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mullen胀破强度性能测试实验条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0.33 KB
- 文档页数:3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强度的测定拉伸强度对某些织物(如针织物和花边)不太适宜,但可用胀破强度试验来代替。
织物破损时往往同时受到经向、纬向、斜向等方面的外力,特别是某些针织品(如纬编织物)具有直向延伸、横向收缩的特征,直向和横向相互影响较大,如采用拉伸强度试验,必须对经向、纬向和斜向分别测试,而破裂强度则可以对织物强度作一次性评价。
胀破强度:作用到一定面积试样上使之膨胀破裂的最大流体压力,以千牛顿/平方米(kN/㎡)表示。
胀破扩张度:在承受胀破压力下的试样膨胀程度,为试验时试样表面中心的最大高度,以毫米(mm)表示。
胀破时间:从试样承受流体压力开始至达到胀破时所需要的时间,以秒(s)表示。
测试原理:将一定面积的试样覆在弹性膜片上,并用一个规定尺寸的环形夹具夹住,在膜片下平缓地增加流体压力,直到试样破裂。
本实验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2960-1974《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
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弹性膜片为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针织、机织等工艺生产的织物。
1.3 本方法允许采用符合本方法规定技术条件的胀破强度仪。
2 引用标准国际羊毛局IWS TM No 29(1982 年4 月)《纺织品破裂强力试验法》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79-1978《化学纤维织物试验》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 D 3786-80《液压胀破强度标准试验方法》3.仪器和工具3.1 胀破强度仪应满足下列要求:3.1.1 类型符合本方法标准测试要求的胀破强度仪均可适用。
3.1.2 胀破强度仪的要求胀破强度仪应同时具有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装置,并能使试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破裂。
测定结果应能显示。
3.1.3 在仪器所使用的压力范围任意一点,精确度要求达到±1%。
指示胀破扩张度的工具精确度要求达到±0.25mm。
纺织品液压法测定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分析作者:赵金晶,訾君,陈惠敏来源:《纺织报告》 2018年第2期摘要依据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 部分: 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对液压法测定纺织品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并量化不确定度分量,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液压法测定纺织品胀破强力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液压胀破仪的精准性和测量的随机效应引入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纺织品;液压法;胀破强力;不确定度中图分类号:TS187+.4文献标识码:A纺织品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肘部、膝部等部位不断受到集中性负荷的顶、压作用而扩张直至破坏,这种破坏现象仅靠测试纺织品的拉伸断裂强力并不能反映实际穿着的情况,而纺织品的胀破强力就能很好体现这一点。
所以胀破强力是考核纺织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物理指标。
目前,各个实验室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用户心目中的美誉度,而积极依据ISO / 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1] 参与实验室认可活动。
相对以前的ISO / IEC 导则25,新标准更加强调应提供对于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估。
同时,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中规定:“测试实验室应建立并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是测试计量领域的一大进步。
它与传统的误差分析理论相比较,更加具有操作性。
因此,本研究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对实验室的液压胀破仪测试系统及实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1 实验1.1 实验标准参照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 部分: 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2]。
1.2 实验方法将试样夹持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使膜片和试样膨胀。
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直到试样破裂,测得胀破强力。
