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常规谷子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内蒙古种业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4
七种作物试验观察记载标准已经批准施行
李强
【期刊名称】《内蒙古农业科技》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春谷、春大麦、高粱、向日葵、玉米、春大豆、糜黍七种粮油作物田间试验观察记载标准,是由内蒙古农科院经过了3年的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的。
标准中所列项目系统完整,针对性强,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制定依据充分,科学适用。
标准的实施对统一全区作物的田间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及方法,提高试验质量,对科研、教学、生产、技术推广等部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该标准已于1989年5月4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标准计量局批准发
【总页数】1页(P6-6)
【作者】李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芝麻试验观察记载主要标准 [J], 芝麻研究室
2.甘草药材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及标准 [J], 李明;安钰;张清云;蒋齐;龙澍普;李生彬;张治科
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的内容与要求 [J], 许永利
4.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的内容与要求 [J], 许永利
5.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经建设部批准发布施行 [J], 徐詠久;闫悦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水稻品种生产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及供种单位本年度参加自治区水稻生产试验的品种为9个,对照为吉玉粳。
参试品种二、试验执行情况试验执行中,7个承试点均较好的执行了试验方案。
科左后旗推广中心承试点,受高温影响,大部分品种出穗较早,成熟较早包括对照吉玉粳,产量偏低,不予汇总。
兴安盟农科所承试点,今年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生育期间总降水量较常年偏低。
因降水量减少,日照时数较常年长,造成今年水稻上旱,品种瘪粒多。
2017年水稻生产试验主要性状汇汇总表品种名称折亩产公斤比CK±增产点次生育期天比CK±倒伏面积及点次病害级别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株高(cm)穗长(cm)总粒数(穗)实粒数(穗)结实率(%)千粒重(g)成熟期收获期点次程度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2014-22-82 619.6 12.1 6 141 -2 40 2 倒 1 1 5 80.4 92.3 15.0 125.4 110.9 88.5 23.5 通稻1号623.2 12.8 6 144 1 60 1 伏 1 1 3 4.8 84.6 91.1 20.4 116.4 101.7 87.4 25.6 松辽13-1038 615.6 11.4 6 144 1 60 1 伏 1 1 1 4.3 85.4 104.7 19.1 126.8 108.9 85.8 24.8 2014-11-79 600.4 8.7 6 142 -1 1 1 4.1 82.9 104.6 18.6 141.7 119.6 84.4 24.07 乌兰107 607.3 9.9 6 142 -1 1 1 1 4.2 82.3 104.8 18.7 126.6 111.5 88.1 24.8 乌兰105 603.5 9.2 6 142 -1 1 1 4.4 81.9 105.4 19.4 123.6 110.7 89.6 24.55 2014-20-81 601.7 8.9 6 143 1 50 1 倒 1 1 1 4 80.2 105.7 19.6 134.3 113.1 84.2 24.8 2014-22-83 597.7 8.2 6 143 0 60 2 伏 1 1 4.4 80.8 113.9 20.2 134.2 112.8 84.1 24.12 丰吉壮家1102 594.9 7.7 6 143 0 20 10 2 倒 1 1 1 4.5 85.2 101.9 18.5 119.5 103.6 86.7 24.5 吉玉粳552.5 0 143 60 1 伏 1 2 1 3 5.3 82.9 97.4 16.6 99.8 87.6 87.6 23.0主要特征特性描述品种名称耐寒性整整齐度株型穗型芒粒型颖尖色颖壳色株高cm穗长cm穗粒数粒/穗2014-22-82强齐紧凑直无椭圆黄黄92.3 15.0 125.4 通稻1号强齐紧凑散穗无中长黄黄91.1 20.4 116.4 松辽13-1038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4.7 19.1 126.8 2014-11-79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4.6 18.6 141.7 乌兰107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4.8 18.7 126.6 乌兰105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5.4 19.4 123.6 2014-20-81强齐紧凑散穗无长黄黄105.7 19.6 134.3 2014-22-83强齐紧凑散穗长红芒长红褐黄113.9 20.2 134.2 丰吉壮家1102强齐紧凑散穗短长黄黄101.9 18.5 119.5 吉玉粳强齐紧凑散穗无椭圆黄黄97.4 16.6 99.8三、品种综介1、2014-20-81 平均亩产601.7kg,比对照吉玉粳增产8.9%,6点6增。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质量分子检测中心等项目验收合格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公布日期】2014.12.31
