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三单元 第六章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是南极洲)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原因是 1. 面积最大 2. 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4、东亚的国家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3、亚洲地形的特点:1.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 地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4、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5、亚洲气候的特点:1.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3.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6、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7、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8、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9、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 ;世界上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共有10 个,其中,有六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各单元分析一、全册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十章实数(6课时)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三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初步”基础上,安排了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有所接触,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两直线相交所成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关系;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如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是学习下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平行公理(教科书称“基本事实”)是研究两直线平行的出发点,教科书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的作用和意义;本章增加一节新内容“平移”,平移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平移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发现几何结论的有效手段。
七年级英语(下)教案(湘教版)第一章: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本单元的生词和短语。
2. 能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能力和喜好。
3. 能用疑问词询问他人的能力和喜好。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一般现在时的运用。
3. 疑问词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Can You Play the Guitar?"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学习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跟读单词和短语,解释其意思。
3. 练习口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自己的能力和喜好。
4. 练习写作:让学生用疑问词询问他人的能力和喜好,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Unit 2 What Time Is It?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本单元的生词和短语。
2. 能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3. 能用钟表表达时间。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现在进行时的运用。
3. 钟表的认识。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学生时间来引入课题。
2. 学习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跟读单词和短语,解释其意思。
3. 练习口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动作。
4. 钟表的认识:教授学生认识钟表,并进行练习。
第三章:Unit 3 How Old Are You?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本单元的生词和短语。
2. 能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件。
3. 能用年龄表达自己的年龄。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
2. 一般过去时的运用。
3. 年龄的表达。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学生的年龄来引入课题。
2. 学习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跟读单词和短语,解释其意思。
3. 练习口语: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件。
4. 练习写作:让学生用年龄表达自己的年龄,并写一篇关于自己年龄的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体和卫生
1.细胞生命周期、组成及功能
2.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
3.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
4.保持身体健康的小窍门
5.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第二章:生物和环境
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生态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第三章: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植物的组成部分与功能
3.植物生长的条件
4.植物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5.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传播
第四章:动物调节和支持系统
1.动物的体内环境
2.调节体内环境的方式
3.人体的调节和支持系统
4.骨骼和关节
5.运动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第五章: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分类
3.群落内的相互关系
4.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
5.自然界中物种数量和种类分布的规律
第六章:遗传和基因工程
1.遗传及其规律
2.数学遗传学
3.基因工程的发展和意义
4.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5.克隆技术和遗传咨询
第七章:人类活动与资源保护
1.稀缺性和资源
2.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4.经济活动和生态问题的关系
5.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的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单元复习教案设计⼈教版七年级下册《实数》单元复习教案教学⽬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法】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于实际解题中.【情感态度】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学习的⽅法.【教学重点】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教学难点】应⽤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教学⽅法】演⽰法、类⽐法教学过程:⼀、作业回顾,提出错点【教学说明】将前⼀天的作业问题进⾏反馈,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
⼆、课前⼩测,竞争⿎励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的平⽅根是1B.1是1的算术平⽅根C. 22)(- 的平⽅根是2 D.0没有算术平⽅根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1-=-31- B. 31-= 31 C. 31-= 31- D.31-=-313.化简:2242)()(-+-= . 4.6-的相反数是,倒数是,绝对值是 .5.绝对值⼩于7的正数有,它们的和是 .【教学说明】1.通过简单知识⼩测,让学⽣体会成就感的同时回顾本章知识.2.利⽤⼩组竞争提⾼学⽣的数学学习兴趣.三、知识要点,整体把握【教学说明】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法.2.帮助学⽣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与开平⽅,平⽅根与⽴⽅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四、类⽐精讲,释疑解惑【教学说明】在例题的分析讲解后,学⽣马上进⾏相关练习训练,通过师⽣互动形式,达到学以致⽤的效果。
