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2019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2019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2019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1、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实证主义范式的出发点: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兴起,得益于教育研究向自然科学学习,以实现“科学化”的不懈努力。这种范式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典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推究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或解释

2.实证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3.实证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代表性的抽样技术;

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每一个变量是否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否则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考察这些变量;还要看变量之间及变量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同一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标准化的研究工具;

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

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

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

(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范式是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形成的

本体论,它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人在意识和情感支配下完成的,必然带有参与者的主观价值因素,因而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现实,而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

认识论,它认为研究主体和客体不可能分离,也不可能存在精致地等待被人发现的纯粹客观的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可沟通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

方法论,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情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真切认识。

这种范式更多地采用归纳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者不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只关注由此演绎出的变量特征,而是首先尽量完整而详细地搜集具体的资料,然后对此进行归纳,找出不同的特征维度,分析其相互关系,从中形成概念、理论、得出研究结论

2.自然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资料和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资料和结论是否与需要研究的问题与内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研究对象的看法一致,是否真实地反应了特定条件下研究对象及其所处情境的特征,其中研究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不是被绝对地排除在外,而是被合理地利用来理解研究对象和自然情境,研究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合理利用仍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研究过程的一致性;

自然主义范式强调通过研究者个人的理解来搜集资料,而研究者所具有的种种主观因素使得这种理解有可能在不同阶段、不同人那里产生变异。因此,不仅要考察研究全程所获资料内容和性质前后一致的程度,还要考察不同研究者、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就相关资料是否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领域之间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的可理解性

3.自然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深入自然情境的程度;

选取研究对象和场景时采用的目的抽样技术;

获取资料的方法;

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资料的性质——以定性资料为主;

归纳分析的研究思路

2、社会批判范式的基本特点?

(1)对教育的研究,除了要把握教育过程自身的整体性外,同时更注意它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性;

(2)教育研究的主题,不是表面的教育事实,而是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同时也要承认教育活动中冲突、矛盾和对立的事实,要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

(3)教育研究的任务不只是描述和阐释动态的教育过程,而且要促进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解放意识。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它倡导的是一种批判理性观,在这种理性观下,实践不是一种技术性行动,而是批判的思想加上自觉的行动;

(4)在研究方法方面,它以辩证法统合“解释”与“理解”、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行动研究)

3、教育研究应遵循哪些伦理规范?

(1).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4、教育研究的操作规范应遵循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操作性原则

(3)公共性原则

(4)检验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解释性原则

思考与练习

1.试比较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范式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

2.从西方教育研究方法范式的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5、什么是访谈法?访谈法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

访谈(interview)是一种研究性谈话,指通过与被访谈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所需资料的研究方法。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最基本的方式或手段是运用口头语言来收集资料,他的一般程序是由研究者访问或约谈被调查者,向被调查者逐一提问,由被调查者根据要求一一作答;

同时,访谈者把被访谈者的观点、意见及时记录下来,最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6、访谈法的原则?

(1)访谈的目的是了解而不是表达;

(2)访谈员不能诱导受访者;

容易诱导受访者的行为主要有:

①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询问受访者的看法;

②先陈述一些进行判断的“大前提”,然后让受访者说出“结论”;

③先说出某些著名人物,如正面的人物或反面的人物的观点,然后让受访者说出看法。(3)访谈员不能在访谈时对受访者进行价值判断。

7、访谈法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调查过程灵活深入;获取信息完整真实;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优点:具有灵活性;成功率高;可观察非言语行为;控制性较强;适用面较广;可得到自发性回答;可获得深层次的信息。

缺点:代价较高;时间长;受访谈员影响较大;缺乏隐秘性;会给被访者带来不便;访谈范围受限;访谈记录困难。

8、访谈法有哪些类型?