•【字号】
•【施行日期】2014.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质量分子检测中心等项目验收合格的通报
有关盟市农牧业局,厅属有关单位:
根据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要求,在项目单位完成自验的基础上,内蒙古农牧业厅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
验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项目建设情况汇报,认真查阅了有关文件、财务及档案资料,并对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建设内容进行了实地实物检查。
通过检查验收,以下项目达到了竣工验收标准,验收为合格。
特此通报。
一、种子项目
1、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质量分子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2、内蒙古赤峰市蔬菜种苗集约化繁育基地项目。
二、植保项目
1、内蒙古丰镇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2、内蒙古商都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3、内蒙古察右中旗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4、内蒙古四子王旗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5、内蒙古达茂旗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6、内蒙古元宝山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
2014年12月31日。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试验田间调查记载项目及其标准第一部分承试单位调查填写内容1.1 试验设计1.1.1小区行数:播种时每小区实际种植的行数。
1.1.2 小区行长(m):试验设计小区行长度,保留小数后1位。
1.1.3 平均行距(cm):等行距时直接填写,大小行(垄)时求平均值,保留小数后1位。
1.1.4 株距(cm):播种时采用的株距,要求等株距种植,保留小数后1位。
1.1.5 实际种植行株数(cm):播种时每行实际种植的株数,保留小数后0位。
1.2 生育期调查记载标准1.2.1 出苗期(月.日):全区幼苗出土高约2~3cm左右的穴数达50%的日期。
1.2.2 吐丝期(月.日):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雌穗抽出花丝的日期。
1.2.3 成熟期(月.日):全区90%以上植株只籽粒硬化及苞叶呈现成熟的固有颜色。
成熟期调查必须天天进行,在小区两个边行中选有代表性植株,抠出果穗中上部籽粒,观测记载籽粒生部位出现黑层的日期。
1.2.5 记载格式:5月1日记为5-1,5月10日记为5-10。
1.3 特征特性调查记载标准1.3.1 株高(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生试-调查,区试-主持单位调查)。
1.3.2 穗位(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面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生试-调查,区试-主持单位调查)。
1.3.3 茎粗(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量地上第三节间中部茎的直径(要与叶着生方向垂直),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生试-主持单位调查)。
1.3.4 穗柄长度(cm):乳熟期每小区定点10株,测定穗着生茎节至穗基部长度,分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0位(生试-主持单位调查)。
1.3.5 叶数(片/株):每小区定点10株,随着玉米生长,标记叶片。
抽雄期后调查主茎叶数,求其平均数,保留小数后1位(区试、生试-主持单位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试验DNA指纹鉴定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玉米品种试验管理,完善自治区品种试验玉米品种的一致性和真实性鉴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DNA指纹鉴定是依据不同品种SSR指纹谱带对品种的一致性和真实性进行判定。
检测结果作为试验品种的淘汰、继续试验和推荐审定的依据。
第三条本办法依据《国家区试玉米品种一致性及真实性DNA 指纹检测技术》标准检测。
第四条根据年度试验方案送检样品的要求,试验主持单位或负责编号的单位向指定的检测单位及时、足量、保质地提供DNA 指纹检测所需的种子样品。
