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70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5.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6.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7.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8.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9.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3.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同学们,第六单元的课文我们学完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单元的最后一部分——语文园地六。
二、识字加油站1.谈话导入:2.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每个词语读两遍。
3.开火车读词语,纠正字音。
明确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来读词语,一人读一个词语,比比哪列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
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认真听“小车厢们”读得对不对。
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览”不能读成“nǎn”,“诊、哨”都是翘舌音。
4.引导观察: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行词语,认真观察,每一行词语有什么相同点?预设:第一行词语都带“馆”字,第二行词语都带“所”字。
教师讲解:“馆、所”前面的词是对这一场所功能的说明。
5.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了解的场所。
结合生活经验,引导说话: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
6.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其他的场所名称。
(1)联系生活,启发思考:学生自由回答。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等9个生字,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3.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4.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5.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6.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7.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进入各种场所,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你能认识多少生字。
马上进入“语文园地六”,在“识字加油站”驻足观光。
二、识字加油站(课件)1.师:你能读出这些场所的名称吗?出示课件: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2.尝试认字。
3.学生尝试读,老师随时纠正。
4.这些生字你能认出吗?出示:“博、馆、览、技、育、研、究、哨、诊”,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
5.展示读。
6.交流识字方法。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7.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馆究诊熟字加熟字:研(石+开) 哨(口+肖)8.请你试着给这些字组词。
学生自由组词,师生评价。
9.拓展识字说话。
(课件)师:你还去过哪些场所?生回答。
三、字词句运用师:词语读好了,这些字你会写吗?注意认真观察,争取书写正确、美观。
1.请同学们观察,然后同桌交流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
(课件)(1)“含”字注意不要多写一点,“迎”字不要多一点,“留”字不要少写一点。
(2)“荡”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满”字是左右结构。
“敬”字是左右结构。
3.小结:字要一笔一画地写,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观察,多练习,才会写出一手好字。
--------------------------------------------------------------- 最新资料介绍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课方案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课方案【教课要求】 1. 在生活中识字 , 规范书写汉字。
2.依据语境 , 判断词语的意思 , 沟通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会写话 , 学会按要求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4.累积古诗词。
5.阅读《最大的书》 , 学习快乐念书法。
【要点难点】 1. 在生活中识字 , 规范书写汉字。
2.词语分类 , 概括同一类词语。
划分词语的意思 , 领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灵巧运用。
3.学会写话 , 学会按要求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礼拜天 , 小明和妈妈一同去出去玩 , 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二、认字写字 b gu ǎn lǎn y yn jiūsho zhěn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 读句子 , 稳固认字。
(课件出示句子)礼拜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到达博物馆,哇,1 / 8里面的藏品真多呀 ! 我们一件一件认真察看, 连连发出惊讶。
观光完博物馆 , 我们到达展览馆 , 展览馆里人流如潮, 大家有序参观, 次序井然。
我们又到达科技馆 , 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
哎, 光观光可不可以 , 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 , 于是 , 我们就到达体育馆去锻炼身体。
下午 , 我们又去了研究所 , 因为吃坏了肚子 , 只能去诊所打了一针。
5.测试。
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b gu ǎn lǎn y yn jiū sho zhěn馆博育览诊研究哨指名回答。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优秀课教学设
计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叠词,新字,复习旧字。
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秀洲实验小学老师感到很舒服。
看,我们的地面干干净净的,课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我们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兴啊,我想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是快快乐乐的。
问:老师刚才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几个好词,你听出来了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任丘市议论堡小学纪亚新一、教学目标:1、展示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制度和图书管理守则,学会整理班级图书角。
2、积累李绅的古诗《悯农》,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悯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展示班级图书角的成果,积累古诗《悯农》。
难点:学会整理班级图书角,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准备:学生自备故事书、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师:上一次口语交际时,我们才共同制定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公约,孩子们觉得有了这个图书管理公约以后,借图书是不是比以前方便了呢?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优点或不足点。
3、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我们班的图书角。
(二)展示台。
1、师生讨论交流。
(1)师:我们班的图书角都有哪些优点?有没有不足的地方?(2)分小组交流。
(3)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有话可说。
2、分小组进行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小结:(1)我们制定了《图书借阅公约》。
(2)我们班有《图书管理守则》。
(3)我们班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便于寻找。
(4)我们班的图书都有编号,借了以后便于归还,也便于登记和摆放。
(5)我们班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管理。
