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大学生非理性网购行为动机分析

大学生非理性网购行为动机分析 大学生非理性网购行为动机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问卷,探索大学生非理性网购行为的各种动机,结合相关文献查询,对大学生非理性网购行为的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对引导大学生理性网购的对策和建议以便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非理性网购;动机 一、调研背景与原因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有着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上尚未独立,消费行为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消费观念超前与消费实力滞后的矛盾,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难免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网购行为,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大学生的非理性网购不仅对个人,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大学生网购行为的产生源自于网购动机的直接推动,大学生网购行为的各种类型,从大学生的网购动机那里都可以找到动因。我们可以根据网购者的各种外在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动机,用推理的方法来研究个体的动机,进而认识和了解他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的非理性网购动机进行调研十分具有必要性。 二、内容与分析 (一)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查找文献提取出如下几类动机,在上述网购动机中,大部分属于非理性网购动机,如外观漂亮、流行时尚、产品新奇、名牌、凸显个性需要、心情好等,如以完全不同意=1,基本不同意=2,不确定=3,基本同意=4,完全同意=5,这些非理性网购动机项目的得分出奇地高。下面给出,各项动机的得分情况,其中项目得分=人数*分值将质量相对好,学习辅导需要,特长培训需要,工作发展需要,满足实际需要,人情交流需要,产品性能好归为理性网购动机;将外

现象描述+意义分析/原因分析+我的观点 写作模版:

现象描述+意义分析+我的观点 现象描述:1.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2. 阐述现象的具体表现或变化(可以用例子) 3. 强化主题/ 过渡句引出下文对意义的分析。3-4句话注:在描述现象前,先思考该现象是消极还是积极,然后再选用相应模版 消极现象: 1. Along with/due to/as a result of the advance of ____________, countless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focus, one of which is that________________ 1.随着/由于/因为_________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____________。 替换词汇:advance n. 发展deepening n.深化broadening n. 扩大(范围) 2. In recent years/months (recently/nowadays), the phenomenon of _____________has aroused wid e concern/d ebate, so peopl e are in alarm that ___________ 最近, ____________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担心______________。 3. One of the pressing problems facing our ___________ today is _____________. 我们____如今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是____________ One of the most serious/commonly-seen problems many people talk about centers on _____. 许多人谈论的一个严重/最常见的问题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 4. a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that ____________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n urgent problem.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5. Never before( in history) has the issue of __________ been more evident than now. (Never before has the topic of ______ been more controversial/ heatedly discussed/ valued than today.) 历史上,———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突出。 6. _______ was once seen as a blessing/luck/ virtue. Today, however, things are changing an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_________realize that ______________. ——曾经被看作是一种福气/好运/美德, 然而如今事情在变化,越来越多的——意识到——。 另:__has never been thought/ defined/ termed as a problem. (was unheard of 10 years ago)

关于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思考

关于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的思考 孙岩 (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非理性和非理性主义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非理性是人类的基本精神现象和认知形式;非理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它片面夸大非理性的作用,强调内心体验,知 觉洞察。正确区别二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理性,非理性主义,认知形式 一、非理性是人类的基本精神现象和认知形式 非理性之所以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现象,是因为非理性是人类生理结构的外现。一个健全的人格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即使在崇尚lo g os的古希腊哲学中,也已经注意到人类的非理性成分了。在苏格拉底的审美思想中,他极力主张艺术作品的创作完全受灵感支配,不能将它归结为理性知识;同时,他指出只有灵感即非理性知识的激情才体现艺术作品的特殊本质。在柏拉图的伦理学中,他认为命运律是人类灵魂中理性和非理性斗争的结果,理性克服非理性的混乱便可以过好的生活,相反,理性如果被压抑,人类便不能正确地生活。柏拉图也发现了在获得真理的过程中情感和意志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就是柏拉图经常谈论的知、情、意三者的关系问题。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并非都是理性,它既有理性的部分,又包含非理性的部分,即感情、欲望和嗜欲。一个有德性的灵魂是一个很有条理的灵魂,其中的理性、感情和欲望保持正当的关系。由此可见,非理性因素做为一种不可回避的精神现象得到了古哲们的承认和研究。 另外,非理性不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一种最直接的认知形式。严格地讲,非理性的认知形式主要包括直觉、顿悟以及部分创造性思维。这些思维方式排除了逻辑的原则和方法,在人类社会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言“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卷,第284页)马克思也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7页)所以,我们无需回避人的欲望,而应深入到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中去开拓非理性研究的新领域。 二、关于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同时夸大理性的局限和缺《理论探索》2000年第3期 ## ?8?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研究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作者:————————————————————————————————日期: 2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

