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临床路径使用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34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4T02:55:38.66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高艳波张蒙娟 *[导读] 探讨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效果。
高艳波张蒙娟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探讨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的38名实习生作为探究主体,研究日期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将全部实习生分为两组,其中19名纳入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教学,剩余19名纳入研究组并予以临床路径教学,分析两组实习生综合性能力、教学考核成绩、实习生满意情况。
结果:统计组间研究数据得知,研究组各项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教学考核成绩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实习生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
结论: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理想价值,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同时还可促进教学成绩以及实习生综合能力提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内分泌科教学;应用效果;综合性能力;教学成绩;实习生满意度内分泌学科的专业知识更新较快,且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具有专业知识点多、治疗难度大等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临床带教医师的意识有所降低,内分泌学科临床带教中的问题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了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可能。
为有效减少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寻找处理对策,进而促进工作效率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临床护理路径(CP)是一种针对某种疾病建立的规范化诊疗与护理的程序,将系统性理论作为基础,可有效规范医疗行为,进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可有效促进医疗工作效率提升[1]。
本次研究日期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将我院内分泌科的38名实习生作为研究主体实施对照分析,分成两组后分别采取常规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重点评价了后者效果,就研究设计内容实施以下分析。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Graves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ICD-10:E05.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
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率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轻,甲状腺轻、中度肿大的甲亢病人。
妊娠甲亢、年老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均宜采用药物治疗。
2.甲状腺手术:手术治疗一定要在患者的甲亢病情被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3.同位素131I治疗: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禁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5.0 Graves病(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3)血清TT4、TT3、FT4 、FT3、sTSH、TRAb、TGAb、TPOAb;(4)131I摄取率;(5)胸片、心电图、甲状腺B超。
临床路径(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1],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2]。
内分泌科是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等。
临床带教是医学生教学的关键。
随着临床路径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内分泌科也实行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为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带教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内分泌科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选择内分泌科实习医学生8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25岁,平均(22.9±1.1)岁。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25岁,平均(22.8±1.1)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即当实习生入科后,分配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结合临床遇见的病历进行带教,标准实习时间1个月,在带教最后1d 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写出实习意见书。
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即首先内分泌科带教老师成立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实施小组,组长由科主任兼任,其他带教老师由科室内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主治以上的医生组成。
当实习生入科后,分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按照临床路径式计划表单进行(带教计划表单每人1份),实习“一对一”的带教,对带教的内容进行逐一完成,每完成一项,在该项目后面打“√”,实习结束未执行的打“×”,标准实习时间为1个月,在带教最后1天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写出实习意见书。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具体证候诊断:(1)主证①肝胃郁热证②胃肠实热证③脾虚胃热证④上热下寒证⑤阴虚火旺证⑥气阴两虚证⑦阴阳两虚证(2)兼证①瘀证②痰证③湿证④浊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和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入院急查:全血细胞分析+血型,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血酮体、血乳酸、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
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小时、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时、凌晨 3时等时间点的血糖),动态血糖监测。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皮肤、内分泌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讨在皮肤内分泌科带教中运用临床路径理念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提升皮肤内分泌科护理教学质量。
方法将102名专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对照组52名和观察组50名。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理念教学,结合两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出科时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考试结果的优良率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通过与传统带教方法对比,临床路径理念的教学方式可使教学目的针对性增强、教学质量较前提升,该种教学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标签:临床路径;皮肤、内分泌科;护理学;教学[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 idea in the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us improving the nursing and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endocrinology. Methods 102 cases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 nur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ith 52 cases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for clinical teach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adopted the clinical path ideal teaching,and the after-the-department examination score of student nurses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student nurses to the teach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atisfactory rate to teach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 idea teaching method can pointedly increase the teaching aim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ich is worth promotion.[Key words] Clinical path;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endocrinology;Nursing;Teaching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指在临床教学实践中运用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1]。