……教师小结:同学们,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的好习惯。
(三)日积月累。
1、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把古诗《悯农》读通读顺。
(2)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重点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
3、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粟、犹”,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理解字义:粟:谷子,小米。
《语文园地六》说课稿大家好!我就这节课教学思路向大家做一说明。
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单元后的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点,主要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
我设计按四课时实行教学,其中:“日积月累”和“宽带网”用1课时,“习作”用两课时,“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用1课时。
今天这节课用1课时教学“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教材安排了两组句子,引导学生能通过读,通过观察发现同一字在不同句子中存有的不同意思。
“日积月累”安排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
”“读读背背”安排了五句写景的古诗名句,要求学会准确朗读古诗中的句子,并能在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把它背下来。
“读读记记”编排了三组不同形式的词语,会准确朗读“AABB”式、“又……又……”式和“不……不……”(ABAC)式的词语,了解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记下来。
2、说教学目标: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学习应用。
③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二、说教法教学“我的发现”时,先引导学生读句子,在读中观察、发现同一字在不同句子中存有的不同意思。
然后通过练习证实这个发现。
教学“读读背背”时,先引导学生多形式的如:指名读,小组读,分男女读,齐读等朗读古诗,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交流古诗大意,为背诵古诗打好基础,最后试背。
教学“读读记记”时,还是以读为主,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三组词语的特点,并做一些口头的扩展练习。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练习使用这些词语。
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区分字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谢谢!原州七小哈瑞贞。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
3.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
4.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5.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
6.能仿照例文,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7.能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
8.能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9.自主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能在句子中根据语境推断出词语的意思。
2.能大胆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多问为什么,展开想象,引发对大自然的思考。
3.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在假期里有没有出门旅游,有没有到过博物馆、科技馆这样的文化类场所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
识字加油站1.出示各场馆图片,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游览这些地点。
出示图片及对应名称。
同学们认识这些建筑物,那么会读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出示8种单位处所的名称及相应图片。
bóguǎn lǎn yùyán jiūshào zhěn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2.我知道:“馆”是开展文化等活动的场所。
“所”是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
3.我还会说类似的词语:美术馆、图书馆、天文馆、看守所、招待所、指挥所。
去掉词语拼音,认读词语。
(结合图片,以图识字)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4.读句子,巩固认字。
(课件出示)星期天,我和妈妈出去玩,我们先来到博物馆,里面的藏品真多呀!我们仔细观察每一件藏品,发出连连惊叹。
参观完博物馆,我们来到展览馆,展览馆里人山人海,大家有序参观,秩序井然。
我们又来到科技馆,那些机器人啦、天文望远镜啦真吸引人。
哎,光参观可不行,我们还得锻炼身体呢,于是,我们就来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博、馆”等生字。
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并学会利用场所名称识认生字。
2.能正确书写“含、迎、留”这三个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敬”这三个结构容易写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朗读例文,能感受提问的不同角度,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教学过程板块一联系生活,识记生字1.导入:相信同学们都是好奇宝宝,都喜欢去外面玩儿,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可以去哪玩儿。
2.读一读,初步认识词语。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词语,用笔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观察字词的发音。
(3)学生齐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博物馆”中的“博”读bó;“展览馆”中的“览”读lǎn,不要读成nǎn;“科技馆”中的“技”和“体育馆”中的“育”都读第四声。
(4)观察课本中的生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识记生字。
“博”和“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览”和“育”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联系生活经验,合理猜测词语含义。
(1)导入:这些词语都表示相应的场所。
相信这些地方有的同学已经去过了,有的还没有去过,老师想请去过这些地方的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这些地方。
①同桌之间交流分享:你去过哪些地方?你知道这些地方是做什么的吗?②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适当鼓励。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馆”的含义,理解这些词语都表示相对应的场所(地方)。
馆: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收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即是本课要了解的含义)。
(3)课件出示“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这些场所的图片,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些场所的功能。
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猜想这些词语代表的意思。
②学生自主发言,分享自己的猜想。
③教师讲解图片对应的场所的含义。
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3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⑴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⑵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⑶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⑷朗读现代诗。
⑸进行口语交际。
