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密度、压强、浮力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2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 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②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③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④上浮、漂浮、悬浮;⑤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⑥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②密度;③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④浮力;⑤阿基米德原理;⑥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 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压强、浮力单元复习一、学习要求:? 压强的基本概念复习? 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其应用复习? 大气压强的测量及相关复习? 浮力的基本概念复习? 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的计算复习?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二、要点揭密1.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 (2)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承面相垂直.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承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面,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3)单位:如重力、摩擦力等其他力的国际单位一样,是N.? (4)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 ?2.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 p=F/S? 上式为压强的定义公式,可普遍适用于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式中F为压力,单位用N;S为受力面积,单位用m2,p即为压强.?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Pa.????? 1Pa=1N/m2???? 它表示每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4)在生产和生活中,如果要减小压强,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如果要增大压强,则可以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但从实际出发,压力大小往往是不可改变的,则减小压强应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应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3.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特点?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3)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 式中ρ为液体密度,单位用kg/m3;g=9.8N/kg;h是液体内某处的深度,单位用m;ρ为液体压强,单位用Pa. ? 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深度h有关,跟液体重、体积、容器形状、底面积大小等其他因素都无关.? 由公式p=ρgh还可归纳出:当ρ一定,即在同一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在不同的液体中,当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p与液体密度ρ成正比.?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里如果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器、马路涵洞等就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4.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1atm=76cmHg=1.013×105Pa。
2013中考物理一轮专项复习题--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专题一.中考考点1.理解压强概念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比较和计算压强的大小.2.记住并理解液体、大气压强的决定因素.3.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计算浮力.5.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浮=(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例题1.某同学在做“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时,砝码盒中共有100克、50克、10克、5克砝码和一个,20克砝码两个。
⑴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后,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可以调节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端旋动,使天平横梁水平。
在判断天平横梁是否水平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
⑵当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______盘里,按________的顺序在______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有一只广口瓶,它的质量是0.1千克。
⑴当瓶内结满冰时,瓶和冰的总质量是0.37千克。
此瓶的容积是多少?⑵若冰块吸热后,有0.2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⑶若用此瓶来装煤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煤油?⑷若有2千克煤油,用这样的瓶来装,至少需要用几个瓶子?⑸若此瓶内有0.2千克水,若向瓶内投入质量为0.01千克的小石子20颗,水面上升到瓶口,这种小石子的密度是多少?⑹若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
1、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2、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3、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第十二讲压强复习学案一、知识结构:1关于压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上D、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因此压力就是重力2、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余下的半块与原来的整块相比()A、对地面的压强不变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为原来的一半3、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尽量做得宽些B、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宽些C、拧螺丝时,在螺母下加一个较大的垫片D、用一条细线将松花蛋切开4、一只烧杯中盛满水,若放一只手指入水中,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A、减小B、增加C、不变D、无法判断5、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发现大气与液体有相似的性质,因此对照液体压强知识来学习大气压强,这种学习方法叫:()A、比较法B、模型法C、控制变量法D、类比法6、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7.浸没于水中的钢球,在继续下沉过程中,它受到的( )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不变,压强变大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8.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9.三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盛煤油、乙盛水、丙盛盐水,当三个容器的底部所受的压强相等时,则容器中的液面最高。