1.3 实验环境样品调湿和实验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 的恒温恒湿实验室中进行。
mullen胀破仪用于测定编织物、针织物和无纺布的胀破强度或接缝胀破强度,同时应用于纸张、皮革顶破所需的爆破力。
仪器为测定纺织品、纸等因受多方面外力而破损时的抵抗力(胀破强度)的试验机。
铺在试验片下的橡胶膜通过油压而膨胀,测定使试验片胀破时的压力,通过下式计算出胀破强度。
胀破强度(kPa)= A-BA = 橡胶膜使试验片胀破时的压力B = 被胀破的试验片取出后,只是橡胶膜时的压力Mullen胀破强力机备有不同量程的型号供选择,常用型号为C、A。
常用型号C最高可以测量200psi。
独特的变速箱装置可以使压力保持稳定。
电动驱动,手动把柄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样品夹持。
ASTM D3786,AS 2001.2.4,BS EN ISO 13938-1,GB/T 7742,ISO 13938-1,JISL1018/L1093,IWS TM170·快速试样夹持装置;·标准压力校正铝薄片;·理想的加注液压介质方式及排除空气结构;·互锁运转的变速箱可以使压力保持稳定。
·型号:C,A;·测试范围:0-200psi(C型),0-1500psi(A型);·油压速度:150±10ml/min;·显示方式:指针显示;·表头数量:2个;·样品夹具:手动;·小表量程范围:0-87psi·大表量程范围:0-233psi·夹头直径:31mm·液压介质:80%甘油,20%蒸馏水·标准配置:校正铝薄片,标准橡胶膜·外形尺寸:600×400×450mm·重量:35kg·电源:1∮,AC220V, 50HZ,3A。
织物涨破性能测试GB T 7742.1液压法1.原理1.1 测试样被一个圆形夹头固定在一个橡胶片的上面,液压系统使橡胶片膨胀,同时测试样也被带动膨胀。
压力以均匀速率增加直至测试样鼓爆为止。
记录鼓爆强力和鼓爆膨胀。
2.测试样2.1 试样测试前,应在65%±2%RH,21±1℃的环境中放置4个小时以上。
2.2 取样要求如图所示:3.测试设备测试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3.1 测试设备可提供在100cm³/min—500 cm³/min流量范围内任意持续速率的加压,流量偏差不能超过流量的±10%。
如果测试设备不能调整流量,则测试过程应在(20±5)秒内完成,测试报告中应注明此点。
3.2 顶破压力表量程20%—100%范围内读数偏差不超过整个量程±2%。
3.3 膨胀高度最大为70mm,读数偏差为±1mm。
零点位置的设定应根据测试布样的厚度进行调整。
3.4 平均数与每个测试读数的偏差不超过±2%。
3.5 测试区域面积可选择:50cm²(直径:79.8mm)、100cm²(直径:112.8mm)、10cm²(直径:35.7mm)、7.310cm²(直径:30.5mm),对于不能采用现有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的试样,则应通过协商解决。
3.6 测试过程中,试样夹头应夹紧测试样,测试样不能产生扭曲和移动。
夹头不能对测试样膨胀过程产生影响。
夹头内径的偏差应不超过±0.2mm。
3.7 夹头周围应配有防护罩,此防护罩应不影响观察测试过程中的膨胀过程。
3.8 橡胶片厚度为2mm,具有高膨胀性,如果橡胶片重复使用多次,则测试过程中的膨胀高度应小于该橡胶片的最大膨胀高度,且具有耐腐蚀性。
4.测试步骤4.1 根据测试样和测试面积设定增压速率,也可以通过调整顶破时间,使得测试样能够在(20±5)秒内被顶破。
织物破裂强度试验方案——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法摘要:织物的胀破强力是织物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评价织物胀破强度的方法,简要的描述了实验过程,可以为科研单位、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评价产品的性能提供参考方法。
关键词:破裂强力;顶破;mullen胀破仪;破裂强度试验机;FZ/T 01030—19931、意义织物在一垂直织物平面的负荷作用下鼓起、扩张进而破裂的现象称为胀破。
织物的胀破强力是织物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目前主要采用弹性膜片法测定织物的胀破强力,测试标准有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液压法》、FZ/T 01030—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等。
2、相关标准FZ/T 01030—1993《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3、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纯棉织物4、试验材料及设备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供应)5、研究方法5.1 样品的选取随机选取不同成分和组织结构的样品8份,测试每个样品的胀破强力10次,以它们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比较。
5.2 试验研究方法选定不同的设备仪器和不同的试验方法,试样的胀破强力结果也不同。
FZ/T 01030—1993中规定油压速度为(85±10)mL/min。
本文采用选择试验面积为7.3 cm2,定胀破20 s为终止条件进行试验。
6、结果分析记录织物胀破强力值的大小,并同时记录下试验条件和试验环境。
7、结论本文介绍了MULLEN破裂强度试验机用于评价织物胀破性能的方法及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表明,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的MULLEN胀破仪能够满足测试所需的试验条件,同时该设备具有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试不同类型织物的撕破强力,了解和掌握织物在承受局部外力时的抗撕裂性能,为纺织品的选择、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撕破强力是指织物在规定条件下,使其初始切口扩展到一定长度所需的力。