互联网环境下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传统的消费者行为学都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都会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决策。但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消费者还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文章描述了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变化,并基于网络非理性消费的表现,从网络购物群体消费特征、消费情景和营销活动刺激三个方面讨论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成因。 关键词:互联网;非理性消费; 营销活动 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日益成熟,并且网络购物具有快捷、品种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网购一族”,网络购物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新潮行为,截止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已达到3.38亿人,稳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目前中国网民中,大约4人中有1个人是购物用户。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中网络购物比例已经超过了2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潜力还未完全释放,市场前景诱人。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不景气的传统零售业相对照的是如火如荼的网络购物,淘宝网的数据显示,2008年淘宝网年交易额为999.6亿元,与2007年的433亿元相比较,同比增长了131%,相当于2008年每一个中国人在淘宝网上平均消费了80元。网络购物的增长速度之快、潜力之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网络消费者个人用户特征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相对于2008年,2009年中国网民结构特征出现以下变化:①中国网民呈现出成熟化趋势。与2008年底相比,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从17.6%上升到20.7%,40岁以上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但青少年仍是网民中的主力军,在总体网民中占比达51.8%。②网民呈现低学历化趋势。以前的文献显示网络群体以高学历人群为主,但随着计算机操作的简易化,学历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③网民最大的群体是学生,因此网民收入结构中低收入者比重较高。但是与2008年底相比,中高收入网民占比增大,月收入1 5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从40.3%上升至41.8%。 2非理消费性行为的表现 在经济学理论中,总是以假设的“理性的经济人”为前提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意义上,消费行为被分为两类: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非理性消费是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它是消费者不按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进行消费,或是消费时没有考虑收入的约束,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消费,或是对消费品的判断不足。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课程前言 大家好,我们这个主题是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和特征。我们准备利用这一段时间对当前在我国发生的腐败现象的诱因以及它的一些表现做一点分析。这个原因就在于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怎么深化反腐败斗争做了战略部署,尤其是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做了清晰的表述。十八大对当前的形势的判断有一句话,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短短的几个字是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起码传递了这么一个信号,我们不能对当前的腐败形势做太过乐观的估计,它依然严峻,严峻就是不容忽视,更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它是严重的,而且严峻的意义还在于它以解决腐败的问题就有紧迫性,所以严峻的含义要把严重更广、更多,严重讲的是腐败的形势的严重性,严峻更多地强调紧迫性。 为什么党的十八大做这样的判断,以及它是通过什么样的事实、什么样的现象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你依据什么来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呢?这就是我们这一个题目。 一、当前腐败现象多发的诱因分析 就当前中国发生腐败现象的原因的分析不能离开对整个社会所处阶段的定位和定性,腐败是个现象,它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社会的特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的制度结构大变动之下发生的,那么它发生的这些都跟它所发生的背景结

构变动、社会变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现象就是这种社会变革、变动、结构调整的自然的一个副产品,所以我们分析当前腐败发生的原因,要从我们所在什么样的结构变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来出发。 首先,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什么意思呢?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要给它做个定位的话,政治术语应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什么意思呢?初级阶段的目标是要向终级、高级,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在千方百计摆脱这个冲击,它在通过建设发展来提升国家由初级向终极,这就注定了我们这个初级阶段是一个变化的阶段,更是一个变革的阶段,它跟高级不一样,你再过多少年以后,社会主义到了高级阶段,相对成熟了,又稳定了,成熟和稳定具有相对固定,但初级阶段不是,初级阶段就像人生一样,它还是童年、幼年时期,而童年、幼年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地生长、发育、变革,这是它的特点。 从发展政治学上来分析我们现在这个处在什么阶段呢?叫转型社会。二战以后,世界上专门有一个转型社会学、转型政治学,也叫转轨。 我们现在这个期间正好是一个社会转轨期,它多长时间呢?几十年,可能上百年。而这个社会转轨和社会转型,它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它的内容会涉及哪些呢?会涉及制度、体制、人的思维方式、利益结构、社会的物质技术结构等,它是一个全方位的大变革、大变动、大转轨的这么一个特定阶段,总称“转轨社会”(转

