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行道板、栏杆计算书

人行道板、栏杆计算书

桥梁栏杆及人行道板计算书

1、栏杆计算:

栏杆望柱中线间距离,栏杆高。

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活载:水平向外荷载采用1KN/m,作用在栏杆立柱柱顶的水平推力采用1KN/m。

3/2×1×1.3=1.3845KN*m;

栏杆立柱断面为30×30cm;

HRB335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280MPa;

C2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1.5MPa;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桥为二级,桥梁机构的重要性系数γ0取1.0;

根据γ0M d≤f cd bx〔h0-x/2〕,其中h0=30-4=26cm;求X值。

X≥,f cd bx= f sd A s求得As=2。

取用4Φ25 As=4×4.906=cm2。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2、人行道板计算:

人行道板×79.5cm,厚10cm,采用C25砼,钢筋采用R235普通钢筋;

的竖向力计算,作用在一块人行道板上。

经历算,集中荷载较为不利,按集中荷载计算。

人行道铺装层厚5cm,容重按25KN/m3;

R235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195MPa;

C2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d=11.5MPa;

根据γ0M d≤f cd bx〔h0-x/2〕,其中h0=10-3=7cm 。求X值。

f cd bx= f sd A s求得A s=1mm2。

取用9Φ10 A s=9×0.785=2,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桥梁设计计算书

长沙学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桥梁工程 系(部)土木工程系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班级 学号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设计题目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意见: 评定等级:教师签名:日期: 答辩小组意见: 评定等级:答辩小组长签名:日期: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日期: 系(部)意见: 系主任签名:日期: 说明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类;

目录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情况 二、纵断面设计

1.纵断面设计图 2.分孔布置 3.纵坡以及桥梁下部结构布置 4.桥道高程的确定 5.计算跨径的确定 三、横断面设计 1.主梁尺寸拟定 2.横隔梁尺寸拟定 3.横断面设置 四、结构自重内力计算 五、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1.支点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杠杆原理法) 2.跨中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偏心压力法) 六、冲击系数的确定 1.冲击系数的计算 七、活载内力计算 八、内力组合 九、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情况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设计时速60km/h ,人群3.0kN/㎡,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4.5 kN/㎡计; 地质水文情况:河床地面线为(从左到右):0/0,-1/5,-1.8/12,-2.5/17,-3.6/22,-4.5/28,-5.3/35,-4.8/45,-3.8/55,-2.25/70, -1/78,0 /85,(分子为高程,分母为离第一点的距离,单位为米); 地质假定为花岗岩。 桥梁分孔方案:a 、13m+13m+13m+13m+13m+13m 简支梁 b 、13m+13m+13m+13m+13m+13m+13m 简支梁 材料容重:水泥砼22 3/m kN ,钢筋砼24 3/m kN ,沥青砼21 3/m kN 。 二、纵断面设计 1、桥梁纵断面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0.000 +2.429i=1.1% +2.000 +2.000 13 13 13 13 1313 i=1.1% 78 -3.10设计常 水位 纵断面设计图(单位尺寸:m ) 2、桥梁分孔布置 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总宽85m 、河道横断面的高程变化等),结合总造价和施工工艺,且桥梁无通航要求,姑且将桥梁分孔为 13m+13m+13m+13m+13m+13m 简支梁。桥梁总跨径为L=6×13m=78m 。 3、纵坡以及桥梁下部结构布置 对于中、小梁桥,为了利于桥面排水和降低引道路堤高度,往往设置中间

玻璃栏杆计算书

玻璃栏杆计算书 计算条件:室内玻璃栏杆,玻璃上下边入槽,玻璃采用8mm钢化+1.52PVB+8mm 防火玻璃。玻璃尺寸2400mm(宽)X1200mm(高). 一、荷载计算 玻璃所受的活载为: 集中荷载,取对玻璃最不利的情况,在玻璃的中央施加一集中荷载1KN进行计算。 二、玻璃的计算模型 计算软件:ANSYS9.0 计算边界条件:二边简支弹性薄板,玻璃采用8+1.52PVB+8MM夹胶防火钢化玻璃,两片玻璃等厚,荷载均分。 计算模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00 X Y 三、玻璃的强度计算 计算强度的荷载组合: 1.20 恒载 + 1.30 活载 玻璃的应力云图如下(单位:N/mm^2 ): MN MX X Y Z SMX =30.144

