学习,请教请教,孩子们,你说咱老师会帮助我吧。
今天我们一起,再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
板书课题《我最好的老师》请孩子们跟我一起写。
这几个字肯定都认识,但还要写规范。
二、出示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快速阅读课文,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课文信息。
2、浏览课文,画出侃侃而谈、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终身受益四个词语,认真阅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及前后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上刚才我们理解的四个词语。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最好的老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批注。
(我们就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目标,认认真真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好吗?)三、初识怀特森1、快速读课文,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课文信息。
(快速阅读是有时间限制的,一篇五六分钟读完的课文,我们大概用多少分钟?)生:怀特森老师很有个性,教学方法独特(你很会抓重点)生:怀特森老师戏弄了我们(你了解了事情的大致内容)生:怀特森老师交给我们这样的道理(你不仅关注了内容,还了解了这节课给作者的启示。
《白桦》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桦是指的什么吗?白桦是一种树的名字。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几张图片,分析白桦的特点?(树形、颜色)学生回答。
幻灯片介绍: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
有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
白桦树白色笔直象征纯洁与刚直
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在俄罗斯,白桦树是国树,象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白桦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生与死的考验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白桦》这首现代诗。
二、初读这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诗歌配乐,教师范诵。
接着同学们一起朗诵。
然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3.引导学生理解每一节诗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
第一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
白桦树:通体洁白高耸挺拔
借物喻人
纯洁刚直
五、拓展延伸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它景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