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河南省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题是中考的第22题,题型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试题有一定难度。试题特点关注知识的衔接点和交汇处,综合性较强。由于学生没有科学正确的解题方法,得分率很低。其原因不是学生知识的能量达不到,而是类比探究题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和几何模型没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

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何模型主要有:奶站模型,天桥模型,倍长中线模型,弦图模型,双垂直模型,三垂直模型……还有对称,平移,旋转,相似,折叠等知识,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学生实际上已经掌握,因不能结合已知条件的特征及结论和图形的情况,灵活把握,所以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模型都隐含在教材的例题中)因此明确解题方向,正确作辅助线是我们做好几何类比探究题的最基本的思想。那么什么叫类比探究呢?类比探究:是一类共性条件与特殊条件相结合,由特殊情形到一般情形(或由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逐步深入,解决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综合性题目,常以几何综合题为主)。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题干条件,结合分支条件先解决第一问;

2、用解决上一问的方法类比解决下一问,如果不能,两问结合起来分析,找出不能类比的原因和为变特征,依据不变的特征,探索新的方法。

类比探究:图形结构类似、问题类似、常含探究、类比等关键词。

【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和思路】

1、找特征(中点、特殊角、折叠等),找模型:相似(母子型、A字型、八字型)三线合一、面积等;

2、借助问与问之间的联系,寻找条件和思路。

3、照搬:照搬上一问的方法,思路解决问题,如照搬字母、照搬辅助线、照搬全等、照搬相似等。

4、找结构:寻找不变的结构,利用不变结构的特征解决问题。

常见不变结构及方法:

①直角:作横平竖直的线,找全等或相似; ②中点:作倍长、通过全等转移边和角; ③平行:找相似、转比例。

5、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条件没有用,如何进行转化,寻找能够类比的方法和思路。

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2012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第22题)

原题:如图1,在□ABCD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F 是线段AE 上一点,BF 的延长线交射线CD 于点G 。若

3=EF AF ,求CG

CD

的值。 (1)尝试探究

在图1中,过点E 作EH //AB 交BG 于点H ,则AB 和EH 的数量关系是__AB=_3EH _,CG 和EH 的数量关系是__CG =_2EH_,CG CD 的值是 2

3

(2)类比延伸

如图2,在原题的条件下,若

)0(>=m m EF AF ,则CG CD 的值是 2

m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试写出解答过程。

解:过E 点作EH ∥AB,交BG 于点H,则△ABF ∽△ EHF ∴

m EH

AB

EF AF == ∴AB=mEH ,在□ABCD 中,AB=CD ,∴CD=mEH , 同理可证 △BEH ∽△ BCG ∴CG=2EH ∴

CG CD = 2

m

(3)拓展迁移

E F C

D B

G

A

图1

H

E F C

D B

G

A

图2

H

如图3,梯形ABCD 中,DC //AB ,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一点,AE 和BD 相交于点F 。若

a CD AB =,)0,0(>>=

b a b BE BC ,则EF AF 的值是AF

ab EF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过E 作EH ∥AB ,交BD 延长线于点H 由题意可知:EH ∥DC ∥AB ∴

BC CD

BE EH =

∴CD = b EH 又∵

a CD AB

=

∴AB=a CD

AF AB

EF EH =

∴ab EH

abEH EF AF == ( 照搬:照搬上一问的方法,思路解决问题,如照搬字母、照搬辅助线、照搬全等、照搬相似等。也就是知识的迁移。平行:找相似、转比例。)

案例2、操作发现:如图1,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后得到△AFE 。点F 在矩形ABCD 内部,延长AF 交CD 于点G .猜想线段GF 与G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类比探究:

如图(2),将(1)中的矩形ABCD 改为平行四边形,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分析:(1)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出BE=EF ,∠B=∠EFA ,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ECG ≌△EFG ,即可得出答案;

(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得出∠C=180°-∠D ,∠EFG=180°-∠AFE=180°-∠B=180°-∠D ,进而得出∠ECG=∠EFG ,再利用EF=EC ,得出∠EFC=∠ECF ,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猜想线段GF=GC ,

证明:连接EG ,

∵E 是BC 的中点,∴BE=CE ,

E F

C

D B

A

图3

H

∵将△ABE沿AE折叠后得到△AFE,

∴BE=EF,∴EF=EC,

∵EG=EG,∠C=∠EFG=90°,∴△ECG≌△EFG(HL),

∴FG=CG;