⑹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⑴在比较、区分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⑵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1、出示叠词: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2、同学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4、生考虑。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师:还有新的发现吗?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9、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二、读读认认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2、同学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⑴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⑵扒扛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⑶跺踢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6、自由再组几个词。
三、作业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一、我会填1、出示形近字。
2、同学识别,口头组词。
3、同学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1、同学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博、馆、览、育”等8个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正确书写“含、迎、留、荡”等6个汉字,学会仔细观察,把字写正确,区分上下、左右结构的字;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2.学会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秘密,学会问“为什么”,并用通顺的句子写下来。
3.展示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制度和图书管理守则,学会整理班级图书角。
4.背诵积累古诗《悯农》(其一),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5.阅读《最大的“书”》,了解短文内容,感受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积累古诗,学习写话。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词语的意思。
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依次出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体育馆这些地方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去过这些地方吗?”指名说场所名称。
2.出示场所名称汉字,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3.师领读3遍。
强调:“览、研、诊”都是前鼻音,“哨、诊”是翘舌音。
4.学生自读,指名读。
5.你知道这些地方都是做什么的吗?如: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展览馆是展出临时陈列品之用的场所……6.你发现“馆”指什么?(场所)你还知道去过“馆”?7.学生汇报,拓展识字。
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8.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
9.当堂练习:图片生字连线。
二、字词句运用(一)我能正确写汉字1.出示生字:含、迎、留,学生观察:书写每个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含是由今和口组成,迎的中间部分要注意,没有一撇,留的第一部分有一点,千万不能漏掉。
3.想一想:还有哪些字在书写时,不能多一点或不能少一点?4.学生动手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生字:荡、满、整,学生观察:书写这三个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结构。
有的是左右结构,有的是上下结构)6.指名学生交流,明确:“荡、整”是上下结构,“敬”是左右结构。
《语文园地六》教案(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2022-12-15《语文园地六》教案(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精选16篇)《语文园地六》教案(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下)篇1【教学目标】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照样子说词语: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4、拓展。
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5、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6、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⑴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⑵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⑶小组汇报。
⑷游戏巩固生字。
⑸扩词游戏。
2、我会填:⑴审题。
说说题意。
⑵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⑶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⑷独立完成作业。
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⑸拓展练习:购()评()破()拾()沟()坪()玻()给()拎()甸()续()钱()铃()句()读()线()3、我会读:⑴自读诗歌。
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⑶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⑷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再现情境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3、集体交流。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文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六:写话》公开课教案_6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写话》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初步体验写话的乐趣。
3、让学生了解写话的基本要求,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说的话。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2、难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话技巧,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语文园地六:写话》。
你们知道什么是写话吗?写话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就像平时和老师、同学交流一样。
今天,我们要通过这个课程,学习如何写话,并且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说的话。
二、新课学习(一)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环境,描述教室里的摆设、氛围等。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一天的经历,描述自己的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感受。
3、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色,描述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建筑等。
(二)了解写话的基本要求1、语言简洁:写话时不要啰嗦,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2、表达清晰:写话时要表达清晰,让别人能够看懂自己的意思。
3、内容准确:写话时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含糊不清。
(三)练习写话1、给出主题:“我的一天”,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一天都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感受。
2、给出主题:“我最喜欢的动物”,让学生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包括它的外形、习性、特点等。
3、自由发挥:让学生自由发挥,写自己想写的话。
(四)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朗读出来或者传阅。
2、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
【教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写话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通过观察生活、互相交流等方式,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写作素材。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多观察、多思考、多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话能力。
