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知识点超全汇总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知识点超全汇总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知识点超全汇总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知识点超全汇总

1、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特点: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

3、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4、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5、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6、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即研究的重复性)信度是效度的保证

7、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错误)

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8、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正确)

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9、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③实验和准实验

真实验: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准实验:被试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对无关变量有所控制。

题目: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属于()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运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是()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10、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变量: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条件和特征。

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体的特征或条件。

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使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研究被试行为或才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是与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由于它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

以需要在研究中加以控制。

前测:进行实验处理前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测试

后测:进行实验处理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测试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的研究对象(被试)

对照组(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的研究对象

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是否接受实验处理之外,其它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样本容量:样本的数量

题目: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

错误。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的变量,但有时侯无关变量会对因变量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第三章查阅文献活动

一、文献检索的概念及作用

(一)定义:文献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现在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

(二)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除了为研究者提供内容参考外,还有下列一个或所有方面的意义:

1.更具体地限制和确定研究课题及假设;

2.告诉研究者在本领域内已做了哪些工作;

3.提供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4.对研究方案提出一些适当的修改意见,以避免预想不到的困难;

5.把握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6.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材料。

二、文献的种类

【零次文献】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即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是人们的"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的口头交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非文献型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的文献,或没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和包括一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一次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专著、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和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1.约翰·杜威写的专著属于(A )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

2.“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B )

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

3.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C)

A.索引 B.论文 C.手册 D.文摘

三、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原则:1.计划性2.针对性3.系统性4.策略性5.预见性6.持久性

方法和途径:采购、现场收集、检索、复制下载、索取

四、文献检索

1、方法与要求

方法:顺查法逆查法追溯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要求:全面准确专深快速

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B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五、做书目登记:

专著:

1、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杂志:

王某某:《当代大学生科研究素养研究》,《教育研究》,第4期,第几页到第几页。研究方案设计

专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

课题依据:理论上的依据和现实中的依据;提出创新之处(1.别人是否进行过同类或相关课题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2.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本课题和别人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同类课题在研究依据、目标、范围、对象、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也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相对于目的和意义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例1.小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研究

(1)通过研究,能够正确认识班级管理中学生自主管理这一概念,探索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并能制定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的评价体系,对生生及班级的发展规律有更清楚的认识。

(2)通过研究,使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初步形成自主管理能力。(3)通过研究,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使班级管理逐步规范化,成为一个强大育人功能的班集体。

例2.“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了解当前教师评语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现状;

根据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种种因素;

指出教师评语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课题研究内容、对象: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也有直接关系。如果研究课题较大,那么研究的内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课题较小,那么研究的内容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内容。第二,课题和具体内容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内容却很少。

例1.“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在全面性、科学性、个性和针对性、激励性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中小学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评语的反映情况。

第二,原因分析研究。分析影响教师评语的若干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评语的使用方法和手段的影响;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

第三,对策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教师评语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而需要改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今后教师评语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例2.中学学习困难生与普通学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

1.对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界定

2.学习习惯的内容研究(上课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考试习惯)

3.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不同特点

4.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

1.不同性别的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研究

2.不同年级的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研究

3.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不良的因素的研究

4.矫正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对策的研究

例3. 农村小学体育课中家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探索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利用和开发家庭资源策略的研究

(2)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实践中自行构建体育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策略的研究

(3)探索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及自行构建体育知识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为什么要制定研究步骤与进度?

如何安排研究的步骤与进度?

五个步骤:一是选择课题;二是制定研究方案;三是实施研究,搜集资料;四是整理和分析资料;五是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成果。

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实验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等。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如何来选择与叙写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你可以想到哪些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课题组成员、组长、分工协作、经费预算、必要的物质保证、人员的智能保证、年龄、学术水平、经验、时间等

定性和定量研究

概念: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特征:1、定性研究是“整体性的”2、定性研究是“自然式的”探究3、定性研究是“描述的”4、定性研究注重过程5、定性研究是“弹性的”6、定性研究是“人性化的7、定性研究是“非判断的”

比较研究法

概念: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作用:第一,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比较研究法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第三,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获得新的发现。

第四,比较研究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种类: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单项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进行比较。综合比较则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比较。)

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就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就是指时间上的比较,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按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同类事物的不同属性,从而说明两个事物的不同,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按比较的性质,可分为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定性比较是通过事物间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制定事物的变化。)

题目:比较研究法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B )

A. 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

B.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C. 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