织物的撕破强力与其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织物的撕破强力,可以评估其耐撕裂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织物样品(如棉、麻、丝、毛、化纤等)。
2. 实验仪器:YG(B)033E型数字式撕裂仪、YG(B5)026G型电子织物强力机、剪刀、直尺、夹具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织物样品裁剪成规定尺寸的试样,并按照要求进行标记。
2. 测试方法:采用冲击摆锤法和裤型法(单缝)两种方法进行测试。
- 冲击摆锤法:将试样夹持在撕裂仪的夹具中,调整好摆锤的位置和角度,使摆锤击中试样切口处,记录撕裂到规定长度所需的力。
- 裤型法(单缝):将试样夹持在撕裂仪的夹具中,使试样切口线呈直线,调整好拉伸速率,使试样撕裂到规定长度,记录撕裂所需的力。
3.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实验的撕破强力值,并计算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冲击摆锤法测试结果:- 棉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0N。
- 麻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45N。
- 丝绸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0N。
- 毛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5N。
- 化纤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70N。
2. 裤型法(单缝)测试结果:- 棉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5N。
- 麻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50N。
- 丝绸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5N。
- 毛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60N。
- 化纤织物的撕破强力平均值为75N。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测试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冲击摆锤法测得的撕破强力普遍高于裤型法(单缝)测得的结果。
这可能是由于冲击摆锤法更能模拟实际撕裂过程,而裤型法(单缝)则更注重试样的撕裂强度。
六、结论1. 织物的撕破强力与其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织物液压胀破强力试验详细步骤介绍一、范围1、本方法用液压胀破强度测试仪来测试织物的耐胀破性能。
此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种纺织品的生产测试中。
2、此方法也可用于弹性机织物和工业用布。
3、数值使用S.L单位作为标准。
二、原理1、把试样夹固定在可变形的薄膜上﹐然后通过液压挤压薄膜直至织物被胀破。
胀破样品所需的总压力和挤压薄膜所需压力的差就是织物胀破强度。
三、意义和用途1、按照测试方法D3786得到的测试结果和实际的性能没有关联。
因为此标准已广泛地用于贸易中﹐所以本测试方法还是被作为纺织品贸易的胀破强力的标准测试。
当供应采购双方在使用测试方法D3786作为接受标准测试时﹐如有分歧﹐则需从被评估的原料中取一个试样并随机剪取样品进行对比测试来发现双方化验室间的统计偏差。
2、这个用于测定针织物﹐无纺布和机织布的薄膜胀破强力的方法具有广泛的产品适用性。
注﹕为了防止已经使用过的针织物或无纺布在测试过程中发生负荷的转移或伸长﹐需按照方法中描述来夹持样品。
四、设备和原料1、液压薄膜胀破测试仪--适用于①-④标准要求的测试机器。
夹具﹐使样品在两个环形的互相平行的平面间可以稳定均一固定﹐最好是不锈钢表面﹐在测试中不可以滑动。
用足够的力使其达到最小的滑动。
①、上下夹具的表面应该是一个直径为75mm(3in)的圆环形﹐同轴孔直径为31±0.75mm﹐夹具的表面有一些同心槽﹐槽间距不小于0.8mm﹐深度不小于0.015mm。
下夹具为金属的﹐同心圆的间距不小于0.4mm。
下夹头的空腔内可以提供给薄膜恒定均匀(95±5ml/min)的液压。
注﹕考虑到夹具及表面可能磨损和变形﹐应定期检查﹐维修或必要时更换。
夹具表面沟槽的具体形式没有规定。
②、薄膜﹐直径为48mm﹐厚度为1.80±0.05mm(0.070±0.002in)的合成橡胶薄膜﹐中间部分加固。
把薄膜固定在下夹具和设备之间﹐使薄膜在被下面的压力胀起之前﹐它的表面低于夹具的平面。
织物撕破性能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估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以了解织物的耐久性和质量。
2. 实验原理使用撕破试验仪进行实验,该仪器能够施加力量来撕裂织物。
实验中使用的主要参数包括:撕破强度(Tearing strength),撕破延伸率(Tear elongation)和撕破强度指数(Tearing strength index)。
3. 实验步骤1. 预备工作:根据实验要求,准备不同种类的织物样品,并进行编号。
2. 调整试验仪器:根据织物的厚度和材质,调整撕破试验仪的参数。
3. 样品准备:将织物样品切割成特定的尺寸,确保每个样品的长度和宽度接近。
4. 实验操作:将样品夹在试验仪器的夹持装置中,确保夹持的位置均匀并没有皱褶。
调整撕破试验仪的参数,例如撕破速度、撕破预载荷等。