(一)按访谈内容的标准化程度分类:

1.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是将访谈的题目设计成一份调查表或访谈问卷没然后严格按拟定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的内容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也称为“标准化访谈”。结构型访谈是一种对访谈过程进行高度控制的访谈形式。

2.半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型访谈是访谈员对访谈程序、访谈方法和测量工具有一定的控制,但同时给受访者留有较大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间的一种方式。

3.无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也称为自由式访谈,是一种随意的、自由的、开放式的谈话方式。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无须事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和问题方向,与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又被称为“非标准化访谈”。

(二)按受访者人数分类: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者与被访者一对一的面谈,整个访谈过程不受第三者的直接影响。访谈者与被访谈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谈内容更深入。

2.团体访谈;

团体访谈指研究者邀请若干个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就是通常讲的开调查会,开座谈会。

(三)按访谈员接触受访者的方式分类:

1.直接访谈;

直接访谈指访谈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访谈方式。

2.间接访谈;

间接访谈,它不是访谈双方面对面地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是访谈者借助某种工具或媒介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的访谈方式。电话访谈就是一种间接访谈。

案例:电话访谈法,QQ访谈法等。

(四)按访谈次数分类: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为一次性访谈,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访谈调查。一般来说,横向访谈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收集事实性材料为主,更多地用于描述性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指随时间的推移多次的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调查。即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获取资料的调查方式。

9、访谈法的程序是什么?

(1)确定内容方式;

(2)访谈前的准备;

(3)控制访谈过程;

(4)整理访谈资料。

10、定量观察法的特点?优缺点?

定量观察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

包括:(1)明确的观察对象

(2)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

(3)对于有的定量观察来说,还要对某些影响被观察者的因素加以控制,或者在需要观察的事件、时间等方面有严格的抽样技术上的要求

长处:(1)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资料

(2)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进行系统的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

短处:(1)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

(2)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11、定量观察的步骤?

(1)确定观察内容

合格的观察内容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二是能够被操作,即观察人员能据此观察到应该观察的行为或事件

(2).选择观察方式、观察对象和记录方法

选择观察方式:自然观察或实验观察;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参与观察或非参与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或事件取样观察。

选择观察对象:以进入课堂开展观察为例,选择观察的学生,大致有两种方式(1)将出现的特定行为的人选为观察对象(2)将具有某些特定属性的人选为观察对象

选择记录方式:时间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法;等级评定法。

(3).制订观察记录表和记录代码系统

(4).训练观察人员

(5).实施观察并整理资料

12、实证方法概述

(一)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教育现象的独立性、客观性

(二)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

(三)在形成研究思路时,要求事先设计和严格控制实施过程

(四)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观测预定变量并检验假设

(五)在选择研究工具时,重视采用标准的量化检测手段

质性方法概述

(一)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教育现象的自然性整体性

(二)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通过描述性资料理解对象

(三)在形成研究思路是,强调保持自然状态和灵活调整

(四)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全面了解信息和归纳整理

(五)在选在研究工具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

13定性观察法的特点及局限?

(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

(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

(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

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一方面,由于是在自然环境中,干扰因素难控制

选择的观察范围和内容代表性有限

在反映客观事实方面,表面性、片面性和偶然性

14、定性观察法的步骤?

(1).确定观察范围

(2)制订观察计划

在确定观察范围之后,为了保证观察研究取得更高质量,需要制订观察计划

主要涉及观察的具体对象、范围、内容、时间、次数等。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择观察方式

(3)设计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应遵循可观察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涉及六方面的内容: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

(4)实施现场观察

(5).整理观察材料

观察笔记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对现场情况的描述

原先忘记而现在又记起的情况

分析意见

个人印象和感觉

关于进一步研究所需的信息的笔记

思考与练习

质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的研究方法相比,有哪些差异和特点?教育研究中应怎样对待这两类方法?

15、当代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1)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论指导

(2)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3)教育实验类型的多样性、丰富性

(4)教育实验技术手段的变革

16、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一)什么是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首先,教育实验必须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第二,要主动变革研究对象,即要使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这就对自变量的操作

第三,实验研究必须控制条件

(二)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特点

(1).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2).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17、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类型?

