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投资时代的投资思考——2016年下半年主题投资策略报告

主题投资时代的投资思考——2016年下半年主题投资策略报告

证券分析师:

代鹏举 S0350512040001 021-********

daipj@https://www.doczj.com/doc/ff18496501.html, 联系人 : 钱 海

S0350115090016 021-******** qianh@https://www.doczj.com/doc/ff18496501.html, 主题投资时代的投资思考——2016年下半年主题投资策略报告

最近一年大盘走势 相关报告

投资要点:

? 问题的提出:自去年6月12日以来,A 股经历3次股灾,指数几乎

腰斩,但与此同时,有280多家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占A 股约

10%的比例,这些个股大多集中于少数下游需求景气度不断上升的

产业。而今年以来主题投资热点层出不穷,呈现结构性牛市的行情,

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样的主题能够横贯牛熊?

? 我们的思考:(1)随着国内人口结构处于历史的拐点,房地产业正

面临下行的周期,由此带动产业链上的传统产业开始走向衰退,投

资回报率不断下台阶,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投资回报率维持高位,

吸引资金流动;(2)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主要表现在三方

面:传统行业加速去产能盘活存量资金;财政推行PPP 模式引导增

量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这两方面的原因,促

使社会资本不断流向新兴产业。

? 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商业化阶段是爆发的拐点。商业化阶段既是业

绩的拐点,同时也是风险偏好的拐点。从业绩拐点的角度:商业化

阶段新产品已经开始不断贡献收入和利润,并且由于处于发展的早

期,收入和净利的增速不断加快。因此,在这个阶段,业绩能持续

超预期的概率较高,从而这个阶段的产业能享受很高的市场估值。

从风险偏好的角度:商业化阶段产品开始不断推广,市场规模不断

扩张,同时由于规模化,产品变动成本不断下降,市场空间由不确

定到相对确定。

? 选取最具爆发力的主题案例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互联网金融、

虚拟现实。新兴产业的主题投资有两个关键要素:(1)市场空间的

计算,选择市场空间较大的产业主题,这样具备较好的持续性;(2)

时机的把握,主题投资主要是以估值驱动为主,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因此时机把握更加重要。研究方法:我们从WIND 概念指数摘取相关

概念指数,同时对比参考上证指数的走势,在指数走势的拐点处,

详细追述相关催化的核心事件,从而探究整个主题投资的始末,进

一步解释主题每一次爆发的深层次的原因,为下一阶段的主题研究

作参考。

? 下半年建议重点关注的处于商业化拐点的主题:(1)石墨烯产业正

处于概念导入期、产业化突破前期,可重点关注标的:道氏技术

(300409)、宝泰隆(601011)、德尔未来(002631)、方大碳素

(600516)、中泰化学(002092)等;(2)无线充电正处与拐点酝酿之中,磁性材料方面:关注横店东磁(002056)、天通股份(600330)等;传输线圈方面:关注硕贝德(300322)、信维通信(300136)、顺络电子(002138)、立讯精密(002485)等;(3)OLED市场空间广阔,才刚起步,可以重点关注的标的:中颖电子(300327)、濮阳惠成(300481)、万润股份(002643)、新纶科技(002341)等;(4)燃料电池发展瓶颈突破,蓄势待发,可以关注的标的:氢气方面,华昌化工(002274)、富瑞特装(300228);金属电极方面,贵研铂业(600459);膜材料方面,三爱富(600636);上海神力科技和中科同力股东:同济科技(600846);新源动力股东:长城电工(600192)、南都电源(300068)、新大洲A(000571)。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推进不达预期;相关技术突破不达预期;相关个股业绩不确定风险;宏观系统性风险。

内容目录

1、问题的提出:什么样的主题能横贯牛熊? (5)

2、思考1:传统行业投资回报率急剧下滑 (5)

3、思考2:政策引导资金流入新兴产业 (6)

3.1、供给侧改革引导存量资金流向 (6)

3.2、PPP模式财政增量资金支持 (6)

3.3、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7)

4、思考3:商业化是产业爆发的拐点 (7)

4.1、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财务表现 (7)

4.2、商业化阶段:既是业绩的拐点,也是风险偏好的拐点 (8)