例1.在实数21,3-,-3.14,0,π,2.161161161…,316中,⽆理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准确地进⾏实数的分类,能将各个数落相应类别的位置上.类⽐精练1.下列实数中,⽆理数是() A.4 B.2π C.2.161161116 D. 722 例2.若(a+1)2+02-b =,则a ,b 的值为 .【教学说明】本题由两个⾮负数的和为0,得到两个⾮负数为0,求出a,b 的值. 类⽐精练2.若x,y 为实数,且︱x+2︱+2-y =0,则2017)(y x 的值为() A.1 B.-1 C.2 D. -2 例3.计算(1)328163+-)((2)361535-++-【教学说明】实数的有关运算律及运算顺序、相反数、绝对值等与有理数的运算基本相同.有理数的运算律及运算顺序对实数同样适⽤.在进⾏实数混合运算时,⾸先要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法进⾏计算.⼀般按照先乘⽅,后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计算,另外还要注意符号.类⽐精练3.(1)2325276)()(-+- (2)32274123-++-)(五、随堂练习,巩固要点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13169±=B.552--=)(C. 327-D.1251253=--5.在10,3,325,-4中,最⼤的⼀个是()A. 10B.3C. 325D.-46.设a 为整数,若a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则a 的取值范围是()A.2﹤a ﹤3B. 4﹤a ﹤9C. -2﹤a ﹤3D. -4﹤a ﹤97.若1.1001.102=,则±0201.1=8.若10的纯⼩数是a ,则a =9.若a a --332=)(,则a 与3的⼤⼩关系是 .11.如果⼀个数的两个平⽅根分别是 2a-3和a+9,求这个数.【教学说明】结合中考考点,有针对性地进⾏训练,提⾼学⽣解题能⼒.六、拓展训练,能⼒提升14.已知a,b,c 为实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化简:a c a c b a b 2)(222---++-)(【教学说明】多块知识点相关结合,为中等能⼒的学⽣提升知识运⽤能⼒.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课本P61 3.8.92.完成优化设计的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1.本课时教学可应⽤不同形式的练习引导学⽣认识相关的基本概念,强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利于进⾏运算与判断.2.注重分类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强调实数计算能⼒的训练,打下坚实的运算能⼒的基础.。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亚洲一、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地跨东、西、南、北四半球,主体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2、亚洲的范围西与欧洲以乌拉尔ft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ft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南北跨纬度最广(约90 度),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160多度(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时差达11 个小时,面积4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知识拓展:亚洲与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涉及的海峡有:白令海峡、土耳其海峡和曼德海峡(处在亚非之间,沟通红海与阿拉伯海)。
3、亚洲的分区与国家(1)亚洲有48 个国家和地区;按照地理特点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地理单元。
中国在东亚。
亚洲四至:北至切柳斯金角,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至巴巴角。
4、亚洲的人口与经济(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2010 年亚洲人口数量约42 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1%。
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有11 个,亚洲占了6 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亚洲有1000 多个民族,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2)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
亚洲各国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有明显差距,沙特阿拉伯等依靠石油出口较为富裕,新加坡、韩国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它大部分国家较为落后。
亚洲各国因地制宜,发挥本国优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知识拓展:(1)各大洲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2)亚洲人口分布:分布不均,东部、东南部和南部沿海及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北部、西部、中部,人口较为稀疏。
七年级生物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及典型习题汇总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3、黑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接近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人的生殖⑴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⑵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⑶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⑸受精场所:输卵管⑹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⑺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⑻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⑼胚胎发育到第8周发育成胎儿,呈现人形;发育到38周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第三节青春期【青春期发育】1.形态特点:身高突增(显著特征)、体重迅速增长2.功能特点大脑、心脏结构、肺功能完善化3.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歌诀: 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钙D齐补,同治佝偻。
磷磷厌食,无力骨痛。
买锅用铁,医治贫血。
甲状腺肿,一碘见效。
味觉障碍,星锌相伴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60-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维生素是不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提供能量,人体需要量很小,但不能缺乏,否则影响生长甚至患病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经典例题分析()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点评】选择C答案,胃是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部位。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和小组探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知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位置,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序实数对的应用,同时要采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1)知识点上?本章主要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本章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也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本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平移等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思想方法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更是从平移及实际应用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能力上掌握点与有序整数对的关系,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能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转换建立起数形联系(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有序数对,掌握平面直角系的概念2.掌握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了解象限的概念,能根据象限内和坐标轴的特征,熟练地由点的坐标判断点在的象限。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和说出坐标变换的平移。
?过程方法1.由生活事例引入,师生合作。
先从实际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初一数学下册有几个单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有几个单元内
容
初一数学下册有哪些单元?
