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考试基本类型:闭卷,不要作弊

一、单选(填空)二、连线(匹配)三、简答与论述(30分)3--4个题。四、分析与设计题(描述一个调查或实验,研究,问: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类型?)

复习重点:

一、导论:教育研究方法的几个层次

分四个层次:

(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学科群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定量范式、归纳式)、自然主义范式(定性范式、演绎式)。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哲学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问卷与访谈)、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

(四)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方法与技术。

二、1、规范:四个内容。简答或论述

2、程序(不看)类型(看)

3、文献检索的意义。

教育文献检索是从有关教育科学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资料的程序或活动。其功能与作用(意义)为:(1)了解其他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或正在做哪些研究,以便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及假设。(2)获得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困难。(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和认证依据。

4、好的课题的特点(背过)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五个特点:

(1)现实性。课题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问题。(2)价值性。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包括理论价值、应用价值。(3)独创性。有一定的新意和独特之处。(4)具体性。明确具体,界线分明。(5)可行性。客观条件允许,包括资料、经费、设备、领导支持等。主观条件胜任,包括知识储备、研究经验、兴趣等。

5、调查法的类型

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

(一)按调查的范围来分,可分为:(1)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

(二)按调查内容的性质来分可分为(1)事实调查(2)征询意见调查;(三)按调查的方式来分,可分为(1)问卷调查(2)访谈调查(3)调查表调查(4)测验调查(5)文献调查

6、问卷设计的基本技术

1、问卷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1)封面介绍词(2)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等)(3)调查内容

2、问卷题目的类型主要有两种:(1)开放式题目;(2)封闭式题目。封闭式题目的四种格式:1)是否式;2)选择式;3)排序式;4)量表式。

3、封面介绍词或前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说明是否匿名;(3)强调真实填答问题的重要性;(4)说明真答注意事项;(5)说明问卷回收的时间和方式;(6)表示感谢;(7)落款,说明身份。

4、问卷的编制程序: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制订问卷设计的指标体系;3)草拟前言和题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并修订题目;5)试测,根据结果再次修订。

7、概念和本质

教育实验的概念与本质(重点)

1、概念:教育实验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人为地变革或控制某些变量,从而确证教育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2、三种变量:(1)自变量:原因变量,一般指某种教育改革措施。(2)因变量:结果变量,一般指某种教育效果。(3)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指那些不属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但对因变量的变化会产生影响的因素。

3、本质特征:(1)研究性:与一般教育改革实践相区别。(2)控制性:与观察、调查相区别。(3)教育性: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区别。

8无关变量的控制问题

1、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重点)

内在效度:表明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自变量X的变化。

外在效度:表明实验研究结果的可推广应用范围的大小。

2、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重点)

(1)抽样偏差。1)实验组与控制组起点水平不同;2)样本对总体缺乏代表性(2)程序编排不当。(3)中途失控。(4)测评误差(即测评工具不稳定)。(5)心理效应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

教育管理专业2010级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陈成忠(2010030008)

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及结构

●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个人认为此标题应为: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体系】

分四个层次:

(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学科群方法论。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实证主义范式(定量范式、归纳式)、自然主义范式(定性范式、演绎式)。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哲学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问卷与访谈)、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

(四)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注:此章考两个小题,每题2分,共4分,主要考人物、事件。

一、教育研究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

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观察——归纳(演绎)——科学性原理

亚里斯多德三种归纳法: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

二、教育研究的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

这一时期教育研究主要有四个特点:

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走上了理性化、系统化的道路。以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教育著作为标志。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的《爱弥尔》、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等。

2、受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演绎式。归纳式推崇实证研究,演绎式推崇思辨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经验论代表人物:培根,强调经验,归纳法,实证研究。

提出观察——实验方法的体系:观察——归纳(实验)——解释性原理

唯理论代表人物: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法,思辨研究。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

“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4、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

19世纪形成并盛极一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强调“观察—实验方法”是认识世界最有效的方法,启发人们开始尝试在教育研究中开展实验研究。

裴斯泰洛齐:1774年开展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

欧文:19世纪初开展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

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半期)