5、主题案例研究,三大关键要素:技术、成本、政策 (9)

5.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政策和技术驱动的商业化 (10)

5.2、互联网金融:巨头引领、政策放开带动产业爆发 (14)

5.3、虚拟现实:巨头布局、技术突破促进的商业化 (16)

6、未来新兴产业主题投资何去何从? (18)

6.1、紧密结合风险偏好变量,把握商业化时间点 (18)

6.2、下半年可以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 (18)

6.2.1、石墨的产业爆发拐点临近 (18)

6.2.2、无线充电正处于商业化拐点 (19)

6.2.3、OLED材料产业爆发才刚起步 (20)

6.2.4、燃料电池蓄势而发 (21)

7、风险提示 (22)

图表目录

图1:2006年以来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下滑 (5)

图2:2015年各行业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 (5)

图3: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收入、净利示意图 (8)

图4: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风险偏好示意图 (9)

图5:2010年以来锂电池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11)

图6:2013年锂电材料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11)

图7:2010年以来充电桩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13)

图8:进入2015年后充电桩建设加速推进 (14)

图9: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15)

图10:2013年以来虚拟现实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16)

图11:2015年虚拟现实爆发元年的重大事件 (17)

图12:2014年以来OLED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20)

1、 问题的提出:什么样的主题能横贯牛熊?

A 股自去年6月12日以来,经历过股灾1.0、股灾2.0、股灾3.0,上证指数也

由5178点的高位跌至目前2827点,几乎腰斩。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以新能

源汽车产业链、无人驾驶、OLED 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主题投资非常活跃。通过统

计发现,A 股约2800家上市公司中约有280家公司当前股价高于去年6月12

日的指数最高点时价格,约占A 股总数的10%,股价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今

年以来,主题投资热点层出不穷,呈现结构性牛市的行情,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

什么样的主题能够横贯牛熊?

2、 思考1:传统行业投资回报率急剧下滑

过去10多年以来,国内经济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带动,房地产投资背后的逻辑

是人口结构,伴随着人口结构出现拐点(劳动人口比率开始减少),房地产周期

开始衰退。事实上,08年金融危机以前,全国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在6%左右,

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刺激,使得资本收益率短暂脉冲到7%,随后几年,资本收

益率快速下滑,去年全行业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仅为5.2%。

从分行业来看,2015年医药、传媒、建筑、社会服务等行业是资本收益率相对

较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是以新兴产业为主。而传统行业如化工、纺织、

煤炭、冶金等资本收益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传统产业资本过剩,回报

率骤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兴起,回报率较高,两者的差异可能会驱动资源不断

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

图1:2006年以来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下滑

图2:2015年各行业国企平均资本收益率 -4.00-2.00

0.002.004.006.008.0010.0012.00医药传播与文化建筑社会服务机械和零售贸易轻工业房地产气生产供应建材电子食品农林牧渔化学工业

纺织

输、仓储及…住宿和餐饮生产与供应全行业平均5.20%

3、思考2:政策引导资金流入新兴产业

3.1、供给侧改革引导存量资金流向

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资本回报的差异是前提条件,但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说可能还不够。中国经济国企贡献较大,而这些传统产业有集中了大量的国企,因此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即国企倚仗国资背景,从银行、上市平台源源不断地获取资源,成为资金黑洞。

高层从年初开始强调供给侧改革,最终目标是转型新兴产业。今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专题会上,特别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推进供给侧改革。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各类企业注重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有效供给,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强改革,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增强企业自身活力和投资意愿,努力缩短转型阵痛期,有效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想就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倒逼”和“对新兴产业的引导”,促进社会资源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最终目标是结构的转型。

高层对于去产能的决心之强不同以往。本次产能去化聚焦于传统产业,尤其是过剩产业,且细化了配套措施。会议强调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会议明确了以处置不良资产、严控新增产能、保障再就业、多并购少破产等配套政策。总体来说,一方面利用资本市场配合兼并重组;另一方面明确提出破产、再就业,彰显了去产能的决心。