【问卷模板】大学生网络游戏非理性消费行为研究

【问卷模板】大学生网络游戏非理性消费行为研究 尊敬的同学:您好!为了调查大学生在网络游戏的消费情况,非常感谢您能作为学生代表参加调查,提供您的情况,本调查不记名,保证您的隐私,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谢谢! 1. 你的性别是 男 女 2. 你所在的年级是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你来自农村还是城市 农村 小城市 大城市 4. 你的家庭经济状况 富裕 一般 比较困难 5. 你的生活费来源 家庭供应 勤工俭学 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勤工俭学

奖学金或助学金 其他 6. 你的生活费平均每个月支出多少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3000 3000-5000 5000以上 7. 你期望的月消费多少 500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3000 3000-5000 5000以上 8. 请问你的消费方式是怎么样的事先做好计划花钱 能省就省 没有计划 其它 9. 一般情况下你每月的生活费 有剩余 刚刚够花 不够花 10. 你对你的支出有记账习惯吗

基本所有支出都有记账习惯 只有一些较大的支出有记账习惯 很少有记账习惯 从来没有记账习惯 11. 你玩游戏吗 玩 不玩 12. 你在游戏花费的时间 平均一天1小时以内 平均一天1-3小时 平均一天3-5小时 平均一天5小时以上 13. 玩游戏熬夜甚至通宵过吗 有 没有 14. 你玩游戏花钱吗 不花钱 偶尔花钱 经常花钱 15. 你在游戏投入的金钱占你生活费的多少 20%以下 20%-50% 50%以上 不一定,想花了就花 16. 如果只有一定量的钱,二选一,你会选买游戏东西还是现实东西游戏的

社会现象问题分析方法

四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问题分析方法 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实际的概括描述,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毛泽东等既是这一方法的倡导者,也是运用这一方法并取得成功的典范。有些人只在口头上坚持这一方法,实际上采取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应当努力改正的。 主体分析法 一、如果是历史问题,历史主体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特定历 史条件下,历史 现象中历史主体的构成状况、利益得失、力量大小来分 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特征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规 律的分析方法。由于各历史主体的构成层次及其在历史 发展中作用不同,从低到高可以分成以下五级: A级:个人、家庭 B级:阶层、集团 C级:阶级、政党、政府 D级:民族、国家 E级:国际组织 因此历史主体分析法也就是要先找出参与历史事件中 的各级历史主体,再分析各级历史主体的利益得失、力 量大小。 二、如果是政治问题,政治学科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主体,具体有:党、国家(政府)、社会、集体(经济 常识当中主要有企业)、个人(政治常识中则为公民, 经济常识中则有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等。一 个题目往往不一定只涉及到一个主体,如果只抓住一个 主体进行分析的话,那答案肯定是不全面的,所以,对

这些题目在解题过程中应该运用主体分析法,从不同主 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政治主观题中,这种题目常见 的主要有两类:一是“如何解决”型,题目是要解决某 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又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所能够 解决的,往往需要众多方面通力合作,对这类问题必须 采用主体分析法,找出不同的主体;二是“有何意义” 型,题目的材料中通常是一个事件、一种现象等,要我 们分析事件、现象所产生或具有的意义,由于同一事件 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意义,所以也应该采用主体分析 法,如对党有何意义、对国家和社会有何意义、对个人 有何意义等。 利益分析法 现实社会是一种各方利益相互较量博弈的社会。和谐社 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寻找一个平 衡点向前发展。利益不平衡,便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 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所以,运用利益分析法,也能准 确抓住矛盾产生的根源。 利益分析,即主体分析。利益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方法论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 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把历史唯物主义的 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 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 。人的需要经过社会关系的过滤和渗透,就表现为人的 利益。需求产生利益,利益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