回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平行线与相交线,本单元针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第二单元实数,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四单元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五单元为一元一次不可以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六单元是统计初步。
鲁教的五四新体系有五个单元,即第五章是基本平面图形,第六章是代数式的乘除,第七章是交线与平行线,第八章是资料收集与整理,第九章是变量之间的关系。
穿衣服学校有八个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册有哪些单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有六章:
第一章平行线和相交线。
重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和判断。
第二章实数。
重点学习平方根和立方根。
第三章平面笛卡尔坐标系。
重点分析四个象限中各点坐标的特点。
第四章:二元线性方程组。
重点讲解二元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第五章不平等和不平等群体。
重点讲解一维线性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求解。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七年级下册一共有8个单元。
初一人教版数学书是什么样?
太简单了
1、里面内容公式简单,没有扩展出去,工式出来后,就配哪些习题或套卷就没有了,学生学会了,可是考试不是既然如此那,考,让不少学生问,怎么课本的公式都没有呢
2,内容少,数一下指头都可以数出来
3,没有总结内容出来后,学生不清楚学到什么
4,没有一个参照物来做一个比较性,。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题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亚洲的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简述亚洲的地形对河流、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知道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亚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1、亚洲(图中A)的位置(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纬度位置:亚洲大至位于11°S——81°N,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海陆位置:亚洲西北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B)相连;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C)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D)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E)相望;东临太平洋(F)、北邻北冰洋(H)、南邻印度洋(G)。
2、亚洲的地形(1)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2)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其中,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恒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3、亚洲的气候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E:热带季风气候 F:亚热带季风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 H:极地气候 I:热带雨林气候)(2)季风气候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A)二、巩固练习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南高北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带雨林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右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A.欧洲、非洲B.非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D.欧洲、大洋州4、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5、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2020年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章节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A. 脾脏B. 淋巴结C. 胰脏D. 胸腺2、人体有三道防线,其中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能分泌杀菌物质,这是人体免疫的()。
A. 第一道防线B. 第二道防线C. 第三道防线D. 前两道防线3、我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即“天然屏障”是指()。
A. 皮肤B. 脾脏C. 眼睛D. 嘴巴4、今年冬天甲型病毒性流感“风靡”全国,我市也非常流行。
很多同学不幸感染,众多家庭无一人幸免。
导致医院、社区门诊人满为患。
具此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起甲型流感的病毒属于传染源B. 甲型流感患者属于病原体C. 患甲流后及时打针或吃药治疗是控制传染源D. 抗生素对甲型流感病毒很有效5、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B.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C.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D. 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6、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打预防针C.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D. 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7、甲型H1N1流感于去年3月上旬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今年,湛江市为中小学生免费接种H1Nl流感疫苗。
为中小学生接种流感疫苗的目的是()。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预防所有传染病8、甲型H1N1流感于去年3月上旬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今年,湛江市为中小学生免费接种H1Nl流感疫苗。
学生接种疫苗后能增强免疫力,因其体内产生了()。
A. 抗原B. 抗体C. 细菌D. 病毒9、被疯狗咬伤的患者要及时注射狂犬抗病毒血清。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知一、基本概念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注意】解方程时,要用到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二、基本法则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弄清题意(设未知数):求什么?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②分析条件(找等量关系):找出已给出的数量及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③组织方程(列方程):对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所需的表达式,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注意】此三步骤适用于列各种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根据等式性质推出:a.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④合并同类项。
⑤化未知项的系数为1。
⑥检验方程的解(一般不需答出,但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应会列一元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注意】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在整式方程前提下,化简后满足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的方程,像21=x,()1222+=+xx等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就是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转化,要注意:①方程两边不能乘以(或除以)含有未知数的整式,否则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②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③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移项”要变号.例题1. 解下列方程:(1)10x-4(3-x)-5(2+7x)=15x-9(x-2)(2)3(2-3x)-3[3(2x-3)+3]=5(3)()()()3413231121+-=-+++xxx2. 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5,问黑色皮块有多少?3. 小明和小红做游戏,小明拿出一张日历:“我用笔圈出了2×2的一个正方形,它们数字的和是76,你知道我圈出的是哪几个数字吗?”你能帮小红解决吗?4.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送还了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问这个班共多少同学?5. 丢番图的墓志铭:“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教案及课后习题-word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