3.2、 PPP模式财政增量资金支持

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伙或合营的形式,一般是指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并通过政府付费实现收益,其本质是民间资本利用财政杠杆资金实现收益。自2014年12月4日财政部公布首批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以来,PPP模式不断外推,规模不断扩大。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今年3月,财政部搭建的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各地的PPP招商项目7721个,总投资约8.8万亿元,涵盖了19个主要发展领域,其中就包括充电桩、环保、轨交等民生工程类新兴产业。

民间投资断崖式下跌有望加速推动PPP项目启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6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对此的解释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显示经济动力不足,而第三批PPP项目即将启动,对民间投资或有一定拉动作用。

当前正值第三批PPP项目启动的前期。此前,财政部已经启动两批示范项目,进一步示范的必要性已经有限。参加过财政部第一批和第二批PPP示范项目的评审工作的金永祥表示,第三批示范项目不仅是示范,更是要大规模推进PPP。金永祥估计,第三批示范项目的数量会比较大,可能超过第二批的两倍,以利于稳增长,符合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认为中国一开始推动PPP模式就有其特殊使命:一方面是为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抑制新增债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激励民间资本投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

3.3、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今年5月初,在“权威人士”发言后,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显示监管风向大转变的事件,比如跨界定增被叫停,中概股回归暂缓以及IPO审核将会内部设置硬性门槛等。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再融资进行了多次窗口指导,有两点是比较确定的,第一就是借壳多次重申趋严,要等同于IPO,另一方面则是具体的细则方面趋严。总的方向是,中国金融监管开始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投机炒作,驱赶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监管当局已经意识到,当前货币领域的主要问题不在央行端的货币宽松与否上,而在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上。我们认为,监管政策的变化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在于国家有意使资金脱虚向实,引导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证券类投资的增长速度还是远高于信贷的增长速度。从央行资产负债结构来讲,没有数据证明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得到扭转。因此,监管部门出台政策抑制炒作、规范融资,都是希望资金不要在金融系统空转,预计未来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因此,无论是打击壳资源炒作,还是监管跨界并购虚拟产业“炒概念”,真实的动机都在于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实实在在支持经济发展。

4、思考3:商业化是产业爆发的拐点

4.1、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财务表现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管理学上的概念,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82年,Gort 和Klepper通过对46个产品最多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进行划分,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产品的生命发展周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引入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熟期: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

我们从公司的角度,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各个阶段的收入、利润情况。

图3: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收入、净利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海证券研究所

第Ⅰ阶段:研发期,此时没有贡献收入,由于大量研发费用的出,净利润的贡献为负值。

第Ⅱ阶段:引进期,研发已经完成,并且开始贡献收入,刚开始市场没有打开,销售收入增速比较慢,此外研发费用摊销,但由于起初产品的推广,销售费用要增加,利润波动不定。

第Ⅲ阶段:成长期,产品推广基本完成,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增速越来越快,亏损幅度急剧减小。

第Ⅳ阶段:成熟期,市场的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会参与竞争,此时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速有所减缓,但是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净利润兑现,利润开始增长。

第Ⅴ阶段:衰退期,市场竞争恶化,销售收入下滑,价格下降,毛利下滑,与此同时费用支出大幅增加,净利也出现明显下滑。

4.2、商业化阶段:既是业绩的拐点,也是风险偏好的拐点

如果从产业的角度,结合市场的风险偏好,再进一步做主题研究则更有价值。根据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新产品对收入和净利的贡献。根据理论的假设条件,处于生命周期两端的产业不确定最大,风险最高。首先对于处于研发和导入期的产品来说,研发的大量投入以及研发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吸引高风险偏好的资金,比如PE/VC,研发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从无到有(0到1)的过程,潜在收益很大,风险最高。而对于处于衰退期的产业来说,收入和净利的加速下滑使得公司估值

不断下降,很多企业会在这个阶段谋求转型,实现“蜕变”,但由于无法预知产业

能否转型成功,因此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说,处于生命周期的两端的

产业风险较高,收益最大,适合高风险偏好的市场条件,而中间从“商业化-产

业成熟”阶段,也就是产业的初步形成到发展(1到N )的过程,具备较高的确

定性,适用于较低风险偏好的市场条件。

图4: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风险偏好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海证券研究所