按下开始按钮,观察实验过程。
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撕破强度、撕破延伸率和撕破强度指数。
6.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并进行讨论。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撕破强度(N/cm)撕破延伸率(%)撕破强度指数-1 25 40 0.62 30 35 0.73 20 45 0.5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编号2的织物具有最高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它的撕破强度指数也较高。
而样品编号3的织物则表现出最低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其撕破强度指数也是最低的。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撕破强度是衡量织物抵抗撕裂的能力的重要指标,撕破强度较高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撕破延伸率是指织物在受力时能够拉伸的最大程度,影响织物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 撕破强度指数综合了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织物的撕破性能。
5.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使用撕破试验仪,评估了不同织物的撕破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织物的撕破强度和撕破延伸率对于织物的耐久性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54中国纤检 2020年 11月监督专家Experts纤·检测园地Fiber · Testing Garden我们平时穿衣的毛衫肘部特别容易变形,针织裤子的膝盖是最先磨破出洞,更别说穿的袜子时不时有脚趾钻出来观察世界,消费者往往会发出疑问,这些情况是织物的质量问题?还是织物本身的特性?实际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织物是否耐用。
强力测试作为纺织品力学性能测试项目之一,对考核织物的耐用性能有着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普遍用胀破性能或顶破性能来考核针织物和无纺布等织物的强力。
那么,这项性能是如何测试的?针对哪些产品?测试步骤是什么?对检测人员有什么要求呢?本期我们邀请广检集团的检测专家对检测方法进行解读。
1 纺织品胀破测试和顶破测试的原理是什么?国内外有哪些测试方法和对应标准?顶破强力的原理是将试样夹持在固定基座的圆环试样夹内,圆球形顶杆以恒定的移动速度垂直地顶向试样,使试样变形直至破裂,测得顶破强力。
胀破测试原理是将试样夹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并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使膜片和试样膨胀直至试样破裂即测得胀破强力及胀破扩张度。
顶破强力常用的国内外测试标准主要有3个:GB/T 19976—2005《纺织品 顶破强力的测定 钢球法》;ISO 3303—1:2012《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破裂强度的测定 第1部分:钢球法》;GB/T 8878—2002《棉针织内衣》的5.4.1条。
胀破测试常用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 GB/T 7742.1—2005《纺织品 织物胀破性能 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 液压法》、GB/T 7742.2—2015《纺织品 织物胀破性能 第2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 气压法》、ASTM D3786/D3786M —2018《纺织品胀破强力测试方法 膜片法》、ISO 13938—1:2019《纺织品 织物的胀专家解读:织物的顶破性能和胀破性能测试Expert Interpretation: Bursting Properties andBursting Strength of Fabrics钟江,男,1978年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东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东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
织物顶破强力测试标准一、测试仪器1. 顶破强力测试仪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2. 测试仪器的量程应与被测织物顶破强力的范围相适应。
二、试样准备1. 织物顶破强力测试的试样应为同批次、同规格的织物,并具有代表性。
2.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3. 试样应保持清洁、干燥,无褶皱、无瑕疵。
三、测试环境1. 测试环境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保持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的稳定。
2. 测试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无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四、测试程序1. 将试样放置在顶破强力测试仪的测试台上,确保试样平整、无褶皱。