1、教育理论观点之争集中于研究方法之争,推动了研究学科独立

传统派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旧三中心论:教师、教材、教室。

现代派教育:代表人物杜威,新三中心论:学生、经验、活动。

2、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的标志:(1)1909年芝加哥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研究方法理论课程;(2)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

3、两种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和演绎式各自进一步发展。归纳式教育研

究催生了实

验教育学(德国拉伊和梅尹曼)、教育测量运动(桑代克);演绎式教育研究产生了新传统派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永恒主义、要素主义。

四、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完善期(20世纪后半期)

美国60年代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

注:此章考论述、简答题。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研究的科学规范、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4个问题都是重点。

1、简述教育研究的方法属性(简述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学既带有社会科学的色彩,又兼具人文学科的特征;教育研究既强调思辨研究和定性考察,也强调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

2、简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性:教育研究对象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殊性:(1)

复杂性。做准确的归因分析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影响教育活动的因素众多,以及人的介入。自然科学研究是一因一果,而教育研究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2)境域性。教育研究将普适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具有情境性和不可复制性。(3)整合性。教育研究必须将分解式研究与整合式研究结合起来。(4)模糊性。教育研究必须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教育效果既取决于认知因素,又取决于情意因素。(5)两难性。教育研究必须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而在理论上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两难问题。

3、简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可以是简答4原则之一):(1)客观性原则。教育研究应保持价值中立,尽可能避免个人价值取向对研究的负面影响。(2)公共性原则。研究中应尽可能使用学术界公认的术语,如果没有公认的术语,必须自我界定并贯彻到底。(3)操作性原则。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4)检验性原则。研究的结果要经得起重复验证,但只要求前后研究结果在发展趋势和方向上相同,而不强求资料数据一模一样。

4、论述教育研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所谓教育研究的道德规范是指在教育研究中,基于伦理的需要,研究人员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要点)

(1)实事求是,审慎解释研究结果。①以事实为依据,不弄虚作假,歪曲事实。②详尽解释成果的有效性条件和适用范围。③推广成果要严谨、慎重。

(2)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试的各项正当权利。这些权利包括: ①知情权②不协作权③匿名权④个人资料保密权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①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可以预期的伤害。②若伤害不可避免,必须提前告知研究对象。③若伤害是严重的、长期的,则必须停止研究。

第三章教育研究的类型与程序

注:大致了解,考一个单选,一个简答。

1、简答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提高认识。(2)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研究又包括:①现状研究:研究现行教育活动的特点、问题。②发展研究: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途径或策略。③评价研究: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④预测研究:预测教育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

(二)按照研究水平的不同,可分为:(1)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发生了什么事?”。(2)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3)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在其它条件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吗?”。(4)理论水平的研究:“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理论基础?”

(三)按研究中收集处理资料方法的不同,可分为:(1)定量研究:关心教育活动中各要素在数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强调客观、准确,重在探索教育活动中带有普适性的规律,但一般只能揭示比较表面化的特征或规律。(2)定性研究:关心教育活动的本质及其意义,而不太关心它们在数量上的变化。强调对特定情境下教育活动的独特性的理解,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和深度挖掘,而不太关注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研究样本一般较小。

2、研究变量:在实验研究中一般有三种变量:(1)自变量:原因变量;(2)

因变量:结果变量;(3)无关变量:控制变量。

3、常用的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包括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等距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整群随机抽样。(2)典型抽样。

第四章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

注:重点章节,没有概念,三个意义是重点。

什么是教育文献检索?试述教育文献检索的功能与作用(意义)?

教育文献检索是从有关教育科学的文献中迅速准确地查找出所需情报资料的程序或活动。其功能与作用(意义)为:(1)了解其他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经做了或正在做哪些研究,以便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自己研究的课题及假设。(2)获得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困难。(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和认证依据。

第五章教育课题的选定与设计

注:本章考设计题,找问题。

1、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

五个特点:(1)现实性。课题应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主观臆造的问题。(2)价值性。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包括理论价值、应用价值。(3)独创性。有一定的新意和独特之处。(4)具体性。明确具体,界线分明。(5)可行性。客观条件允许,包括资料、经费、设备、领导支持等。主观条件胜任,包括知识储备、研究经验、兴趣等。

