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复习助学单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22.47 KB
- 文档页数:1
整理与练习
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课堂。
今天我们将要完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计算天天练
坚持每日一练,宝贝潜力无限!
1.直接写出得数。
78÷3= 4×360 = 900-258= 46×50= 489+356= 2000÷30= 17×60= 25×6×7= 30×280= 16÷4×16÷4= 2.竖式计算,打*要验算。
504÷43 83×92 *5600÷240
◆任务二:课中随堂练
1.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2.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练习。
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视频学习呢!
(1)完成数位顺序表。
(2)最大的九位数是(),最小的十位数是(),它们相差()。
(3)5489000862由()亿、()个万和()个一组成,读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3.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练习,大家都有什么收获?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任务三:课后巩固练
完成《补充习题》第18页,做到仔细读题、书写认真、不涂改。
第一单元《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你准备怎么样算13-9 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9 解决的实际问题吗第二课时练习一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9+()=12 12-9=()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9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第三课时十几减8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你准备怎么样算15-8 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8 解决的实际问题吗第四课时练习二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会思考8+()=12 12-8=()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8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第五课时十几减6、5、4、3、2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思考仔细观察课本P9 页的图,你能说一说图意并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我能发现你有什么发现第六课时练习三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十几减6、5、4、3、2 的算式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整理的我会创造你能自己编一道用十几减6、5、4、3、2 解决的问题吗第七课时复习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评价 ______________ 我会整理你能自己整理这个单元的减法算式表吗我能发现观察自己整理的表格,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一试,相信我能行借助身边的物体分别画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助学单的六种基本样式一般说来,助学单需能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要能凸显教学的核心内容;二是要能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上发挥作用;三是要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评价,四是要能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风格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助学单并没有统一的格式规范,但是,不同的教学内容,对预习的侧重点会产生影响,这就是形式服从于内容的缘故。
小学数学的课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新授类的、练习类的、复习类的、练习讲评类的等,针对不同的内容和课型,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
围绕不同的课型,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几种不同的助学单样式。
探学式:“探”,是避免把预习等同于看书自学的做法,因为这会使得学生的预备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
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先行思考,在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等活动,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贯穿预习的始终。
“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
比如,围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助学单:“探学式”适合用于探究性味儿较强的新授内容,这样的助学单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前移至课前,学生可以在尝试—自学—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做学式:数学不总是“想”出来的,好多数学内容,需要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亲历,比如1千克有多重?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1平方米有多大?等等,都需要学生“做中学”才能获得。
比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的助学单:“做学式”助学单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这不仅是在量的认识、形体的认识等知识中需要大量“做”的活动,还因为“课标”修改以后,数学学习更重视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做数学”日趋成为我们急迫思考的话题。
比的意义预学1、六(5)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共学二、探索新知(一)理解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
(二)比的各部分名称。
(自学课本49页,完成①②两题,再在小组交流。
)①15比10 记作:()10:15 读作:()②比的各部分的名称15 :10 ≒( )÷( )≒( )()()()( ) (三)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思考:比的后项能为0吗?延学1、填空。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
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
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的练习本数之比是()︰(),比值是();花的钱数之比是()︰(),比值是()。
2、 3︰()=24 ()︰8=0.53、选一选。
4支钢笔12元,钢笔的总价和数量之间的比是().① 4:12 ②12:4 ③4、判断。
①小明今年10岁,他的爸爸今年37岁。
父亲和儿子的年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龄比是10:37。
()②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的半径是1厘米,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半径比是4。
()③一项工程甲单独做7天完成,乙单独9天完成。
甲、乙工作效率比是7:9 。
()5、按要求画一画。
①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1 。