第五条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品种的备份样品保存3年以上,通过自治区审定、认定品种的备份样品保存10年以上,用做品种试验或检验鉴定的标准品种。
第六条根据田间品种性状表现,对预备试验和第一年区域试验品种的一致程度抽检;对进入第二年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品种的一致程度统检。
第七条一致性检测为1~3级的品种,可正常试验或推荐报审;一致性检测为4~5级的品种,予以停止试验或不予推荐报审。
第八条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均做真实性检测,检测试验品种与已知品种之间的差异程度;同一试验品种年际之间、不同组别间的差异程度。
同步制作该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图谱。
第九条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的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遗传差异较大(差异位点数≥2)的停止试验。
发现试验品种与已知品种在遗传上差异微小,即相同或高度近似(差异位点数≤1)的停止试验。
第十条两个(含两个)以上不同名称的试验品种,在遗传上相同或高度近似(差异位点数≤1),由参试单位协商成一致文字意见,报送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对于未通过一致性或真实性检测的品种,由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将检测结果及时通知品种的参试单位。
第十二条对于在试验期间不同年份、不同组别更换品种的参试单位,将停止该单位下一年本作物所有品种的申请资格。
第十三条已知品种的确认坚持优先原则。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泡了一杯热咖啡,准备开始这场关于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玉米品种试验的实施方案写作。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我赶紧拿起笔,记录下这些灵感。
一、试验材料1.选用品种:根据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0个普通玉米品种。
2.种子质量:确保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发芽率不低于95%。
二、试验设计1.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为10平方米。
2.对照品种: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
3.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以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三、试验实施1.播种:按照试验设计,将种子均匀播种在试验田中,注意保持播种深度和株距。
2.管理:试验期间,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水肥充足,病虫害防治及时。
3.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株生长情况,记录生育期、植株高度、果穗性状等数据。
4.产量测定:成熟后,对每个小区进行产量测定,计算平均产量。
四、数据分析1.数据整理: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分析。
2.方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多重比较:对差异显著的品种进行多重比较,找出最优品种。
1.结果展示:将试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品种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指标。
2.推广应用: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种植的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推广。
3.改进措施: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试验提供参考。
此刻,阳光已经移到了窗角,我的咖啡也喝完了。
看着满满当当的方案,我满意地笑了。
这个方案既考虑了试验的科学性,又注重了实际应用,相信会对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就等着实施方案的落地生根,期待着丰收的喜悦吧!一、密度问题种植密度高了,玉米争养分,个头小,产量低;密度低了,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也上不去。
解决办法就是,根据品种特性,提前做好密度试验,找出最佳种植密度。
******田间设计及要求(一)试验设计区域试验:设2次重复,6行区,行长8米,行距40厘米,小区面积19.2m2,密度3万株/亩。
试验区周边设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行。
生产试验: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20m2,行距40厘米,小区长宽比要<5:1,密度3万株/亩。
试验区周边设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行。
(二)供种要求区域试验每试点每品种供种量为0.2公斤,生产试验每试点每品种供种量为0.5公斤。
