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重点(家长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英法发动战争的原因和借口: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
⑵.沙俄通过一系列条约(主要四个)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⑶.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与淮军、洋枪队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
①.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打击了以美国人华尔为领队的中外反动势力;
②.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与洋枪队激战,华尔被太平军击成重伤,不久死去;
③.1864年,戈登帅洋枪队进攻金坛,太平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腿部。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战争事件,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期间。
本文将对初一历史上册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1.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许多特权和利益,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遵守这些条约,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
其次,1856年发生的一起中英冲突——灵渠事件,导致英法联军进攻广东。
2. 战争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为几个重要的战役。
1859年,英法联军先后攻占了天津、北京等重要城市,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北京,攻占了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
这场战争结束后,中国再次战败,签订的条约更加不利于中国,削弱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3. 条约内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两个重要条约。
这两个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香港、澎湖群岛等地;中国政府还需赔款,并给予英国驻京公使驻地;条约赋予了西方列强在华居住和经商的特权等。
4.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以及中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战败使中国政府进一步认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和革新的迫切性,推动了后来的戊戌变法。
另一方面,战争也加剧了中国的国家危机,促使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
5. 抵抗与纪念:尽管战争中,清政府的抵抗力量相对较弱,但中国人民并不甘心屈服于外国列强。
后来,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进行了许多反抗和抵抗的斗争,包括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中国也在不断的复兴和发展中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状态。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影响深远。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抗争外敌、争取民族独立的象征。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纪念这段历史,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这篇文章对初一历史上册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介绍了战争的原因、战争经过、条约内容、影响以及抵抗与纪念等方面。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
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亚罗号事件”和法国“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
4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笔记的内容,包括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清朝与英法两国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虽然开放了口岸,但并没有完全放下姿态,依旧对洋务运动持谨慎的态度。
而英法等国则对清朝的实力产生了误判,认为清朝已经衰弱不堪,因此决定再次发动战争,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英国认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因此想要通过再次发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其次,法国也希望通过战争来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此外,清朝政府在处理外交关系上的失误和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加剧了战争的爆发。
三、经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56年至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了广州,并逼迫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是1859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广州,并占领了北京,逼迫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
在这两个阶段中,战争激
烈,英法联军使用了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使得清朝军队难以抵挡。
四、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清朝失败,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这些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加强了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和侵略。
同时,战争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灭亡。
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升级,使得清朝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管理】知识点1硝烟再起目的:为了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硝烟再起:1856年,英国以“________”号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1858年5月,英法联军攻陷天津________。
《天津条约》签订:面对列强的进逼,清政府连忙派官员前往议和,分别与英、法、______、______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各国公使常驻________;增开十处________;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知识点2火烧圆明园1860年8月,________联军再燃战火,占领天津,攻破北京城门,占领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在疯狂劫掠之后,纵火烧毁了这座历时150多年才建成的艺术文化宝库。
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知识点3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北京条约》:承认《________》继续有效;加开________为商埠;割让________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沙皇俄国趁火打劫:19世纪下半期,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_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________的国家。
影响:通过诉诸武力,缔结不平等条约,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的门户被进一步打开。
在火烧圆明园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强烈刺激下,清廷的部分有识之士走上了认识对手、学习________的探索之路。
【基础过关】知识点1硝烟再起1.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南京条约》的签署而告终。
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2.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修订《南京条约》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流域,他们最远可达的通商口岸是() A.南京B.汉口C.九江D.重庆知识点2火烧圆明园4.“大火红透了北京的天空,5000年的文明结晶、百年的诗化建筑和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国在________、________的支持下,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借口,于_______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内容1、外国公使进驻__________2、增开_________、__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权二、火烧圆明园_________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
__________帝派____________担任议和大臣,自己逃往_______________。
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______,签订中英、中《_____________》。
内容1、《_____________》继续有效2、增设____________为商埠3、割___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4、赔款大幅增加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沙俄成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共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其中中俄《_________》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意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中国鸦片战争或第二次英法
联军侵华战争,是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间的一场历史事件。
以
下是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些知识点:
1. 起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56年,当时一
起英国商船在中国河北省遭到了海盗袭击,其中一名英国人被杀。
英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进行赔偿并允许他们在中国开设领事馆,但
遭到了拒绝,这导致了双方的冲突升级。
2. 参与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参与国家是英国和法国。
英国派遣了大规模的军队和舰队前往中国,法国也加入了这场战争。
3. 战争过程,战争开始后,英法联军迅速攻占了中国的一些重
要港口城市,包括广州、天津和北京等地。
在战争中,英法联军使
用了现代化的武器和战术,对中国军队造成了重大打击。
4. 条约签订,最终,中国政府被迫于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同意向英法联军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更多的贸易口岸给英
法两国。
此外,中国还被迫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并允许外国使馆
进驻北京。
