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考试题7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7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测试试题命题人:韩厚兵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全卷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C : 12 Br : 80 I : 127 N : 14 O : 16 P : 31Si : 28 S : 32 Na : 23 Mg : 24 Al : 27 Cu : 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1.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 氧化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C.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 还原成N2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被CO 直接氧化成CO2和H2O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有CO32-或S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显碱性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3.英国研究人员2007 年8 月30 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 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 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
下列对砷( As )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砷原子序数为33 ,它与铝为同主族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4.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产生喷泉的是A.锌片与稀硫酸B.NH4Cl溶液与Ba(OH)2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铁片与浓硝酸5.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 8 个电子的结构。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Ⅰ卷(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标准状况下,m克A气体和n克B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体积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 :nB.25℃时,1千克气体A和1千克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 :mC.同温同压时,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n :m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之比为n :m2.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A.氨水与氯水中微粒种数B.NH4+离子与P4分子中的键角C.C2H2与C6H6分子中碳碳键键长D.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3.已知白磷(P4)与CuSO4滞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CuSO4+H2O→Cu3P+H3PO4+H2SO4,则1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A.2/5molB.1/5molC.11/5molD.1/10mol4.范德华根据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差别,导出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式:(P+an2/V2)(V-nb)=nRT,此方程中an2/V2项表示A.气体分子占据的体积B.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压强C.器壁附近气体分子受内部气体的吸引力D.气体分子的质量5.如下图,分别在两个水槽中盛水和某液体A,再分别滴入一滴苯和水,然后用条型磁铁接近液面,并缓慢移动,水滴跟着移动,而苯滴不移动。
则液体A可能为A.煤油 B. 酒精 C. 苯 D. 四氯化碳6.对于Al与重氢氧化钠(NaOD)的水溶液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D2B.生成的氢气中含有H2、HD、D2C.以上判断都不正确D.生成的氢气中只含有H27.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Cl-存在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确定有SO42-存在C.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D.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32-8. 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B、E一定在不同周期B.D为第二周期C.A、D可能在同一主族D.C、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08 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化学试题命题人:储方飞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2.本卷可能涉及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Cl—35.5;K—39;Fe—56第I 卷(共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45 分)1.2007 年6 月,“八国峰会”再次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展开磋商并初步达成共识。
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措施不切实.际...的是()A •大力开发氢能源B •充分利用太阳能C •不使用含碳能源D •提高能源利用率2. 用固体NaOH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B.样品中混有Na2O杂质C .容量瓶使用前未经干燥D .定容时眼睛在容量瓶刻度线下方3.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与11.6gNa2CO3xH2O刚好完全反应,则x值是()A. 1B. 3C. 7D. 94.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6.02 X 1023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3A . 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为4X 6.02 X 10B. 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3X6.02X1022C .标准状况下,22.4LCH 4和CH3CI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目约为 6.02 X 1023D. 6.2g 氧化钠和7.8g 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离子总数约为7X6.02 X102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尔是6.02 X 1023个结构微粒的集体12 23B . 0.012kg C所含的原子数精确值是6.02 X 10C. 1mol H 就是1mol 氢 D . 1molH 2SO4 的质量是98g6.标准状况下,13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与14g 一氧化碳分子数相等,则该气体的密度为()A.11.6g/L B.1.16g/L C.12.5g/L D.1.25g/L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J C1「、SCN「B .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C .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NO3「D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SO42—&将a g钠投入b g水中(足量水),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40a “cc/ 20a “cc/40a …皿A. 100%B. 100%C. 100%D. 100%a+b a+b a+b 22a + 23b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用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C •无锈的细铁丝可以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的工具D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HOOC — CH —CH厂COOH,它可能发生OH的反应是:①与NaOH溶液反应;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11.有KOH和KHCO3混合物26.2g,在250 C下煅烧,冷却后称量,质量减少 4.65g , 则原混合物中KOH和KHC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A . KOH > KHCO 3 B. KOH V KHCO 3 C . KOH = KHCO12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物质的量浓度是13 .向0.1 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的盐酸。