1.按实验假设命题“若A则B”的构成,分为:(1)因素型实验。(2)反应型实验。(3)函数型实验。

2.按实验研究对象的质或量,分为:

(1)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定量实验是以定性实验为基础的,只有确定了某些因素的性质以及各个因素是否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才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

(2)对照实验。是通过对比、对照比较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种特性或某种原因的实验

(3)模拟实验。是根据研究对象(原型)的本质特征,创造条件以模拟现实条件下某教育现象发展演变过程。类比推理及相似理论则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

3.按实验研究目的,分为试探性(或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4.按实验研究范围,分为:单科单项教改实验、多科性教材或教法改革实验、综合实验、整体改革实验、常态与超常实验

5.按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实验(也称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也称组合变量实验,同时操作自变量中的几个因素);按实验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组、等组和轮组实验

6.按实验进行的场所,分自然实验(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进行)和实验室实验(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

7.按实验控制程度,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

18、实验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及局限?

教育实验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

(1)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

(2)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础

(3)对引进教育理论的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

(4)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限制(1)实验研究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目较少且清晰、可以分解并加以操作的问题

(2)教育研究对象是人,不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容易产生交互影响,而且研究者本身的价值观、态度、动机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观察和资料收集的方向

(3)每个实验的设计不能离开现有分析手段所达到的水平,现有的测量工具还不能十分正确恰当地测量教育情境下的复杂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必然受条件限制

19、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的准备阶段

(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2)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区分什么是实验应该消除的误差,什么是实验应有的结果。只有同时给出实验误差范围的估计,才能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

在实验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

20、什么是教育叙事?特点?

教育叙事是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并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隐含在这些事件与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教育叙事的特点

1.“用事实来说话”

2.注重记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3.教育叙事需要有细节性的报述

4.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形式,教育叙事运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21、教育叙事的内容?

教育叙事的内容主要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即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哪些方面的教育事件。

教育叙事所记载的事件必须是有意义的事件

从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角度看,教育叙事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一、展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记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三、记录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

四、揭示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22、教育叙事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

二、访谈

三、记录

四、收集、整理资料

五、归纳分析

23、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

一、课堂题材的发掘

1.发掘教学“亮点”

2.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3.教师的“教学机智”

4.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学生题材的发掘

1.学生的“思维火花”

2.学生的心理情感

3.学生的家庭故事

4.学生成长中的故事

三、教师题材的发掘

1.记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

2.记录心理困惑

3.教学探索活动

4.难以忘怀的事

5.教学中的“遗憾”

四、发掘叙事题材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为叙事者来说,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在发掘叙事题材时独具慧眼,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来

2.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位去发掘与选择题材

3.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往往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有一个过程

24、教育叙事的基本要求?

一、客观真实

二、有细节

三、描述中带有分析、解释

四、突出重点,有详有略

五、语言形象生动,带有修饰色彩

25、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

三、搜集叙事材料,形成现场文本

四、撰写研究报告——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26、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

一、教师叙何事

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二、教师如何叙事

1.“教学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

2.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

4.“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

5.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

6.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

27、教育测量法的特点?

教育测量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

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如群体发展的平均指标、一般特征、理论学说等,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28、编制测验的步骤?

1.确定测验目的

2.确定测验的内容

3.确定测验形式:

纸笔测验、口头测验或操作测验

团体测验或个别测验

速度测验或难度测验

选择题或问答题

4、筛选题目

5、标准化过程

6、鉴定测验

7、编写测验指导书

29、内容分析法的特点、用途、步骤?

特点:明显的内容;客观的事实;系统的记录;量化的结果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有:;现状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

1.抽取内容分析的样本

来源抽样;日期抽样;单元抽样

2.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

3.具体分析和评判记录

4.对两人以上的研究进行信度分析

5.对内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描述

30、教育调研究法的主要功能?

揭露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教育内外部的各种矛盾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帮助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为实现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

31、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在确定调查提纲和安排调查工作程序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1.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项目的构成是否合理简单;2.对项目如何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大项目如何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项目并形成较完善的可操作的调查大纲;3.如何制定与分类标准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以便对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包括培训调查组成员,资料及有关调查器材的准备

(4)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

(5)制定调查表格、问卷访谈提纲等

(6)实施调查。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7)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调查结论

(8)写出调查报告。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2、问卷调查法的特点、优点及局限?

