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社会 动物与仿生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8
1、飞檐走壁的手套:飞檐走壁手套的制作,需要采用一种特殊材料,它融合了壁虎脚底部的钢毛结构和荷叶表面的特性,从而生产出可粘住重物的“怪手套”。
2、荷叶与自洁涂料:在显微镜下,科学家们发现原来荷叶面上有许多非常微小的绒毛和蜡质凸起物,雨水落在上面,铺不开、渗不进,只化作粒粒水珠滚落下来,顺道儿带走了荷叶表面的灰尘,从而使叶面始终一尘不染。
灵光一闪,科研人员模仿荷叶的自净原理,开展防污产品的研究。
这项技术将应用于生产建筑涂料、服装面料、厨具面板等需要耐脏的产品。
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这种自净原理用于汽车制造,使驾车族不必再日日洗车。
上海也已研制出具有自洁效应的纳米涂料,其干燥成膜过程中,涂层表面会形成类似茶叶的凹凸形貌,构筑一层疏水层。
这样一来,灰尘颗粒只好在涂层表面“悬空而立”,并最终在风雨冲刷中流走了。
3、“波义耳”试纸: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
一次试验时,波义耳不小心把盐酸溅到紫罗兰花上,顿时,花色由紫色变成了红色。
之后,他饶有兴趣地取来各种酸做试验,结果发现,各种酸类都能使紫罗兰变成红色。
但是,紫罗兰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开花的,波义耳想了一个办法,他在紫罗兰开花的季节里收集了大量的紫罗兰花瓣,将花瓣泡出浸液来。
需要使用的时候,就往被试的溶液里滴进一滴紫罗兰浸液。
这就是他发明的“试剂”。
之后,他又取来了各种植物进行酸碱试验。
其中最有趣的是用石蕊泡出的浸液:酸和碱本来像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可是,如果在石蕊浸液里滴进酸性溶液,就显出红色;滴进碱性溶液就能变成蓝色。
后来,他发明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即用石蕊浸液把纸浸透,再把纸烘干。
要用时只需将一小块纸片放进被检验的溶液里,根据纸的颜色变化就能知道这种溶液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的了。
波义耳把种石蕊纸叫做“指示剂”,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酸碱试纸”。
4、水草与不粘锅:鱼缸里有些水草会长青苔,有些不会,原来有些水草具有自洁功能,其表面呈现非光滑形态。
2023年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A类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共计40题,每题1分)1.从概念上讲,数字经济是指人们通过大数据的“识别一一选择一一过滤一一存储一一使用”,引导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从技术层面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到应用层面的数字金融.新零售.智慧城市等,都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有统计显示,2018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7.9%,同比增长12.9%。
这充分说明,数字经济已经——————。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引导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中发挥关键作用B.成为带动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C.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高精尖”产业是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不仅能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转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对接协作是区域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升级是三地的共同任务,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过程中,天津和河北是北京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
然而,两地仅简单承接北京转移的一般产业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发展“高精尖”产业,带动区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形成经济协同发展的格局。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高精尖”产业承担着高水平创新的重大使命B.形成“高精尖”产业是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C.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精尖”产业为依托D.“高精尖”产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3.兰科植物全球现有接近30000个物种,我国约有1600余种。
它们与中国社会有着深远而的联系。
公元元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已有关于石斛.天麻等兰科植物的药用记录;而将兰科植物用于观赏的,可能始于三国时期的贵族阶层,并到了当代。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确切习俗影响B.密切传统延续C.广泛情形波及D.紧密做法沿袭4.据史料记载,从明代永乐年间开始,官窑瓷器上便有落帝王年号款的传统。
2013版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目录(共 4 册)七上致同学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 第一章认识生物 (2)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3)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9)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2)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2)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9)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人的新任务 (25)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6)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圈Ⅱ号 (32)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5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6)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36)科学.技术.社会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 (41)第二节植物细胞 (42)第三节动物细胞 (46)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 (49)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50)科学.技术.社会克隆哺乳动物 (55)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56)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6)科学.技术.社会“脱缰之马”癌细胞 (58)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59)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63)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66)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71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72)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72)科学.技术.