摘-理性情绪疗法分析及其在大学生非理性行为中的运用

理性情绪疗法分析及其在大学生非理性行为中的运 用 (2007-07-24 19:35:33) 转载▼ 摘要:理性情绪疗法(RET) 是欧美盛行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它以埃里斯的ABC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多种治疗模式,运用各种治疗技巧通过改变人们的非理性情绪来达到消除心理困扰与情感障碍的目的。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 引导大学生克服由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环境压力导致的心理困惑和情绪障碍, 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科学的认识模式, 使其保持良好心态,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大学生心理;非理性信念;认知模式 一、RET疗法概述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简称RET)是20 世纪50 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里斯(A. Ellis) 创立的。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个案工作方法,是他在多年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独特性的、生动的、指导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因其也采用行为疗法的一些疗法,故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该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RET目前在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应用正在不断增加。[1] (一)、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框架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与人本治疗方法认为的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倾向不同,埃里斯认为, 人的内心存在两种倾向,人既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 又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 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 他们就会是愉快的, 富有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 当人们按照非理性去行动、去思维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 但经常用不合理的思维去面对问题、去行动, 就会使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转化成为内化语言, 则会导致无法排除的情绪困扰。埃里斯指出: “那些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 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2、ABC理论

第二节 非理性模型

第二节非理性模型 非理性决策模型就是除理性决策模型以外的其它模型。这当然也包括下面要讲到的第三节(意识形态决策模型)和第四节(综合决策模型)的内容。事实上,本节和下节所讲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决策方法,所以有时也称为政治决策模型。 一、渐进决策模型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中所分析的,理性决策模型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渐进决策模型就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在批判理性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所谓渐进决策,是说在以往的政策、惯例的基础上制定新政策,新政策是对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与修改。它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渐进模型实际上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2、决策者不必过多地分析与评估新的备选方案,只要着意于现有政策的补充和修改就行了;3、决策者着意于政策目标和备选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以使问题较易处理,而并不关心政策制定基础的变革;4、这种决策只能是一种保守的补救措施。 它的特点是稳妥可靠,渐进发展。 采用渐进模型的前提是:现行政策大体上能满足社会各阶层成员的需要,政策目标在本质上带有持续性,决策者所使用的决策方法也具有高度的持续性,政策质量取决于决策层的意见一致时。这些只有在社会高度稳定的时代才能具备。所以,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满足社会骤变时的政策决策需要。它比较适用于诸如国家预算与规划等领域。在不少西方国家,也被广泛用于缓和党派权力角逐和利益分配矛盾等方面。 二、政治协助调决策模型 这个模型实质是把公共政策看成是集团斗争的产物。它是决策者制定政策时,广泛地通过对话、协商、讨论,协调利益关系,在达成妥协、误解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认为公共政策就是各集团对政府机构施加压力和影响并在相互竞争中实现平衡的结果。 这一模型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认为政府,甚至立法和司法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领导者或领导集体决策模型 这种模型是认为政策选择是建立在领导者优秀的素质和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由领导者或领导集体依据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进行决策。其优点是决策迅速,但决策的质量同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经验密切相关,是决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还要依靠各种政策研究机构和专家的支持。 与此相似的,还有西方政策科学家提出的"精英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和偏好,是他们决定了政策。人们认为,这一模型把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几乎完全忽略,是不科学的。 第三节备择政策方案的分析论证方法 一、备择政策方案分析论证简述 备择方案的分析论证是进行方案选择的基础。目的是为了使所选择的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它大致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效益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后会带来哪些方面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条件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条件等; 代价分析;即分析政策实施所需要的资源,它决定了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在分析中要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综合评估各个备择方案; 灵敏度分析:即分析政策方案的应变性,看它能不能随外界条件的突然变化,等等。 二、备择政策方案分析论证和选择方法简述