(ρρρ)盐水水煤油10.底面积为0.1m2、重3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3×10-2m2的水平凳面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 A.30 pa B.3000 pa C.10000 pa D.90000 pa11.(鞍山)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B.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12.(杭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B.F l > F2 C.p1<p2 D.p1>p213.(来宾)下列四个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B.护士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D.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14.(宜昌)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17.(茂名)如图所示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吹乒乓球B.吸饮料C.简易喷雾器D.吹纸带第十三讲 浮力 复习学案1. 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
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外力变化量一、浮力变化量与压力压强变化量 将一个小球分别投入不同液体中,物体重力为G ,受到的浮力为F 浮。
①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变化 F 浮(G ) F 浮(G -F 拉) F 浮(G -F 支) ②杯底受到的总压力变化 ΔF 液(F 浮)ΔF 液(F 浮)ΔF 液+F 球(G )③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变化(固体压力变化)=+=++F G G G F G G G ⎧⎪⎨⎪⎩原液容现液容 =+=++F G G F F G G G F ⎧⎪⎨-⎪⎩原液容浮现液拉容 G求解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
ΔF 浮=ρ液g ΔV 排=ρ液g S 容Δh 液=Δp 液S 容=ΔF 液ΔV 排=V 排2-V 排1=(Sh 2-V 液)-(Sh 1-V 液)=S (h 2-h 1)=SΔh 液及时训练1.(多选)小昊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C.整个过程中,水对杯底压力的增大量等于铝块所受浮力增大值D.整个过程中,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2.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500Pa ;用细线拴住一个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 ;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
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 3,g 取10N/kg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h 1V 排1排2h 2SS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3.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如图所示。
浮力和压强的所有公式F浮=P液gv排F浮=G-F拉F浮=F上-F下平衡法:F浮=G物漂浮时:P物/P液=V侵入体积/总体积压强:P=pghP=F/S怎样做好物理浮力题无论是初学“浮力”,还是中考复习,都感到这部分内容越学问题越多,题目越做越难。
经常在中考临近时还有很多好同学从各种渠道拿一些“浮力”习题来请我解答。
对于该现象,我从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浮力问题是在力、密度、压强学习之后才引入的。
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内容本身就在中考知识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学浮力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足怪了。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并不知道中考的要求,所以感到难学就拼命解题。
尤其是一些教师也认为题目越难越有成效,中考把握越大,不惜把一些超纲题、竞赛题也大量地给学生演练,弄得师生都不堪重负,这种高成本(指付出的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学好“浮力”是否更好些呢?一、学好浮力的关键是把力、二力平衡、密度和压强的知识理解透彻因为浮力实际上是上述知识的一个应用。
或者说是在掌握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来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其难度大、题型多就成为必然。
例:如图,同一物体分别浸在不同的两液体中,受到浮力分别为F1和F2;物体底面受到两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压强分别为P1和P2,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则:F1F2,F1’F2’,P1P2,ρ1ρ2(皆填<,=,>)这里若立即用浮力的几个关系式去计算,实际上是不必要的,也十分困难。
但若冷静地看到,物体在A、B容器中,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漂浮和悬浮的特例),则立即可知F1=G物,F2=G2物,因此F1=F2;其次,联想到浮力是液体向上托住物体的力,该力本质上就是浮力,即F1和F1’,F2和F2’是同一个力,当然有F1’=F 2’。
根据压强关系P=FS,因为同物体底面积相同,压力相同,因此P1=P2。
最后,可根据F1=F2有ρ1gV1=ρ2 g V 2牞因为V1<V2则有ρ1>ρ2。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归纳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压强和浮力的问题,压强和浮力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压强和浮力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一:压强1、压力: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比法3、压强: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压强和浮力知识点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专题10 密度、浮力、压强探究【考点1】密度探究【例1-1】某商店在出售一种比市场价便宜很多的银手镯,吊牌上标注着是纯银。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质量监督部门通过测密度来鉴定真伪。
已知ρ银=10.5g/cm3。
下面是他们的测量过程:(1)天平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左偏,则应把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将手镯放在左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天平重新平衡。
如图1,则手镯质量m=________g。
(3)将手镯放入如图2所示装满水的烧杯中,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3。
通过计算可知手镯密度为________㎏/m3。
(4)若测量手镯体积时,未放入手镯前烧杯中水未装满,则会使密度测量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变式1-1】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 .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C .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________(填步骤序号)。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________克,体积为________厘米3,冬枣醋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
【例1-2】小科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某品牌可乐的密度。
请回答相关问题:⑴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
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⑵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存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完整版)中考浮力压强专题本专题将介绍浮力的产生原因、测量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以及浮力的应用。
浮力规律总结如下:一、漂浮问题“五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二、沉底问题“五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小于它受的重力;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不同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沉底,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都等于物体的体积;4.物体沉底时,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物体的质量,等于液体的密度乘以物体的体积。