2、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包括八部分内容:(一)课题名称;(二)选题的论证;(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的设计;(五)研究过程和分阶段目标设计;(六)研究条件分析;(七)预期研究成果;(八)经费预算与来源。

3、课题名称三个基本要求:(1)字数不要太多(不多于20字);(2)研究焦点突出;(3)表述方式恰当。

4、选题论证一般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一是问题的缘起。说明选择这一课题的缘由,一般需从现实问题、教育改革的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个人研究兴趣或个人工作体验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二是文献综述。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的格式是先列举若干最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并一一作点评,然后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概括,阐明这些已有研究的特点,包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已达成的共识,也包括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谈存在的问题很重要,而且应与你的研究焦点相结合,也就是说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应该正是你的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三是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阐明研究的价值。

5、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界定核心概念(2)分解问题(3)画概念结构图

6、研究方法的选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方法之间层次清楚;(2)每种方法的设计应明确具体。主要包括: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样本设计、研究工具设计、研究实施设计(时间,地点,方式)、资料收集整理方式的设计。

7、研究条件的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人员构成(一线教师、教育专家、教育行政官员)、资料准备(已经有了大部分)、设备条件(已经有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第六章教育调查研究法

注:不管定义,理解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考小题),教育问卷设计基本技术考应用题。

1、教育调查的基本类型:

(一)按调查的范围来分,可分为:(1)全面调查(2)非全面调查;(二)按调查内容的性质来分可分为(1)事实调查(2)征询意见调查;(三)按调查的方式来分,可分为(1)问卷调查(2)访谈调查(3)调查表调查(4)测验调查(5)文献调查

2、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比较

3、问卷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等)(3)调查内容

4、问卷题目的类型主要有两种:(1)开放式题目;(2)封闭式题目。封闭式题目的四种格式:1)是否式;2)选择式;3)排序式;4)量表式。

5、封面介绍词或前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说明是否匿名;(3)强调真实填答问题的重要性;(4)说明真答注意事项;(5)说明问卷回收的时间和方式;(6)表示感谢;(7)落款,说明身份。

6、问卷的编制程序: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根据研究的理论框架,制订问卷设计的指标体系;3)草拟前言和题目;4)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并修订题目;5)试测,根据结果再次修订。

7、应用设计一:为一份问卷设计一个封面介绍词。如:

敬爱的老师,您好!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青少年不良行为(如吸毒、虐待、暴力等),大众皆将它们归因为学校教育的失败。然而却很少有人能体会站在中小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所做出的奉献和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

有鉴于此,我们特别设计这份问卷,希望能够了解中小学教师的想法及所面临的教学问题。在此恳请您依据自己日常的教学经验,真实地予以填答。期待您所提供的宝贵意见能成为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行政决策的重要参考。

此问卷不记名。保护您的资料是我们最为关切的事情,请您安心填答。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不吝赐教,并于5月30日前按下述地址寄回。谢谢!

敬祝教安!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

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8、应用设计二:用排序式格式设计一个问卷。示例:

你认为目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择三项并依严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A、领导不重视

B、教师水平不高

C、没有系统科学的教材

D、教学方法不适当

E、没有教室

F、便于自学

G、其他

排序为:1 2 3

9、应用设计三:用五级量表设计一个问卷。示例:

你认为目前中学教学活动中

存在的问题是:高度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高度同意

A、升学考试领导教学方向?????

B、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C、班级人数过多?????

D、科目太多,学生负担过重?????

E、家长态度的偏差?????

F、学校设备不足不便于自学?????

G、教师士气低落?????

H、学生顽劣,难于管理?????

