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018)第5单元达标测试卷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16
12 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
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
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学建议1.读书指导(1)初读感知课前可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庐山风景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深化体验作准备。
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语境及生活经验理解部分词语。
在初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精读感悟。
学习本文,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庐山云雾的特点”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通过边读边思,体会第二、三自然段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写出庐山云雾的奇丽的。
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有关庐山云雾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以及让学生自己练说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云雾的美。
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句,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与其中,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要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
2018秋苏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时练含答案第1课第一课时练习1.抄写下列词语。
(1)推开迎着环绕荡起(2)吹来倒映飘荡歌唱2.照样子,写词语。
例:山水——山山水水干净——( )大小——( )高兴——( )清楚——( )明白——( )说笑——( )3.将本课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找出来。
环爽洒悄爱排荡桨愉参考答案:1.略2.干净——(干干净净)大小——(大大小小)高兴——(高高兴兴)清楚——(清清楚楚)明白——(明明白白)说笑——(说说笑笑)3.环洒悄排愉第1课第二课时练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连一连。
纯洁的友谊愉快地讲解美好的春风认真地奔跑亲切的心灵飞快地写字温暖的关怀耐心地歌唱3.按课文内容填空。
(1)海面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着绿树红墙。
(2)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吹来了。
参考答案:1.略2.3.(1)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2)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第1课第三课时练习1.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俞肖不()()()()()()2.连线。
我在家里看书小鱼在小小的船里游鸟儿在河里飞爸爸在天上坐3.把词语排列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写下来。
(1)轻轻在小船儿飘荡飘荡(2)愉快悄悄地鱼儿听我们歌唱4.你会填吗?( )+( )=粒 ( )+( )=(间)( )+( )=环 ( )+( )=(仔)( )+( )=辛 ( )+( )=(把)( )+( )=桨 ( )+( )=(歌)( )+( )=香 ( )+( )=(唱)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旦联(lián)欢会上,小林给大家出了一个字谜:“周家有,李家无。
嘴上有,手上无。
”小伟站起来说:“我猜这个字是——哥有弟没有,高有低没有,河有山没有,吃有穿没有。
”小明不等小伟说完,就笑着说:“这个字是——右边有,左边无。
后面有,前面无。
凉了有,热了无。
”(1)这个字是( )。
(2)从短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看谁找得多。
《8哪吒闹海》第(1 )课时
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大浪。
《8哪吒闹海》胡作非为:装做坏事。
⑷朗读生字词。
三、读课文。
思考:按哪吒闹海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一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哪吒闹海的原因。
第二部分:(2〜4)写哪吒闹海的经过。
第三部分:(5)写哪吒闹海的结果。
四、写字指导;
霸、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完成描红练习。
本节小结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8哪吒闹海》
《9寓言二则》第(1 )课时
教学反思
第(2 )课时
《9寓言二则》
《10成语故事》第(1 )课时
本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 )课时
《10成语故事》
《习作3 》
第(1 )课时
《习作3 》
第(2 )课时
《练习3 》
第(1 )课时
《练习3 》
第(2 )课时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
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
3.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个别交流。
4.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
(投影展示)
四、课堂小结。
本节小结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2018学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伴你学参考答案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挑战】4.《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举头望着明月,低头思念故乡。
5.《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我想要窥视千里目,于是便登上更高的楼层。
6.《静夜思》我躺在床上,看见窗外明月,疑似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着明月,低头想起故乡。
7.《登鹳雀楼》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山峦,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我想要看遍千里山河,于是我登上了高高的鹳雀楼。
我拓展】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我抬头看着明月,心中思念故乡。
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呢?9.《登鹳雀楼》白日的阳光照耀着山峦,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
我登上高高的鹳雀楼,俯瞰着千里山河,心中感慨万千。
一、倒映壮岩石形态各异,波涛奉聪明,阳光骄阳似火。
改写:在阳光骄阳似火的天气中,岩石形态各异,在波涛中显得格外壮观,倒映在水中,使景色更加美丽。
二、自己已经得到奖状,手握船桨,愉快地划着船,输赢消息悄悄传来。
改写:我已经获得了奖状,手握船桨,愉快地划着船。
输赢的消息传来,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
三、骄阳似火,汗水湿透衣衫,但是花红柳绿,湖光山色连绵不断。
改写:虽然骄阳似火,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是眼前的景色却是花红柳绿,湖光山色连绵不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四、1.低(底)2.样(漾)3.犯(泛)4.衣(依)5.XXX (幸)改写:1.低(指高度低)2.样(指水面的波纹)3.犯(指水流泛滥)4.衣(指衣服)5.辛(指吃辣或辛辣的味道)五、1.我们在水中尽情欢乐,享受着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是谁为我们安排的?我们在水中轻轻飘荡,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2.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3.太阳和土地之间,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使它们葱翠茂盛。
8 哪吒闹海一自学生字交流预习情况。
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
(1)读准字音混:“混”在“混天绫”中的读音是“hún”,另一个读音是“hùn”,组词为“混合”。
“兴”在文中“兴风作浪”的读音是“xīng”,另一个读音是“xìng”,组词是“高兴”。
即:读音是“jí”,不是“jì”。
另外读准平舌音“澡、罪”,翘舌音“称、治、扔”等。
(2)注意字形霸:注意上面是个“⻗”,不是“雨”。
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是个“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扔:“扔”字右边是“乃”,不是“及”,最后一笔是撇。
2.查词典,解释词语。
随即:表示紧接着前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立即发生,相当于“随后就”。
火焰:火苗。
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波浪。
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摇晃:摇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4)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哪吒决心治治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气。
第二自然段:哪吒带着法宝跳到海里,龙王派夜叉查看。
第三自然段:哪吒打死了夜叉。
第四自然段:哪吒打败了三太子。
第五自然段: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2.组织学生研读。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1)用“因为……所以……”表达句子。
(2)想象“兴风作浪”的情景,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进行破坏活动的?如掀大浪打翻小船等。
(3)哪吒要治龙王父子说明了什么?说明哪吒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关爱老百姓。
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勇敢的孩子。
3.指导朗读。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小主人公的精神。
2.分析句子。
幻灯片。