2. 根据织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顶破速度和顶破方式。
3. 按照测试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测试,记录顶破强力值和顶破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4. 对每个试样进行至少三次测试,以获得可靠的测试结果。
5. 在测试过程中,应保证试样不受到任何形式的破损或损伤。
五、结果处理1. 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归纳,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2.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织物的顶破性能,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六、数据分析1. 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织物顶破强力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因素对顶破性能的影响。
2. 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3. 将测试结果与织物的结构、成分、工艺等因素进行关联,研究其对顶破性能的影响规律。
4.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织物顶破强力的建议。
七、报告编写根据测试和分析结果编写报告,内容包括:1. 测试目的和背景介绍;2. 测试仪器和方法描述;3. 试样准备和测试环境说明;4. 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5. 结论和建议;6. 参考文献和致谢。
报告应规范、严谨,内容准确完整,以便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织物胀破强度测试现状及机理1.织物胀破强力的测试现状影响织物内在质量的因素有色牢度、强力(如胀破强力、撕裂强力等)、抗起毛起球性能、有害物质含量等等,其中织物胀破强力等是直接影响产品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织物在一垂直织物平面的负荷作用下鼓起、扩张进而破裂的现象称为胀破,抵抗这种破坏的能力称为织物的胀破强力或胀破强度,它是织物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由于织物在穿着时所受的力来自不同方向,而胀破强度给出了织物多向强伸度的特征信息,提供了织物在穿着过程中肘部、膝部等部位的受力程度。
因而,我国国家标准GB/T 7742对织物的胀破性能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同时行业标准如毛针织行业标准也将胀破强度列为毛针织品的质量考核指标。
然而,在实际检测中发现,考核织物胀破强度时,检测方法中试验面积的大小对胀破强度检测值影响很大,而很多检验机构存在胀破强度试验测试面积不统一的现象,同一样品不同检验机构给出的测试值差异很大,得出产品“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判定结论,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困惑和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明确织物胀破强力的测试标准,统一测试方法对规避这种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2.织物胀破的机理与织物的顶破机理相似,不同的类型织物胀破的机理不同。
对于机织物来说,织物胀破时,非经纬纱方向的织物变形,这是由经纬两组纱线相互剪切产生,其伸长变形较经纬方向要大,在压力作用下,首先在变形能力较小的方向和强度最薄弱处的纱线断裂,接着沿着经向或纬向相对撕裂,因而裂口一般成直线形。
如果织物的经纬向变形能力相近,胀破时经纬纱接近同时断裂,裂口常为L或T字形,说明经纬纱同时发挥最大作用,胀破强力较直线形的裂口情况要高。
对于针织物来说,织物胀破时,各线圈勾结连成一片,共同承受伸长变形,直至织物撕裂。
对于非织造布来说,主要是纤维的断裂和纤维网的松散化,顶破口是一个隆起的松散纤维包,胀破是纤维网扯松开裂状。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胀破强度仪实验条件和要求 织物胀破强度仪又名自动胀破强度测试仪,用于测试纺织品涨破值测定的检测仪器在纺织行业使用非常的广泛,自动胀破强度测试仪的实验一般有专业的人员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注意。
这里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你总结一部分:
一、功能要求
用于各种纺织品、非织布、皮革、医用材料等在各个方向同时受力(弹性膜片法)时,扩张力和扩张度的性能测定。
二、工作环境条件
1、工作电压:220V ±10%
2、温度:20±2℃
3、湿度:65±5%
三、性能指标
1、测试面积:50cm2--7.3cm2
2、测量范围:0-2 Mpa ,胀破压力大于满量程的20%时,其精度为满量程的±2%,胀破高度小于70mm 时,其精度为±0.02mm 。
3、最小分度值:0.002Mpa
4、加压速率:100 -500cm2/min 精度:10%
5、最大胀破时间:99.9±0.1S
6、最大扩张度:70±0.02mm
7、膜片应符合下列要求:厚度小于2mm ;
8、输出形式:打印输出、显示输出(含电脑、打印机)
9、夹持装置应当提供可靠的试样夹持,使实验过程这中没有试样的损伤,变形和滑移。
织物的顶破涨破性能测试方法一、概述在织物四周固定的情况下,从织物的一面给予垂直作用力使其破坏的现象,称为顶破。
顶破的受力方式与单向拉伸断裂不同,它属于多向受力破坏。