社会微藻与生物柴油 (78)第二节种子植物 (79)生物学与文学寄予植物的情怀 (87)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88)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88)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农业技术员和绿色证书 (95)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96)科学.技术.社会无土栽培 (101)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03)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 (108)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09)科学.技术.社会节水农业 (115)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16)科学.技术.社会现代化温室 (120)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21)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27)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32)科学.技术.社会森林可以减缓气候变化 (136)七下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1)第一章人的由来 (2)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科学家的故事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 (7)第二节人的生殖 (8)科学家的故事“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 (13)第三节青春期 (14)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8)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8)科学.技术.社会“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 (25)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26)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32)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营养师 (37)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40)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40)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45)科学.技术.社会“森林浴”有氧运动和高压氧治疗 (49)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50)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50)科学.技术.社会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研究 (55)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56)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60)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67)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69)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心血管病与心血管医生 (71)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72)科学.技术.社会血液透析与肾移植 (77)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78)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78)科学.技术.社会角膜移植、角膜捐献和人造角膜 (86)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87)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91)第四节激素调节 (96)科学家的故事王应睐组织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01)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02)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 (102)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106)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108)科学.技术.社会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111)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12)科学.技术.社会退耕还林还草 (114)八上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2)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3)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8)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养殖专业户 (18)第四节鱼 (19)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25)第六节鸟 (30)生物学与艺术动物与造型艺术 (35)第七节哺乳动物 (36)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兽医师40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41)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42)生物学与文学借动物以言志 (46)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7)科学.技术.社会动物行为学家的新装备 (52)第三节社会行为 (54)科学家的故事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 (59)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61)科学.技术.社会动物与仿生 (65)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66)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66)第二节细菌 (71)第三节真菌 (75)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79)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 (83)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84)科学•技术•社会“超级细菌”近在咫尺 (88)第五章病毒 (89)科学•技术•社会狂犬病和狂犬病毒 (93)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95)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96)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96)第二节从种到界 (101)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 (105)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06)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10)八下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1)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2)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2)科学•技术•社会植物的组织培养 (8)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9)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标本员 (13)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4)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8)科学•技术•社会带你参观养鸡场 (22)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4)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4)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9)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33)科学•技术•社会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38)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39)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43)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49)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50)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50)科学•技术•社会探索地球外的生命 (55)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57)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62)科学家的故事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 (67)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71)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72)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72)科学•技术•社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78)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79)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86)科学家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94)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97)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97)与生物有关的职业心理咨询师 (102)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03)与生物有关的职业健康管理师 (109)学习还将继续111完。
动物与仿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说出仿生的概念并说出生活中仿生实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比较图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组成成员,认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奇异本领是科学技术及重大发明的源泉。
教学重、难点:重点:仿生的概念、实例难点:理解不同实例的仿生原理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讲解仿生的概念——了解仿生实例——课堂小结、情感教育——练习深化’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师:同学们,你们会游泳吗?平时游泳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这些姿势是根据什么发明的吗?(播放游泳视频)生:蛙泳、根据青蛙游泳的姿势发明的蛙泳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体育工作者就是认真研究了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总结出一套既省力、又快速的游泳动作——蛙泳。
另外,为潜水员制作的蹼,几乎完全按照青蛙的后肢形状做成,这就大大提高了潜水员在水中的活动能力师:自然界里种类繁多的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具备了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的独特本领,这些各种各样的奇异本领,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
今天我们探究的就是《动物与仿生》。
什么是仿生?仿生的概念:教师出示课件,指出:模拟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二、正文讲解: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仿生的例子吗?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水生动物——鱼类的模仿。
通过对水中生活的鱼类的模仿,古人伐木凿船,用木材做成鱼形的船体,仿照鱼的胸鳍和尾鳍制成双桨和单橹,由此取得水上运输的自由。
2.长颈鹿与我们宇航员有什么联系呢?长颈鹿之所以能将血液通过长长的颈输送到头部,是由于长颈鹿的血压很高.据测定,长颈鹿的血压比人的正常血压高出2倍.这样高的血压为什么不会使长颈鹿患脑溢血而死亡呢?这与长颈鹿身体的结构有关.首先,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非常发达,能压缩血管,控制血流量;同时长颈鹿腿部及全身的皮肤和筋膜绷得很紧,利于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科学家由此受到启示,在训练宇航员对,设置一种特殊器械,让宇航员利用这种器械每天锻炼几小时,以防止宇航员血管周围肌肉退化;在宇宙飞船升空时,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研制了飞行服——“抗荷服”.抗荷服上安有充气装置,随着飞船速度的增高,抗荷服可以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从而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宇航员的血压保持正常.同时,宇航员腹部以下部位是套入抽去空气的密封装置中的,这样可以减小宇航员腿部的血压,利于身体上部的血液向下肢输送.3.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蝙蝠的嘴巴和鼻子上长着一个怪异的“鼻状叶”结构,周围还有皮肤“皱纹”,这些组成了一种奇特的超声波装置,当蝙蝠发射超声波的时候,超声波碰到飞舞的昆虫就能立刻反射回来,这时,蝙蝠就知道:周围有吃的了。
《少儿百科》读后感(15篇)《少儿百科》读后感(15篇)1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妈妈看了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共分四册,全书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对人类的文化进步影响至伟。
从全书的广度、深度和容量来看,堪称知识的宝库。
自从我拥有此书以来,一扇通往知识宫殿的大门打开了,我视它为掌中宝。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内容很丰富,分“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生活”四大内容。
其中“人类社会”分册里说的是:我们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树鼩进化成古猿,再进化成人猿,直立人,最后才慢慢进化成现在聪明的人。
从“地球家园”里“动物世界”里,我知道了四不像就是麋鹿,即头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
天哪!完全是四像吗!动物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这些篇章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让我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这些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看完这套书,我知道了大自然是多么神奇,我觉得我以前学会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在知识世界里知识只是渺小的一部分,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书就是知识的源泉!只有多看书才能让人变的更聪明哦!我们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以后一定要奋发向上,把所有的知识都学的来,让后人变的比现在的人更聪明!学得更多!《少儿百科》读后感(15篇)2她,像一位老师,为我答疑解惑;她如一面天窗,让我开阔视野;她似一幅画卷,为我陶冶情操。