特点:调查工具标准化

调查过程标准化

调查结果标准化

研究效率高

优点: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是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局限: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是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思考与练习

结合你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用一下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然后反思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效果和经验。

33、问卷的一般结构?

一、标题

二、前言

三、指导语

四、问卷的主体

五、结束语

34、调查问卷中问题编写的准则(基本要求)?

(1)问题的设计和研究目的要一致

有人把它称之为“适宜原则”,它强调问卷中所有问题应和研究的主题相符,要切合主题、要针对主题。

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语句简洁、通俗易懂。

(3)问题的内容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4)问题设计者应立场中立,避免“暗示效应”

在问题的表述中,设计者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评价包含在问题中,问题的表述应客观谨慎、态度中立,以免对被调查者的答案产生暗示作用。

(5)题目必须在回答者所能记忆的范围之内

(6)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所谓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望的反应进行反映,而不反应自己的真实观点、态度和行为。

(7)当备选项目属于类别项目时,必须列举完整。

(8)当备选项目是属于类别项目(如性别、职业等)时,备选项目彼此之间必须相互排斥,没有重叠现象。

(9)避免用不适当的假设

(10)有特别重要或需要强调的概念,应在这些词下面加重点符号

(11)避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填写的题目

35、问卷中的问题答案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设计者只提出问题,不提供被选择的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任意回答,即开放式问题。(2)、另一种是提出问题后,提供被选择的答案,即封闭式问题。

36、问卷调查实施步骤?

调查前的探索

设计问卷理论构架

设计问卷初稿

试用和修改问卷

发放和回收问卷

分析调查结果

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浙师大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整理(2012上半年)

教育科研方法(2012) 一、教育研究的过程 从科学方法的一致性,从研究过程提供的基本的、系统的要素看,可分为5个步骤: 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二、 (一)教育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二)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 (辨析题): 1、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错) 内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表明研究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即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研究情境、其他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内在效度决定了研究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但是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不一定高,有时候,内在效度高,外在效度反而低。 2、为达到外在效度,结果必须能推广到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条件中去?(错,科教) 外在效度依赖于特定研究工作的条件及目的。研究的效度只是一个度的问题,事实上也不可能得到纯粹的内在或外在效度,提高内在效度的企图可能降低外在效度,反之亦然。研究者需要求得一种平衡,使某一结果得到合理的解释,又具有某种程度的推广价值。 3、没有信度也就没有效度(对) 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的保证,也就是说,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从本质上说,信度和效度共同构成了研究的可靠性。 4、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2)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3)信度高,效度未必高。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4)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5)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三、教育研究的分类方法(给出一个实例,能判断是属于哪类研究?选择)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东西。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基于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主要是描述性的说明;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关心的是研究对象在自然情境中,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已经存在的意义的理解、看法和体验,而不注重对象的操作行为和反应。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注重结果,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企图对同类问题作广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背诵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教育研究方法》讲义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讲义 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大纲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人们已有较多的研究,研究中出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程序工具说;二是纵横说;三是层次说;二、中小幼教育研究的特点(一)教育研究应具备的一般研究的特征(二)教育研究应具备的区别于一般研究的特点(三)中小幼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三、教育研究的意义第一,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二,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第三,教育研究是形成和发展教育理论的基本途径。 第四,教育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第五,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研究的类型(一)从研究目的、功能看(二)从教育研究的时序看(三)从研究对象的范围看(四)从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看五、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研究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因时因地而异。 不过,我们可以从复杂的教育研究过程中概括出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一般而言,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 / 12