织物顶破时往往同时受到经向、纬向、斜向等方面的外力,特别是某些针织品具有纵向延伸、横向收缩的特征,纵向和横向相互影响较大,如采用拉伸强力试验,必须对经向、纬向和斜向分别测试,而顶破试验可对织物强力做一次性综合评价。
另外,由于破裂试验各向均等受力,不会产生“颈缩”现象,所以这项检测特别适用于针织物、三向织物、非织造布及降落伞用布。
顶破强力是考核部分针织物内在质量的项目之一,也是反映某些织物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顶破强力试验仪有弹子式、液压式及气压式等类型。
弹子式顶破强力试验仪测得的指标是顶破强力和顶破伸长;液压式和气压式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测得的指标有胀破强度、胀破扩张度和胀破时间。
胀破强度是作用到一定面积试样上使之膨胀破裂的最大流体压力,以kN/m2表示;胀破扩张度是在承受胀破压力下的试样膨胀程度,为试验时试样表面中心的最大高度,以mm表示;胀破时间是指从试样承受流体压力开始至达到胀破时所需的时间,以s表示。
气压式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试验结果比较稳定,但需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设备比较复杂,故一般采用液压式。
二、试验目的与要求利用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测定织物的顶破强力。
通过试验掌握织物顶破强力仪的顶破原理和破裂特征,并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标准3.1采用标准GB/T 8878《棉针织内衣》、GB 7742《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3.2相关标准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四、试验仪器与用具4.1 试验仪器:4.1.1 电子式织物顶破强力试验仪,夹布圆环的内径2.5cm;弹子直径2cm;试验仪的下降速度100mm/min。
4.1.2 液压式胀破强度仪,应同时具有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装置,并能使试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破裂;在仪器所使用的压力范围任意一点,精确度要求达到±1%,指示胀破扩张度的工具精确度要求达到±0.25mm。
织物拉伸性能实验问题记录织物撕破强力机采用液压鼓爆的方式检测针织、无纺布、梭织、纸或板材的顶破强度和高度,通过智能控制算法精准控制胀破时间,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配备PC端控制软件,操作简单,可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打印,支持所有的标准要求测试面积,完全满足不同标准的要求。
一、主要参数:A.测量范围:(满量程1%~100%)量程最高可达6.000Mpa,最小分度值 0.002MpaB.弹性膜片尺寸:外径厚度0.9±0.1mm 。
C.最大胀破高度:70±0.02mmD.最大胀破时间:99.9±0.1SE.加压速率:100-500ml/min ,速度手动可调,或选择智能自动调节;F.输出形式:打印输出、显示输出、实时图形显示,支持联机通迅;G.操作方式:手自一体;H.液压油:甘油85%,蒸馏水15%;I.电源:AC220V 50Hz 2000W.二、符合标准:ASTM D3786 ERT 80-4-20 GB/T 7742.1 BS EN ISO 13938-1 BS 3424-6-B ISO 3303-B ISO 2758 ISO 3303.2 ISO 3689 JIS L1018 L1093 IWS TM170三、测试原理:将试样夹持在可延伸的膜片上,在膜片下面施加液体压力,使膜片和试样膨胀。
以恒定速度增加液体体积,直到试样破裂,测得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
四、实验过程:1、样品在试验前,在松弛状态下调湿,在试验过程中,保持试样在已调湿和试验用大气中;2、试验面积为50cm2;3、设定恒定的体积增长速率在100cm '/min- 500cm '/min之间。
或进行预试验,调整试验的胀破时间为20s士5s;4、将试样放置在膜片上,使其处于平整无张力状态,避免在其平面内的变形,用夹持环夹紧试样,避免损伤防止在试验中滑移,将扩张度记录装置调整至零位,根据仪器的要求拧紧安全盖,对试样施加压力,直到其破坏,试样破坏后,立即将仪器复位,记录胀破压力、胀破高度或胀破体积,如果试样的破坏接近夹持环的边缘,报告该事实,在织物的不同部位重复试验,达到至少5个试验数量;5、膜片压力的测定:采用与上述试验相同的试验面积、体积增长速率或胀破时间,在没有试样的条件下,膨胀膜片,直至达到有试样时的平均胀破高度或平均胀破体积,以此胀破压力作为膜片压力。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InternationalGroup(HK)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mullen 胀破强度仪实验操作方法
1、样品的选取
随机选取不同成分和组织结构的样品8份,测试每个样品的胀破强力10次,以它们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比较。
2、仪器
MULLENC 型胀破强力仪,M229AUTOBURST 型胀破强度仪。
3、试验方案
选定不同的设备仪器和不同的试验方法,试样的胀破强力结果也不同。
GB/T7742.1—2005中规定胀破时间可采用(20±5)s;试验面积采用50cm2,也可使用100cm2、10cm2、7.3cm2等其他试验面积
[3];FZ/T01030—1993中规定油压速度为(85±10)mL/min
