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春秋无义战”,事实上都是为自己称霸诸侯国而西
扩大势力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读对字音
秦军氾( fán )南 无能为( wéi )也矣 共( gōng )其乏困
若不阙( quē )秦
夜缒( zhuì )而出
夫( fú )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使杞( qǐ)子、逢(páng)孙戍之
而:表修饰
亡:使…灭 亡。 使动 用法。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 烦执事。
而:表顺承
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 方的敬称
课文翻译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 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 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 (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背景介绍
此战影响 烛之武说退秦师后,动摇秦晋联盟。两年后秦攻打郑国, 郑早做准备,秦无功而返。在回师的路上,晋国对其进行 了伏击,秦军大败,秦将被俘获,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崤之战”。
首通 郑 当周 国 其王 地 。, 处
东中 邻原 群: 雄北 。临 齐晋 楚国 秦, 晋南 争接 霸楚 ,地 郑,
介绍背景——晋秦围郑。开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 下伏笔。
课文翻译
“言于郑伯”相当于“于郑伯言”
状语后置句
若:如果。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使:派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师:军队。
之:代词, 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 答应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