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等。
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河流流向特征注入海洋长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黄河自西向东长度5 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太平洋湄公河自北向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较长北冰洋恒河自西向东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地区气候类型特点景观北冰洋沿岸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银装素裹、冰封千里东南部的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皆夏,森林常绿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沙漠广布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常绿硬叶林中部的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高原山地气候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第3单元第6章免疫与健康一、选择题1. 艾滋病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HIV会迅速繁殖,人体免疫细胞在受到HIV攻击时也会迅速增多,并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
HIV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逐步侵袭人体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卫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下列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免疫细胞浓度的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2. 大量消灭苍蝇、蚊子,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是为了()A.搞好环境卫生 B.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 D.切断传播途径3. 预防接种的目的是()A.直接消灭病原体B.增加人体营养C.获得非特异性免疫D.产生抗体,获得免疫4. “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5. 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A.色盲、癌症、艾滋病、甲型肝炎B.梅毒、糖尿病、霍乱、疯牛病C.梅毒、肺结核、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D.流行性感冒、白化病、艾滋病、败血病6.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①服用剂量有限定②服用剂量较大③服药天数长④服药天数短,有限定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7.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毒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D.HIV 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8.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高。
它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
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艾滋病的是()A.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B.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C.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 D.混用注射器9.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艾滋病的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C.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预防艾滋病的疫苗D.HIV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10. 近年来,我国海关对入境的外国人都要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严禁艾滋病患者入境,这属于()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C.隔离患者D.切断传播途径11. 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C.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12. “是药三分毒”。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习目标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这个例子说出是什么反射描述反射弧的定义和结构举例子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的反射(条件反射)学生之间尝试测定反应速度知识储备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是生物的应激性,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人的脑和脊髓中都有一些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其中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
书本91页想一想,议一议是先把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疼的。
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受到痛或烫的反射路径里短;缩手是屈肌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而疼痛是感觉,其神经中枢在大脑。
知识点一反射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教材91页实验——膝跳反射(1)目的要求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举例说出是什么反射。
(2)方法步骤①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注意:这里的‘自然地’,不受大脑的控制)②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3)现象当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可观察到被叩击者的小腿迅速向上弹起。
【注意】①受试者的一条腿一定要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并且不要触及任何其他物体,腿部的肌肉不能紧张,要很放松,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②实验者叩击的力度不一定要很大,但速度一定要快,而且叩击部位要准。
③选准叩击时机,即受试者精神放松且未注意时。
书本第91页讨论1、当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向上弹起——迅速前伸。
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2、膝跳反射时来不及思考,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因此不受大脑的控制。
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2.膝跳反射快速叩击一下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
第六章免疫与健康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导学提纲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1. 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它们不仅能阻挡________,而且它们的________还有________作用。
2.体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二、后天获得的免疫力1.人体通过________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________或________起作用,这叫做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组成的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共同完成的。
2.免疫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三、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就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________,将有关的________按照科学的________,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________,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__,获得________。
例题解析【例1】小孩服用的小儿麻痹糖丸属于( )。
A.病原体B.食品C.抗体D.抗原解析:糖丸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服用的目的是预防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
服用此糖丸以后,人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受到刺激就产生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使小孩在健康不患病的情况下就有了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这就是计划免疫。
有些同学对计划免疫心存疑虑,认为病原体躲之不及,还有意接种到人体内,似乎为病原体提供感染的机会,其实这些疫苗不是正常生活状态的病原体,它们或被处死或处于半活状态,有些是其他物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会导致人患病,一般都能产生抗体。