第七章教育实验研究法

(一)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了解)

1、世界范围内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体主义教育实验阶段(1774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性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欧文的“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特点:有实验之名而无实验之实。

第二阶段:科学主义教育实验阶段(20世纪前半期)。代表性研究:拉伊、梅益曼的“实验教育学”。特点:强调以自然科学实验规范来改造教育实验。

第三阶段:两种实验相互融合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三条轨迹:

实验目的:求善→求真→求善与求真相结合。

实验内容:混沌的整体研究→分解式研究→在分解式研究基础上开展整体研究。

实验方法:定性研究(缺乏控制)→定量研究(严密控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相对控制

2、中国教育实验发展的三次高潮:第一次:20世纪20、30年代。代表人物:蔡元培、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第二次: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代表性研究:辽宁北关小学“集中识字教学法”、卢仲衡“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景山学校“整体改革实验研究”。第三次: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二)教育实验的概念与本质(重点)

1、概念:教育实验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人为地变革或控制某些变量,从而确证教育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2、三种变量:(1)自变量:原因变量,一般指某种教育改革措施。(2)因变量:结果变量,一般指某种教育效果。(3)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指那些不属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但对因变量的变化会产生影响的因素。

3、本质特征:(1)研究性:与一般教育改革实践相区别。(2)控制性:与观察、调查相区别。(3)教育性: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区别。

(三)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应用小题)(此处如何考察本人难以设想题型)

1、按研究目的,可分为:(1)探索性实验(2)验证性实验

2、按研究中涉及到的自变量数目的多少,可分为:(1)单因素实验(2)多因素实验

3、按研究分组设计类型的不同,可分为:(1)单组实验(2)等组实验(3)不等组实验(4)轮组实验

4、按研究中变量控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1)前实验(2)准实验(3)真实验

5、按研究情境的不同,可分为:(1)实验室实验(2)自然实验(主要是这种实验)

(四)教育实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控制

1、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重点)

内在效度:表明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自变量X的变化。

外在效度:表明实验研究结果的可推广应用范围的大小。

2、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重点)

(1)抽样偏差。1)实验组与控制组起点水平不同;2)样本对总体缺乏代表性(2)程序编排不当。(3)中途失控。(4)测评误差(即测评工具不稳定)。(5)心理效应

(五)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应用、重点)

X为自变量,——为不等组等组

1、前实验:

(1)单组仅后测设计: X O

(2)单组前后测设计: O1 X O2

2、准实验:

(1)不等组前后测设计:O1 X O2 O1 X1 O2

-----或-----——

O3 O4 O3 X2 O4

3、真实验:

(1)等组前后测设计: O1 X O2

O3 O4

(2)等组仅后测设计: X O1

O2

“单组前后测设计”示例:

课题名称:范文在小学生写作训练中的作用

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自变量设计) 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作。

样本:浙江黄岩解放路小学三(下)、四(下)年级学生,4个班,共149人。

因变量测定:学生独立作文成就测验(段落层次、用词造句、写作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

实验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 O1 X O2

“不等组前后测设计”示例:

课题名称:关于计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研究

研究问题:从结构化、定向化出发,探讨计数的实质、

基本结构及计数能力的形成发展规律。

实验处理:1、实验班,按实验教材及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

2、对比班,按国家教委制定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样本:天津育婴里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各41人。

因变量测定:分段学业成就测验

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统一练习作业时间;实验前统一测试两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

实验设计:不等组前后测设计

“等组前后测设计”示例:

课题名称:两种辅助教学材料对阅读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处理:1、实验组甲,在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花20分钟阅读辅助教学材料甲。

2、实验组乙,在每天的阅读教学中,花20分钟阅读辅助教学材料乙。

3、控制组,在每天的阅读教学中,一直使用传统教材。

样本:某市某小学四年级一班,共45人,随机分配成三组,每组15人。因变量测定: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统一进行阅读测试。

条件控制:同一个教师授课;基本阅读教材相同;等组。

实验设计:等组前后测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试卷编号:12 号 一、填空(1' x20) 1、科学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科学理论、方法技术。 2、确定性原则是指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的()应合理适度。 3、遵循确定性原则选题,应注意具体明确、()、难以兼顾的三点要求。 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三种。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文献是记录、()、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6、确定问题的原则有:实践性、可行性、()。 7、根据访谈结构可将访谈分为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访谈。 8、为保证研究的质量,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定向性、价值性、()、新颖性。 9、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10、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观察研究的目的、观察对象、()、观察类型、 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11、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