各供种单位必须于4月10日前将参试种子寄到各承试点,并同时提供品种类型说明、品种性状描述、栽培管理说明。
(三)田间管理试验地在质地、气候、地形、肥力、茬口等方面要具有代表性、一致性。
避免人为影响和鸟、鼠、牲畜等危害。
试验田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田间管理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
试验播种期、播种方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安排。
五、抗性鉴定与品质分析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供种单位自行到指定单位进行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指定单位如下:抗性鉴定指定单位品质分析指定单位六、观察记载与收获田间调查人员要固定专人,由经过培训的持有田间试验技术证书或者长期担任谷子品种试验的技术人员担任。
整个生育期间的调查记载要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常规谷子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做到及时、准确、完整,不得空项。
试验报告要由二名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并签署二人姓名,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上报。
七、试验总结(一)各承试单位于11月15日前将《2015年自治区谷子品种(常规)试验年终报告》分别以邮寄和电子邮件形式报试验组织单位和主持单位。
(二)因人为或受灾而报废的试验,于报废后10天内以函件的形式向自治区种子站品种科和试验主持单位通报情况。
(三)试验结束后,主持单位应及时汇总试验结果,提出品种是否继续试验的建议。
同时根据田间考察和总结上报情况对每个试点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指出试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
(四)如果试验对照品种的产量低于本区组产量平均值,主持单位应逐点采用本区组品种(含对照)产量的平均值作为产量对照指标,汇总结果以增产3%标准来衡量各参试品种产量是否达标。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1 试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综合抗性及遗传稳产性、适应性,为筛选我区不同生态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试验、审(认)定和推广步伐。
2 试验组别及单位分工2.1 试验组别根据我区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设置7个熟期组(如下表)。
熟期组对照品种种植密度(株/亩)生育期指标(比对照≤天)超早熟组区域试验、九玉201 5000 3极早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九玉5 5000 3早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丰垦008 4500 3中早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九玉1034 4500 3中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金山33 4500 3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丰田6 4500 3晚熟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郑单958 4500 32.2 主管部门负责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执行情况检查、试验结果汇总等。
单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负责人:陈春梅地址: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74号邮编:010010联系电话:0471-******* 传真:0471-*******E-main:chenchunmei0224@2.3 试验主持单位及负责人承担品质分析样品穗的套袋、样品邮寄任务,完成试验汇总报告,指导、检查试点。
超早熟、极早熟、早熟组:内蒙古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祁春阳,qcy9898@ 中早熟、中熟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邮寄所,冯勇,fy6250@中晚熟、晚熟组:内蒙古中农种子科技有限公司,郭志明,tlgzm@2.4 承试单位承担相应试验任务,完成试验总结报告等。
2.5 种子接收与编码单位负责试验种子的接收、分装、编密、邮寄等。
3 参试品种和供种单位(见附表)4 试验设计与要求4.1 试验种子要求4.1.1 供种量所需要求种子已包括标准样品和测试鉴定种子。
⑴区域试验:由预试进入区试每品种供种7公斤,引种试验的每品种供种5公斤。
1 试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评价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组别及单位分工1 试验组别1 一年区域试验组别2021年参加一年区域试验的品种,组别为6个熟期组。
2单位分工1组织单位负责试验方案的制定、组织试验执行情况检查等工作。