最新202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4.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5.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有关场所名称的词语,学习利用场所名称识字,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
2.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联系语境猜测词语的意思。
3.背诵古诗《悯农(其一)》。
【教学难点】1.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
2.阅读《最大的“书”》,感受川川的勤学好问,有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一、识字加油站1.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2.提醒要注意的生字读音及字形:“哨”和“诊”这两个生字是翘舌音。
“馆”这个字,左边是食字旁,右边是个“官”。
拓展食字旁的字:饭、饮等。
“览”下面是个“见”。
“研”的部首是石字旁,“究”的部首是穴宝盖。
回顾含穴宝盖的字:穷等。
3.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交流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表示场所的,第一行词语都带有“馆”字,第二行词语都带有“所”字。
一起读好第一行。
4.读第二行。
解释含义:研究所一般指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派出所是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哨所就是哨兵所在的处所;诊所是看病的地方,规模一般比医院小,或者是个人开的。
5.请学生选择一两个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场所,试着说一说。
6.拓展带“馆”字的场所——如图书馆、纪念馆、水族管、供电所、税务所、托儿所。
让我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去找一找,认一认。
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第一行,提醒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含”的上面是个“今”,它的第4笔是横撇;“迎”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里面的部件共4笔,第二笔是竖提;“留”的上半部分共5笔,第三笔是点。
如何提高教师数学解题能力一、依据同学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度同级、同班高中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单从入学时的中考总分看,相差可达100分甚至更多.同时,同学的学习习惯、方法、能力也存在重大差异,只按优秀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教学是无法适应全体同学学习要求的,这样做势必使为数不少的同学难以达到"应会'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课堂、作业、测验、反馈和调查等方法,掌握同学的学业基础和接受能力,依据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起点(即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为学习困难的同学安排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确保他们听得懂、跟得上.二、加深同学对例题的理解例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是通过引导同学挖掘题目潜在的教育教学价值,使同学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理解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的主渠道.在新课的教学中,通常讲完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或者公式、法则、定理以后都要选配一些模仿性例题,目的是为了让同学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但这仅是表象功能,例题常蕴含很多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因此,在例题教学中,除让同学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外,还应重点对例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渗透式教学.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当然例题的讲解并不能使得同学的解题能力完全提升,还必须要进行习题的学习.三、精选数学作业题在解题时,同学多数为完成作业而"疲于奔命',缺乏解题前的深入理解题意和解题后的检验回忆,这种急功近利式的解题方式,造成了数学作业量虽大但效益低下.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迫于教师必收作业的压力,盲目抄袭、对答案,老师改后也不改错,形成数学作业"多'、"假'的现象,最终使得同学解题和老师批阅均为无效劳作.2提升同学的数学解题能力一、培养兴趣,自我探究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解题有无激烈的愿望、兴趣和好奇心,有无虚心和探究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六》这一篇课文,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等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语文园地六》这一篇课文,并能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2.能够在课文中找到有关“季节”和“节气”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季节和节气的简短文章。
三、教学过程3.1 预习导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今天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主题:季节和节气。
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你们对季节和节气这两个概念有哪些了解?你们认为它们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3.2 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语文园地六》这篇课文,并注意课文中的重点信息和关键词语。
特别是有关季节和节气的内容,需要注意收集和整理。
3.3 分析课文请同学们组成小组,相互讨论所读课文的重点内容和关键信息。
每个小组需要通过归纳和概括的方式,将课文中的有关季节和节气的信息进行整理。
并在小组之间分享和比较归纳结果。
3.4 总结提升在小组提交归纳结果之后,我们将对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对比。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课堂讨论,让同学们对于季节和节气的了解更加深入和详细。
3.5 练习任务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将给同学们留下练习任务。
请同学们根据归纳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季节和节气的简短文章。
文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季节和节气的概念和特点;2.我们周围的季节和节气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3.人类如何应对季节和节气变化,以保障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3.6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季节和节气的知识,并对其中的关键概念和信息进行了理解和分析。
同时,通过撰写练习文章的方式,我们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今天的学习让同学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有哪些感悟和反思?请同学们在课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学评估4.1 学生表现1.能够准确阅读并理解《语文园地六》这篇文章;2.能够准确找出有关季节和节气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短的季节和节气的文章。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优质
课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友谊小学冯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字词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叠词,新字,复习旧字。
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究、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走进秀洲实验小学老师感到很舒服。
看,我们的地面干
干净净的,课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我们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兴啊,我想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是快快乐乐的。
问:老师刚才的这句话是不是很有水平,里面用了好几个好词,你听出来了吗?