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12、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 )7 部分。 13、()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14、选定课题即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它包括两方面含义:()、选择进行时间研究的教育问题。 15、文献研究具有间接性、无反应性、()、保险系数相对较大和便于做纵向分析等 特点。 16.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中的抽样比率是样本容量与()的比率。 17、常用的教育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18、一份完整的问卷由指导语、()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19、行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是问题研究、合作研究、叙事研究、()。 20、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三是探索()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响。 二、单选(1' x25)1、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经历的第三个时期是(

《教育研究方法(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合计20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 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与答案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C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毕达哥拉斯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 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B ) A 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定方案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C ) A 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5、( 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 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 ) A 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D ) A 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B 选题问题 C 表述问题 D 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B ) A 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D ) A 问题的应用价值 B 问题的范围 C 问题的学术价值 D 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 A 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C ) A 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 A 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B )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C ) A 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 A 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 ) A 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 ) A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B ) A 洛克 B 裴斯泰洛齐 C 皮亚杰 D 陈鹤琴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C ) A 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D )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一

三人行预测模拟题系列-----教育研究方法部分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2、在历史研究法的运用中,主要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的评论被称为是() A、外部评论 B、内部评论 C、辨伪评论 D、证真评论 3、在教育观察研究中,帮助研究者获取观察资料的重要工具是() A、观察计划 B、观察提纲 C、摘要笔记 D、观察记录表 4、题录、索引、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常用方法是() A、教育观察法 B、发生学方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实验法 6、以教育事实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A、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等 B、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C、学术论文、教育实验报告、教育调查报告等 D、学术论文、教育观察报告、学术专著等 7、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可能性原则 8、教育研究方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教育观察法 B、教育实验法 C、教育调查法 D、教育测量法 9、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 A、正确选题 B、写好指导语 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 D、设计目标体系 10、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也称为() A、霍桑效应 B、马太效应 C、皮格马里翁效应 D、消散效应 二、辨析题: 1、教育研究的新手适合运用结构性调查方法 三、论述题: 1、某中学进行“运动处方”式教学实验,取初二两个班为样本。首先对这两个班学生进行体质、体能测查,并对测查数据进行了常模参照分析。由同一教师任教,对比班,按常规体育课进行教学。实验班学生按测查结构,分为耐力、速度、灵敏、力量等不同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锻炼处方”,每周进行三次以上“处方”式锻炼。三个月后,对两个班再次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动处方”式教学对学生体质、体能是否有影响。 请回答: (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2)这个实验是如何控制无关因素的? (3)这个实验属于哪类实验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2.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3.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4.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5.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6.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7.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8.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0.用专业语言来说,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 1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分析。 12.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13.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4.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型。 15.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l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试卷编号:12号 一、填空(1’x20) 1、科学研究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科学理论、方法技术。 2、确定性原则是指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的()应合理适度。 3、遵循确定性原则选题,应注意具体明确、()、难以兼顾的三点要求。 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三种。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文献是记录、()、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 6、确定问题的原则有:实践性、可行性、()。 7、根据访谈结构可将访谈分为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访谈。 8、为保证研究的质量,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具备:定向性、价值性、 ()、新颖性。 9、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10、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观察研究的目的、观察对象、 ()、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11、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 12、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7部分。 13、()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44;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9日。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五套)

第一套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的。 2. 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方法进行加总、求平均、求百分比、进行差异检验等。 3. 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4. 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地观察。 5. 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特性,可分为四种量化水平: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6.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7.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8. ( )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9.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问题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10. 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11. 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12.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点或实验处理。 13. 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评估、()与预测三种功能。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型访谈。 15. 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 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1. 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A. 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 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 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 组成评价专家组 2. 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 的有效程度。 B. 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 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 D. 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 3. 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 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 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 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2007-2012)