08届高三化学上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三化学命题人:毛吉光 曹永奇说明:1.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试结束只交答案专页。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 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 .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透明B .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 .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 .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2.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 .工业上金属Mg 、Al 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 .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3.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C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4.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
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A .用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B .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C .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D .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 和浓HNO 3的反应修正液使用方法: 使用前摇匀修正液 涂于修正处少许 待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 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闸北区高三年级化学学科期末练习卷(2009.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I卷答题栏中)1、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A.二氧化硫的含量B.蛋白质的含量C.亚硝酸盐的含量D.三聚氰胺的含量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B.C60的摩尔质量为720gC.H2和H3属于同素异形体 D.O2和O4属于同位素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O HB.S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3s23p4C.乙炔的最简式CH≡CH D.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4、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不再需要实验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等焰火让全世界为之欢呼、倾倒,这主要是利用了化学中“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B.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C.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D.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I卷答题栏中)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锌作阳极,铜作阴极B.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反应中,阳极上质量增重C.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极经导线流向铜极D.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中,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7、在0.10mol/L的氨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不变,往氨水中通入少量氯化氢,促进了氨水的电离,溶液的pH增大B.加水稀释0.10mol/L的氨水,溶液中n(OH-)减小C.保持温度不变,在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氨水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均变小)D. 氨水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OH-)= c(H+)+c(NH+48A.Mg B.Ba C.F D.Na9、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A.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B.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B.熔点:铯>钾>钠>钠和钾的合金C.熔沸点:HI>HBr>HCl>HFD.热稳定性:HF>HCl>HBr>HI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考试题(三)(108分)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每小题6分)1.居室装修用石材的放射性常用Ra 22688作为标准,居里夫人(Marie Curie )因对Ra 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RaCl 2的熔点比CaCl 2高B .Ra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ⅡA 族C .一个Ra 22688原子中含有138个中子D .Ra(OH)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 3+、bX +、cY 2-、dZ -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c>b B .离子的还原性Y 2-> Z -、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HZ D .原子半径X<W3.有两种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Y 的原子序数为m 时,X 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m -4;②m +4;③m +8;④m -2;⑤m +6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④4.R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m 、n 均为正整数) ( ) A .若R(OH)m 为强碱,则W(OH)n 也为强碱 B .若HXO m 为强酸,则Y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 .若Y 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 .若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5.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 =0.5mol/(L·min)B .v B =0.01mol/(L·s)C .v C =0.8mol/(L·min)D .v D =1mol/(L·min) 6.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5v 正(O 2)=4v 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D .若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0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考试题(七)班级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P:31 Al:27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每小题5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与B.与C.乙醇与乙二醇D.与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加聚⑧中和A.①②④⑤⑥⑦⑧B.②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冰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4.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COOHCH3COO OHOCH3CH2CH CH2CH CH COOH乙酰水杨酸丁香酚肉桂酸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A.