(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连接EG,FC,

∵E是BC的中点,

∴BE=CE,

∵将△ABE沿AE折叠后得到△AFE,∴BE=EF,∠B=

∠AFE,∴EF=EC,

∴∠EFC=∠ECF,

∵矩形ABCD改为平行四边形,∴∠B=∠D,

∵∠ECD=180°-∠D,∠EFG=180°-∠AFE=180°-∠B=180°-∠D,

∴∠ECD=∠EFG,

∴∠GFC=∠GFE-∠EFC=∠ECG-∠ECF=∠GCF,

∴∠GFC=∠GCF,

∴FG=CG;

即(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EF=EC,∠EFC=∠EC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法二:延长AE到P交DC的延长线于点P,用倍长中线的方法更简单。

口诀:倍长中线等中线,等量关系一大片。(如下图)

案例3,如图,在△ABC 中,AC=BC ,∠ACB=90°,CD ⊥AB ,垂足为D ,点E 在AC 上,BE 交CD 于点G ,EF ⊥BE 交AB 于点F ,

(1)如图1:若EA=CE ,探索线段EF 与E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2:若EA=2CE ,探索线段EF 与E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EA=kCE ,探索线段EF 与EG 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1)作EH ⊥CD ,EQ ⊥AB ,利用AAS 先证△AEQ ≌△ECH ,易得EQ=EH ,把EQ=EH 作为一个条件,再利用ASA 易证Rt △EFQ ≌Rt △EGH ,从而有EF=EG ; (2)作EH ⊥CD ,EQ ⊥AB ,先证△EFQ ∽△EGH ,易得 EH

EQ

EG EF =

, 再证△AQE ∽△EHC ,那么 1

2

==EH EQ EC EA , 等量代换易得

2=EG

EF

,于是EF=2EG ; (3)根据(1)(2)的结论易得EF=kEG . 解答:证明:作EH ⊥CD ,EQ ⊥AB , ∵AC=BC ,CD ⊥AB ,∠ACB=90°, ∴∠ADC=90°,∠A=∠ACD=45°, ∵EH ⊥CD ,EQ ⊥AB , ∴∠AQE=∠EHC=90°, 又∵EA=CE ,

∴△AEQ ≌△ECH ,

∴EQ=EH ,∵EH ⊥CD ,EQ ⊥AB ,CD ⊥AB , ∴四边形EQDH 是矩形, ∴∠QEH=90°,

∴∠FEQ=∠GEH=90°-∠QEB , 又∵∠EQF=∠EHG=90°,EQ=EH , ∴Rt △EFQ ≌Rt △EGH , ∴EF=EG ;

(2)作EH ⊥CD ,EQ ⊥AB (如图2),

∵EH ⊥CD ,EQ ⊥AB ,CD ⊥AB , ∴四边形EQDH 是矩形, ∴∠QEH=90°,

∴∠FEQ=∠GEH=90°-∠QEB ,又∵∠EQF=∠EHG=90°, ∴△EFQ ∽△EGH , ∴

EH

EQ

EG EF =

, ∵AC=BC ,CD ⊥AB ,∴∠ADC=90°,∠A=∠ACD=45°, ∵EH ⊥CD ,EQ ⊥AB ,∴∠AQE=∠EHC=90°, ∴△AQE 和△E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QE ∽△EHC ,

12

==EH EQ EG EA ∴2=EG

EF ∴EF=2EG ; (3)EF=kEG .

【上题基本思路:过直角顶点,作横平竖直的线,找全等或相似。】

中考数学类比探题思维误区:

第一问通常是特殊的图形,题中的条件比较充分,而且一般有提示,所以学生做的时,基本上能得心应手,但做第二、三问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没有按照第一问的思路去思考,而且是对着题干思考第二、三问,这样就陷入了“自己布置的陷阱”结果做不出来,把一道题当成三道题来做了。

第二种情况:由于第一问,图形特殊,条件充分,所以解题方法有多种,因此,在做第二题的时候,如果不能按照第一问的思路去“照搬”,就要再重新思考,第一问是否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如果有,第二问再按照另外的解题方法去类比、迁移,自然就“水到渠成”。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解答题14 图形变换和类比探究类几何压轴综合问题 (学生版)