三、排水问题:1.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知道浮力可求排水量,反之也可求浮力。
2.如果液体密度一定时,排水量的变化量等于浮力的变化量除以液体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在同一中,排水量的变化量等于液体深度变化量乘以的底面积。
4.在同一液体中,排水量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乘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5.物体放入液体中时,排水量等于液体的底面积乘以液体上升的高度。
四、浮力与上下表面的压力:1.浮力是上下表面压力的合力。
2.应用:一般用上述公式求不规则图形受到液体给它的压力。
五、浮力与压强:1.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如果物理在液体中向下运动时,浮力的变化量等于液体对底的压力变化量。
压强变化量等于压力(浮力)变化量除以底面积。
2.当物体漂浮时,液体对物体底面的压强等于浮力除以物体的底面积,反之浮力等于物理底面受到压强乘以物体的底面积。
六、密度计原理:密度计放入不同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相同,可以应用浮力相等列方程。
以上规律都是在液体中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物体在空气中,则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微专题四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常见的综合类型有:压强与密度的综合、浮力与密度的综合和密度、压强与浮力的综合三种类型,一般以计算题形式进行考查,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将密度、压强、浮力连在一起的纽带是密度。
(2)由于关于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因此要学会提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从而进行公式的选择。
(3)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类型1压强与密度的综合(2021·北京)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
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ρ甲<ρ乙,p甲<p乙B. ρ甲<ρ乙,p甲=p乙C. ρ甲>ρ乙,p甲>p乙D. ρ甲>ρ乙,p甲=p乙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且液面相平,因此V甲<V乙;又m甲=m乙,根据ρ=mV可知,ρ甲>ρ乙;根据p=ρgh进行分析可知p甲>p乙。
C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试管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试管中的小,因液体质量相同,由ρ=mV可得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比乙试管内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 正确。
(1)p=ρgh可知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关系。
(2)p=ρgh既可以求液体的压强,也可以求均匀实心规则固体的压强。
(3)可以通过ρ=mV进行求解密度或比较密度的大小关系。
类型2浮力与密度的综合[生活应用](2022·肥城月考)小明利用量筒和一个带胶塞的小瓶测量矿石的密度,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0;②将小瓶放入量筒内,小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为V1;③将适量的矿石放入小瓶中,再将小瓶放入量筒内,小瓶仍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为V2;④将瓶内的矿石全部倒入水中,再将小瓶放入量筒内,读出体积为V3。
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专题一、复习目标(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2)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 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 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 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浮=(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典例解析1、有关密度的计算例1、一个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65克,将30克的沙子投入容器中,有水溢出,此时容器及水、沙子的总质量为83克,求沙的密度?针对性练习:1、质量0.9千克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0.1升,求:(1)冰的质量是多少?(2)冰的密度是多少?2、纯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来检验,则合格产品的密度应在什么范围之内?2、有关压强的计算例2、如图1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倒入4 Kg水的高度是30cm。
(g=10N/Kg )求:(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针对性练习:1、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
野生动物调查员在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底面积为10 cm2的容器放在足印旁边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沙子,直到泥地上出现和黑熊足印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子的容器总质量为1.25Kg,g=10N/Kg ,求:(1)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
中考物理浮力考点、题型超详细思路解析,攻破浮力难题!近年中考中有关浮力难题多以阿基米德原理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通常会跟压力、压强、质量、密度、杠杆、滑轮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
一、浮体浮体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1)先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只受到重力G物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并处于静止状态。
(3)列出二力平衡的方程:F浮=G物。
(4)展开求解:将求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重力公式G物=m 物g(或G物=ρ物V物g)求未知量。
1.漂浮体例1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四分之三;将这个木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它也浮在液面上,并且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五分之二。
求:(1)这个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
提示:(1)利用木块漂浮,F浮=G物,ρ水V排g=ρ物V物g,ρ物=(3/4)ρ水=0.75×103kg/m3。
(2)利用F液浮=F水浮=G物,∴ρ液V液排g=ρ水V水排g∴ρ液=(5/4)ρ水=1.25×103kg/m3。
答案:(1)木块的密度是0.75×103kg/m3。
(2)液体的密度是1.25×103kg/m3。
变式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24cm3。
把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切去,将剩余部分再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又有18cm3的体积露出液面。
这个木块的密度是多大?提示:根据浮沉条件利用两个等式F′=G+G′,F浮=G展开解题。
答案:ρ木=0.75×103kg/m3。
例2边长为1dm的正立方体木块,漂浮在酒精液面上,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底部去掉一部分,粘上体积相同的玻璃后,投入某种液体中,它仍漂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980Pa,酒精和玻璃的密度分别为ρ酒精=0.8×103kg/m3,ρ玻璃=2.4×103kg/m3,胶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求:(1)木块的密度(2)玻璃的质量提示:(1)F浮=G木ρ木=0.4×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