2007年 简答题: 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1)提出问题。(2)确定方法。(3)正文部分。(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简述提高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方法(至少五个) 答: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的影响的真正程度。影响教育实验的内部效度的因素有八种:大师教育(1)偶然事件。是指除了实验变量之外,一些未经控制的因素会介入周期较长的实验过程,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大师教育(2)成熟。指在实验期间,实验对象的身心发生变化也影响实验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3)测验。指前测的暗示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4)工具。指测量手段对实验因变量的影响。大师教育(5)统计回归现象。可能混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效果,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6)差异的选择。所选择的两组或几组受试者,在未受实验处理之前,本来各方面的能力就有所偏差或不相等,那么实验结果的差异,就不能说是单纯由于实验处理所造成的。(7)实验对象的流失。实验对象在实验期间的流失,如择校、转学等,则可能使实验结果难以解释。当实验组和控制组有不同比率的实验对象退出实验时,就会导致结果的偏差。(8)上述七项因索的彼此交互作用,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另一个因索。 选做题: Ⅱ:为了确定某地区中小学是否有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特采用如下方式进行(1)称书包法; (2)课堂观察法;(3)问卷调查法;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自己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大师教育答:称书包法的优点在于:形式直观,简单易行,方便整理。局限在于:笼统地通过一个因子进行判断,有误差;只适合在数量较少的情况。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问卷调查法的局限在于:问卷设计的质量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搜集的资料比较表面,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课堂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对事物有最直接的认识;方便易行,不必使用特殊设计的复杂仪器设备,不需要特殊条件,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不妨碍被观察者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正常发展,因此不会产生不良后果。课堂观察法的局限在于,观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者在观察时原则上不能支配和控制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所以不能判断问题的原因,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问题;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教育现象的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归类推论性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研究方案(略)。 Ⅱ.答案要点:(I)三种研究思路优劣(18分) ①称书包重量可以收集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的客观的数量化证据,但如果不同时考察书包的内容,就会使研究显得简单化而失之武断。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28 (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用思辨的方法研究“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价值研究√ D.事实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对职业教育价值问题的理性审视”,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价值研究√ D.事实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本题的命题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思辨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4.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家长阻力分析——一项质的研究”,这一研究属于 (分数:2.00)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定量研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C )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D 毕达哥拉斯 2、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 B 分析为主的时期 C 独立学科时期 D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3、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B ) A收集资料 B 选择课题 C 提出假设 D 制定方案 4、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C ) 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 B 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 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 D 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5、( C )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 创新性原则 C 综合性原则 D 伦理性原则 6、课题论证的目的是(A) 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 B 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 审查课题的实用性 D 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7、教育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包含的条件除了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还有一个( D ) A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B 选题问题 C 表述问题 D 时机问题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B ) 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 C 课题评估 D 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 D ) A问题的应用价值 B 问题的范围 C 问题的学术价值 D 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B ) A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C ) A选定课题 B 课题论证 C 文献检索 D 历史分析 12、以下属于二次文献的有(C ) A综述B报告 C 文摘 D 手册 13、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B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4、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C ) A顺差法 B 逆差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15、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A) A日记描述法 B 描述记录法 C 轶事记录法 D 连续记录法 16、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A) A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直接观察 D 参与性观察 1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A)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8、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B ) A洛克 B 裴斯泰洛齐 C 皮亚杰 D 陈鹤琴 19、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C ) A自然情景观察 B 实验室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 非结构式观察 20、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 D )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21、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C )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 22、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的空白处) 1.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中,( B )时期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时期 C.独立学科时期D.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时期 2.从古希腊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属于教育发展历程的()。 A.直觉观察时期B.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前实证主义时期 3.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 4.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教育观察研究B.教育调查研究 C.教育测量研究D.教育实验研究 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A.收集资料B.选择课题C.提出假设D.制定方案 6.教育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教育研究成果的展示B.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 C.教育研究成果的评价D.教育研究成果的概括 7.课题论证的目的是() A.避免选题的盲目性B.鉴定选题的准确性 C.审查课题的实用性D.完善课题的合理性 8.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审查B.课题论证C.课题评估D.课题鉴定 9.确立选题的重要依据源于() A.问题的应用价值B.问题的范围 C.问题的学术价值D.问题的意义 10.“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11.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12.国内外许多学者均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日记描述法B.描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续记录法 13.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的观察是() A.结构式观察B.非结构式观察C.直接观察D.参与性观察 14.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的方式可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5.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的是() A.洛克B.裴斯泰洛齐C.皮亚杰D.陈鹤琴 16.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 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 17.主要用于反应个体、事件或新异教育现象的调查是() A.普遍调查B.抽样调查 C.现状调查D.个案调查 18.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A.现状调查B.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D.普遍调查 19.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 20.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 21.测量的最高层次是() A.定名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 22.对人们在某一生活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的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研究是()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题