备战2020中考数学之解密压轴解答题命题规律 专题14 图形变换和类比探究类几何压轴综合问题 【类型综述】 本节内容每年中考都会选择一种变换作为压轴题的背景素材,可以对函数图象进行平移,可以对几何图形进行平移、旋转,考查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在选择、填空中也会涉及变换的概念和简单应用.只要抓住全等变换的特点,找到变与不变的量就可以解决问题.预计在2019年中考中仍会在压轴部分渗透变换,但是会有新情境的渗透. 【方法揭秘】 1.平移的性质 (1)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对应角相等; (2)各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或相等; (3)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注意: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中心对称的性质: 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_.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典例分析】 【例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例2】已知:如图1,OM是∠AOB的平分线,点C在OM上,OC=5,且点C到OA的距离为3.过点C作CD⊥OA,CE⊥OB,垂足分别为D、E,易得到结论:OD+OE等于多少; (1)把图1中的∠DCE绕点C旋转,当CD与OA不垂直时(如图2),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把图1中的∠DCE绕点C旋转,当CD与OA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时: ①请在图3中画出图形; ②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线段OD、OE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例3】两个三角板ABC,DEF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点B与点D重合,边AB与边DE在同一条直线上(假设图形中所有的点、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其中,∠C=∠DEF=90°,∠ABC=∠F=30°,AC=DE=4 cm.现固定三角板DEF,将三角板ABC沿射线DE方向平移,当点C落在边EF上时停止运动.设三角板平移的距离为x(cm),两个三角板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 (1)当点C落在边EF上时,x=________cm; (2)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设边BC的中点为点M,边DF的中点为点N,直接写出在三角板平移过程中,点M与点N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笥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很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命题的主要结合点是方程与几何、函数与几何等,解代数几何综合题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是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 例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2,0),B (0,2),P (x ,0)()x <0,连结BP ,过P 点作P C P B ⊥交过点A 的直线a 于点C (2,y )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取最大整数时,求BC 与PA 的交点Q 的坐标。 解:(1) P C P B B O P O ⊥⊥, ∴∠+∠=?∠+∠ ∴∠=∠C P A O P B P B O O P B C P A P B O 90, A (2,0),C (2,y )在直线a 上 ∴∠=∠=? B O P P A C 90 ∴??B O PP A C ~ ∴ =P O A C B O P A ,∴=+||||||x y x 2 2 , x y x y x <<∴= -002 2,,∴=-+y x x 122 (2) x <0,∴x 的最大整数值为-1 , 当x =-1时,y =- 32,∴=CA 3 2

B O a B O Q C A Q O Q A Q B O C A //~,,∴∴=?? 设Q 点坐标为()m ,0,则A Q m =-2 ∴-=∴=m m m 2232 8 7 , ∴Q 点坐标为()8 7 0, 说明:利用数形结合起来的思想,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关键是搞清楚用坐标表示的数与线段的长度的关系。 练习 1.如图,从⊙O 外一点A 作⊙O 的切线AB 、AC ,切点分别为B 、C ,⊙O 的直径BD 为6,连结CD 、AO. (1)求证:CD ∥AO ;(3分) (2)设CD =x ,AO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分) (3)若AO +CD =11,求AB 的长。(4分) B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七类比探究题训练

专题七 类比探究题 类型一 线段数量关系问题 (2018·河南)(1)问题发现 如图①,在△OAB 和△OCD 中,OA =OB ,OC =OD ,∠AOB=∠COD=40°,连接AC ,BD 交于点M.填空: ① AC BD 的值为________; ②∠AMB 的度数为________; (2)类比探究 如图②,在△OAB 和△OCD 中,∠AOB=∠COD=90°,∠OAB=∠OCD=30°,连接A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M.请判断AC BD 的值及∠AMB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的条件下,将△OCD 绕点O 在平面内旋转,AC ,BD 所在直线交于点M ,若OD =1,OB =7,请直接写 出当点C 与点M 重合时AC 的长. 【分析】 (1)①证明△COA≌△DOB(SAS),得AC =BD ,比值为1; ②由△COA≌△DOB,得∠CAO=∠DBO,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MB=180°-(∠DBO+∠OAB+∠ABD)=180°-140°=40°; (2)根据两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可得△AOC∽△BOD,则AC BD =OC OD =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MB 的度 数; (3)正确画出图形,当点C 与点M 重合时,有两种情况:如解图①和②,同理可得△AOC∽△BOD,则∠AMB =90°,AC BD =3,可得AC 的长. 【自主解答】