小区常见不文明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区常见不文明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业主(物业使用人)的不规行为往往会损害大多数业主的权益,同时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规行为应当得到纠正。 行为一:建筑装修垃圾不清理 现象:业主装修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倾倒在楼前的硬铺装或草坪上等。 原因:主要是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建立装修管理流程和建立后没有执行;还有一些业主在装修前没有到物业公司进行申请,就自行开始装修,随意倒装修和建筑垃圾;有一些业主拒绝清理,物业公司没办法自行清理。一个3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因业主拒绝清理或装修后找不到业主,我们对装修垃圾和建筑垃圾的清理的费用进行了测算:一年达到了1万元。 危害:增加了物业管理企业的垃圾清运量,影响小区环境美观,并且由于垃圾存放时间的延长还会引来其他业主往建筑、装修垃圾上倾倒生活垃圾,造成恶性循环。 对策:1、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完善的装饰装修流程:装饰装修申请,签订协议,房屋装修、维修许可通知单,预交垃圾清运押金,并且明确装修时间、垃圾存放地点等事项;2、对于违反规定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国建设部令第139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的规定,由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

行为二:一层私改商服,私改房屋结构 现象:一层住户在阳台私开小门用于经营;家庭装修私改房屋墙体结构。 原因:一些是业主出租出去用来牟利,把一楼住宅改为商服后,为了便于经营,有的业主未经任何部门允许就在阳台上开门;装饰装修中不少业主为了自家的美观、舒适和扩大使用面积对房屋的墙体私自拆除,有的甚至拆除部分承重墙。 危害:在阳台开小门用于经营影响建筑的美观,经营时易对草坪产生破坏,对护栏也易产生破坏,间接影响了住宅小区晋级达标;违章装饰装修对房屋的安全构成威胁。 对策:1、对于阳台改门必须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未经批准的,物业管理人员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物业管理企业的报告后,应当依法对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2、对于破坏承重墙的预防和处理,物业管理企业在装修申请和装修协议中就应当明确规定不准破坏承重墙等项目,加强装修巡检,发现问题要求其及时整改,先劝阻其恢复,或在其破坏承重墙初始阶段对其进行制止,对于制止不从的可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建设部第110号《住宅室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中第五条规定强制其恢复并处以罚款。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 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 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等。这一过程会导致启发式偏差。另一方面,人们所面对的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表述方式、信息的呈现顺序不同也会对人们的判断带来影响,如对比效应、晕轮效应等,从而产生框定依赖。这一过程会导致框定偏差。

面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

第10卷 第1期2010年 1月 科 技 和 产 业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 ry Vol 110,No 11J an., 2010面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营销策略研究 吕显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葫芦岛125105) 摘要:消费者在消费决策时往往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而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本文将利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并针对这种行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关键词:非理性;消费者行为;行为经济学;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807(2010)01-0042-03 收稿日期:2009-10-26 作者简介:吕显涛(1983— ),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从逻辑上看,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因为只有把握 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获得成功[1]。文章利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消费者的决策生成出发,探讨消费者做出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动因。同时针对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1 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出发,人们是不可能做到完全 理性的。而在现实的购买消费过程中,这种现象更是十分普遍的。111 非理性消费中的预期理论分析 “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 )是由行为经济学创始人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的。该理论对传统 的风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发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假定的那种理性发生系统偏差的机理。其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面对获得,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面对损失,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reference point )而言的[2]。也就是说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为了冒险家。人们在面对损失的时候,人们愿意冒风险,面对获得的时候,人们愿意要肯定的获得,而不要可能的获得。而参照点是人们对某事物的期望。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如果认为所要进行的购买行为是存在风险的,那么在传统理论上,消费者是规避风险的,而当消费者面临不消费就会失去手中已有的东西时,通常 就会做出自己认为是理性的“不理性”行为,例如购物时所获得的购物券,消费者有时为了消费掉这些额外得来的购物券而购买一些自己暂时不需要的东西。112 非理性消费中的“锚定效应” 在市场营销中,锚定效应这个概念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如果商店中有一个100元的CD 机,商店规定:支付现金,则按商品的原价计算;如果以信用卡支付,则需要支付105元。这时人们通常觉得没有必要承担这5块钱的损失,所以更愿意以现金支付。但是如果将这个CD 机标价为105元,顾客以现金支付可以优惠到100元,而用信用卡的话则以原价计算,这个时候人们就不会觉得用信用卡会有损失,这种定价方式可以刺激使用信用卡消费。而实际上在这两种定价方式下,商品的价格是一样的,只不过利用锚定效应,改变了人们的参照点,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人们的支付方式倾向。113 非理性消费中的“心理帐户” 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 )根据钱的不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心理帐户”概念。他做了个实验:如果你正要去买票价为100元的音乐会票,发现丢了100元钱,大多数人还会买票前往听音乐;但如果丢的不是钱,而是这张价值100元的音乐会票,大多数人选择放弃这场音乐会。这样的决策显然是非理性的。这是为什么呢?“根据钱的来源的不同,人们会将它们分到不同的帐户中去,不同帐户的 边际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3] 人们会把自己辛苦挣 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了人们在头脑中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帐户,挣来的钱和意 2 4