玻璃的最大应力σ = 30.144 N/mm^2 < f g = 84.0 N/mm^2 玻璃的强度能满足要求。 四、玻璃的挠度计算 计算挠度的荷载组合: 1.00 恒载 + 1.00 活载 玻璃的位移云图如下(单位:mm): MN MX X Y Z 玻璃的最大位移为d=3.941mm <1200/60=20 mm。 玻璃的挠度能满足要求。 五、结论:室内玻璃栏杆,玻璃上下边入槽,玻璃采用8mm钢化+1.52PVB+8mm 防火玻璃能满足设计要求。

栏杆力学计算书

第一章 设计计算依据 1、建筑及结构施工图。 2、规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以下简称规范)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性能检测标准: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6 《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8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86 4、工程基本条件及设计依据: a 、粗糙度类别:C 类 b 、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45(kPa) c 、50年一遇的基本雪压:0.4(kPa) d 、地震烈度:8度(0.15g) e 、年最大温差(℃):80 f 、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1/267 第二章 设计载荷确定原则 施加于幕墙和采光顶上的荷载和作用主要有风载荷、雪荷载、自重、地震作用和温度变化等,通常风载荷引起的作用效应最大。 在进行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预埋件等的设计计算时,必须考虑各种载荷和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即采用其设计值;在进行位移和挠度设计计算时,各分项系数均取1.0,即采用其标准值。 1、风载荷 根据规范,垂直于幕墙表面的风载荷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并且不得小于1.0kN/m 2 : 0w w s z gz k μμβ 式中 w k —作用在垂直幕墙上的风载荷标准值(kN/m 2); βgz —阵风风压系数;按《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μs —大面风载荷体型系数; w 0—基本风压(kN/m 2),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根据规范要求,在进行建筑幕墙构件、连接件和锚固件的承载力设计计算时,风载荷的分项系数取γw =1.4,即风载荷的设计值为:

桥梁工程计算书

装订线 第一章设计资料 1。1设计内容 ①根据已给地形图等设计资料,选择三至四种以上可行的桥型方案,拟定桥梁结构主要尺寸,根据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最优方案进行桥梁结构设计。 ③对推荐桥梁方案进行运营阶段的内力计算,并进行内力组合,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验算。 ④选择合理的下部结构形式,拟定构件尺寸,并进行内力计算,内力组合、配筋设计。 ⑤绘制桥梁总体布置图、上部结构一般构造图、钢筋构造图、桥台一般构造图、桥墩盖梁一般构造图、桥墩盖梁配筋图. ⑥编写设计计算书。 1.2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桥梁的桥位地型及地质图一份 2、设计荷载:公路—I级; 3、桥面净空:净-2×0。5+9=10米 4、桥面横坡:1.5% 5、最大冲刷深度:2.0m 6、地质条件:根据断面图确定 7、桩基础施工方法:旋转钻成孔 8、安全系数:γ0=1 1.3采用材料: (1)预应力钢筋:Ø s15。2钢绞线 (2)非预应力钢筋:直径D≥12mm用HRB335,直径D≤12mm用R235; (3)混凝土:

装订线 主梁混凝土采用C50; 铰缝为C30细集料混凝土; 桥面铺装采用C40沥青混凝土; 栏杆及人行道板为C30混凝土; 盖梁、墩柱用C30混凝土; 系梁及钻孔灌注桩采用C30混凝土; 桥台基础用C30混凝土; 桥台台帽用C30混凝土; (4)锚具用OVM锚 1。4主要技术规范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 022—8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J 024—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第二章方案比选 在我国,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安全尤为重要。桥梁结构造型简洁,轻巧,设计方案力求结构新颖,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技术可靠,施工方便。本设计桥梁的形式可以考虑以下形式:连续梁桥、拱桥、斜拉桥三种形式。 2。1拟定方案 (1)方案一:箱型连续梁桥 对于桥孔的分跨主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桥址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墩台基础支座等构造,力学的要求。 本设计采用三跨桥孔布置,边跨长度可取为中跨的0。5—0。8倍.本桥总长215m,本设计跨度组合为:60米+95米+60米