(一)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二)教育研究的设计(三)收集资料(四)分析处理资料(五)研究成果的表述第二章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与其他科学研究过程一样,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确定研究问题(或者说课题)。 确定研究问题,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选择一个有待于解决、验证或回答的问题,并将之加以明确化和具体化。 一、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研究问题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教育研究始于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确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起点。 第二,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决定教育研究的水平。 第三,教育研究问题的确定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二、确定研究问题的原则如何确定教育研究的问题呢?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价值性即研究问题要有价值,这包括三个方面: 理论价值;应用价值;综合价值。 (二)科学性研究问题要有科学性,指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根据要充分、合理,有科学上的现实性。 (三)创新性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它是指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独创性和突破性,即能够发现出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发现的东西。 (四)可行性可行性是指问题有被解决的可行性,即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2014.12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格1分) 1. 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被称为自变量。 2.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以教育理论做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3.教育调查法按途径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4.按照实验的控制程度,可将教育实验分为、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 5. 按照中图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要求,“论文集”对应的标识为[C]。 6.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 7.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D]代表学位论文。 8. 教育文献的属性包括信息性、存储性、教育性和载体性。 9. 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抽样观察法、隐蔽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和综合观察法四类。 10.根据其结构化程度,教育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与半结构性访谈。 11. 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书籍、报纸、期刊和教育档案。(非文字教育资料) 12. 根据研究问题和回答内容的标准化程度,教育调查可以分为结构性调查和非结构性调查。 13. 按照研究的目的,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区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14. 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教育科研从研究范围上看,属于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15. 问卷调查结果的前后一致性与稳定性称之为问卷的信度。 17. 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三个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额外变量/控制变量。 18. 问卷调查是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的方式而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0. 教育调查法按搜集资料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和。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 基础研究是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辨的方法,从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应用研究是运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 (×)3. 总体愈大,样本容量也愈大。 (×)4. 在一项实验研究中,自变量越多越有利于分析最后的结果。。 (×)5.信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有效性的反映,它是指测量的结果能够真正反映测量目的和意图的程度。 (×)6. 问卷调查法中涉及到的人口学变量越多越有利于调查的全面性。

2020年整理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doc

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关于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的学习快要结束了,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还是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教育研究方法是作为一个现代师范生所必须学习的学科,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对教师进行从教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觉得这课上不上都一样,只要因材施教就能当好好老师,后来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才明白,我完全误解了这门课。不管后面有多少人来上课,但是我每次都去上课,学习到不少有关教育研究方面的知识。 教育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运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简单地说,教育研究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教育研究方法的真正意义是:要老师发现在教育中的问题,并研究出问题的所在,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应该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注重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这需要迫切的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先导则是教育研究,需要教育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于教育研究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思维也得到了转变。 下面我来谈谈,这次的教育研究方法学习的收获。 收获之一:我开始感到教育研究并不是十分神秘的事。这种意识对我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收获之二:是了解了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教育研究领域积累了种种研究方法,诸如调查法、观察研究、访谈法、实验研究、历史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 收获之三:是感到学无止境。平时各科的学习一般是先学知识再学知识如何用,有的知识学了以后一时还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往往只感到知识太多而感受不到知识的不足。而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正好是反过来: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再回过来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中,我不仅感到知识不够用,在提到研究的能力方面也马上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学无止境的感受将激励我今后更加努力地学习。 收获之四:是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研究方法时团结很重要,合作就是力量。教育的研究过程就是团结合作的过程,大家要共同努力自不待言,还要填写问卷的同学的积极配合,有时还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等等,都对教育研究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收获之五:是培养了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且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要难。只有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才能认识到自己不足,进尔进一步提升自己。 收获之六:培养了我们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初步理解到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教师这个职业,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是和学生打交道,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进行各种“研究”,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术问题等等。学校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这需要迫切的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先导则是教育研究,需