②与③B.③与④C.①与④D.①与②5.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C.每消耗1 mol C2H6 ,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C C CF F FF F FF FOHCH2OHOHCH3OHOH CH3OHCH3D.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6.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SiCl4的熔点比SiC低B.拆开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 C.HCl的沸点比H2高D.C—C的键能大于Si—Si7.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22.4LC6H14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6N A②36gD2O2中子总数为18N A③0.5L 1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数小于0.5N A④62g白磷分子含有“P—P”共价键总数为3N A⑤64g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⑥24gAl溶于浓硝酸放出1.5N A个H2分子⑦电解足量的AgNO3溶液时,每放出22.4LO2(标准状况下)阴极析出4N A个Ag原子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③⑤⑥⑦D.②③④⑦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s)=C(石墨,s);△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D.在稀溶液中H+(ag)+OH-(ag)=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10.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比较正确的()A.在A、B间.任一点(不含A、B),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H+)>c(OH—)D.在D点:c(CH3COO—)十c(CH3COOH)==c(Na+)二、填空题(共58分)11、(10分)在10℃和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 dD(g)+ eE(g)建立平衡后,再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温度维持不变),下表列出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D的浓度:(1)压强从200KPa增大到500KPa时,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其理由是。
(2)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000KPa,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其理由是。
平衡之所以向该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12.(12分)为防止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加入KIO3。
⑴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可定性检验出食盐中的IO3-,其原理是食盐中的IO3-与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变蓝。
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若要确认食盐中还含有K+,具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工业上以石墨和铁为电极电解KI溶液制取KIO3。
电解时,石墨作_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电解过程中铁电极附近溶液pH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但在加热时可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写化学式),根据题意写出B与浓H2SO4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为。
(2)若B为Na2CO3,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 应具有的性质是,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C两溶液pH大的是(填化学式);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写名称),C是(写化学式)与乙醛的混合液,写出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14.(16分)苏丹红一号(sudanⅠ)是一种偶氮染料,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它是由苯胺和2-萘酚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1)苏丹红-号的化学式(分子式)为(2)在下面化合物(A)—(D)中,与2-萘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填字母代号)(提示:可表示为)A B C D(3)上述化合物(C)含有的官能团是(4)在适当的条件下,2-萘酚经反应可得到芳香化合物E(C8H6O4),1mol E与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E与溴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反应只能生成两种—溴取代物,两种一溴取代物的结构简式分别是E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若将E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生成一个化学式(分子式)为C12H14O4的新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
周考试题(七)答案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5分)1、B2、D3、D4、A5、C6、B7、D8、D9、D 10、C二、填空题(共58分)11、(共10分,每空2分)答案:(1)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D 浓度增大的倍数(4.2085.02.0=),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5.2200500=),平衡之所以向该方向移动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D 浓度增大的倍数(2.220.044.0=),小于压强增大的倍数(25001000=),平衡之所以向该方向移动,是由于压强的增大,产物之一可能转化为固体或液体物质。
12. (12分)⑴IO 3-+5I -+6H +=3I 2+3H 2O (3分) 取食盐做焰色反应实验,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说明有K +(答取上述反应后溶液进行实验不给分) (2分)⑵阳极 (2分) I -+3H 2O -6e -=IO 3-+6H + (3分) 变大 (2分)13.(20分,每空2分)(1)Mg ; Mg+2H 2SO 4 (浓)=MgSO 4+SO 2↑+2H 2O ; C 中溶液变红(2)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Na 2CO 3;溶液由浑浊变成澄清(3)浓氨水; AgNO 3 ;CH 3CHO+2[Ag(NH 3)2]++2OH - CH 3COO -+NH 4++2Ag ↓+3NH 3+H 2O ; 防止倒吸14、(16分)(1)C 16H 12N 2O (2分)(2)(A )(B )(C )(3分)(3)碳碳双键 醛基(2分)(4)(2+3分)△(5)(3+1分)13、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的作用(介于范德瓦尔斯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 2O)n 。
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1mol 冰中有 mol 氢键。
(2)水分子可电离生成两种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其电离方程式为 。
(3)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
在冰晶体中除氢键外,还存在范德瓦尔斯力(11kJ•mol -1)。
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 -1,则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 kJ•mol -1 (4)用x 、y 、z 分别表示H 2O 、H 2S 、H 2Se 的沸点(℃),则x 、y 、z 的大小关系是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 2 (2)H 2O + H 2O H 3O + + OH - (3) 20 (4) x > z > y 水中含氢键,故沸点最高,硒化氢比硫化氢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故硒化氢沸点高。
24.(1996年上海,30)将等物质的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 A +b Bc C(s)+d D ,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 减少了n mol ,B 减少了2n mol ,C 增加了23n mol ,D 增加了n mol ,此时达到化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