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8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考点】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知识梳理【使用说明】: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补充】按劳分配的存在范围是公有制经济。
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农村经济的联产计酬都属于按劳分配。
但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配方式。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适用范围:【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容易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二)效率与公平1)含义:_______ ___中__________的基本原则。
2)基本内容和要求:(了解)①3)必然性 ②③①4)意义:②5)地位:1)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根本原因:生产决定_____,是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2)为什么 ② 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_______。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补充课本)(1)含义: (2)意义: (3)措施: ①制度保证: ②重要举措: ③另一重要举措:【区别】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再次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对收入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
2、效率:(1)含义:(理解即可)(2)重视效率的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P62最后一段中间)☆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处理:(1)关系:(一致性,矛盾性)(2)处理:(两条)二、疑难解读1.比较三个“为什么”(1)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第一,因为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
(2)为什么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是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