2019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9 年资料分析解析 【题号】2019-国家-116.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计算 【扩展知识点】多平均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平均数计算。根据图 1 可知,2017 年 7~9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分别为 1.1、1.2、1.1 万吨,根据图 2 可知,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19.6、23.8、21.9 亿美元。 第二步,2017 年第三季度全国平均每吨进口药品单价为19.6 + 23.8 + 21.9 = 65.3 ≈ 19 万 1.1 + 1.2 + 1.1 3.4 美元。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7. 【答案】C 【知识点】增长率计算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2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4%;2017 年 4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 1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2%。 第二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7.8 ≈ 27.8 ≈ 18 亿美元,2016 年 4 月全 1 + 54.5% 1.55 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18.8 ≈ 17 亿美元。 1 + 12.2% 1.1 2 第三步,2016 年 5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速为18 - 17 ≈ 1 ≈ 6% 。因此,选择 C 选 项。 【题号】2019-国家-118. 【答案】C 【知识点】简单比较 【扩展知识点】读数类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17 17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根据图 1 折线可知,2017 年 6~12 月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5.6%、1.0%、13.3%、8.2%、7.0%、21.5%、?3.0%,下半年只需判定 7~12 月即可。 第二步,比较可知,全国进口药品数量同比增速低于上月水平的分别为:7 月、9 月、10 月、12 月,共 4 个。因此,选择 C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19. 【答案】D 【知识点】增长率比较 【扩展知识点】增长率读数 【细分知识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增长率比较。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9~12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分别为 21.9、18.4、24.0、27.8 亿美元,明显 2017 年10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环比增长率为负,11 月、12 月环比增长率均为正。故 10 月环比增长率最小,观察选项只有 D 符合要求。因此,选择D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0. 【答案】B 【知识点】综合分析 【解题思路】 A 选项,基期量比较,根据图 1 可知,2016 年下半年全国进口商品数量低于 1 万吨的只有 10 月, 1.0 1 + 7% < 1万吨,错误。 B 选项,两期平均数比较,药品单价=药品金额 ,根据材料可知,2017 年 11 月全国药药品数量 品进口金额同比增长 11.9%,进口数量同比增长 21.5%,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根据两期平均数比较的结论可知,平均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正确。 C 选项,简单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7 年第二季度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18.8 + 27.8 + 26.5 < 19 + 28 + 27 = 74 亿美元,错误。 D 选项,基期量计算,根据图 2 可知,2018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则2017 年1 月全国进口药品金额为 22.2 1 + 16.3% < 20 亿美元,错误。 因此,选择 B 选项。 【题号】2019-国家-121. 【答案】B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P3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建构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简言之,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二、内容分析属于文献研究中的一种。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P6 【西方】1、190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方法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前)——直觉观察时期 (2)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期(16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时期特点】 (1)研究中心问题域集中到学校教育内部,开始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 (2)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4)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有所增强,开始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 2、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学科时期) (1)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形成 (2)教育研究方法明显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3)教育研究方法受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影响 (4)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教育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从偏重实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 (3)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4)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 【中国】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 (1)引进西方教育研究方法 (2)倡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 (3)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 2、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 (1)学习苏联的教育研究方法(1949—1955) (2)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国化探索(1956---1965) (3)全盘否定前17年教育研究方法(1966---1975) (4)教育研究方法的重建和发展(1976---2000) ①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人们从反思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开始的 ②从当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中,从与教育科学相关学科中吸取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适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影响、渗透、汇流的趋势,构建教育研究方法体系 ③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结合教育系的课程改革,着手教育研究方法类学科研究和建设,开设了

