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教程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23
电子政务教程第一章电子服务的概念:(1)从技术角度。
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征并且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2)从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的角度。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从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有名、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与服务。
电子服务的内涵(实质):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
从三个方面理解:(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
(2)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3)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社会背景:建设高效政府,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G2G、G2B、G2C。
其中G2G主要内容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政策法规信息库等。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经历:办公自动化(20C80到90中期),三金工程(20C90初期),政府上网工程(20C90末期),三网一库(21C初期)电子政务基本功能: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公众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加强行业管理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
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和标准逐步完善。
电子政务的主要任务: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第Ⅰ部分电子政务理论基础第1章电子政务概要1.1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实质1.1.1政务与电子政务政务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E-government),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运作模式。
电子政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构处理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关的事物。
电子政务是政府职能不断优化的信息化过程。
政府机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1.1.2电子政务相关概念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人误以为所谓的电子政务就是办公自动化或者是政务上网工程。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bussiness)相对应。
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经营、销售和流通等活动。
它不仅指基于国际互联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
电子政务借鉴了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代替部分办公人员的业务活动,以提高处理办公效率。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办公?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联系:电子政务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它是办公自动化的延伸发展,是面向全社会的办公自动化。
政府上网(Government online)就是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成立一个虚拟的政府,在Internet上实现政府的职能工作。
电子政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1.1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来实现政府运作及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它利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推动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公民之间以及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以提高政府效率、公共服务品质和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政府全面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在线服务、数字化政府运作、数字化公共参与等手段来更好地满足公民和企业的需求。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透明、务实便利的数字化政府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1.2 电子政务的意义与目标1.2.1 电子政务的意义电子政务的实施对于现代化政府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促进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参政议政的有效实施,推动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电子政务可以改变传统政府运作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协同工作。
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政府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公民和企业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类证件、申请各类服务,避免了传统方式所需要的纸质材料和排队等繁琐过程。
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1.2.2 电子政务的目标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透明、务实便利的数字化政府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改善政府运作流程和效率,提高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2.加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等技术,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分析,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政务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电子政务教程01介绍电子政务是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公众各类政府服务的一种方式。
它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提供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众体验。
本教程将介绍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了解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作用。
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子化平台提供政务服务的一种方式。
它涵盖了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平台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优化公众服务体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电子政务的重要性电子政务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快行政决策和处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电子政务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公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类政府服务,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此外,电子政务还可以促进政府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推动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电子政务的原理电子政务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信息化原理信息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它要求政府将各类政府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和管理。
这包括政府文件、数据、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信息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网络化原理网络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关键,它要求政府将各类政务服务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交互。
这包括政务网站、政务APP等电子化的服务平台。
通过网络化手段,公众可以方便地访问政府服务,政府部门之间也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智能化原理智能化原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它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入等先进技术。
这包括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程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智能化手段,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各类政务事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电子政务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政府的各个领域和部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电子政务应用:政务网站政务网站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