5.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剧了中国的国内动荡,也进一步削弱了清朝政府的权威。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继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总的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记忆口诀: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金田起义太平军, 1853占南京,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大门②直接:“亚罗号”事件2.经过:1856年8月,攻陷广州城——1860年攻陷天津,进逼北京3.侵略者:英法联军4.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二﹑沙俄趁火打劫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1.侵占土地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与1851年在广西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①.1860年8月上海青浦大捷;②.1862年,上海太仓之战③.在浙江慈溪之战战,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初一历史学习方法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点。
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
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
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
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
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初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本文将对这场战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事件。
一、战争背景1. 前因: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不少特权。
中国政府被迫割让香港,并对外国势力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2. 鸦片贸易: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更加猖獗。
英国等列强通过鸦片贸易大量输出鸦片到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3. 外国势力扩张:在鸦片贸易的推动下,外国势力逐渐扩张到中国内地。
英国等列强在中国内地建立了领事馆,扩大了对中国的控制力。
二、战争经过1. 北京条约: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并烧毁圆明园。
1858年,英法联军与清朝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其中包括对外交、贸易以及领事裁判权等方面的让步。
2. 义和团运动:战争持续爆发,清朝政府内部存在着对外国势力的强烈不满。
义和团运动兴起,以清朝政府的支持为由,对外国势力进行抵抗。
3. 八国联军入侵:1900年,义和团运动演变成为群众武装暴动。
八国联军利用此时的局势,入侵中国。
最终清朝政府签订《辛丑和约》,承认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屈辱地位。
三、战争影响1. 领土割让:清朝政府在战争中被迫割让了更多的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地。
2. 赔款巨额:清朝政府需要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财力。
3. 网络壮举:战争中部分爱国志士和学者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坚决抵抗精神。
4. 标志性事件:在战争中,义和团运动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象征性事件,凸显了中国弱势的国际地位。
5. 现代工业的崛起:战争加剧了中国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崛起,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战争的背景是外国势力的扩张和中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织。
高考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必过多强调,无论是作为高考历史的重点,还是对于我们民族的影响,它的意义都是不可被忽略的。
现在大家再来和小编一起回顾一下这段历史,看看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新的感悟。
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概述:1、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时间: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况:①《瑷珲条约》(1858):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条约》(1860):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
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
④《改订条约》(1881):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课本知识梳理组长审批领导审批:
空中课堂第二讲:主讲人董煜
教材内容: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3.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4.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
5.结果:
(1)《天津条约》
概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北京条约》
概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家长签字日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知识笔记1. 了解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余波1.1 为什么会有第二次鸦片战争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到1842年,英国为了自己的鸦片贸易利益,和清朝打了个不可开交。
这场战争最后以《南京条约》告终,英国在中国获得了不少特权,但鸦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第二次鸦片战争,实际就是这场战斗的“续集”,继续围绕鸦片以及其他一堆不平等条约的争端。
1.2 战争的根源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源就是,清朝相关部门对鸦片的抵制依旧坚决。
英国觉得这块儿市场不能再丢掉了,另外法国也想趁机插一脚,大家一拍即合,再次开战。
那时候,外国列强的胃口都大得很,想要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2. 战争的过程:大战开场2.1 主要战役1860年,战争正式打响。
首先,英法联军组成了“联合舰队”,把清朝的大城市几个轮番轰炸了一遍。
比如天津、北京这些地方,都成了战场。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场面真的是火光四射、硝烟弥漫,让人眼花缭乱。
2.2 关键事件战争中有几个关键事件不可忽视。
首先就是英法联军攻陷了天津,接着就一路南下,北京也没能逃过一劫。
在北京,清朝相关部门的圆明园被联军烧得一片狼藉,损失惨重。
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把清朝的颜面彻底扫地了。
3. 主要条约:不平等的“和约”3.1 《天津条约》1860年,战争结束后,清朝和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
这份条约,直接把清朝的商业和领土利益都拱手让给了列强。
外国人可以在中国的几个大城市设立领事馆,贸易方面的限制也大大减少,这样外国商人就能更方便地在中国做生意了。
3.2 《北京条约》紧接着,清朝还签了《北京条约》,这份条约更是把“摊牌”进行到底。
圆明园被烧毁的事儿,也在这份条约中得到了“赔偿”。
这些条约,基本上是让清朝相关部门不得不低头,承认了很多不平等的条款。
这样一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受到了很大的压迫,政治上也变得非常被动。
4. 战争的影响:从战火到沉重的代价4.1 对中国的影响这场战争,让中国的国门彻底向西方列强打开了。
高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间,是由于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而引发的。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高一生必须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一、战争的起因1. 鸦片贸易:鸦片是英国从印度种植的一种植物,制成的烟草制品。
英国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积极推广鸦片贸易,并且通过走私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市场。
2. 中国禁烟政策:由于鸦片的广泛泛滥,中国政府认识到了鸦片对社会的危害,开始采取一系列禁烟政策。
这导致鸦片走私者和英国贸易商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引发了这场战争。
二、战争的过程1. 义和团起义:战争爆发后,中国民间的不满情绪迅速聚集起来,其中以义和团起义最为著名。
义和团是一支反西方、反外国侵略的武装组织,他们掀起了历时多年的游击战,使得西方列强在这场战争中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
2.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经过长时间的激战,中国战败,中英双方不得不签订了《南京条约》。
该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香港,开放了五个港口,赔款2000万银元等等。
三、战争的影响1. 深刻的屈辱感: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显示了中国的落后与弱小。
这种屈辱感深深地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更加加剧了对外的仇视情绪。
2. 不平等条约的缔结: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接连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丧失了许多领土和权益,使得中国输掉了对外交往的主导权。
3. 改革开放的推动: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政府认识到了自身的软弱与不足,为了摆脱瓶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国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四、战争的启示1. 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鸦片战争的败北,实实在在地敲响了中国的警钟。
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与西方列强抗衡。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不断强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于年开始年结束,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2、罪行:烧毁,沙俄占领我国平方千米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增开为商埠,割给英国
4、影响:。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家长版)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间、侵略者(主凶、帮凶)、影响分别是什么?
根本原因(或者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 1856--1860
侵略者:主凶——英法;帮凶——俄美。
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有哪些?
①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
②沙俄侵吞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3、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什么条约?
沙俄;《瑷珲条约》
4、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民阶级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是什么?领导人是谁?斗争的目标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目标——推翻清朝统治
5、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立的军队名称是什么?统领是谁?
“洋枪队”;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