胡 教育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概述 教育: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教育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内涵、对象及特征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研究者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计划、有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揭示教育 规律、发展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有学者分为:理论形态及实践形态两种。 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复杂性(教育活动的首要特征)、境域性(特定情境,不可复制性)、整合性(取决于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优化)、模糊性(有些不能用数字来表达)、两难性(理论 与实践不一)。 三、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征:1.目的在于探索规律,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研究的问题表述明确、界定清晰、并有可检验的研究假设;3.研究方法设计严谨、操作规范。 4.研究结果具有创新性,应对原有研究有所突破。 (二)科学研究的独有特征: 1.综合性(不仅考虑教育内部问题,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诸多因素) 2.长期性(培养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实践性(针对性强的工作,现实的教育问题) 4.群众性(教育理论及实践工作者结合,才能真正的有教育研究) 5.伦理性(遵守道德原则及规范)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研究目的不同) 基础研究:较强理论、直接在某个领域增添知识、提高认识的研究,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应用研究:是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在于将基础的理论用于实践,它回答“如何改进”的问题 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教育价值作出判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预测研究:在于分析事物未来的发展,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二、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迁移推广和理论水平的研究(研 究水平和层次的不同) 直觉观察水平:回答“发生了什么?”。 探索研究水平: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迁移推广水平:回答”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同样现象吗?“ 理论水平研究:回答”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三、定量及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1、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实证主义范式的出发点: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兴起,得益于教育研究向自然科学学习,以实现“科学化”的不懈努力。这种范式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典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推究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或解释 2.实证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3.实证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代表性的抽样技术; 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每一个变量是否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否则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考察这些变量;还要看变量之间及变量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同一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标准化的研究工具; 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 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 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 (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范式是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形成的 本体论,它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人在意识和情感支配下完成的,必然带有参与者的主观价值因素,因而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现实,而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 认识论,它认为研究主体和客体不可能分离,也不可能存在精致地等待被人发现的纯粹客观的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可沟通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 方法论,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情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真切认识。 这种范式更多地采用归纳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者不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只关注由此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国考行测包括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等各类题型,每个题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解题思路,本栏目将每天提供一些试题给广大考生们练习,今天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希望给给大家帮助。 2019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练习(11.15) 1.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美世(Mercer)公司近日发布的《2012全球生活成本调查》称,东京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中国香港名列第9位,中国内地的上海和北京分别名列第16和第17位;纽约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但排列在全球第33位。美世公布的“生活成本”,特指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派驻海外人员在各个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与通常讲的居民生活成本不是一回事。混淆两种不同的“生活成本”,不仅无助于科学比较,而且容易导致情绪化倾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上海、北京的生活成本未高过纽约 B.混淆“生活成本”概念造成了曲解 C.不同国家城市的生活成本不可比较 D.我国大城市居民生活成本不是很高 2.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

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史 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3.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版考试必备

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导致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1.教育研究特点: 一般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⑤创造性。 独特特点①综合性与整体性②周期长③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④实践工作者参与⑤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 2.教育研究的分类: ⑴按目的、功能分: ①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②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特定问题,研究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与创造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某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主要解决如何改进现实、展望未来、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 ④评价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个教育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和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执行的效

果。 ⑤预测研究: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未来发展和趋势的研究,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趋势作预测 ⑵按适用范围与概括程度分: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的研究方法、方法论。 ⑶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3.内部效度: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 4.外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 5.内在信度:在给定的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6.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者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即可重复性。 7.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阶段) ①准备阶段:选定课题、文献检索、确定研究类型、选定研究方法、选定研究对象、分析规定研究变量、制成有关研究工具、形成研究方案 ②实施阶段: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③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8.好得研究课题的特点(评估一项选题的标准) 问题具有价值、社会发展需要、理论发展需要、问题具有现实性、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网友版)

地市级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资料分析 (网友版) 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本网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负责! 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实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1-115题。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GDP之和约为12.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6.0%;人口总数约为32.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3.4%;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出口额)约为71885.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7%。 111. 2016年世界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A.28 B.33 C.40 D.75 112. 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欧20国的人均GDP约是中亚5国的多少倍? A.2.5 B.3.6 C.5.3 D.11 7 113.“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中,2016年进口额与出口额数值相差的是: A.东南亚11国 B.南亚8国

C.西亚、北非19国 D.东欧20国 114. 2016年,蒙古GDP约占世界总体GDP的: A.0.61‰ B.1.56‰ C.0.06‰ D.0.16‰ 115.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超过六成人口集中在南亚地区 B.东南亚和南亚国家GDP之和占世界的8%以上 C.平均每个南亚国家对外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D.平均每个东欧国家的进口额高于平均每个西亚、北非国家的进口额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5-2016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统计表 单位:亿元 116. 2016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比上年增加了: A.132% B.63% C.104% D.37% 117. 2015年第四季度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占全年交易规模的比重约为: A.21% B.28% C.37% D.49% 118.如按2016年移动出行市场同比增长趋势估算,2018年该市场规模将为: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精编WORD版

教育研究方法之案例分 析法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案例分析法 成都市金兴北路小学彭碧柳 一、什么是案例分析法 (一)案例的含义 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它是对有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征和意义的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具有启发性的典型性事件开展研究和分析,从中激起反思,揭示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是具体行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美国的教育学者)理查特(Richert,A.E)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景之前,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 教学教育案例是一个富有深刻道理的实际故事,这个故事有背景、有冲突、有问题、有活动形式和结果;是师生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经过曲折多样的教学过程而取得显着效果及经验教训的一种发人深思的教育教学实例。 (二)案例的特征 1.典型性。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事例,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叙述要具体、特殊,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同时,这些活动与过程能够体现