栏杆力学计算书

第一章安排估计依据之阳早格格创做 1、修筑及结构动工图. 2、典型:《玻璃幕墙工程技能典型》JGJ102-2003(以下简称典型)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能典型》JGJ133-2001 《修筑结构载荷典型》GB50009-2001 《民用修筑热工安排典型》GB50176-93 《钢结构安排典型》GB50017-2003 《修筑安排防火典型》GB50016-2001 《下层民用修筑安排防火典型》GB/50045-95 《修筑抗震安排典型》GB50011-2001 3、本能检测尺度: 《修筑幕墙气氛渗透本能检测要领》GB/T15226 《修筑幕墙风压变形本能检测要领》GB/T15227 《修筑幕墙雨火渗漏本能检测要领》GB/T15228 《修筑中窗抗风压本能分级及其检测要领》GB7106-86 4、工程基础条件及安排依据: a、细糙度类型:C类 b、50年一逢的基础风压:0.45(kPa) c、50年一逢的基础雪压:0.4(kPa) d、天震烈度:8度() e、年最大温好(℃):80

f、幕墙仄里内变形本能:1/267 第两章安排载荷决定准则 施加于幕墙战采光顶上的荷载战效率主要有风载荷、雪荷载、自沉、天震效率战温度变更等,常常风载荷引起的效率效力最大. 正在举止幕墙构件、连交件战预埋件等的安排估计时, 必须思量百般载荷战效率效力的分项系数,即采与其安排值;正在举止位移战挠度安排估计时,各分项系数均与1.0,即采与其尺度值. 1、风载荷 2: 式中w k—效率正在笔曲幕墙上的风载荷尺度值(kN/m2);βgz—阵风风压系数;按《修筑结构载荷典型》GB50009的确定采与; μz—风压下度变更系数,按《修筑结构载荷典型》GB50009的确定采与; μs—大里风载荷体型系数; w0—基础风压(kN/m2),按《修筑结构荷载典型》GB50009的确定采与. 根据典型央供,正在举止修筑幕墙构件、连交件战锚固件的装载力安排估计时,风载荷的分项系数与γw=1.4,即风载荷的安排值为: 2、雪载荷 根据典型,玻璃采光顶(或者雨篷)火仄投影里上的雪荷载尺度值可按下式估计:

栏杆计算书

高架层护栏计算书 编制: 审查: 审核: 2011年5月

目录 第一章引用标准规范 (2) 1.1.建筑设计规范: (2) 1.2.钢材规范: (2) 1.3.《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2) 第二章护栏立柱计算 (3) 2.1计算部位 (3) 2.2立柱受力分析 (3) 2.2.1立柱受力计算公式: (3) 2.3立柱与主体结构焊接焊缝强度校核 (4) 2.4立柱截面特性 (5) 2.5立柱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5) 第三章护栏横梁计算 (7) 3.1计算部位 (7) 3.2横梁受力分析 (7) 3.2.1横梁受力计算公式: (7) 3.3横梁与立柱焊接焊缝强度校核 (7) 3.4横梁截面特性 (8) 3.5横梁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验算: (9)

第一章引用标准规范 1.1.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8-2002 《高层民用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碳钢焊条》GB/T5117-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1.2.钢材规范: 《不锈钢棒》GB/T1220-1992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GB/T4226-1984 《不锈钢冷扎钢板》GB/T3280-1992 《不锈钢热扎钢板》GB/T4237-1992 《不锈钢热扎钢带》GB/T5090 《冷拔异形钢管》GB/T3094-2000 《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扎带钢》GB/T4239-1991 《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0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2000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 《碳素结构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1989 《碳素结构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及钢带》GB/T3274-1988 《结构用无缝钢管》JBJ1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13912-1992 1.3.《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张佩的18米板梁计算书

第 1 册/ 共1 册本册共32 页

1 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规划,桥长为18米简支空心板梁。 2 计算依据和内容 2.1计算依据 2.1.1 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2.2计算内容 2.2.1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2.2 使用阶段支座反力计算 2.2.3 正常使用组合构件应力计算 2.2.4 施工阶段构件应力计算 2.2.5 正常使用位移计算 3 技术标准 3.1技术标准 3.1.1荷载标准:城A级。 =0.9(上部结构多孔跨径8<L≤30m,单孔跨 3.1.2桥梁设计安全等级: 径5