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及如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和原因分析及如何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一、工作效率低的现象因素表现形式: 1、重复劳动、重复工作; 2、推诿扯皮; 3、以制度为挡箭牌,以开会、没时间等为理由; 4、工作计划不分主次,抓不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做事事倍功半; 5、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6、不会沟通,不会交流; 7、牢骚、抱怨、怪话、散布负能量的话; 8、看待问题简单化,只注重眼前,不能长远的看问题; 9、专业知识和技能不熟练,做事找不到方向,老虎啃天,无从下口,个人执行能力差; 10、工作氛围差,积极向上的正气少,歪风邪气占了上风,唯利是图多,追求少; 11、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团队没有向心力、凝聚力,领导缺乏号召力; 12、没有责任感,缺乏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的激情,消极、悲观情绪有时主导自己; 13、工作中不能尊重别人,并抱怨别人不能尊重自己; 14、个人的素质、素养尚需提高,做人做事要求别人高,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正如老辈讲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15、职能服务不足,企业宣传不够; 16、生活和工作不能有效的分开,而是相互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 17、客观方面的影响:电脑配置低,缺少工作方法和提高效率的培训;

A.微信群 B.手机提醒功能 C.即时贴 D.例行工作的时时提醒 E.电脑知识的匮乏,不懂信息万事难 F.工作职责,业务管理的不清 18、领导不能以身作则,起不到榜样的引导作用; 二、如何来改进提高工作效率 1、对照以上18条现象,进行自我对照,自我检查和改进,拿出整改计划; 2、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人力资源部在本月拿出2016年考核激励政策初步政策导向方案,最大化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主动性; 3、进一步推动集团行政职能部门服务提升工作,变现在各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为人力、财务、后勤、房地产公司、家纺管理事业部,自己制定2016年职能服务项目及提高计划和激励政策的报告,在本月完成报慈总和周助理。 4、工作职能和岗位职责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可将工作中最细节的职责不清晰的方面发给人力李部长,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明确职责; 5、各级领导特别是各子公司、事业部的最高领导必须要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好的榜样作用,提升自己的沟通艺术,避免管理的简单粗暴,营造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建立正能量的积极情绪,人力下周对各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要进行民主测评。 6、推行提高工作效率活动。

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

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 姚迪 一、引言 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研究的前提是将消费者假定为“理性人”,他等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论述的“经济人”。“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模型,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西方经济学的诸多命题都是在“理性人”假定条件下推出的。理性人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非每位消费者时刻都处于绝对理性状态,相反,由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等个人精神因素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重要的一类消费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同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从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到消费内容、消费手段等消费行为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由于传统文化、经济能力、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差异,中国消费者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者群体相比较,消费观念比较落后,消费行为呈现多样化,非理性消费行为随之越来越普遍,所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就出现了令西方的经济学者十分困惑的现象,例如在中国寻常街头,有人背着路易威登的高价包挤公交,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出现价格倒挂;在中国股票市场,全民炒股激热市场,股市进入非理性狂热状态;在房产消费市场,高房价逼出畸形购房心态;在汽车消费市场,大多中国消费者把诸如身份、地位和财富等赋予到了汽车身上,盲目拔高消费……面对这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在嘲笑之余我们还应给更多予以反思。这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中国消费者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消费者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 (一)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 1、理性消费行为的涵义及其表现 如前所述,西方古典经济学在研究经济行为时提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并以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为的终极目的。消费者的消费