2018.09.26 2019国考资料分析——容易出错的累计数据

2019国考资料分析——容易出错的累计数据 京佳教育 一、累计数据的概念 累计数据:指某一时间段内的所有数据和。如“十三五”累计利用外资总额,即为2016、2017、2018、2019、2020年五年利用外资额之和。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真题来学习和分析“累计数据”这一概念。 二、最新真题举例 (一)2016年国考省部级 全国分季度累计社会物流总额及增速 问: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最高的季度是()。 A. 第一季度 B. 第二季度 C. 第三季度 D. 第四季度 【解析】C,锁定图形资料的柱状图数据;若考生忽略了柱状图图标“2014年累计社会物流总额”中的“累计”二字,很容易误选D项(第四季度);正确解法为:柱状图的图标点明了是“累计”,故求二、三、四季度指标要有一个相减的过程,由图形数据可得,第一季度为47.8万亿元、第二季度为101.5-47.8=53.7万亿元、第三季度为158.1-101.5=56.6万亿元、第四季度为213.5-158.1=55.4万亿元;可见,第三季度最高。故选C。 (二)2015年江苏省考 问:2014年6—9月江苏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的月份是()。 A. 6月 B. 7月 C. 8月 D. 9月 【解析】C。增速比较题。由折线图数据可知,1—5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率为8.2%,1—6月为9.3%, 6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同理可得,7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5%,8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9月粗钢同比增长率=9.3%。因此,2014年6—9月江苏粗钢

产量同比增长率最低的月份是8月。故选C。 特别提示:坐标轴横坐标中的“1—?”表示图中数据为累计数据,不少考生不理解这一点,将6—9月增速直接看成:9.3%、9.3%、9.5%和9.3%,题干问“最低的”,显然无法求解,颇为可惜!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1、教育研究的对象p4 (1)有学者认为是人; (2)有学者认为是任何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活动; (3)也有学者认为是研究现象及其规律; (4)更多学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研究”,有了问题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研究,没有问题的研究或者虚拟问题的研究都不是真正的研究。(教育问题是实际教育结果与期望教育结果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教育研究的特征p5 (1)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 (2)自身的特征: ①教育研究基础的包容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本身常常是复杂的与整合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这使得教育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②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性:教育研究面向的是教育实际问题,是关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③教育研究结果的后效性:教育研究的结果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积累和检验的过程,研究具有后效性; ?教育研究方法的整合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涉猎面复杂,不可能按照研究者主观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需要整合质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 3、教育研究的分类p7 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 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 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 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 (1)区别: ①方法:定量研究采用的是量化、演绎的方法,以验证假说为目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注重实验—设计—控制,强调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研究程序; 定性研究采用质性、归纳的方法,详细地记录每个个案,然后分析资料,加以概括,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解释主义,注重观察—参与,强调应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②目标:定量研究的出发点是提出假说并努力验证,注重演绎,追求教育现实的普遍性; 定性研究的目标大多是从资料中归纳概括自己的结论,建构自己的理解,注重归纳,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③在定量研究中,创造性的工作先于实际工作,创造性的工作在于收集数据前精心的设计;在定性研究中,进入现场后才开始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是在收集资料之后进行的。 ④定量研究者着眼于发现、阐明客观事实,旨在确定关系、影响、原因,外显的行为结果是研究的焦点; 定性研究者着眼于个体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和现实,旨在理解教育现象,,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⑤定量研究通常是用测量或观察量表(或二者兼有)来描述行为; 定性研究用语言来描述行为。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五)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体现在注意选题的生活基础及研究对象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4.伦理原则: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因为教育研究对象是人;①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②充分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③研究者应承担对研究者应负的责任; (六)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2.研究设计3.搜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6.总结与评价阶段; (七)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1.含义: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特点: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之外,独特之处在于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很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很强;④研究参与主体广泛;3.功能:是实现教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提高教育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