向)。 3.2设计规范 3.2.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77-98) 3.2.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2.4《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3.2.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 设计参数 4.1 主要材料及其设计参数 4.1.1 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梁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参数: 加载龄期:28天 4.1.2 钢绞线 预应力钢束采用直径为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主要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 =1860MPa; 张拉控制应力:0.75 f pk =1395MPa; 弹性模量:E p=1.95×105MPa; 一端锚具变形及钢束回缩值:≤6mm。

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设计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 跨度和桥面宽度 (1) 标准跨径:20m (桥墩中心距离) (2) 计算跨径:19.5m (3) 主梁全长:19.96m (4) 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7.5m (行车道)+2X1.0m (人行道) 2. 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I 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 计算,人群荷载为3 KN/m 2 环境标准:I 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 主要材料 (1) 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 形梁及横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 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后 0.06-0.135m 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 3计,混凝土重度按25KN/m 3计。 (2) 钢材:采用R235钢筋,HRB335钢筋。 4. 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如下图) 如图所示,全桥共由五片T 形梁组成,单片T 形梁高为 1.4m ,宽1.8m , 桥上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C30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5根横梁。 二、主梁的计算 2.1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跨中荷 载横向分布系数 如前所述,桥跨内设有五道横隔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系,且承重结构的宽跨比为:B/L=9.5/19.5=0.487<0.5, 故可以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m c 。 (1)计算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 和T I 1)求主梁截面的重兴位置x 翼缘板厚度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板厚为 则,()()1314022 180-1813+14018180-1813+14018x=cm=41.09cm ?????? 2)抗弯惯性矩为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式中,i i b t -、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i c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 100 180180 i=1.5%10 100180750180 110140 % i=1.5沥青砼厚3cm C30混凝土厚6-13cm 18 桥梁横断面图 18 140 16 180 10 x 主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计算图示

桥梁工程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基本设计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10m。 (2)计算跨径:。 (3)主梁全长:。 (4)桥面宽度:(人行道)+净-7m(行车道)+0.5m(防撞栏)。 2.技术标准 。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6kN/m计算,人群荷载为3kN/m2。 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资料 (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0.13m的C5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6kN/m3 计。 (2)钢材: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其它用R235钢筋。 4.构造截面及截面尺寸 ^

图1-1 桥梁横断面和主梁纵断面图(单位:cm) 如图1所示,全桥共由5片T形梁组成,单片T形梁高为,宽;桥上横坡为双向%,坡度由C50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三根横梁。 主梁的计算 1.2.1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桥跨内设有三根横隔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系,且承重结构的宽跨比为:B/l=9/=>。故先按修正的刚性横隔梁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分布系数m c。 (1)计算主梁大的抗弯及抗扭惯性矩I和I T: 1)` 2)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x(见图1-2): 图1-2 主梁抗弯及抗扭惯性矩计算图式 翼缘板的厚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厚度为h1=1/2×(10+16)cm=13cm

则(18018)1313/2901890/2 23.24(18018)139018 x cm cm -??+??= =-?+? 2)抗弯惯性矩I 为 I=[1/12×(180-18)×133+(180-18)×13×2)2+1/12×18×903 +18×90×(90/)2] cm 4 =2480384 cm 4 —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性矩可进似按下式计算: 31m T i i i i I c b t ==∑ 式中 b i 、t i──── 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c i ────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 m ──── 梁截面分成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 I T 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1-1。 表1-1 I T 计算表 即得I T =×10-3m 4 " (2)计算抗扭惯性矩β:对于本次计算,主梁的间距相同,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 则得 2 11(/)T GI l B EI βξ= + 式中,G=;I T =×10-3m 4;I=2480384 cm 4; l=;B=×5=;ξ= 代人上式,计算得β=。

人行道板及栏杆计算书

人行道板及栏杆计算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1) 1.1 技术标准 (1) 1.2 设计规范 (1) 二、恒载效应 (1) 三、荷载组合: (2) 四、配筋计算 (2) 五、截面复核 (3) 六、剪力验算 (4) 七、裂缝宽度验算 (5) 八、结论 (6) 九、石栏杆计算 (7)

