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循环语句(201909)
- 格式:ppt
- 大小:277.5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_高二数学算法循环语句知识点归纳》摘要:(5)|||b||b|||+|b|,(6)|(x)|g(x)①与(x)g(x)或(x)g(x)(其g(x)0);②与g(x)0,(9)当(x)g(x)与(x)g(x)当0g(x)与(x)高数学必修3课循环语句主要用实现算法循环结构若想了相关知识下面编给高二学生带数学算法循环语句知识希望对你有助高二数学算法循环语句知识高二数学知识、不等式性质两实数与b关系不等式性质() (乘法单调性)3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如0那么(3)|b||||b|(5)|||b||b|||+|b|(6)|+++|||+||++||二、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依据()不等式性质(略)(3)重要不等式①||0;0;(b)0(、bR)②+bb(、bR当且仅当b取)不等式证明方法()比较法要证明b(0(b0)这种证明不等式方法叫做比较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不等式性质和已证明不等式推导出所要证明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方法叫做综合法(3)分析法从欲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使这不等式成立充分条件直到所条件已判断正确从而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方法叫做分析法证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种基方法外还有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三、不等式不等式问题分类()元次不等式()元二次不等式(3)可以化元次或元二次不等式不等式①元高次不等式;②分式不等式;③无理不等式;④指数不等式;⑤对数不等式;⑥带绝对值不等式;⑦不等式组不等式应特别下列几()正确应用不等式基性质()正确应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增、减性(3)代数式知数取值围3不等式性(5)|(x)|0)(6)|(x)|g(x)①与(x)g(x)或(x)g(x)(其g(x)0);②与g(x)0(9)当(x)g(x)与(x)g(x)当0g(x)与(x)平方关系^+^+^^+^^积关系倒数关系商关系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抓基础是关键数学习题无非就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组合应用弄清数学基概念、基定理、基方法是判断题目类型、知识围前提是正确把握题方法依据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题目就能很快得到题方法或者面对新习题就能想到我们平做习题方法达到迅速答弄清基定理是正确、快速答习题前提条件特别是立体几何等节复习对基定理熟悉和灵活掌握能使习题答条理清楚、逻辑推理严密反会使题速慢逻辑混乱、叙述不清严防题海战术做习题是了巩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学数学要做定量习题但学数学并不等做题各种考试题有相当习题是靠简单知识堆积利用公理化知识体系演绎而就能这些习题是要通做定量习题达到对题方法展移而实现但随着高考改革高考已把考重放创造型、能力型考上因要精做习题知识理和灵活应用当你做完道习题不访问题考了什么知识?什么方法?我们从得到了题什么方法?这类习题有什么题通性?实现问题完全我应用了怎样题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己悟性与创造性开发其创造力也将遇到即将临期末考试和高考题目那些综合性强题目可以有科学方法它归纳数学思维数学学习其主要目是了培养我们创造性培养我们处理事情、问题能力因对处理数学问题策略、思维掌握显得特别重要平学习应重归纳它平听课明知学生应该听老师对该题目分析和归纳但还有不少学生不教师分析往往沉静老师讲每步计算、每步推证程听课是认真但费力听完是满脑子计算程支离破碎老师分析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己设计出处理这些问题策略、思维当教师答习题学生要用己计算和推理已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另外当题目答案给出并不代表问题答完毕还要花定认真总结、归纳理记忆要把这些题策略全部纳入己脑海成永久地记忆变己这类型问题验和技能也了学生会听课而不会做题目坏毛病积累考试验学期每月初都有考试加每单元单元测验和模拟考试有十几次抓住这些机会积累定考试验掌握定考试技巧使己应有水平考试得到充分发挥其实考试是单兵作战它是考验人承受能力、接受能力、问题等综合能力战场这些能力只有平考试得到培养和训练猜你感兴趣高二数学统计知识总结高二数学知识总结全3高二上数学知识总结高二数学排列与组合知识总结5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知识梳理6高二数学函数知识总结。
案例:1.2.3 循环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体应用;
(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结局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
法的基本思想;
2.过程与方法: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a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来设计程序,进一步体会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语句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的作用
及应用,增进对算法的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
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for 语句与while语句的结构与含义,并会应用
2.难点:应用两种循环语句将具体问题程序化,搞清for循环和while 循环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