由此,我们得出,商业化阶段(Ⅲ)既是业绩的拐点,同时也是风险偏好的拐点。

从业绩拐点的角度:商业化阶段新产品已经开始不断贡献收入和利润,并且由于

处于发展的早期,收入和净利的增速不断加快。因此,在这个阶段,业绩能持续

超预期的概率较高,从而这个阶段的产业能享受很高的市场估值。从风险偏好的

角度:商业化阶段产品开始不断推广,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同时由于规模化,产

品变动成本不断下降,市场空间由不确定到相对确定。

5、 主题案例研究,三大关键要素:技术、成本、政

引言:新兴产业的主题投资有两个关键要素:(1)市场空间的计算,选择市场空

间较大的产业主题,这样具备较好的持续性;(2)时机的把握,主题投资主要是

以估值驱动为主,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时机把握更加重要。我们为投资者梳

理了近几年来爆发力最强的主题案例,分析主题投资拐点以及爆发的始末,以帮

助我们更好的择时。

不确定性增加 不确定性增加

确定性较高

研究方法:我们从WIND概念指数摘取相关概念指数,同时对比参考上证指数的走势,在指数走势的拐点处,详细追述相关催化的核心事件,从而探究整个主题投资的始末,进一步解释主题每一次爆发的深层次的原因,为下一阶段的主题研究作参考。

5.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政策和技术驱动的商业化

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测算:新能源汽车至于传统燃料汽车,属于颠覆性创新。一方面全球对于空气、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催生了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化逐渐普及,汽车作为重要的生活场景,需要连接到物的网络中,因而相比于燃料能源,电动力更顺应物联网时代需求。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若干年,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传统燃料汽车是大势所趋。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截止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初步按照汽车10年的折旧计算,每年更新的汽车数量将达到1720万量。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169.4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317.06%。相对于1720万辆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底市场渗透率不足5%。从短期角度,“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相比于当前不到60万辆的保有量,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空间还比较大。

1、锂电材料

锂电材料兼具下游需求景气和涨价带来的业绩弹性。锂电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受益于下游需求持续旺盛,这样下游产品供不应求,上游由于产能扩张能力有限,从而一方面推动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带动毛利率的回升;另一方面产能扩张推动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因此,上游材料相比于下游汽车弹性更大,技术壁垒较高的锂电材料板块相关上市业绩更是呈现数倍的增长,从而能够无视市场整体估值的下滑,成为熊市资金抱团取暖对象,因而股价不断创下新高。板块指数表现:锂电材料指数自2013年初开始由弱转强,并开始持续跑赢上证指数,期间最大涨幅超过400%,并且至今股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图5:2010年以来锂电池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锂电材料第一次拐点出现于2013年核心技术的突破。指数由弱转强的拐点出现在2013年初,接下来一年锂电池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同期锂电池指数逆市上涨30%。其中重大催化事件包括:(1)1月8日,芬兰欧洲电池公司将在天津轻纺经济区分两期建设高端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总投资20亿元,投产后年总产值达40亿元人民币,年总产能为12亿瓦时,可供4万台纯电动汽车使用。其中,一期计划今年10月投产,产能6亿瓦时;(2)1月14日,亚洲最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日前在新乡市平原新区竣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锂离子电池隔膜6亿平方米,预计年产值可达到25亿元,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巨头公司锂电池项目的带动下,再加上国内政策不断支持锂电材料的研发,整个2013年技术突破成为关键词,国内锂电池技术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阶段锂电材料指数虽然表现强势,但并不耀眼。

图6:2013年锂电材料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海证券研究所

第二次拐点来自于特斯拉第一次将锂电池实现产业化。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昂贵的元件,锂电池成本高企气质成为制约锂电池产业化的最重要原因。2014年2月26日,特斯拉宣布将建设一个电池厂,该项目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能供应50万辆电动车。该项目总投资50亿美元,特斯拉将直接投资20亿美元。该厂将为Model S以及未来推出的车型提供锂离子电池,投产后电池成本将降低30%。为了降低成本,一般情况下,电池元件在多家不同工厂中生产。而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将涵盖所有这些制造环节,试图通过规模化来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特斯拉自建电池公司对于国内锂电池厂商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指导意义,并带动了产业链相关公司发展。这一阶段锂电材料指数强势上涨约50%,其中部分有系统性的因素(2014四季度开始市场整体走强)。