一、工程概况 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1.1 技术标准 1.1.1 车辆荷载等级:城—A级 1.1.2 桥面纵坡: 2.476% 1.1.3 行车道横坡:1.5%(单幅单向坡) 1.1.4 单幅桥面宽度:5米(人行道)+14.5米(行车道)+0.5米(防撞护墙)=20 米。 1.1.5 人行道板铺装:2cm厚M1 2.5砂浆 1.1.6 人行道人群荷载:取q人群=5 2 kN m / 1.1.7 人行道板结构厚度:h=8.0cm 1.2 设计规范 1.2.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1.2.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2.3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2.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1.2.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恒载效应 (1)成桥以后 先计算简支板的跨中和支点剪力。根据《公预规D62-2004》第4.1.2条,简支板的计算跨径应为两只点之间的距离,L=1.36m。

简支板支点剪力:Qo =1231 ()2 g g g L ⨯++⨯ g1:铺装自重 g2:结构层自重 g3:人群荷载 m KN L L g g g Mo •=+⨯+⨯=++=17.1)5.22608.02302.0(8 1 )(81 22 321 Qo =1231 ()2 g g g L ⨯++⨯ =KN 43.3 三、荷载组合: 基本组合: 1.2 1.4ud sg sp M M M =+ 作用短期效应荷载组合:0.71sp sd sg M M M μ=+ + 作用长期效应荷载组合:0.41sp sd sg M M M μ =+ + 表1 荷载组合表 四、配筋计算 根据《公预规D62-2004》第5.2.2条,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桥梁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1章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桥梁设计与施工方面,所以本次毕业设计我选择桥梁设计。为以后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辰清河河段地处吴县境,位于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北麓,与俄罗斯的康斯坦丁诺夫卡隔相望。桥位所处地段属旅游业发达地区,交通量大,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考虑吴县旅游区与其周边经济的迅速发展,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桥梁——辰清河桥,本桥的修筑对带动吴县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将辰清河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作为毕业设计,是因为该选题能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不仅能检验自己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是否扎实,而且还为将来从事路桥事业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独立地完成辰清河桥的设计任务,可以使我掌握桥梁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综合训练我应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熟悉和理解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正确地应用公路桥涵设计规,熟练绘制和阅读桥梁施工图,提高独立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能独立进行桥梁的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设计,把所学过的知识作了系统地总结和应用,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工程设计的能力,达到了独立完成一般桥梁设计的目的。 1.2 国外研究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其最大跨径以不超过50m为宜,再加大跨径不论从受力、构造、经济上都不合理了。大于50m跨径以选择箱形截面为宜。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由于其具有外形简单,制造方便,结构受力合理,主梁高跨比小,横向借助横隔梁联结,结构整体性好,桥梁下部结构尺寸小和桥型美观等优点,目前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还具有以下特点[1]: (1)能有效的利用现代高强度材料,减小构件截面,显著降低自重所占全部设计荷载的比重,增大跨越能力,并扩大混凝土结构的适用围。 (2)与钢筋混凝土梁桥相比,一般可以节省钢材30%~40%,跨径愈大节省愈多。

栏杆受力计算书

栏杆受力计算书 尊敬的客户: 根据您的要求,本文将为您提供栏杆受力计算书。为保证栏杆的稳 定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受力计算。 一、栏杆的基本参数 栏杆材料:不锈钢 栏杆高度:1.2米 栏杆长度:5米 栏杆形式:平面直线形 二、栏杆受力计算步骤 1. 各部分受力分析 栏杆由多个垂直相连的立柱组成,每个立柱受到上方水平分布荷载 和自重的作用力。此外,由于栏杆高度较高,存在抗风作用力。 2. 栏杆自重计算 栏杆自重可通过材料密度和截面积进行计算。不锈钢的密度为ρ = 7.93 g/cm³。栏杆的截面积为A = 高度 ×厚度。根据材料厂商提供的数据,不锈钢板的厚度为0.5厘米。计算得出栏杆自重W1 = ρ × A × 长度。 3. 上方水平分布荷载