她,就是《少儿百科》。
怀着期待打开书,嗬!里面的内容可真丰富!这本书分为六个版块,分别是:动物王国、植物园地、生活常识、天文地理、科学发现、交通军事。
就拿我最感兴趣的动物王国来说吧!这本书告诉我们蜻蜓点水原来是在产卵,螃蟹其实有10条腿,这些我们熟视无睹的事物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啊!看来以后我得多留意才行!还有更有意思的——鳄鱼流眼泪不是伤心,而是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
仿⽣材料源于⾃然的⼒量——仿⽣材料⼀、神奇的⼤⾃然——仿⽣学⾃然界的创造⼒总是令⼈惊奇,天然⽣物材料经历⼏⼗亿年进化,⼤都具有最合理、最优化的宏观、细观、微观复合完美的结构,并具有⾃适应性和⾃愈合能⼒,如⽵、⽊、⾻骼和贝壳等。
其组成简单,通过复杂结构的精细组合,从⽽具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和最佳的综合性能。
例如,荷叶的表⾯有许多微⼩的乳突,让⽔不能在上⾯停留,滴形成后会从荷叶上滚落,同时将灰尘带⾛;海洋⽣物乌贼和斑马鱼体内的⾊素细胞决定了它们天⽣有⼀种改变⾃⾝颜⾊的能⼒;⽔稻表⾯突起沿平⾏于叶边缘的⽅向排列有序,使得排⽔⼗分便利;昆⾍复眼的减反射功能,使得⿊夜观看成为可能;⽔黾腿部有数千根按同⼀⽅向排列的多层微⽶尺⼨的刚⽑使其在⽔⾯⾏⾛⾃如;壁虎由壁虎脚底⼤量的细⽑与物体表⾯分⼦间产⽣的“范德华⼒”累积使其有了特殊的粘附⼒……道法⾃然,向⾃然界学习,采⽤仿⽣学原理,设计、合成并制备新型仿⽣材料,是近年快速崛起和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已成为材料、化学、物理、⽣物、纳⽶技术、制造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向之⼀。
仿⽣学是模仿⽣物的科学,早在1960年9⽉13⽇美国召开第⼀次仿⽣学会上由Steele等提出。
仿⽣学研究⽣物系统的结构、性质、原理、⾏为及相互作⽤,为⼯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作原理和系统构成;仿⽣材料指依据仿⽣学原理、模仿⽣物各种特点或特性⽽制备的材料;材料仿⽣设计包括材料结构仿⽣、功能仿⽣和系统仿⽣ 3个⽅⾯。
⼆、了解仿⽣材料仿⽣材料的定义仿⽣材料是指模仿⽣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研制开发的材料。
通常把仿照⽣命系统的运⾏模式和⽣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设计制造的⼈⼯材料称为仿⽣材料。
仿⽣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分⽀称为仿⽣材料学(biomimetic materials science),它是指从分⼦⽔平上研究⽣物材料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进⽽研发出类似或优于原⽣物材料的⼀门新兴学科,是化学、材料学、⽣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
第一节科学常识1.科学科学有若干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出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而且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深化,给科学下一个永恒不变的定义是难以做到的。
我们把众多的科学定义加以概括,指出为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概念,那就是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社会建制的统一体。
2.技术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物质手段以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的完整系统。
它是人们的知识和能力同物质手段相结合,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
3.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本质技术创新被定义为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其他商业活动。
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服务创新。
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
4.中国五大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5.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际大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6.“863”计划1986年3月,在四位著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的积极倡议下,我国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7. 仿生学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属于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它涉及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控制论、工程学等学科领域。
仿生学把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模型进行研究,希望在技术发展中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机理,最后目的是要实现新的技术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仪器、机械等。
生物界各种丰富多彩的机能具有极其复杂和精巧的结构,其奇妙程度远远超过迄今为止的一切人造的机器,因此在工程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需要向生物寻找启发和进行模拟是很自然的。
源于自然的力量——仿生材料一、神奇的大自然——仿生学自然界的创造力总就是令人惊奇,天然生物材料经历几十亿年进化,大都具有最合理、最优化的宏观、细观、微观复合完美的结构,并具有自适应性与自愈合能力,如竹、木、骨骼与贝壳等。
其组成简单,通过复杂结构的精细组合,从而具有许多独有的特点与最佳的综合性能。
例如,荷叶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乳突,让水不能在上面停留,滴形成后会从荷叶上滚落,同时将灰尘带走;海洋生物乌贼与斑马鱼体内的色素细胞决定了它们天生有一种改变自身颜色的能力;水稻表面突起沿平行于叶边缘的方向排列有序,使得排水十分便利;昆虫复眼的减反射功能,使得黑夜观瞧成为可能;水黾腿部有数千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多层微米尺寸的刚毛使其在水面行走自如;壁虎由壁虎脚底大量的细毛与物体表面分子间产生的“范德华力”累积使其有了特殊的粘附力……道法自然,向自然界学习,采用仿生学原理,设计、合成并制备新型仿生材料,就是近年快速崛起与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已成为材料、化学、物理、生物、纳米技术、制造技术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方向之一。
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早在1960年9月13日美国召开第一次仿生学会上由Steele等提出。
仿生学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质、原理、行为及相互作用,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与系统构成;仿生材料指依据仿生学原理、模仿生物各种特点或特性而制备的材料;材料仿生设计包括材料结构仿生、功能仿生与系统仿生 3个方面。
二、了解仿生材料仿生材料的定义仿生材料就是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研制开发的材料。
通常把仿照生命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称为仿生材料。
仿生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分支称为仿生材料学(biomimetic materials science),它就是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进而研发出类似或优于原生物材料的一门新兴学科,就是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