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Abstract] Clinical Pathway, based on evidence and clinical guidelines, is a standardized treatment model with simplicity,applicability and efficacy to facilitate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 certain disease. This article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pathway combined with medical history inquiry, phys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taking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as an example. Introducing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pathway helps to standardize the clinical practi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nd provide a platform where physicians can combine their theories with practice,thus facilitating the promotion of ability of clin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mong interns.临床路径指针对某一种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是一种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以促进疾病的诊治和管理的方法。
内分泌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路径工作自查自评总结根据医院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状况,我科从2011年开头有方案、有步骤的绽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半年来临床路径自评自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前期筹备工作:⒈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和负责人。
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
⒊乐观宣教对科室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大力宣扬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学问。
二、制定并实施:通过认真学习临床路径相关学问,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10-2011增补版》,我科选择并结合自身状况,确定选择“甲亢”作为本科室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
经过初定、指导评价小组审定及修改、复审及修改三步,做到贴合我院实际状况、路径本身正确可行。
三、阅历及体会:1.常见病、多发病更相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
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阅历,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各部门亲密协作是胜利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
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机关、医护、医技、设备、信息等部门要亲密协作,临床路径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要亲密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要协作临床路径文本准时支配各项检查,设备部门要供应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各种设备,信息部门要协作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临床路径医嘱电子化)、信息回顾、统计、分析等工作。
⒊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
适当的嘉奖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乐观性,相宜的惩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当进行。
三、存在问题:1.部分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熟悉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心情,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临床路径-内分泌科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CD-10:E26.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的病例检测、诊断和治疗: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欧洲内分泌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内分泌学会、国际高血压学会和日本高血压学会,2008年)。
1.临床表现:中重度高血压(Ⅱ-Ⅲ级,血压>160/100mmHg),出现药物抵抗或者合并阵发性肌无力、肌麻痹、多尿、多饮等症状。
2.辅助检查(1)血钾:一般在2–3mmol/L,常呈持续性,但约有半数的患者血钾在正常范围。
(2)尿钾:尿钾排泄量增高(>20mmol/24h),尤在低血钾时,尿钾仍在25mmol/24h以上。
(3)血、尿醛固酮:血、尿醛固酮水平增高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患者普食,在没有服用或停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大于1周的情况下,早晨空腹卧位取血,然后起床立位2h 后再取血。
血浆醛固酮(卧位)>10ng/dl和/或(立位)>15ng/dl。
尿醛固酮排泄≥12μg/24h。
(4)血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血浆醛固酮(ng/dl)/肾素活性(ng/ml/h)比值<2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小;25–50可疑;>50可能性大。
目前认为,ARR测定只是一种筛查试验,低ARR(<25)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比较可靠,对于ARR增高(>25)的患者来说,特异性差,需要进一步进行证实试验。
(5)证实试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证实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充分抑制的前提下,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仍然存在醛固酮自主分泌外,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下产生的醛固酮均被明显抑制。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证实试验有口服高盐负荷试验、静脉盐水负荷试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激发试验。
中医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目的观察中医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5月到我院内分泌病科的临床实习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路径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临床路径带教组严格按照临床路径单内容执行诊疗计划,传统带教组根据既往理论教学学习的内容来诊治患者,比较两组学生实习前后的综合成绩和所诊治患者的疗效差异。
结果入科前摸底成绩,两组之间无差异,经过不同模式的临床带教后,两组成绩较入科前均有所提高(P<0.05),但中医临床路径带教组学生平均成绩优于传统带教组(P<0.01)。
临床路径教学组学生所管患者的疗效亦好于传统带教组(P<0.05)。
结论与传统带教方法相比,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在临床带教中广泛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s in the intern’s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Methods The clinical inte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5 were divided into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group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group wa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linical pathway shee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carried out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teaching.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nship in both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est results before the ent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After different modes of clinical teaching,the test results in both group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entry(P<0.05).However,the average score of students in the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s (P<0.01).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under control in the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group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the clinical pathways teaching method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which is suggested to be widely promoted in clinical teaching.[Key words]Clinical pathyway of TCM;Clinical teaching;Teaching method;Endocrine臨床带教是高等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是每一所教学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