锂电材料真正意义上的爆发于财政对于锂电池免税。国内锂电池技术虽然前几年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公司的带领下,锂电池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但成本依旧较高,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2015年1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称,为促进节能环保,经国务院批准,自2月1日起,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但对锂、燃料等动力电池免征消费税。市场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价格高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免税政策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降本增效。减税对于降低成本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加速锂电池对于铅蓄电池的替代,并由此带动了锂电池产业链真正意义上的爆发。这一阶段,从拐点到最高点涨幅接近200%,远远跑赢同期上证指数(60%)。

总结:通过对锂电材料主题启动到爆发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制约该产业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技术和成本。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时候,产业实现无从到有,但真正的爆发在于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大规模商业化。在2015年以后,在政策补贴的扶持下,由于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锂电材料地处产业链高弹性的上游,业绩加速爆发。

2、充电桩

充电桩技术壁垒较低,只具备短期爆发力。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性设施,在国内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落后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因为没有涨价预期,弹性相较于锂电材料更小,业绩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与此同时,相较于锂电材料,充电桩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容易形成产业竞争,因此后续爆发力相对较弱。板块指数表现:充电装指数拐点同样出现在2013年初,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商业化,带动基础充电桩建设,2013年初至今涨幅超过300%,期间最大涨幅超过500%。但今年以来,充电桩走势明显弱于锂电材料,核心原因还在于技术壁垒较低,易于模仿,导致大量企业进军充电桩行业。

图7:2010年以来充电桩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充电桩指数第一次拐点始于政策推动,从而开启产业化之路。2013年初,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首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和国家唯一的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上海已经累计示范推广了约2000辆新能源汽车。但另一方面,充电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根据上海电力消息,全市范围将安排建设充电桩1710个(充电措施),分布于营业网点、办公基地、政府机关、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公共区域,上海计划到2015年底,将完成5000个左右的公共充电桩,并积极研究在加油站建设充电桩的可能性。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建设。在这个阶段,充电桩指数涨幅最大超过100%,表现抢眼。

充电桩指数第二次拐点在于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加速商业化。充电桩此前一直都是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承担,建设效率较低,而且资金问题成为大问题。据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沈建新介绍,截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400座充换电站、1.9万个充电桩,并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再建设65座充换电站以及3000个充电桩。而按照国家的规划,目前的进程显然才完成了目标的1/10,配套设施跟不上,充电难让新能源汽车发展难言“提速”。2014年5月27日,主导充电桩建设的国家电网官网上透露:将向社会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个人也可自建充电桩。这意味着自建充电桩的口子终于撕开,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6月11日,北京市已率先发布了自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流程、充电费用、财政补贴等。在民间资本的参与下,充电桩建设在年内将迎来高峰期,市场预计2014年全年的充电桩总数有望达到10万个。

进入2015年,为配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加速建设,全面爆发。在商业模式、政策力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均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个阶段,充电桩指数涨幅超过200%。

图8:进入2015年后充电桩建设加速推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海证券研究所

总结: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基础性设施,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建设速度相对落后,但由于本身技术壁垒较低,产业化起步较早,期间行业重大的拐点主要依靠政策的推动,其中核心的环节在于对民间资本的放开,使得真个产业加速爆发。充电桩指数前期表现强于锂电池,后期则明显变弱,其核心原因在于技术壁垒,由于低技术壁垒使得新厂商容易进入,因而业绩弹性不如锂电池。但从整个产业角度,随着新能源车的推广,充电桩后续还有较大的业绩空间。

5.2、互联网金融:巨头引领、政策放开带动产业爆发

引言: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所不同,互联网金融本质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实在的新产品技术。从理论上讲,互联网金融其本质是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有更高的参与度,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操作等特性,作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年爆发出了强大的能量,催生了千亿美元交易规模的移动支付产业,数百亿美元的P2P产业,以及高速增长的众筹、网络小额借贷等细分领域。板块指数表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兴起于2013年中,至今的板块指数涨幅超过500%,期间最大涨幅超过10倍,这种轻资产同时依靠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爆发力惊人。