二、我的发现
(一)出示叠词: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快快乐乐……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生思考。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生说叠词
(二)出示反义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师: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再读词语,相机理解词语并进行说话练习。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引导学生发现说反义叠词的方法如说出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再如说出一个字再找反义词,再说出相应的叠词)
宽宽窄窄、日日夜夜……(轻轻地说,然后轻轻地写,再轻轻地把书上和自己写上去的词语读一读。
二、读读认认
某某小朋友,你真聪明,如果你是我的孩子多好啊,你愿意做我的孩子吗?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做妈妈可辛苦了,每天下班要上菜场买菜,你们跟大人去过菜场吗?老师带大家一起去菜场好吗?
(一)学习萝、茄、菇、炖、烧、烤
1.出示蔬菜大全图,哈,这么多蔬菜,认识他们吗?叫叫他们的名字。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相机点击出示萝卜、茄子、香菇)
2.说话:我看到了的。
3.这么多的菜,我们带回家做成各种美味一起来品尝品尝,怎样?想想办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这些菜做成各种美味呢?(加入一些鸡、鸭、猪肉)
4.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炖烧烤
5.老师做了很多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
出示炖肉、烤鸭、炸鸡腿、炖鸡汤、红烧肉
6.再出示萝、茄、菇、炖、烧、烤我们不仅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品尝了那么多美味,我们还学会了这么多生字,真高兴啊,再看看这几个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7.我发现萝、茄,这些字都是草字头,都是蔬菜。
8.你也能说一个草字头的字吗?
(学生会说出一些草字头的字不是蔬菜类的,但他们都是植物)
9.有些植物类的字不是草字头的而是“木”字旁的如树
学生说“木”字旁的字。
10.我发现炖、烧、烤都是火字旁的。
说火字旁的字。
(二)学习扒、扛、拣、跺、踢、跳
1.我们的手能做出那么多的美味,真能干啊!除了做菜,我们的手还能做什么吗?学生说,我们会做的事太多了,现在老师有个要求,要说你在教室里会干什么,说的字里还要有提手旁(板书)
2.我们还会用手做些什么?(出示扒、扛、拣)
3.学习扒、扛、拣,(做动作)组词并进行说话训练(扒开、扛枪……)
理解拣,老师买菜的时候也喜欢挑拣,比如买萝卜,我就喜欢从很多的萝卜中挑拣几个漂亮的萝卜带回家。
4.我们的手这么能干,我们的脚也很能干。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我们重重地跺跺脚,我们轻轻地踢毽子,我们快乐地跳一跳。
5.出示跺、踢、跳刚才我们就是用脚做了这样三个动作。
学习“跺”。
给踢和跳组词说话。
6.出示扒、扛、拣、跺、踢、跳仔细看看你想说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说说提手旁、足字旁的字。
7.手和脚都是身体的一部分,有一类字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比如脸板书脸,说月字旁的字
8.用一用:出示带有新词的一段话读一读。
今天妈妈带我到菜场去买菜。
我从茄子堆里挑拣了几只又大又紫的茄子,妈妈挑选了一些香菇。
我们又买了一只鸡和半只烤鸭,回到家,妈妈炖了一锅香香的鸡汤。
三、我会填
1.出示第二题中的生字,这些字都是同偏旁的长得很像,还有一类字长得也很像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题目
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看看它们长得像吗?再仔细看看它们长得完全一样吗?)(观和现的右边都是见,观看的观是又字旁的,现在的现是王字旁的。
)3.组词,写在书上。
写好后大声地读一读。
4.找一找这一册书中同类的字。
(同桌一起找并组词)
四、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1.2.3.4题
找一找形近字并组词。
对于形近字,学生经常会混淆。
我想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使学生在平时对形近字更注意,并
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进行辨析。
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读读认认的四组字和含生字的八个词语后,我设计了一段含有这些生字、新词的接近学生生活的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对这一题进行整合。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识字是为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