已知圆:○○○○画三角形:②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1 。
已知三角形:△△△△画圆:③圆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比为2:3 。
已知圆:○○○○画三角形:。
“倍的熟悉”助学单一、同窗之间说一说关于“倍”你有了哪些了解?你能用“倍”说一句话吗?二、小组交流画一画若是小红有2块巧克力,小明的巧克力块数是小红的3倍,你能画出小红、小明的巧克力块数吗?先画一画,再和其他同窗交流一下,看看谁画得好?好在哪里?三、独立思考圈一圈下图中圆片的个数是五角星的几倍?你能圈一圈,令人一目了然吗?四、读懂问题算一算下图统计的是三年级(2)班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的类型人数:你能提出两个关于“倍”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吗?问题1:列式:问题1:列式:想一想:如何求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多少倍?“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一次进位)”助学单一、看你会不会?王明搜集了23张邮票,李军搜集的邮票张数是王明的2倍,李军搜集了多少张邮票?列式并用竖式计算:还可以怎么口算?想:()×()=(),()×()=(),()+()=()二、看你行不行?孙强搜集了26张邮票,陈刚搜集的邮票张数是孙强的2倍,陈刚搜集了多少张邮票?列式:你打算怎么计算?想:()×()=(),()×()=(),()+()=()三、看你懂不懂?“26×2”还可以列出竖式求出它的结果:在学习小组内和同窗讨论讨论:一、左侧的竖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二、右边的竖式中一名数“2”乘以两位数十位上的“2”明明得“4”,为何最后写“5”?这个竖式和左侧的竖式相较,方便在哪里?四、看你会不会?你能用竖式计算“48×2”、“16×6”的得数吗?(可以任选一题)关于“一次进位乘”你还有什么需要提示其他同窗注意的?“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乘以一名数”助学单23一、口算30×5= 400×2=和同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二、试一试你能将上面的两道题计算进程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写出来吗?三、尝试改良在竖式计算时如何才能表现出口算时的想法?试着改良一下你的竖式:四、交流想法若是计算24000000×3,你更愿意如何写出竖式?五、讨论感受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如何写竖式比较好一些?“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温习课”助学单一、回顾与整理关于“两、三位数乘以一名数”,本单元学习了哪些不同的类型?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子算一算吗?二、提示与分享在竖式计算时,你感觉哪个问题容易犯错,请举例,并写出你的提示和其他的学生分享。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及古代故事的分析,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经历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策略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进而理解优化的数学思想,感悟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具体内容安排如下:1.沏茶问题。
(例1)2.烙饼问题。
(例2)3.“田忌赛马”问题。
(例3)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将“做”与“思”有机结合,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方面,为学生营造实践感悟的时空,实践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比较中寻求最优策略,体验中感悟优化思想,避免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直接阐述数学思想而疏漏体验感悟的过程。
另一方面可利用图表将外化的“做”浓缩为内隐的“思”,在动手操作中提升思维活动,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的思维认知,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案A第1课时教学内容沏茶问题:教材第10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良好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解决问题的策略”助学单
姓名:
一、你一定会思考
小猴子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它第三天摘了多少个?(一)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意思是:
1.第二天比第()天多摘5个
2.第()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3.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
4. 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
……
二、你一定会解答
小青蛙第一天吃80只害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少吃8只害虫,他第4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一)你认为关键要理解哪句话的意思,请用线画出来。
(二)把你的理解说给父母(或同伴)听,再在横线上写算式。
(三)看图你一定会提问题。
数学学习助学单一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写在前面亲爱的一年级学生家长:你们好!一年级的小朋友才刚刚入学,估计还不明白预习是怎么一回事。
因此,一年级的预习作业更多的只是帮助孩子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具体说来就是以下几点:1、上课之前看一看数学课本,知道下一节课大概要学习什么。
2、尝试思考1-2个和下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
3、尝试提出1-2个和下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认识字,因此,这个学期助学单的完成需要家长们的密切配合。
具体包括:1、给孩子们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2、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画图)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3、有些时候,需要家长协助进行记录。
相信一旦孩子们养成了这样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数学老师第一单元数一数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阅读数学课本P1-2,试着数一数场景图上的各种物体和人分别有多少。
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选3-5种物体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再想一想,数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二单元比一比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3的场景图,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都看见了什么,你觉得哪些物体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找一找你身边的物体,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第三单元分一分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8的场景图,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和爸爸妈妈逛一逛超市,观察一下超市货架上的物品,你发现它们都是怎样摆放的?第四单元认位置试一试,相信我能行1、请小朋友观察数学课本P10的场景图,你能看着图这样说一说吗?小明在小红的左面想一想,相信我能发现2、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物体,用前后左右各说一句话。