图9:2010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标志是余额宝的成立并快速崛起。2013年6月,以货币基金为根基、以支付宝为渠道的余额宝启动了互联网金融的闸门。在成立短短半年内,余额宝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截止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为1853亿元。余额宝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资产配置需求,对现有的投资产品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不仅提高了理财收益,降低了理财门槛,更唤醒了公众的理财意识。这一阶段,短短一年互联网金融指数涨幅100%。

互联网金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第二次启动的拐点。互联网金融模式实质上改变了传统借贷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减小信息不对称,强化资金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匹配,初衷有助于盘活存量资金,帮助中小企业融资。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获得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且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互联网金融指数最大涨幅超过500%,成为最具爆发力的主题。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蚂蚁金服和微众银行先后成立,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在政策的许可和引导下,余额宝规模继续快速扩张,而根据天弘基金披露的2015一季报信息,截至2015年3月底,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7000亿元达到7117.24亿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余额宝登上了全球第二大货币基金宝座,并跻身全球第十大共同基金。在余额宝强大的资金聚拢效应影响下,各大银行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以应对挑战,比如平安银行推出“平安盈”、民生银行推出“如意宝”、中信银行联同信诚基金推出“薪金煲”、兴业银行推出“兴业宝”和“掌柜钱包”等。与此同时,国内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的蚂蚁金融和微众银行先后成立,互联网金融彻底爆发。

总结: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共享经济下的新兴商业模式,其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用户流量变量的逻辑造就了其强大的爆发力。但是本身商业模式具有较高的模仿性,后期互联网金融理财P2P等鱼龙混杂,开始频繁出现“圈钱跑路”的现象,不得不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股灾到来后,互联网金融下跌幅度也是最大的,2015年8月,最高院明确加强监管,年利率超24%不保护,整个行业的秩序有所改善,此后迎来一波较大的反弹。但展望未来,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核心环节入口、支付、征信等被少数巨头垄断(如BAT),未来想象空间已经不大,而今年(2016)以来,互联网金融也一直较弱。

5.3、虚拟现实:巨头布局、技术突破促进的商业化

引言: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这是近两年才兴起的一项新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界和投资界近乎达成了一项共识,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入口”,这种全新酷炫的技术应用领域不局限于影视、游戏,未来可以扩展到,旅游、教育、购物、科学研究、医学治疗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现实技术有望全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板块指数表现:指数从2014年开始启动,自2015年1月份开始爆发,随后半年时间指数涨幅超过250%,在股灾后9月份开始,指数再次爆发,3个月时间内指数逆市大涨接近1倍。

图10:2013年以来虚拟现实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虚拟现实引起市场关注始于Facebook收购Oculus。2014年7月,Facebook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被外界视为Facebook为未来买单的举措。Oculus VR公司是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头羊,它引发了很多开发者的强烈兴趣,该公司的虚拟现实头盔Oculus Rift的开发工具套件已经获得了75000多个订单。Facebook计划将Oculus在游戏里的现有优势延伸到新的领域,包括通讯、媒体

和娱乐、教育和其他领域。考虑到这些广泛的潜在应用,Facebook的成立者兼CEO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说:“Oculus将有机会创造最社交的平台,改变我们工作、娱乐和交流的方式。”

2015年是虚拟现实爆发的元年,越来越多开发商、投资商进入到这个行业。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2015年3月2日-5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5)上,HTC 与知名游戏开发平台Steam的开发商VALVE合作推出了一款虚拟现实VR设备Vive,这虽是HTC进军虚拟现实的试水之作,但由于Vive配备了15x15英尺的位置追踪系统,可以在用户闲逛时实用激光追踪头部位置,业内认为此举为虚拟现实拓展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这一年,虚拟现实快速发展成为游戏和电影的重要出口,在其他行业的运用也在不断加速,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虚拟现实的切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衡量科技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并体现出其朝阳产业的美好前景,整个产业呈现迸发态势。

图11:2015年虚拟现实爆发元年的重大事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国海证券研究所

总结:说2015年是虚拟现实爆发的元年一点不为过,虚拟现实调研机构PitchBook 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共有119起和VR相关的交易,金额约为6.02亿美元,国外AngleList上显示,虚拟现实创业公司有379家,国内IT桔子数据库里,虚拟现实相关的团队有77家。2015期间虽然受到股灾的影响,但整个行业爆发的态势也使得虚拟现实指数的收益率远远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目前而言,限制虚拟现实发展的主要约束在于用户体验和内容,未来随着这些瓶颈不断突破,虚拟现实或将再迎来一波产业发展高潮。

6、未来新兴产业主题投资何去何从?