解:(1)问题发现 ①1【解法提示】∵∠AOB=∠COD=40°, ∴∠COA=∠DOB. ∵OC=OD ,OA =OB , ∴△COA≌△DOB(SAS), ∴AC=BD , ∴AC BD =1. ②40°【解法提示】∵△COA≌△DOB, ∴∠CAO=∠DBO. ∵∠AOB=40°, ∴∠OAB+∠ABO=140°, 在△AMB 中,∠AMB=180°-(∠CAO+∠OAB+∠ABD)=180°-(∠DBO+∠OAB+∠ABD)=180°-140°=40°. (2)类比探究 AC BD =3,∠AMB=90°,理由如下: 在Rt△OCD 中,∠DCO=30°,∠DOC=90°, ∴ OD OC =tan 30°=33 , 同理,得OB OA =tan 30°=33, ∵∠AOB=∠COD=90°, ∴∠AOC=BOD , ∴△AOC∽△BOD, ∴ AC BD =OC OD =3,∠CAO=∠DBO. ∴∠AMB=180°-∠CAO-∠OAB-MBA =180°-(∠DAB+∠MBA+∠OBD)=180°-90°=90°. (3)拓展延伸 ①点C 与点M 重合时,如解图①, 同理得△AOC∽△BOD, ∴∠AMB=90°,AC BD =3, 设BD =x ,则AC =3x , 在Rt△COD 中,

类比探究—直角结构(含答案)1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类比探究属于几何综合题,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做好类比需要把握变化过程中的____________. 若属于类比探究常见的结构类型,调用结构类比解决. 若不属于常见结构类型 ①根据题干条件,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先解决第一问. ②类比解决下一问. 如果不能,分析条件变化,寻找______________. 结合所求目标,依据_____________,大胆猜测、尝试、验证 问题2:想一想类比探究问题常见的不变结构有哪些,处理方式是什么? 以下是问题及答案,请对比参考: 问题1:解决路径长问题的思路为: ①分析、,寻找; ②确定运动路径; 通过“、、”猜测运动路径,并结 合进行验证,在做的过程中要大胆猜测,小心验证. ③设计方案,求出路径长. 答: 类比探究—直角结构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6分) 1.在Rt△ABC中,∠B=90°,∠A=30°,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ABC斜边AC的中点P 处,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 (1)如图1,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于点M,N,此时PN和PM的数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考数学几何中的类比探究 2.(上接第1题)(2)如图2,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的延长线于点M,N,此时PN和PM的数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考数学几何中的类比探究 3.(上接第1,2题)(3)如图3,若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上的点P处,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的延长线于点M,N,当时,PN和PM的数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一次函数的与几何图形综合的题目(含答案)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 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 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2)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知识规律小结 : (1)常数k ,b 对直线y =kx +b (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 ②当k ,b 异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 =0时,即- k b =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 b ﹤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 ③当k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2)直线y =kx +b (k ≠0)与直线y =kx (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 =kx +b (k ≠0)平行于直线y =kx (k ≠0) 当b >0时,把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当b ﹤O 时,把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 =kx +b . (3)直线b 1=k 1x +b 1与直线y 2=k 2x +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 ②?? ?=≠2 12 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 ③???≠=21 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 ④?? ?==2 121, b b k k ?y 1与y 2重合. 例题精讲: 1、直线y =-2x +2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C =OB (1) 求AC (2) 在OA 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 ,作PQ ⊥BP ,交直线AC 于Q ,试探究BP 与PQ 的数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在(2)的前提下,作PM ⊥AC 于M ,BP 交AC 于N ,下面两个结论:①(MQ +AC )/PM x y

类比探究专题训练

(2012一测)21、如图1,直角∠EPF 的顶点和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重合,两直角边PE ,PF 分别和AB ,AD 所在直线交于点E 和F ,易得△PBE ≌△PDF ,故结论“PE=PF ”成立; (1)如图2,若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2)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不变,若AB=m,BC=n ,直接写出PF PE 的值。 (2013一测)22.(本题10分) (1)问题背景 如图1,Rt △ABC 中,∠BAC =90°,AB =AC ,∠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AC 于D ,过点C 作CE ⊥BD ,交直线BD 于E .请探究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 (事实上,我们可以延长CE 与直线BA 相交,通过三角形的全等等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论); (2)类比探索 在(1)中,如果把BD 改为∠ABC 的外角∠ABF 的平分线,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中,如果AB ≠AC ,且AB =nAC (0<n <1),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BD 与CE 的数量关系. 结论:BD =_____CE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D E C B A F A B C E D F B E C A D 图1 图2 图3

G F E D C B A A B C D E F G H K L I J G F E D C B A (2015一测)22.(本题10分)如图①,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且点F 在AD 上. (1)求 ; (2)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图②,求图②中的; (3)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大值,最小值. (2017二测)22.(10分)问题发现:如图1,在△ABC 中,∠C =90°,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 (1)△ABC 和△DCF 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填写“相等”或“不等”) (2)拓展探究:若∠C ≠90°,(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2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 与BD 的和为10,分别以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BFE 、正方形BCHG 、正方形CDJI ,正方形DALK ,运用(2)的结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大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中考数学类比探究专题复习