2 试验主持单位及负责人超早熟、极早熟组呼伦贝尔市种子管理站,地址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路供销综合楼;早熟组呼伦贝尔市种子管理站,地址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路供销综合楼;中早熟、中熟组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地址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中晚熟、晚熟组赤峰市种子站,地址赤峰市红山区钢铁西街151号;3 承试单位承担相应试验任务,完成试验总结报告等。
4 种子接收单位与负责人种子分别邮寄到主持人单位,由主持人邮寄到承试单位。
3 参试品种与承试单位(见表3至表7)本年度普通玉米品种试验参试品种723个(不含区试对照),试验点44个(不含申请者自行开展生产试验点)。
其中,一年区域试验6组,参试品种539个,试验点36个;二年区域试验5组,参试品种135个,试验点27个;生产试验6组,参试品种69个,全部由育种单位自行开展生产试验。
4 试验设计与要求1 试验设计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不少于4行,必须种植玉米。
田间设观察大步道5~0m,区排间的间隔在0.5 m左右,不得在小区两头设大步道。
1 一年区试试验采用间比法,不设重复,每隔8个品种设一对照。
地长不够安排8个品种时,可适当减少品种间隔数,但靠边小区必须安排对照。
小区面积20m2,必须种植为5行区。
各试点品种排列顺序要具有随机性。
2二年区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2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必须种植为5行区。
3生产试验区生试同步进行与进入生产试验的品种申请者参照自治区统一试验方案自行开展生产试验。
2012年自治区杂交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与供种单位参试品种5个(含对照),详见下表:参试品种供种单位赤09-240 赤峰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续试2004-1630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新增2002XY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新增鑫杂谷1号巴林左旗鑫达种业有限公司新增张杂谷3号(CK)赤峰市种子管理站二、试验执行情况及汇总6个试点基本按照实施方案执行(表1),试点结果全部参加汇总。
三、气候情况试点分布在赤峰市松山区、元宝山区、喀喇沁旗、巴林左旗、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其中:赤峰松山区、元宝山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降雨较多,地温低于历年同期,但对出苗影响不大,试验区出苗整齐,苗期生长正常。
7月份降雨偏多,抽穗-开花期推迟。
8月下旬到9月15日,谷子灌浆成熟期,持续高温干旱,对谷子灌浆成熟不利,对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赤峰喀喇沁旗:春季气温高,雨水充沛,出苗情况好,夏季干旱少雨,由于灌溉及时没有影响产量。
日照偏少,特别是8、9月份,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赤峰巴林左旗:整个生育期内降雨多,湿度大,温度较往年偏低,使谷子生育期偏长,整个7月雨水较多,抽穗开花期较正常年份推迟6—7天,8—9月份谷子灌浆,成熟期雨水、温度适中,对谷子灌浆成熟有利。
通辽市:生育期间降水明显比常年偏多,大约多40%左右。
阴雨多天,日照较常年偏少,给虫子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蘖期钻心虫发生,是后期出现倒伏的主要原因。
拔节期和抽穗期一代粘虫和二代粘虫发生,虽然进行了及时防治,但对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
呼和浩特:今年的特殊气候并未影响谷子的生长发育,秸秆粗壮,株高很高的品种也没有发生倒伏现象,谷穗比往年也较大,产量也较往年高的多。
四、品种综述1、赤09-240:生育期平均114.6天,比对照张杂谷3号生育期短4.2天。
主茎平均高110.6cm,主穗长26.0cm,穗纺圆筒形,穗松,单株穗重32.2g,单株粒重22.5g,出谷率67.4%,千粒重 2.9g,黄谷黄米。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糜子品种生产试验情况通报一、参试品种与供种单位参试品种供种单位甘9308-1-10-3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赤糜1号(CK粳)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二、试验执行情况及汇总本试验设立4个试点,即赤峰鑫达种业试点、赤峰喀喇沁旗试点、赤峰农科院试点、鄂尔多斯试点。
各试点基本按照实施方案执行(表1),试点结果全部参加汇总。
三、气候情况赤峰鑫达种业试点:整个生育期内降雨多,湿度大,温度较往年偏低,使糜子生育期偏长。
整个7月雨水较多,抽穗开花期较正常年份推迟6—7天,8—9月份糜子灌浆,成熟期雨水、温度适中,对糜子灌浆成熟有利。
喀喇沁旗试点:春季气温高,雨水充沛,出苗情况好,夏季干旱少雨,由于灌溉及时没有影响产量。
今年总体日照偏少,特别是8、9月份,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赤峰农科院试点:4-6月份,多雨低温,出苗不整齐。
苗期生长缓慢。
7-8月份后期雨多,个别品种黑穗病较重。
8月下旬到9月初,大风致使部分高秆倒伏,影响产量。
鄂尔多斯试点.:与往年比较,整个生育期间平均气温值偏高,积温较高,月降雨量明显偏多。
利于苗齐、苗壮。