6.1、紧密结合风险偏好变量,把握商业化时间点

风险偏好是主题选择的关键变量。所谓的主题策略其实就是自上而下根据产业政策、市场偏好、投资者情绪等等指标选择最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板块以及相关个股。根据上文的分析,在改革和转型的背景下,未来政策在去产能、供给侧、引导新兴产业等几方面发力,资金从传统产业流向新兴产业,由金融体系流向实体经济是长期趋势。对于新兴产业来说,根据确定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从“0到1”(即从产品研发到试用、衰退到转型成功)的机会,和从“1到N”(从商业化推广到成熟)的机会,前者产业想象空间很大,潜在收益很大,但是不确定性也最大,适用于高风险偏好条件下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后者想象空间不那么大,但是确定性较高,适用于当前低风险偏好条件。我们判断下半年去产能和改革还将不断提速,其中的宏观经济的风险也将缓慢释放,预计风险偏好不会快速回升,因此从持续性角度,因此还是建议重点关注“1到N”的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商业化拐点是主题爆发的前奏。根据前文的分析,商业化拐点既是风险偏好的拐点(由不确定到确定),也是业绩的拐点(收入和净利开始加速增长)。结合前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知道对于实体新兴产业来说,制约商业化有两个关键因素:(1)技术突破;(2)成本下降。这期间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商业化的过程将比较缓慢,但是对于中国特殊国情,通过政策(研发补贴、减税等)可以加速这一阶段的过渡,从而快速实现商业化,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新能源汽车,因此,对于实体新兴产业,要紧密关注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产品成本变化。而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兴产业来说,制约商业化的因素在于政策放开,新的模式往往对于传统产业往往能形成一定冲击,因而起初政策相对较紧,产业资本担心监管风险而不敢轻举妄动,而后期,随着政策的放开,商业化也逐步开始,产业迎来爆发,典型的案例是互联网金融,因此,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这类新兴产业,需要紧盯政策的变化。

6.2、下半年可以重点关注的新兴产业

6.2.1、石墨的产业爆发拐点临近

石墨烯近期在电池领域技术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商业化突破口:6月14日,澳洲能源企业LWP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一项铝-石墨烯合成与电池制造技术,新型电池“能源密度远远优于锂离子电池”。据公告,俄籍澳洲科学家及发明家Victor Volkov发明的颠覆性电池技术已经完成国际实验室测试。新技术将首先应用在电池制造领域,投资的现金将用于开发电池原型,为面向电池制造商的专利技术授权做准备。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近日发现,石墨烯技术可使芯片的速率提升百万倍。这项技术在转移和存储数据的过程中,可使芯片的计算能力提升至一个极高的水平。

石墨烯或写入十三五规划,有望持续催化产业发展:6月16日,中加石墨烯产业

及应用研讨会上透露,石墨烯有望入选“十三五”新材料重大专项,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也会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石墨烯产业正处于概念导入期、产业化突破前期:我们认为目前石墨烯产业化存在技术、市场以及成本三个主要问题,比如关键性技术尚未获得实质性突破,下游应用领域研发落后,产业应用技术缺乏指导,前期研发投入资金量大且周期长等。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委会副秘书长刘荣华今年4月对石墨烯相关行业进行了调研。他预计,未来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锂离子正极材料以及电子触摸领域将最有希望率先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是用在正极材料中作为导电添加剂。此外,石墨烯薄膜在显示领域中的柔性触控领域也有较大空间。可重点关注标的:道氏技术(300409)、宝泰隆(601011)、德尔未来(002631)、方大碳素(600516)、中泰化学(002092)等。

6.2.2、无线充电正处于商业化拐点

5月31日-6月4日举行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上,戴尔推出的无线充电版Win10笔记本的无线充电技术成为展会一大亮点。不同于当前无线充电技术需将设备对准充电器相应位置,戴尔所用技术可精准构建一个安全磁场区域,只要设备在该区域即可完成充电,磁场还能穿透木料、大理石等材料。无线充电技术的产品正式面向市场,往往代表产业商业化的开始。