栏杆上方可能会有人员推搡栏杆的情况,根据设计要求,为了确保 栏杆的抗倾覆能力,我们假设上方水平分布荷载为100牛顿/米。 4. 抗风作用力计算 栏杆的高度较高,所以需要考虑可能的抗风作用力。根据设计标准,假设风压力为每平方米300牛顿,计算得出抗风作用力W3 = 风压力 ×平面投影面积。 5. 栏杆受力计算 (1)立柱受力计算 立柱受到自重、上方水平分布荷载和抗风作用力的作用力。计算得 出立柱受力总和W Total = W1 + W2 + W3。 (2)栏杆底部受力计算 栏杆底部受到立柱受力和自身受力的作用力。根据静力学原理,底 部对角受力为立柱受力总和的平方根。计算得出底部对角受力W Bottom = √(W Total² + W1²)。 三、计算结果 1. 栏杆自重计算 栏杆自重W1 = ρ × A × 长度 = 7.93 g/cm³ × 1.2米 × 0.5厘米 × 5米 = 11.895千克。 2. 抗风作用力计算

公路ⅰ级桥梁计算书

第一部分 上部结构计算 1、设计资料 标准跨径:20.00m 计算跨径:19.50m 桥面净宽:净—12+2×0.5m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材料:预应力钢筋:Ryb=1860MP 高强度钢绞线。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热轧Ⅰ级(箍筋)和Ⅱ级钢筋(受力筋)。 主梁、栏杆及人行道板为40号混凝土。 2、构造形式与尺寸 该设计的横断面布置如图1—1。全桥采用13块预制预应力空心板,中心相隔1m,每块板宽0.99m ,留1cm 施工缝。板块的断面及构造尺寸见图1—2。 50 50 1.5%1.5% 1.5%1.5% 1300 图1—1

图1—2 3、内力计算 3.1永久荷载(恒载 )作用下 1、栏杆、防撞墙:参照其他梁桥取用,单侧为13KN/m 桥面铺装:0.02×23+0.08×24=2.3 KN/m 1g =2.3+1313 ⨯2 =4.3 KN/m 2、 行车道板: 主梁:()385002374.615.31g KN m -4=-⨯0⨯25=1 恒载内力计算见表1-1 3.2基本可变荷载(活载)作用下 荷载横向分配系数 参照《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1977年版第94页)本设计为13块铰 接板,可分成10个板组,即'111.3b b =,'21.3 1.69r r r ==。

(1)跨中和四分点的荷载横向分配系数 空心板的截面竖向抗弯惯矩I 34 10085 3.144668755.791264I cm 4⨯⨯55=-= 空心板的截面抗扭惯矩T I 22 24 12144775053870.8277771515T I b h cm h b b t t t 21 ==⨯⨯70⨯=2⨯70++++11 板的抗弯与抗扭刚度比例参数r 221100()0.4060.0208 41950T b EI r GI l π⎛⎫ ==⨯= ⎪⎝⎭ 则2 1.3 1.69r r '==⨯0.0208=0.035 按r ' 查《桥梁工程》(1985年)附录Ⅰ之表得个板组的横向分配影响线竖坐标值,见表1-2。

13米跨径钢筋混凝土T梁计算书

13米跨径钢筋混凝土T梁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13m(墩中心距)。 (2)计算跨径:12.5m。 (3)主梁全长:12.96m。 (4)桥面宽度(桥面净空):净-7+2×1.0m 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1级,桥面铺装按照5kn/㎡计算,人群荷载为3kN/㎡。 环境标准:I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 (1)混凝土:混凝土简支T形梁及横梁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沥青混凝土,下层为厚0.06~0.13m的C3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3 m计,混凝土重度按25kN/3 m计。 (2)刚材: HRB400钢筋。 4.构造形式及截面尺寸 如下图所示,全桥共由5片T形梁组成,单片T形梁高为1.1m,宽1.8m;桥上横坡为双向2%,坡度由C30混凝土桥面铺装控制;设有五根横梁。 桥梁横断面图 1:100

桥梁主要纵断面图 1:100 5.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简称“桥规”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62-2018),简称“公 预规” 6.参考资料 (1)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 ,人民交通出版社 (2)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桥梁设计手册《梁桥》(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4)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5)《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设计》闫志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 主梁的计算 1、 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G-M 法) 承重机构的宽跨比为:B/L=9/12.5=0.72 (1)主梁的抗弯及抗扭惯矩Ix 和ITX 1)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 (图2) 翼缘板厚按平均厚度计算,其平均板厚度为:h1=1/2(10+16)=13cm 则 13110(18018)131101822(16018)1113018 x a -⨯⨯+⨯⨯= -⨯+⨯ =24.19cm 2)抗弯惯性矩Ix 为:

(完整word版)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计算书

目录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2) (一)设计资料 (2) (二)横截面布置 (2) (三)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 (6) (四)横隔梁的设置 (7) 二、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7) (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7) (二)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横梁法) (9) (三)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16) 三、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17) (一)预应力钢筋面积估算 (17) (二)预应力钢束布置 (18) 四、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22) (一)截面面积及惯矩计算 (22) (二)截面静矩计算 (24) (三)截面几何特性汇总 (29) 五、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29) (一)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0) (二)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1) (三)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2) (四)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2) (五)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7) (六)预加力计算及钢束预应力损失汇总 (40) 六、主梁截面承载力与应力验算 (43) (一)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44) (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验算 (50) (三)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57) (四)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66) 七、主梁变形验算 (69) (一)计算由预加力引起的跨中反拱度 (69) (二)计算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72) (三)结构刚度验算 (72) (四)预拱度的设置 (72)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一)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40m (墩中心距离); 主梁全长:39.96m ; 计算跨径:39.00m ; 双向横坡:1.5% 桥面净空:净-9m 行车道+2×1.5m 人行道+2×0.25m 栏杆。 2.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0 ,每侧人行栏重力的作用力为1.52 2/kN m 。 3.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主梁用C50,栏杆及桥面铺装用C30。 预应力钢筋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 φs 15.2钢绞线, 。 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 4.设计依据 (1)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 易建国主编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 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人 民交通出版社 (5) 黄侨、王永平编著 《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示例》,人民交通出版社。 5.基本计算数(见表1-1) (二)横截面布置 1.主梁间距 2.主梁跨中截面主要尺寸拟定 (1)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标准设计中高跨比约在1/18~1/19。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较经济的方案,因为增大梁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束用量,同时梁高加大一般只是腹板加高,而混凝土用量增加不多。综上所述,本次计 1860pk f MPa 2 /kN m

(整理)16米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

第Ⅰ部分上部结构 I、设计资料 一、设计标准及材料 标准跨径:16m 计算跨径:15.56m 桥面净宽: 9+2×0.5m 设计荷载:汽—20,挂—100 材料:预应力钢筋:Φ15.24(7Φ5.0)钢铰线,后张法施工。 非预应力钢筋:Ⅰ钢筋和Ⅱ级螺纹钢筋 混凝土:空心板为R 40号,空心板铰逢为R 30 号;桥面铺装为 R 30号沥青砼;栏杆、人行道采用R 30 号砼; 二、构造与尺寸 50 900/2 图1-1 桥梁横断面 (尺寸单位:cm)

三、设计依据与参考书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计算示例集》(梁桥)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桥梁工程》(1985)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桥涵标准图》公路桥涵标准图编制组,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合订本)》(JTJ021-85)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II 、上部结构的设计过程 一、毛截面面积计算(详见图1-2) A h =99×90-30×63-∏×31.52-(3×3+7×7+12×7) =4688.28cm 2 (一)毛截面重心位置 全截面静距:对称部分抵消,除去下部3cm 后1/2板高静距 S=2[5×7/2(2/3×7+14.5+14)+3×8×(21+14.5+8/2)+2×8/2(14.5 +21+8/3)]+99×3×(43.5+3/2) =3667.5+13365 =17032.5cm 3 铰面积:A 铰=2×(1/2×7×5+1/2×2×8+3×8)=99cm 2 毛面积的重心及位置为: d h =17032.5/4688.28=3.63cm (向下) 则重心距下边缘的距离为:14+18+14.5-3.63=42.87cm 距上边缘距离为:90-42.87=47.13cm 铰重心对除去下部3cm 后1/2板高的距离: d 铰=3667.5/99=37.05cm (二)毛截面对重心的惯距 每个挖空半圆(图1-3) 面积:A ′=1/2×∏×R 2=1/2×3.14×182=508.68cm2 重心:y=4R/(3×∏)=4×18/(3×3.14)=7.64cm O y O I I 图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