G F E D C B A D A B M C N M C B A A B C E F M AB=AC D B C D'A 中考数学类比探究专题复习 一:知识点睛 1.类比探究一般会围绕一个不变结构进行考查.常见结构有:平行结构、直角结构、旋转结构、中点结构. 2.类比是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主要方法.往往会类比字母、类比辅助线、类比结构、类比思路来解决类比探究问题. 3.常见结构: ①平行结构 ②直角结构 ③旋转结构 ④ 中点结构 平行夹中点 (类)倍长中线 中位线 二:真题演练 (2015潜江1.24.(10分))已知∠MAN=135°,正方形ABCD 绕点A 旋转. (1)当正方形ABCD 旋转到∠MAN 的外部(顶点A 除外)时,AM ,AN 分别与正方形ABCD 的边CB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N ,连接MN . ①如图1,若BM=DN ,则线段MN 与BM+DN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MN=BM+DN ; ②如图2,若BM≠DN ,请判断①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3,当正方形ABCD 旋转到∠MAN 的内部(顶点A 除外)时,AM ,AN 分别与直线BD 交于点M ,N ,探究:以线段BM ,MN ,DN 的长度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何种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2015贵港26.(10分))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动点P 在斜边AB 所在的直线上,以PC 为直角边作等腰三角形PCQ ,其中∠PCQ=90°,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①,若点P 在线段AB 上,且AC=1+,PA=,则: ①线段PB= ,PC= 2 ; ②猜想:PA 2,PB 2,PQ 2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②,若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在(1)中所猜想的结论仍然成立,请你利用图②给出证明过程; (3)若动点P 满足=,求的值.(提示:请利用备用图进行探求) 3、(2015齐齐哈尔26.(8分))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中,点B 、C 、G 在同一条直线上,M 是线段AE 的中点,DM 的延长线交EF 于点N ,连接FM ,易证:DM=FM ,DM ⊥FM (无需写证明过程)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分析 河南省息县城郊中学敖勇 河南省中考几何中的类比探究题是中考的第22题,题型以能力立意,突出“发展性”,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试题有一定难度。试题特点关注知识的衔接点和交汇处,综合性较强。由于学生没有科学正确的解题方法,得分率很低。其原因不是学生知识的能量达不到,而是类比探究题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和几何模型没有很好地理解与运用。 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何模型主要有:奶站模型,天桥模型,倍长中线模型,弦图模型,双垂直模型,三垂直模型……还有对称,平移,旋转,相似,折叠等知识,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学生实际上已经掌握,因不能结合已知条件的特征及结论和图形的情况,灵活把握,所以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模型都隐含在教材的例题中)因此明确解题方向,正确作辅助线是我们做好几何类比探究题的最基本的思想。那么什么叫类比探究呢?类比探究:是一类共性条件与特殊条件相结合,由特殊情形到一般情形(或由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逐步深入,解决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综合性题目,常以几何综合题为主)。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1、根据题干条件,结合分支条件先解决第一问; 2、用解决上一问的方法类比解决下一问,如果不能,两问结合起来分析,找出不能类比的原因和为变特征,依据不变的特征,探索新的方法。 类比探究:图形结构类似、问题类似、常含探究、类比等关键词。 【类比探究解题方法和思路】 1、找特征(中点、特殊角、折叠等),找模型:相似(母子型、A字型、八字型)三线合一、面积等; 2、借助问与问之间的联系,寻找条件和思路。 3、照搬:照搬上一问的方法,思路解决问题,如照搬字母、照搬辅助线、照搬全等、照搬相似等。 4、找结构:寻找不变的结构,利用不变结构的特征解决问题。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x<0,连 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2,0),B(0,2),P(x,0)() ⊥交过点A的直线a于点C(2,y) 结BP,过P点作PC PB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取最大整数时,求BC与PA的交点Q的坐标。 2.如图,从⊙O外一点A作⊙O的切线AB、AC,切点分别为B、C,⊙O的直径BD为6,连结CD、AO. (1)求证:CD∥AO; (2)设CD=x,AO=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AO+CD=11,求AB的长. B

3.如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 1,0)、(x 2,O),其中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 +2x+m-3=O 的两根,且x 1<0

1、已知抛物线)0(22 >--=m m x x y 与y 轴的交于C 点,C 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C 、C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以点C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Q 点和P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2、如图,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 A (-1,0)、 B (3,0)、 C (0,3)三点,其顶点为 D . (1)求:经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四边形ABDC 的面积; (3)试判断△BCD 与△COA 是否相似若相似写出证明过程;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A B D C o x y