生育后期平均气温值偏高,更有利于单株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有利于糜子高产。
四、品种综述(详见表2-6)1、甘9308-1-10-3:生育日数平均110.3天,比对照赤糜1号(CK粳)长2.3天。
平均株高163.7cm,主穗长43.9cm,侧穗型,单株穗重19.7g,单株粒重14.1g,出黍率72.6%,千粒重8.5g,粒椭圆形,粒黄色,米黄色。
平均亩产籽实249.7kg,较对照赤糜1号(CK粳)减产6.8%,四点一增三减。
鑫达试点黍锈病、黍瘟病分别为2、3级,其他试点为1级;各试点无黑穗病、红叶病发生;鑫达试点发生轻度倒伏。
其它试点无倒伏。
2、赤糜1号(CK粳):生育日数平均108.0天。
平均株高154.8cm,主穗长43.9cm,侧穗型,单株穗重22.9g,单株粒重13.7g,出黍率62.4%,千粒重7.9g,粒椭圆形,粒黄色,米黄色。
内蒙古自治区常规谷子品种试验观察记载
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物候期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全区50%幼苗猫耳展开第一片真叶露出叶鞘时的日期。
3.分蘖期:全区50%幼苗分孽(零星出现第一分孽)露出叶鞘时
的日期。
4.拔节期:全区50%以上植株的茎节出现于地面1.5—2.0厘米的
日期。
5.抽穗期:全区50%以上植株穗尖由上部叶鞘中伸出的日期。
6.开花期:全区50%植株主穗中部小花开始开花的日期。
7.成熟期:占取样范围内90%以上的主穗的谷粒已显现原品种成熟时的颜色,且谷粒内含物呈粉状而坚硬时的日期。
8.收获期:实际收获的日期。
9.生育日数: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天数。
二、植株及穗部性状
1.主茎高:在成熟期或室内调查,测量分蘖节至穗基部(穗茎节)
的长度,求平均值。
2.穗型:分为纺锤、圆筒、圆锥、棍棒、长鞭形及异形穗(猫
爪、鸭嘴、龙爪、佛手、鸡爪)等
【注】1-7依次为:鸡嘴形、纺锤形、圆筒形、棍棒形、鸭嘴形、猫爪形、佛手形
3.主穗长度:自主穗基部的第一穗码(包括无效穗码)至穗尖的长度。
4.主穗紧密度:指主穗码的着生密度。
穗码着生密度=穗码数/穗长
(厘米)。
按一厘米长度谷穗着生的码数划分为三
级:松(≤4个)、中4—5个)、紧(≥5个)。
5.粒形:分为球形、椭圆形
6.粒色:分为白、黄、红、灰、黑、褐黄。
7.米色:一般分为黄、淡黄、白、灰色等。
三、生物学特性
1.抗倒伏性:谷子生育期间,于风雨灾害后及成熟前目测各品种倒伏程度,倒伏面积,倒伏后的恢复情况及对产量的影响,将倒伏性分为5级,分别以0、1、2、3、4表示。
0级:无倒伏症状或者稍微倾斜,但能很快恢复直立对产量无影响。
1级:倾斜角度≤30°、倒伏面积15%,对产量有轻微影响。
2级:30°倾角≤45°、倒伏面积为30%以上,对产量有影响。
3级:45°倾角≤60°、倒伏面积为50%以上,对产量有较大影响。
4级:倾角60°以上,倒伏面积为50%以上,并严重减产。
调查时记明倒伏部位和生育阶段。
注意钻心虫等虫害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倒伏与健株倒伏的区别。
2.病虫害
病害:于病害发展高峰期,取样调查各小区计产行数,根据不同病害,分别以病株、病叶率和病害严重率表示。
(1)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病毒病等类型病害,均以病株率表示。
病株率(%)=发病茎数÷取样茎数×100
(2)谷锈病:于病害盛发期,目测各品种病株率和严重率分别予以记载,严重率分五级,分别以“0”、“1”、“2”、“3”、“4”表示。
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点(高抗);
1级: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抗);
2级:植株中部中叶片有中量病斑,下部叶片有枯死(中抗);
3级:上部叶片有中量病斑,中部叶片有枯死(感);
4级:上部叶片有多量病斑,全株基本枯死(重感)。
(3)谷瘟病:于病害盛发期,目测病斑占总叶面积的百分数,分五级以“0”、“1”、“2”、“3”、“4”表示。
0级:植株叶面无病状(高抗);
1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0%以下(抗);
2级:病斑占叶面积的11%-25%(中抗);
3级:病斑占叶面积的26%-40%(感);
4级:病斑占叶面积的41%以上(重感)。
(4)纹枯病:此病目前尚无统一调查标准,暂时按下达标准记载,于灌浆中后期调查,分为五级分别以0、1、2、3、4表示。
0级:无发病症状(高抗);
1级:主茎茎部1-2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抗);
2级:主茎地上部3-5片叶叶鞘有轮纹状病斑(中抗);
3级:主茎地上部6片叶以上叶鞘有轮纹状病斑(感);
4级:全株叶鞘均出现轮纹状病斑(重感)。
当地未发生的病害可不逐项记载,只用文字说明。
虫害:主要指钻心虫蛀茎,于成熟前调查100株,计算蛀茎株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四、经济性状
1.产量构成因素:取代表性植株10—20株,收获后室内调查,将
根剪掉,测定以下项目:
1)单株秆重:以茎节至分蘖节之间谷草的重量,求其平均值。
以克
为单位,保留小数后一位。
2)单株穗重:将谷穗从穗茎部切下称重,并注明穗数。
以克为单位,
保留小数后一位。
3)单株粒重:将谷穗脱粒后称重,求其平均值。
以克为单位,保留
小数后一位。
2.千粒重:同一品种数取两个500粒。
用百分之一天平称重,到
小数后一位,两次相差不得超过0.5克。
将两次重量结
果相加即为千粒重。
3.出谷率:将取样考种的谷穗脱粒后称重,求其百分率。
百分率(%)=(谷粒重/谷穗重)×100
五、产量
收获时,割除每一试验小区两端各1米,剩余部分全部收获,自然风干后,称重,计算:
籽实产量:脱粒后晒干扬净的小区子粒产量称重。
折算成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