题目1 重复性访谈又称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纵向访谈 B. 多次性访谈 C. 横向访谈 D. 焦点访谈 题目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案研究之局限性的是() 选择一项: A. 结果更具有针对性 B. 主观性较强 C. 结论缺乏普遍性 D. 难以重复验证 题目3 每一位教师所处的情境会随人、事、物以及时空的变化为不同,研究情境不仅不同而且都有明显的独特性,这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如下哪项特征()。 选择一项: A. 研究的过程 B. 研究的主体 C. 研究的情境 D. 研究的目的 题目4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在这个实验中,其设计特点是()选择一项: A. 单组仅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因素设计 D. 真实验设计 题目5 按照实验控制的程度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真实验

B. 前实验 C. 探索性实验 D. 准实验 题目6 与传统教育研究式相比较,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哪里做研究的()。选择一项: A. 任意环境中 B. 课堂情境中 C. 变量可以得到控制的环境中 D. 其它三个选项都不对 题目7 ()不属于访谈调查的特点。 选择一项: A. 准确性 B. 统一性 C. 真实性 D. 客观性 题目8 观察记录方式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描述记录 B. 标记记录 C. 等级记录 D. 时间取样 题目9 提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是()。 选择一项: A. 科里 B. 麦克尔南 C. 勒温 D. 白金汉姆 题目10 观察法的设计主要包括的容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小学教育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带答案

小学教育-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20分) 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 2.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文献查阅,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等7部分。 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5.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6.观察法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自然性和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直接性等特点。 7.随机化和配对法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8.研究日志一般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解释性记录和深度反思四种。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10.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合计10分) 1.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 )。 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分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顺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等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等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 d )。 A.问题、目的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 4.“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5.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区分度指标等于o.2时,题目评价为优良 B.难度在o.5时,区分度最大 C.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l时,难度越大。 6.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的优点是有了两次测定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由于先后两次是在不同的时间测定的,因而对于测量工具、评价人员标准及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等引起的变化,难以进行良好的控制,但不会降低结果解释的效度 B.区组设计是将被试按区组分类,使每一区组的被试尽量保持同样数量,然后将区组内被试随机分派到各个实验处理中去 C. 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

《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试卷(A)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着眼不同。定量研究着重失误量的方面;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方面。? ?? 2、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室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 3、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4、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5、科学基础不同。定量研究室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 6、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室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夏准确定性。 2、如何下操作性定义?试给“智力”下一操作性定义。 1、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研究课题中重要的变量要下操作性定义,如研究假设中涉及的变量、在整个研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概念、新名词等。其次,应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的性质来下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要与变量的原意相符,要与抽象性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相符。再次,

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具体、明确。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具有可行性,要使别人能理解操作内容和过程并能重复验证。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最后,操作性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独特的,它是研究者为了研究需要而规定的特殊解释,并非是对变量的全面的、唯一的解释。 可以从什么是操作性定义,下操作性定义应注意的方面出发思考“智力”的定义 2、智力:用智力量表测量所得的分数。 3、问卷调查具有哪些优缺点? 1、问卷调查的优点有: (1)是一种流行的研究形式,省时省力较经济(2)能迅速收集有关信息,便于统计处理(3)调查内容广泛,样本较大(4)问卷调查灵活性和通用性,简单易行,方便实用(5)资料便于整理归类,结论比较客观 2、问卷调查的缺点有: (1)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真假难辨(2)难以评估因果关系,需要其他方法的配合(3)威胁和敏感问题,问题难以客观化(4)问卷调查对于问卷编制的要求高、难度较大(5)只能得到表面的东西,难以深入本质(6)很容易做出一个结果错误或无价值的调查(7)问卷调查的成功取决于被调查者的配合 4、写出一个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实验模式,说说优缺点。 1.基本模式: O 1 X O 2 2.特征:(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