类比探究专题训练

(2012一测)21、如图1,直角∠EPF的顶点和正方形ABCD的顶点C重合,两直角边PE,PF分别和AB,AD所在直线交于点E和F,易得△PBE≌△PDF,故结论“PE=PF”成立; (1)如图2,若点P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2)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不变,若AB=m,BC=n,直接写出 PF PE的值。 (2013一测)22.(本题10分) (1)问题背景 如图1,Rt△ABC中,∠BAC=90°,AB=AC,∠ABC的平分线交直线AC于D,过点C作CE⊥BD,交直线BD 于E.请探究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 (事实上,我们可以延长CE与直线BA相交,通过三角形的全等等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论); (2)类比探索 在(1)中,如果把BD改为∠ABC的外角∠ABF的平分线,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中,如果AB≠AC,且AB=nAC(0<n<1),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BD与CE的数量关系. 结论:BD=_____CE(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D E C B A F A B C E D F B E C A D 图1 图2 图3

G F E D C B A A B C D E F G H K L I J G F E D C B A (2015一测)22.(本题10分)如图①,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且点F 在AD 上. (1)求 ; (2)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图②,求图②中的; (3)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大值,最小值. (2017二测)22.(10分)问题发现:如图1,在△ABC 中,∠C =90°,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 (1)△ABC 和△DCF 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填写“相等”或“不等”) (2)拓展探究:若∠C ≠90°,(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2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 与BD 的和为10,分别以四边形 ABCD 的四条边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BFE 、正方形BCHG 、正方形CDJI ,正方形DALK ,运用(2)的结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大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中考数学类比探究题

1.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CAE的度数; (2)取AB边的中点F,连接CF、CE,试证明四边形AFCE是矩形. 2.如图①,在△ABC中,AB=AC,过AB上一点D作DE∥AC交BC于点E,以E为顶点, ED 为一边,作 ∠DEF=∠A,另一边EF交AC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 (2)当点D为AB中点时,?ADEF的形状为; (3)延长图①中的DE到点G, 使EG=DE,连接AE,AG,FG得到图②若AD =AG, 判断四边形AEG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问题情境】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是BC边上的一点,E是CD边的中点,AE平分∠DAM.【探究展示】(1)证明:AM=AD+MC; (2)AM=DE+BM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若四边形ABCD是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探究展示(1)、(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分别作出判断,不需要证明. 4,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在 AD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观察猜想: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BC与CF的位置关系为:.②BC,CD,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数学思考: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 (3)拓展延伸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延长BA交CF于点G,连接GE.若已知AB=2√2,BC,请求出GE的长. CD=1 4 5.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一个锐角等于60°的菱形纸片,将一个∠EDF=60°的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与该菱形顶点 D 重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个三角形纸片,使它的两边分别交CB,BA(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E,F; ①当CE=AF 时,如图①,DE 与DF 的数量关系是; ②继续旋转三角形纸片,当CE≠AF 时,如图②,(1)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③再次旋转三角形纸片,当点E,F 分别在CB,B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请直接写出DE 与DF 的数量关系.

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代数几何综合题 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2,0),B (0,2),P (x ,0) ()x <0,连结BP ,过P 点作PC PB ⊥交过点A 的直线a 于点C (2,y )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取最大整数时,求BC 与PA 的交点Q 的坐标。 2.如图,从⊙O 外一点A 作⊙O 的切线AB 、AC ,切点分别为B 、C ,⊙O 的直径BD 为6,连结CD 、AO. (1)求证:CD ∥AO ; (2)设CD =x ,AO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若AO +CD =11,求AB 的长. 3.如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 1,0)、(x 2,O),其中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2x+m -3=O 的两根,且x 1<0--=m m x x y 与y 轴的交于C 点,C 点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C 、C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如果点Q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P 在抛物线上,以点C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Q 点和P 的坐标(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B