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1)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羊群效应,是暴涨暴跌的助推器 ①个人投资者中的羊群效应是暴涨的助推器 2015年7月9日,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在千股停牌的情况下仍暴力拉升,尾盘分别收涨5.76%与4.25%,两市未停牌个股数量为1319只,其中共有1277只个股涨停,仅2只个股下跌。当日本该封死在跌停板的已触发下折阀值的12只分级B基金,当天不仅没有死死封在跌停板上,反倒盘中触及涨停板。以地产B为例,以跌停开盘,但其午后一度逼近涨停,尾盘跌幅仅为1.02%,换手率高达55.71%,且生物B以0.22%的涨幅收盘。据分级基金网统计,7月9日这12只分级B基金的交易额高达46.11亿元,其中有色B的成交额达到10.17亿元。 羊群行为导致买入分级B基金的投资者在未充分了解杠杆基金风险,处于信息不对称条件的情况下,因着急进场获利心理的膨胀而导致其盲目效仿其他投资者的买入行为,“羊群效应”完美的诠释了该类投资者因追涨心切而急速进场的行为,正是这种非理性行为造成了市场异象的出现。 表1:2015年5月-8月股票市场新增投资者数量统计表 单位(万户)5月第2 周 5月第3 周 5月第4 周 6月第1 周 6月第2 周 6月第3 周 6月第4 周 7月第1 周 7月第2 周 7月第3 周 7月第4 周 8月第1 周 8月第2 周 8月第3 周 新增 投资 者数 79.7 89.66 164.44 149.91 141.35 99.19 49.92 51.29 51.3 52.93 39.15 34.05 26.54 32.97 较上 周增幅-2.89% 12.50% 83.40% -8.84% -5.71% -29.83 % -49.67 % 2.74% 0.02% 3.18% -26.03 % -13.03 % -22.06 % 24.23% 新增 个人 投资 者 79.58 89.52 164.28 149.75 141.19 99.02 49.79 51.15 51.17 52.82 39.06 33.97 26.46 32.89 新增 机构 投资 者 0.12 0.14 0.16 0.16 0.16 0.17 0.13 0.14 0.13 0.11 0.09 0.08 0.08 0.08 投资者总量8346.5 6 8436.2 2 8600.6 6 8750.5 7 8891.9 2 8991.1 1 9041.0 3 9092.3 2 9143.6 2 9196.5 5 9235.7 9269.7 5 9296.2 9 9361.4 2

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以苹果手机为例 作者:范磊 导师:宋宁 专业:市场营销 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 日期:

论文摘要 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研究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经济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呈现出来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分析对象是苹果手机的消费狂热现象,结合相关理论和调研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进行界定和规律的探寻,并针对这种行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非理性、消费心理学、苹果手机、营销策略 A research on behavior irrational consumption of Chinese consumers ____About the iphone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re based on consumers' 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however the irrational consumption in the actual is very comm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ir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consumer psychology, and analysis of China's contempor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present ir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hinese consumers, the main analysis object is consumption phenomenon about iphone,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y and research to define the emergence and law of this phenomen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rketing strategy for this kind of behavior. 【Keywords】Irrational, Consumer psychology, iphone, the marketing strategy

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案例34】课堂现象陈述及原因分析举例 课堂现象1: 现象:在讲解《桂林山水》第二课时,学生很投入,气氛也很活跃。教师出示:“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这句话,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结果,一个学生从泰山说开去,带动其他同学把话题导向了香山,黄山,甚至洋沙山、九峰山等。 结果:原意是让学生对比泰山、香山来说一说桂林的山的不一样,结果因为一个同学没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问题,将全班的话题带到了谈论所有山的美。显然,这样的课堂局面脱离了原来的设想,导致设想、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不一致。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不明确具体。再好的问题如果用简单、笼统的语言来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维就要拐个大弯,无法理解教师的意图。学生不知怎样回答,这不利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的发挥。提问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所以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课堂现象2:

现象:学习“购物”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主题图,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师:看到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了我喜欢的红色的小书包。 生2:还有一个漂亮的洋娃娃。 生3:还有熊猫玩具。 …… 结果: 学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手举得一个比一个高,他会一个一个将图上的物品说出来,但是这样的回答达到了我们上课所需要的效果了吗?没有,所有学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只是在一遍遍重复物品的名字,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效果还不好。 原因分析:教学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只能让学生更多的被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过去了,而学生对于一些非数学信息的表达,只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根本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改进办法: 重新设置问题,增强问题的指向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