班级姓名评价一、忆一忆,寻找知识点你了解整数和小数的哪些知识?举例说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一下二、找一找,与同伴分享试着找一道好题,准备明天与同学们分享。
三、用一用,你会更清晰用给出的数填空,使下面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一件合理、完整的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12.5 100 6 40 8 60张老师带()元去买()本书,每本书的定价为()元,实际按( )折的折扣买了这些书,花了()元,找回()元。
班级姓名评价一、自主整理关于数的整除,我们学过哪些概念?回顾五年级下册内容,把整理相关知识,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好题分享自己找一道与课题相关的好题,与同伴分享。
三、挑战运用1.在0、1、2、3和它们组成的两位数中:①素数和合数各有哪些?奇数和偶数呢?②哪些数有公因数2?哪些数有公因数5?哪些数有公因数3?③2、3、5的公倍数有哪些?2.把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
你知道这个组最多有几位同学吗?班级 姓名 评价一、理一理你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哪些知识?举例说明,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二、找一找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搜集一些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的信息,说说你对这些信息的理解,与同学交流。
三、算一算1.将一根23 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4段,用去其中的一份,用去这根木料的( )( ),用去( )( )米,还剩(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12 、16 、118 、( )、( )……(2)14 、19 、116 、( )、( )……(3) 13 、12 、34 、98 、( )、( )、( )……《常见的量复习》班级姓名评价一、理一理常用的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一下。
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二、考一考动脑筋出几道好题来考考大家。
三、练一练1.填上合适的数字或计量单位。
0.98立方米=()立方分米3.7公顷=()平方米500000()=0.5()3.89()=3890()1320()=0.65()2.将1立方分米的大正方体切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块,并将这些小块拼成一排,能摆()米长。
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预习单一年级姓名:仔细观察第2页的图,想想它们有哪些特征。
一年级数学认识平面图形导学单一年级姓名:1、画一画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2、说一说下面图形的名称。
()()()()()3、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
w W w .x K b 1.c o M特征:()条边,每条边都()。
特征:()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特征:特征:特征:4、数一数。
有()个;有()个;一年级数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预习单姓名:预习:读一读100以内的数一年级数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导学单姓名:1、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观察41页百数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2、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3、先看课本第41页例4的百数表。
这就是我们为数宝宝1~100准备房间。
4、认真观察百数表中数宝宝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数。
5、数宝宝排的多整齐呀。
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6、根据百数表的排列小组内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预习单姓名:预习:预习42页例5,想一想怎样比较数的大小一年级数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导学单姓名:一、按规律填数二、我会比较1、你会利用小棒比较42和37的大小吗?2、请你和小组同学分别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100以内的数,你会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吗?(请记录下来)三、我会总结你能自己总结一下,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四、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1、2题。
2、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1 60 27 83 38 74()>()>()>()>()>()3、下面的数中,大于50的有(),小于50的有()26 46 37 79 54 35 98 82 62 474、写出两个大于30且小鱼40的两位数:()、()五、拓展练习1、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折扣》课前助学单学校:姓名:班级:一、生活有心人。
预习了课本第8页,结合你收集到的生活信息和同学说一说什么是打折。
二、学习探险家。
1、什么叫“一折”、“七折”、“八五折”,同桌互相说一说。
2、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折扣、原价和现价之间的关系吗?3、例1第二问你还有其他思路吗?小组内说一说。
三、问题终结者。
小明买了一套打八折的书,省了9.6元,你知道这套书原价多少钱吗?《圆柱的表面积》课前助学单学校:姓名:班级:一、比一比,谈发现。
1、说一说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2、准备一个圆柱体,看一看,摸一摸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二、探一探,比收获。
1、通过预习课本21页,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推导出表面积公式来吗?理由是什么?发现与理由: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侧面积=三、试一试、比细致。
练一练例3做一做、例4后对一对答案。
四、疑一疑、找问题预习完本课时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或提醒同学们的?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前助学单学校:姓名:班级:一、问题呈现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2、如果不运用比例的意义,你还能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吗?二、阅读尝试1、解决上面第二个问题如果有难度,请打开课本41页,认真阅读例1上面部分,你知道了:2、从例1比较两个外项与内项之积中,你发现了:3、你能完整的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吗?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呢?4、现在你能完成上面遇到的问题了吗?请尝试完成做一做。
预习完后你有什么数学问题?请大胆写下来。
三、生活舞台“比例的基本性质”知识在我们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做一回命题人吗?比例的基本性质,生活中运用的这么广泛呀!《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课前助学单学校:姓名:班级:一、问题呈现1、通过预习59页内容,你知道了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2、你能解决下面问题吗?二、阅读尝试1、解决上面第二个问题如果有难度,请打开课本60页,认真阅读例4,你知道了:1、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你又发现了什么?三、操练舞台《数的认识》课前助学单学校:姓名:班级:一、我会整理1、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