本文选定试验面积、试验条件和设备仪器这三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子试验,以每个试样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析比较。
其中,试验面积选为7.3cm2和50cm2;试验条件选为定油压速率95mL/min 和定胀破时间20s;仪器设备选定为MULLENC 型胀破强力仪和M229AUTOBURST 型胀破强度仪。
织物mullen胀破强度性能测试实验条件分析
一、试验
1.1 仪器
SDL Atlas M229型胀破仪,试验面积(有效膜片面积)7.3、10.0、50.0 cm2,由于100 cm2胀破时间较长且仅能胀破少数低延展性试样,因此本文研究未采用该面积。
1.2 原理
将试样夹持在橡胶膜片上方,匀速增加液体体积,使液体压迫膜片膨胀,顶破试样,试样的胀破强力为液体压强与膜片弹性强度的差值。
1.3试验步骤
①将样品在标准大气下调湿,取适合试验面积大小的代表性试样,每次测试取3个平行样。
②选择合适试验面积的膜片,调节液压速度,使胀破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③装载试样到膜片上,使试样处于无压状态。
④将设备调零后启动,记录胀破速度、时间、高度和强力,计算平均值。
二、结果与讨论
2.1 试验面积
在胀破试验中,试验面积越大样品受力面积也越大,织物上受力纱线的数量也增多。
表1为胀破时间在18~25 S范围内,不同试验面积下的胀破强度。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试验面积增大,各类型试样的胀破
强度明显减小,本文以梭织物为例分析原因。
当梭织物受力面积增大4倍时,织物受力部位的直径增大2倍,受力经纬纱线数量也增大2倍。
由于受力纱线数量相对受力面积减少,而单纱强力不变,因而导致胀破强度相对变小。
实际上,胀破的力值等于胀破强度和受力面积的乘积,从表1数据可以估算出,胀破的力值是随试验面积增大而增大的,可见虽然强度减小而力值却增大。
胀破强度与试验面积理论上应呈反比关系,但实际情况下,纱线节点会有相当大的摩擦力,且试验面积与受力面积不等,因此,其反比关系有所减弱。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面积7.3 cm2与50.0 cm2相比,各试样的胀破强度约为3倍左右的关系;
10.0 cm2与50.0 cm2相比,各试样的胀破强度约为2倍多的关系。
试验者可从某一试验面积的结果中初步估计其他面积的结果。
2.2 胀破时间
胀破时间是指胀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GB/T7742.1—2005对胀破时间有明确规定,但仪器无法设置胀破时间,因此要通过对胀破速度的控制来实现规定的胀破时间。
图1为胀破面积为7.3 cm2时,3种试样的胀破速度与胀破时间的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胀破时间与胀破速度并非线性关系,这是由织物内部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所导致的。
对于不同织物,胀破速度对应胀破时间的变化速度不同,但总体趋势上都是随胀破速度的增加胀破时间减少,且在较小范围内,胀破速度和胀破时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因此,调整胀破时间时,可通过第1次测试的结果推断出所希望的胀破时间。
2.3 胀破速度
胀破速度是胀破试验中加压液体体积增加的速率,GB/T 7742.I一2005要求胀破时间为(20±5)s内,经2.2分析可知,这实际上是规定了胀破速度应处于一定范围,可见胀破速度对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
本文试验对6组试样进行了测试,试验面积为7.3 em2,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胀破强度随胀破速度提高而增大,但强度变化明显小于速度变化,且不同试样对胀破速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可以推断,在胀破速度小幅变化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但在结果处于合格评定极限时应考虑此方面影响。
2.4 变异系数
CV值表示测试结果的离散程度,为测试结果标准差与均值的百分比。
均匀试样的CV值也可反映出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本文试验取3种均匀试样做10次重复性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对于均匀试样,不同类型织物的CV值无明显差别,且CV值较小说明该测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3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胀破强度随试验面积增大而减小,对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胀破时间随胀破速度增大而减少,可通过初次测试结果对胀破时间作出有效调整;胀破速度小幅变化时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但也不能忽略;该测试方法精密度较好,均匀性样品的变异系数较小。
GB/T 7742.1—2005《纺织品织物胀破性能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液压法》推荐的试验面积为50 cm2,而其旧版本GB/T7742--1987(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推荐的试验面积为7.3 cm2和100 cm2,纤检机构原常用7.3 cm2的试验面积,这造成了测试方法标准更新后产品标准的指标不再适用,旧标准测试合格的产品很可能在新标准测试中不合格。
这需要纤检机构在试验面积方面达成共识,或对相应的产品标准作出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