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这个奇妙的世界1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6.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雕饰余晖圆润翩翩起舞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这个奇妙的世界》教案语文A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倾听音乐,激趣导入1、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这节课老师首先要送给你们一段美妙的音乐。
(教师播放美妙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2、(音乐停)教师:告诉老师,在美妙的音乐中,你们的脑海在那一瞬间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彼得摩西一起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句子。
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加深巩固。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
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1.谈话导入课题.(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二、新授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
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雕饰余晖圆润翩翩起舞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这个奇妙的世界》说课稿《这个奇妙的世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个奇妙的世界》是语文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有小说、散文、还有科学小品,虽然描写了不同的人、事、景写出了不同的感受,却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切身感受和对生命的关爱。
本课是英国作家XXX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通过具体描写天空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文章篇幅不长,但文质兼美,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描写的细致生动,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在作者的眼中,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充满了神奇,从而引导学生去认真实感受生活中的美,做一个观察细致,用心生活的人。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词典完全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教学理念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破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刻板的思维形式。
学生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对天然界的征象熟视无睹,有的学生不注意观察,所以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敢于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作出自己的判断。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留心观察的研究惯。
《语文课标》指出:要转变学生语文研究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探究研究。
所以本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把重点放在自学能力和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做准备。
3关注对学生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本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酷爱大天然,感受大天然的奇奥。
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需要引导学生渐渐酷爱大天然酷爱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6、这个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积累“雕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2、说说自己眼中的美妙世界,激发学生寻找和发现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阶段
1、搜集色彩缤纷的大自然景象
2、把课文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理解词语
奇妙:无穷无尽:
雕饰:诱人:
悄然降临:
二、课堂学习阶段
1、检查预习情况
2、小组交流讨论
(1)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的?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当堂检测
1、补合词语
黑()降()群()闪()无()无()
()()起舞形()各()五()六()
2、写近义词
奇妙()形状()展示()闪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2、表情朗读第1自然段。
二、课堂学习阶段
1、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个奇妙的世界的?请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课文有三处用到“寻找”这个词,说说自己的理解。
3、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怎样理解?
三、拓展训练
1、说说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奇妙之处。
2、动笔写一写这个世界其他的奇妙之处。
6.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懂得留心观察。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倾听音乐,激趣导入1、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这节课老师首先要送给你们一段美妙的音乐。
(教师播放美妙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2、(音乐停)教师:告诉老师,在美妙的音乐中,你们的脑海在那一瞬间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彼得摩西一起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句子。
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指名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加深巩固。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这个奇妙的世界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赵娜【学习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预习任务】一、用一天的时间观察周围环境,观察大自然。
二、通读课文,标出段序,圈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解释。
1. 给加点字注音。
水洼.()翩.翩起舞()2.解词。
余晖:圆润:【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
【合作探究】1. 读课文,思考:(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2.读课文2-8段,思考:(1)画出总起句。
(2)天空展示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是怎样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结合具体语句谈谈)3.读课文9-14段,思考:(1)画出总起句。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4.读15、16段,说一说这两段的作用和意思。
5.课文有三个句子用到“寻找”这个词,找出来读一读。
再说说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拓展延伸】在你的眼中,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奇妙之处呢?【谈收获】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用什么方法获取的?你认为哪组表现最棒?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还有什么问题?【评价】我对自己的评价是:(☆☆☆☆☆)组长评价:(☆☆☆☆☆)。
这个奇妙的世界教学目标1。
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1.谈话导入课题.(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二、新授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
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雕饰余晖圆润翩翩起舞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这个奇妙的世界》——第二课时教案一、导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这个奇妙的世界》。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的笔墨感知了课文。
文中,在作者的眼里,天空中的每一朵云彩,每一颗星星,大地上的每一粒种子,每一片落叶都充满了神奇。