无线充电在技术瓶颈不断突破。(1)突破金属外壳:2015年7月份,美国高通公司宣布,研发出了新技术,可以对金属机身的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是行业内首个支持金属机身手机无线充电的技术;(2)充电功率不断提升:2015年11月,东芝美国电子元器件公司日前宣布了新的无线充电芯片,它不仅符合Qi v1.2标准,并且是业界第一个单芯片无线充电接收器,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5W,功率提升2倍,且体积没有任何增加;(3)远距离充电的逐步实现:2015年,波兰一家名为TechNovator的公司推出的XE产品就是使用远场技术(通过电磁波或声波传递能量),XE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米左右,最大可以在十多平方米的范围内为用电器充电。2016年,据OFweek报道,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颖的超材料,这种超材料涵盖了发射器与接收器,让能量能在二种电路之间传送,从而能在更长的距离实现更高电效率。

无线充电技术运用领域不断扩展,市场空间广阔。从消费电子领域来看:可穿戴设备是带动2015年无线充电发射端装置出货量成长最主要的动力来源。2015年全球无线充电接收器市场1.44亿台,同比增长超过160%。预计2020年的全年出货量将达到10亿台,2025年将达到20亿台。从电动汽车领域来看: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假设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按1:2的比例来建设,而无线充电技术渗透率为50%。预计至2020年,国内无线充电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规模。此外,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无线充电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家具、家电、动车组、空间站、卫星、军舰和航母等领域应用,市场空间无比广阔。

两大国际科技巨头产品推出有望加速产业链爆发。从2011年开始,三星、LG、诺基亚、高通、飞利浦等纷纷加入技术研发,使得无线充电技术逐渐在消费电子类产品领域开始商业化应用。今年以来(1)在智能手机方面:从15年开始,苹果、

三星等品牌手机商都推出了无线充电手机。苹果公司表示明年(2017)推出的iPhone将新增无线充电功能,苹果远距离无线充电是iPhone7系列杀手级功能。(2)在电动汽车方面:特斯拉汽车从4月开始发售其无线充电装置“免插充电系统”,可用于所有特斯拉品牌车型。从充电效果看,该系统相当于7.2千瓦二级线圈式充电桩,每充入一小时可以支持电动车续航20英里。对特斯拉Model S60而言,充满电量需要8小时,Model S70需要10小时,Model S85需要12小时。苹果和特斯拉作为当今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巨头公司产品推出有望加速产业链各环节的爆发。

我们认为无线充电正处于商业化拐点,建议持续关注。主要逻辑如下:(1)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无线充电解决用户痛点,符合大众需求,市场空间广阔;(2)从核心技术突破、技术标准统一、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三个角度考虑,无线充电均处于商业化爆发拐点;(3)苹果和特斯拉作为当今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巨头公司产品推出有望加速产业链各环节的爆发;(4)从整个无线充电的产业链环节来看,最关键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主要包括:电源芯片、磁性材料和传输线圈。电源芯片方面:技术壁垒高,被国外巨头垄断;磁性材料方面:关注横店东磁(002056)、天通股份(600330)等;传输线圈方面:关注硕贝德(300322)、信维通信(300136)、顺络电子(002138)、立讯精密(002485)等。

6.2.3、OLED材料产业爆发才刚起步

虽然前期OLED板块已经累计了较大的涨幅,但我们认为OLED的爆发才刚刚起步。OLED材料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显示材料,成本上居高不下是阻碍其商业化使用的最大问题。因此,产业爆发较晚,直到2015年9月份商业化才取得实质性进展。OLED 材料自去年(2015)9月份开始跑赢上证指数,主要创维宣告量产OLED屏电视,使得OLED迈出了商业化重要一步。今年(2016)3月,OLED板块再度启动,主要催化剂在于苹果作为当前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商宣布新的iPhone将采用OLED屏,给整个行业带来广阔想象空间。

图12:2014年以来OLED指数和上证指数走势对比(相对值)

资料来源:WIND、国海证券研究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