类比探究专题

类比探究专题 例1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 和等腰直角△CDE 中,CD>BC ,点C ,B ,D 在同一直线上,M 是AE 的中点,易证MD ⊥MB ,MD=MB . (1)如图2,将图1中的△CD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45°,使△CDE 的斜边CE 恰好与△ABC 的边BC 垂直,题干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2)将图2中的△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大于0°且小于45°的角,如图3所示,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M E D C B A 图2 A B C D E M 图1 图3 A B C D E M 例2 如图1,在ABC △中,AC BC =,120C ∠=?,D 在BC 边上。BDE △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E ,F 为AE 中点,连CF DF ,。 ⑴请直接写出CF DF 、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⑵若将图1中的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其它条件不变,请作出相应图形,并直接给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⑶将图中的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0°<α<6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试回答⑴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图1 A B C D E F F D C B A E 图2 例3 (1)操作发现:如图1,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后得到△AFE ,点F 在矩形ABCD 内部,延长AF 交CD 于点G .猜想线段GF 与G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类比探究: 如图2,将(1)中的矩形ABCD 改为平行四边形,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2019届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几何综合问题 【中考展望】 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 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 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 【方法点拨】 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 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 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 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 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 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 (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 (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典型例题】 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 1.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AD),∠D=90°,BC=CD=12,∠ABE=45°,若AE =10,则CE的长为_________.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 点,连结EM并延长交线段CD的延长线于点F. (1) 如图1,求证:AE=DF; (2) 如图2,若AB=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于点G,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的延长线于点G. (3) 如图3,若AB=3 ① 直接写出线段AE长度的取值范围; ② 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在矩形ABCD中,∠EAM=∠FDM=900,∠AME=∠FMD。 ∵AM=DM,∴△AEM≌△DFM(ASA)。∴AE=DF。 (2)△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于H, ∵∠A=∠B=∠AHG=90°, ∴四边形ABGH是矩形。∴GH=AB=2。 ∵MG⊥EF,∴∠GME=90°。 ∴∠AME+∠GMH=90°。 ∵∠AME+∠AEM=90°,∴∠AEM=∠GMH。 又∵AD=4,M是AD的中点,∴AM=2。∴AN=HG。 ∴△AEM≌△HMG(AAS)。∴ME=MG。∴∠EGM=45°。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EGF=2∠EGM =90°。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①23 3 <AE≤23。 ②△G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交AD延长线于点H, ∵∠A=∠B=∠AHG=90°,∴四边形ABGH是矩形。 ∴GH=AB=23。 ∵MG⊥EF,∴∠GME=90°。∴∠AME+∠GMH=90°。∵∠AME+∠AEM=90°,∴∠AEM=∠GMH。 又∵∠A=∠GHM=90°,∴△AEM∽△HMG。∴MG GH EM AM =。 在Rt△GME中,∴tan∠MEG=MG GH23 3 EM AM2 ===。∴∠MEG=600。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GEF是等边三角形。 2、(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 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CD,∠B=∠CDF,BE=DF, ∴△CBE≌△CDF(SAS)。∴CE=CF。 (2)证明: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 由(1)知△CBE≌△CDF,

九年级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解析提高班教师版

1 中考第一轮复习 代数与几何综合初步 本讲包括两个方面: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 数形结合思想从解题方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体现在数列计算、公式证明等方面;二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体现在用方程、函数最值等来解决图形中的计算或最值问题. 方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这部分主要侧重在题型上,将代数式、方程、各种函数及各种几何图形综合在一起,不仅将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很好的综合,也能锻炼同学们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形结合思想 【例1】 (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 分家万事非”,如图,在边长为1 的正方形纸板上,依次贴上面积为 2 1 , 41,81 ,…,n 2 1的长方形彩色纸片(n 为大于1的整数),请你用“数 形结合”的思想,依数形变化的规律,计算+++81 4121…+n 2 1=___________. (2)利用图形可以计算正整数的乘法,请根据以下四个算图所示规律在右图中画出232312? 的算图(标出相应的数字和曲线) . (2009海淀初三期中) (3)数形结合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利用这种思想,可以将代数 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也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数形结合将代数与几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以大大降低解题的难度,提高效率和正确率,甚至还可以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科书中利用几何图形证明乘法公式 () 2 222a b a ab b +=++的做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如图,a 、b 分别表示一条线段的长度,则a+b 可以表示两条线段之和,那么()2 a b + 就可以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同样, a b b a b

2019-2020年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类比探究测试题.docx

2019-2020 年中考北师大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类比探究测 试题 一、知识点睛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处理思路 1. 若属于类比探究常见的结构类型,调用结构类比解决. 类比探究结构举例:中点结构、直角结构、旋转结构、平行结构. 2. 若不属于常见结构类型: ①根据题干条件,结合 _______________先解决第一问.②类比解决下一问. 如果不能,分析条件变化,寻找 ______________.③结合所求目标,依据 __________,大胆猜测、尝试、验证. 二、精讲精练 1. 已知:线段 OA ⊥OB ,点 C 为 OB 中点,D 为线段 OA 上一 点.连接 AC , BD 交于点 P . ( 1)如图 1,当 OA=OB ,且 D 为 OA 中点时,求 AP 的值; PC B ( 2)如图 2,当 OA=OB ,且 AD 1 时,求 ∠ BPC 的值; OA tan 4 ( 3)如图 3,当 AD: OA: OB=1: n: 2 n 时,直接写出 tan ∠ BPC 的值. B B A D P C O 图 1 A D P C O 图 2 A D P C O 图 3