而这种神奇、这种美妙不仅感染了作者,同时他也深深的触动了你我的内心。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的笔墨走进课文,与作者共同感受这个奇妙世界的精彩之处,共同地走向那神奇的发现之旅。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个世界的奇妙的?(天空、大地)(一)首先我们先看描写天空这一部分的内容。
思考:作者是抓住天空中哪些景物来体现它的奇妙的?1.学生默读,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轻声地练习,之后同桌相互地说一说。
3.学生汇报,老师适时地点拨。
在汇报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如:(汇报“日出”这部分)作者抓住了它的颜色的变化及形状的特点,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日出的景色:作者写得很生动,体现日出的奇妙。
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那么你体会出了日出的神奇,怎样才能把这种奇妙读出来呢?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每个学生说完后,都让他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读出景物的奇妙之处来。
老师针对学生的朗读给予指导。
(二)过渡:奇妙的天空如此美丽、如此神奇,广博的大地也蕴藏着许多财富。
那么就让我们把目光从仰视的天空中慢慢地收回,汇聚于我们脚下这片厚重的,坚实的大地,看看作者眼中的大地又是怎样奇妙的?1.指导学生模仿“天空”这一部分,自学“大地”的内容。
①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②仔细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结合学生的汇报,让他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读出大地的奇妙之处。
(三)1.仰望天空,俯瞰大地。
不知不觉中,天的苍茫,地的博大让我们不得不从内心中发出感叹: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这个奇妙的世界一、导入1。
听写生词。
2。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板书:天空大地)二、新授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1)画出总起句。
(第2自然段)(2)天空展示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2。
讨论交流.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
拓展练习。
填空,再回答问题:(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飘浮,它们就像()一样,呈现出()形状,这些形状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它们像许多(),()我们的脸。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你还喜欢的句子有。
喜欢的理由是。
5。
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
(第9自然段)(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颜色、形态)6.全班交流。
7。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8。
练习.(1)"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财富。
"这句话中的”也”能删除吗?为什么?(2)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9.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谈。
(2)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3)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4)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10.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小练笔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6.这个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积累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所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准备
日出、日落的图片或其他自然风光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引入
1.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大自然,下面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发现。
(3)展示日出、日落图片或其他风光片,进一步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4)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展示给你们的图片(或风光片)中,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这个奇妙的世界。
3.抓题眼解题,引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过渡引入:课题中哪个词是题眼?(奇妙)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奇妙,现在,我们再来跟随作者彼得摩西去感受他眼中奇妙的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读音。
水洼wā翩piān翩起舞
雕diāo饰诱yòu人衔xián泥忙碌lù
(1)指名读生字词,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齐读,巩固生词读音。
(3)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读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思考: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是哪些段落?
(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2)需重点指导的词语有:
雕饰余晖圆润翩翩起舞
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以备下节课理解课文时重点指导。
例如第6自然段中,为什么说水洼像镜子?第14自然段中,作者说“冰雪”好像“刀剑”,“水滴”好像“闪光的水晶球”,说明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3)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2.学生全班交流。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文章开头一段概括写世界奇妙。
(3)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
1.抄写生词,积累词语。
2.熟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板书:天空大地)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画出总起句。
(第2自然段)
(2)天空展示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用心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作者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颜色形状)
2.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4.拓展练习。
填空,再回答问题:
(1)有时,云彩在()的天空中飘浮,它们就像()一样,呈现出()形状,这些形状会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美妙的故事。
你能想象出哪些形状?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它们像许多(),()我们的脸。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你还喜欢的句子有。
喜欢的理由是。
5.自由读课文第9—14自然段,思考:
(1)找出这部分内容的总起句。
(第9自然段)
(2)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3)仔细读读这些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颜色、形态)
6.全班交流。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8.练习。
(1)“大地也向我们展示了它的财富。
”这句话中的“也”能删除吗?为什么?
(2)读下列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冬天,我们看到了冰雪,它们有时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等到雪融化时,房檐上落下的每一滴水,都像一个闪光的水晶球。
9.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谈。
(2)讲一讲这两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升华)和意思(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3)结合课后第2题设问:这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照应)
(4)教师点拨写法: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
10.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
(1)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2)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
(3)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形象、生动。
三、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片段,把你课前观察的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再去发现大自然中奇妙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