答案:D【例2】(2007·湖北中考)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D.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的健康。
它有三方面的功能: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答案:A课堂自测1.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角质层防止病菌的侵入B.在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杀死C.血液中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消灭D.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2.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B.泪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细菌C.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D.吞噬细胞吞噬各种病原体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B.抗体是抵抗病原体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D.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4.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5.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一道又一道防线。
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6.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
皮肤的屏障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特异性免疫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人患过麻疹后就不会再患麻疹非特异性免疫知能提升1.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
A.得不到营养B.失去了保护作用C.不能调节体温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功能2.人体体液中含有一些杀菌物质,能使病菌溶解,其原因是这些物质能破坏病菌的(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2007·云南昆明中考)我国早在10世纪,人们就已经采用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的方法来预防天花。
这里所说的“痘浆”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
A.抗体、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特异性免疫4.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
A.抗原B.抗体C.一种酶D.病原体5.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疫苗都是用杀死的病原体制成的B.所有的疫苗都是用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C.疫苗可使人体产生抗体D.一种疫苗能抵抗多种病原体6.(2008·江苏盐城中考)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胃液的杀菌作用C.注射狂犬疫苗 D.白细胞吞噬病菌7.下图是免疫产生的实验证明示意图,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据图回答:(1)B组实验中说明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________,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免疫。
(2)将另外一种病菌注入经过B处理的鼠体内,鼠是否能存活? 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果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提纲一、常见的传染病1.传染病是指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类。
二、传染病的预防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三、艾滋病1.艾滋病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是由人类________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2.艾滋病的传播是通过与________、输入含________或________、共用________、使用________、移植带有________或________等都有可能进行传播。
3.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是养成________,________。
例题解析【例1】(2008·武汉毕业)艾滋病、血吸虫病、流脑等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把“流脑疫苗”接种到儿童体内,使儿童获得对“流脑”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免疫的类型分别是()。
A.控制传染源,特异性免疫B.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C.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D.控制传染源,非特异性免疫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传播的环节及免疫的类型。
给儿童接种“流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B【例2】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C.经常播散病原体的人群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解析: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或体质较弱、抵抗力差的人。
没有患过传染病的人体内一般没有相应的抗体,缺乏免疫力,因此容易感染上传染病。
B、C、D选项与题目无关。
答案:A课堂自测1.传染病的特点是( )。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虚引起的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A.流行性感冒、麻疹、近视眼B.肺结核、狂犬病、侏儒症C.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疟疾D.蛔虫病、糖尿病、甲型肝炎3.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中有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卡介苗对于接种的人体来说属于()。
A.病原体B.传染源C.抗体D.抗原`4.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B.饮食传播C.生物媒介传播D.体表接触传播5.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
A.任何一个环节B.传播途径C.任何两个环节D.全部三个环节6.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B.进行预防接种C.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D.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7.下图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②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措施。
(2)③④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措施。
(3)⑤⑥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措施。
(4)许多种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一般在________传染性最强。
8.(2008·临沂中考)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一般包括5个方面的疾病:和水密切相关的疾病;和人群密集相关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材料二: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
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
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知能提升1.(2007·宁波中考)国家商务部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不得销售散装冷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
新标准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
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病原体2.体育锻炼及接种疫苗的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个选项都正确3.下列哪种传染病目前还不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A.流行性感冒B.肺结核C.艾滋病D.破伤风4.被疯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抗体,保护易感者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5.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途径是( )。
①血液传播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进餐③母婴传播④性传播⑤与艾滋病病人交谈、握手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6.(2008·山东中考)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