一复习生字、新词二导入新课解题:《哪吒闹海》题目中有一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是“闹”字,围绕这个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1)为什么闹?(上节课已解决)(2)怎么闹?(3)闹的结果是什么?三复习上节课学的内容为什么闹?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祸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这是他闹东海的原因。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2018年江苏凤凰教育电子版1、1荀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者,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撑着zhǎng 彷徨páng 凄清qī雨巷xiàngB、彳亍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正确答案)D、斑斓lán 沉淀dìng 似的sì泥古nì3、“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出处是()。
[单选题] *荀子淮南子(正确答案)晏子春秋史记4、下列句子中加括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推动着工作的真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B.新华中学举行中考前誓师大会,庄严的国旗下,十六个教学班方阵棋布操场,声震山河,(气冲斗牛),引得栅栏外的路人纷纷驻足,交首称赞。
C.公园路夜市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街头作画、架子鼓表演、手工编织……各种摊位(摩肩接踵),夜市摆摊重新兴起,给城市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正确答案)D.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最后一天,体育馆内人头攒动,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外朋友们(翻来覆去)的那句经典老话——“中国功夫,Great!”5、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正确答案)B.《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孔雀裘”是贾母送给贾宝玉的。
C.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文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D.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6、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单元) 4.荷花 ) (小学教学案设计课题 (第二单元)教学目 标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的样子和颜色,培养学生欣 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1.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了解荷花课时安排 两 课时 课时目标 的样子和颜色,培养学生欣赏美。
及重、难点 第二课时: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指导,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随 记第一课时 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 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
) 梦等生字。
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 挨挨挤挤: 一个接着一个) 1.荷花开得怎样? 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
长得怎样? (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 形状和颜色怎样? 颜色。
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 (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什么样子? 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 (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 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 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么?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 第一段 (1,2)写“我”一进门就词语意思: 闻到花香。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2018苏教版语文秋三年级上册1-8单元知识点完整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 让我们荡起双桨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词作者是乔羽。
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2、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太阳指的是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的意思是少先队员的心向着共产党,表达了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着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阳光”指党的关怀。
3、“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鱼儿真的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鱼儿不是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
是因为小朋友们感到在共产党的关心下无比快乐。
4.“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2每逢佳节倍思亲1、这是用文包诗的形式。
课文表达了唐朝诗人王维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佳节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你还知道哪些佳节?答:佳节是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在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还有春节、中秋、元宵节等节日。
3、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答:每到节日的时候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4、其他表现思乡的诗。
如《静夜思》(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古诗二首《池上》是唐代白居易所作,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现了小孩的天真顽皮。
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写景。
小孩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
诗的内容是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高坐牛背、大声唱歌,后写小牧童的静态,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从动到静写出了小牧童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习作1教材分析:这是给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的一次“放胆文”训练。
教材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习作包括的内容和习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部分有两篇例文。
第三部分首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初次习作的兴趣和信心,然后揭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1.消除习作神秘感,使次接触习作学生感习作并不难,增强习作自信心。
2.激发习作兴趣动机,让学生拥有放松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读懂例文《摘草莓》.《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见闻记下来,把自己所想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自主作,抒童真,表达童趣,放飞童心,体味快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有关范文的投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9月11日(11)教学目标:1.能对照例文读懂说明,了解写作要求。
2.能用一段比较通顺的话表达自己的重点难点:1.确定写作的材料。
2.能用一段比较通顺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
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这项新本领了。
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
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写出非常精彩的作文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阅读例文,感受作文1.阅读例文(1)阅读《摘草莓》。
A自由读一读《摘草莓》,想一想,小作者主要写了什么?B交流.讨论。
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的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的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
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2.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教学挂图;买钢笔、毛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习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三、总结你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四、练习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
2.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认真写钢笔字一寸一拳一尺肯专心有恒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掌握认真完成作业的要领,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真完成作业的与惯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完成作业,提高语文索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