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1
探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摘要: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新课标广泛推广的今天,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针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除了面临以往的学习压力外,还需要应对高考带来的压力。
而在历史教学中,受历史知识的影响,一些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此,在新课标的支持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几点措施进行完善。
一、课堂结构严谨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严谨的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区分“严”与“活”,以便在教学中能够准确地控制课堂氛围,避免气氛太过活跃而影响教学秩序的现象出现。
在对其进行区分时,“严”主要侧重于课堂纪律、回答问题的观点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而“活”更倾向于师生间的关系以及灵活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结合相应的历史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其感受到历史的重要性。
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激发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有具备了高度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历史学习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一般来讲,在其激发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语音、动画的形式来播放相应的历史典故,并由典故引入教材内容,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起到好的引导效果。
使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往往呈现出干燥、枯燥的问题,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教具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具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具是指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往往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但通过多媒体教具,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其次,多媒体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具,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答题互动、课堂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历史教学以多种多样的资料和文献为基础,然而,学校图书馆或教室的资源往往有限。
通过多媒体教具,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等渠道获取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最后,多媒体教具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制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每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具提高历史教学效果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具。
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多媒体教具,比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多媒体教具,尽可能贴近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历史文物和考古成果。
历史文物和考古成果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具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才能上好历史课;要在历史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些都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更新方法如今,新课改的速度加快,我们不得不面对教学改革的问题。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机会,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合理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放宽了各地区的教材制定规则,不少地区开始自行拟定教材,人教版教材就是其中之一。
人教版教材的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丰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必修2》,教材的主题有八个,主要是中国古代经济、现代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以这样一种时代关系为主要编排走向。
新课改要求教材中的每一单元之间都应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连贯性地掌握知识。
人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课后活动设计方面也颇费苦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为我们制订教学方案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提高教材的利用率,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历史必修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正确的品德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全面完成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人文情感,最突出的还是爱国热情,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教材,提升总结教材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在讲到司马迁、曹雪芹、林则徐等人物时,除了介绍他们的生平,还要从他们的内涵思想上去感染学生。
司马迁在最后的岁月里不屈不挠,写成了《史记》;而曹雪芹则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写出了《红楼梦》;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初探摘要: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首先,在教学任务上,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形成的转变,实现教学“过程与结论”的统一;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实现了由教师的单纯讲援到多角度、多视角的师生互动教学的转变;再次,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向强专题、重典型和多样性的转变;最后,在教学评估上,“新课标”实现了从单一考试评估向多方面、多角度和多样性评价转变。
本文从“再现历史,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难点,培养各种能力;渲染气氛,渗透德育教育。
”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有理有据。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辅助;策略举隅【中图分类号】g633.51新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笑傲课堂”,已无法满足学生与时代的需求,现代科学技术的点滴发展,都有可能给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引力牵引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充满了情趣和生机,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师要理智看待多媒体,要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工具而不是课堂的主导,“剑走偏锋”,会从传统的“机械教学”转为“机器教学”,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我们要记住一个宗旨: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技术是为了辅助历史教学,是为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是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实用性。
无论什么视野,以人为本,发展素质,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多媒体充其量也就是个辅助,变化的根据是内因——学生永远是主体。
一、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语就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起着联系师生情感、打开课堂教学、引入新课的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这座桥架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
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历史知识学习也是如此。
声情并茂的历史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
历史事件的情景再现是学好历史的关键,运用多媒体播放历史事件的图像、声音、录像、动画、影视资料等,创设新颖、生动、真实、趣味性的历史情景,声形并茂、清晰鲜活的历史场景,穿越时空,缩短了学生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融入历史事件中,并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强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探寻历史的强烈欲望。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困难,发挥新课改的优势,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困难1. 教学资源不足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渗透,对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一些地区的教学资源并不足够,这就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感到历史学枯燥乏味。
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是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依然不高。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而新课改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体系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革,这也是一个较大的困难。
4. 压力较大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对教师来说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二、对策1. 积极引进教学资源针对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物、历史影视资料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2.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故事情节等,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3. 完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要求,学校可以逐步完善历史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课堂表现、作业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4. 强化教师培训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可以加大对历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他们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种种困难,但只要教师和学校能够积极应对,采取相应的对策,相信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使得历史教学更好地融入到新课改的大框架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从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跨学科整合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与评价、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创新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教学背景和要求。
一、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实施新课标,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空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历史学科成为学生选科的重要选项之一。
这一变化对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针对新高考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一)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1.重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寻找与构建整合历史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列举,而是要做到对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联系,这对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建立全局观,把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放在整个单元之中去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摘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其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形象逼真的虚拟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掌握历史知识。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多媒体教学优势,结合历史课程特点有效选择多媒体技术;正确处理师生、多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86-0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并发挥出了其应有的效用。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了其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在形象逼真的虚拟情境中更好的理解掌握历史知识,进行历史知识的自主探究以及主动学习。
当然,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虽然说具有很大的教学优势,但不可避免的在运用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如预期。
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准确的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定位,科学的运用它的优势来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一、准确把握多媒体教学优势,结合历史课程特点有效选择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技术,能够实现文本、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之间的转换教学,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提升学习的兴趣。
一般而言,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具有下面的一些优势:首先,形象直观的内容展示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中国古代艺术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拿着课本在黑板上进行平常的板书讲述,那么学生就很难对这些艺术品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也很难让他们提起探知的兴趣。
而用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视觉媒体、听觉媒体以及综合媒体技术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展示,则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知中国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越来越普及。
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在屏幕上将多种媒体的各要素有机结合,完成一系列随时性、交互性操作的信息技术。
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能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一体,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高中历史新课标已正式实施,新教材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促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变化,将对教学领域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多媒体1、树立正确的思想,确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
高中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是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因此,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思想。
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和辅助工具,计算机与其它教学媒体(如黑板、投影仪)没有什么不同。
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但任何教学媒体都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传承只能由人来完成。
多媒体教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延伸教师的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才是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2、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
未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势必将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
新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即不但掌握教材,还应有相应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如网络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研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研究如何利用技术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信息,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要求教师研究和运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