2.如图 1,在 Rt△ ABC 中,∠ BAC=90°, AD⊥BC 于点 D,点 O 是 AC 边上 一点,连接 BO,交 AD 于点 F,OE⊥OB 交 BC 于点 E. (1)求证:△ABF∽△COE; ( 2)如图 2,当O为AC边中点,AC 2 时,求 OF 的值;AB OE ( 3)如图 3,当O为AC边中点,AC n 时,请直接写出 OF 的值. AB OE B D F E A O C 图1 B D F E A O C 图2 B D F E A O C 图3

历年初三数学中考代数几何综合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 Ⅰ、综合问题精讲: 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综合题大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解题关键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题,运用方程、函数的思想解题,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解题. Ⅱ、典型例题剖析 【例1】(2005,温州,12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A 是?BDC 的中点,AE⊥AC 于A ,与⊙O 及CB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F 、E ,且??BF AD =,EM 切⊙O 于M 。 ⑴ △ADC∽△EBA ;⑵ AC2=12 BC·CE; ⑶如果AB =2,EM =3,求cot∠CAD 的值。 解:⑴∵四边形ABCD 内接于⊙O,∴∠CDA=∠ABE, ∵??BF AD =,∴∠DCA=∠BAE, ∴△CAD∽△AEB ⑵ 过A 作AH⊥BC 于H(如图) ∵A 是?BDC 中点,∴HC=HB =12 BC , ∵∠CA E =900,∴AC 2=CH·CE=12 BC·CE ⑶∵A 是?BDC 中点,AB =2,∴AC=AB =2, ∵EM 是⊙O 的切线,∴EB·EC=EM 2 ① ∵AC 2=12 BC·CE,BC·CE=8 ② ①+②得:EC(EB +BC)=17,∴EC 2=17 ∵EC 2=AC 2+AE 2,∴AE=17-22=13 ∵△CAD∽△ABE,∴∠CAD=∠AEC, ∴cot∠CAD=cot∠A EC =AE AC =132 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树立转化思想,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此题表现的非常突出.如,将∠CAD 转化为∠AEC 就非常关键. 【例2】(2005,自贡)如图 2-5-2所示,已知直线y=2x+2分 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 作等腰直角△ABC ,∠BAC=90○。过C 作CD ⊥x 轴,D 为垂足. (1)求点 A 、B 的坐标和AD 的长; (2)求过B 、A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易错复习:类比、探究类综合题(含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三轮易错复习: 专题13 类比、探究类综合题 【例1】(2019·洛阳二模)如图1,在Rt△ABC中,∠ABC=90°,AB=BC=4,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连接DE,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BD,EC所在直线相交所成的锐角为β. (1)问题发现 当α=0°时,CE BD = ,β= (2)拓展探究 试判断:当0°≤α<360°时,CE BD 和β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 (3)在△ADE旋转过程中,当DE∥AC时,直接写出此时△CBE的面积. 图1 图2 【变式1-1】(2019·洛阳三模)如图1,在Rt△ABC中,∠C=90°,AC=8,AB=10,D,E两点分别是AC,CB上的点,且CD=6,DE∥AB,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周,记旋转角为α.(1)问题发现 ①当α=0°时,AD EB = ; ②当α=90°时,AD EB = . (2)拓展探究 请你猜想当△CDE在旋转的过程中,AD EB 是否发生变化?根据图2证明你的猜想. (3)问题解决 在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AD时,BE= ,此时α= .

图1 图2 【例2】(2019·南阳毕业测试)如图,在Rt△ABC中,∠ACB=90°,BC m AC n ,CD⊥AB于点D,点E 是直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D作FD⊥ED,交直线BC于点F.(1)探究发现: 如图1,若m=n,点E在线段AC上,则DE DF =; (2)数学思考: ①如图2,若点E在线段AC上,则DE DF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点E在直线AC上运动时,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仅就图3的情形给出证明; 图1 图2 图3 备用图【变式2-1】(2019·开封二模)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BC=8,点E是边CD上的点,且CE=4,过点E作CD的垂线,并在垂线上截取EF=3,连接CF.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a. (1)问题发现 当a=0°时,AF=,BE=,AE BE =; (2)拓展探究 试判断:当0°≤a°<360°时,AE BE 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况给出证明. (3)问题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