D.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

准实验就是真实验。(错误)

准实验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能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无法像真实验一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可能予以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因素,能系统地操作实验控制因素,从而使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因此,准实验和真实验是不一样的

所罗门四组设计:

基本模式:R O1 X O2

R O3 —O4

R —X O5

R ——O6

行动研究:概念:严格地说,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密切结合本职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以直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特征: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例: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C)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创造友好气氛,与被访谈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访谈者在访谈期间最好作仔细的访谈记录

C.在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进行记录

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是(D )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一个题目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通常是2—5个)选项组成。如你做数学作业通常会:A. 独立完成 B.偶尔求助 C.经常求助。让回答者从以上三个选项中选择答案。这种问题型式称为( A )

A.开放式问题B.混合问题

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A )

A.开放式问题B.事实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D.封闭式问题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在(A)

A. 30分钟之内

B. 30-40分钟

C. 40-50分钟

D.50-60分钟

问卷调查中问卷的主体部分是( C )

A.标题B.前语C.问题D.结束语

为了提高回答率,研究者不能采取的措施是(D )

A.设计一张富有吸引力、简洁的问卷

B.提供适时的跟踪发送信函

C.用金钱作为报酬

D.可以不择手段

“总数N=500,样本容量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在“不同教育水平的师生课堂交流研究”的陈述中,其中因变量是( D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测量出的师生课堂交流各项指标的分数

在“学校地理分布影响初二年级学生对学校态度的研究”的陈述中,其中因变量是(D )

A.城市

B. 城镇

C. 乡村

D.对学校态度的各项指标分数

问卷

一)问卷设计的前言

①小学教师的工作回报与满意度调查

亲爱的老师,

您好!

这是一份有关小学教师的工作回报与满意状况的问卷。您的意见相当宝贵,请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和感受,就一般状况填答。此问卷不记姓名,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请您放心填答,谢谢您的协助。

祝教学愉快!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教师发展课题组”

(1)开头称呼;(2)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意义;(3)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4)匿名保证;(5)感谢;(6)签名。

②现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外语学习研究课题组”正在编一份有关“幼儿外语学习状况”的调查问卷,打算发给各位家长,请你为课题组写一份问卷前言。

亲爱的家长,

您好!(开头称呼)

近来,幼儿外语学习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使幼儿外语学习能够更加科学和规范,我们特地进行此次调查。(调查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您的意见相当宝贵,请根据您孩子的真实情况如实填答。(对被调查查者回答问题的要求)此问卷不记姓名,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请您放心填答。(匿名保证)

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感谢)

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外语学习研究课题组”(签名)(二)题目的制定

1、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题目要清楚、不含糊,使用术语要使答卷人明白。

3、在一个题目中只准包含一个问题。

你赞同对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的测验和实施教师等级制度吗?

4、防止使用导向性问题。

你赞同在学校放松纪律,甚至认为纪律会损坏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吗?

5、避免那些会对答卷人带来社会或职业压力的问题。

你对维持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感到困难吗?

6、避免问那些个人的或微妙的问题。

你对你目前的收入及卷入违法活动的程度等

7、所提问题应是答卷人能够提供信息的问题。

8、短一些的题目总比长一些的要好,简单一些的题目总比复杂一些的要好。

9、当收集定量的信息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如行动频率)而不是平均数。“在前两个星期,你帮助你的孩子做了几次功课?”

不问“在一个月内,你帮助你的孩子做功课的次数平均是多少?”

10、题目的选择答案应当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有排他性。

11、尽可能避免使用否定性题目和双重否定的题目。

“下列数学策略你不用哪一种?”

(三)问卷题目的类型:开放式,封闭式,混合式

(1)开放式题目由回答者任意做答,不规定可能的答案,也称为无限制式题目。例:“你喜欢哪些课外活动?请写出理由。

“你认为自己在学习上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2)封闭式题目

封闭式题目的可能答案是限定的,回答者不能任意作答,也称为限制式题目。①填空。要求回答者在空格内填写答案。如:

性别____;年龄_____;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

②选择。一个题目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通常是2—5个)选项组成。让回答者在选项中选择答案。如你做数学作业()。

A.独立完成

B.偶尔求助

C.经常求助

③量表。用直观的尺度标示主观评判的结果。如:你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很差__________________很好。

1 2 3 4 5

④排序。由回答者将所给项目排序。例如:

请将下列课程按你喜欢的程度排序,最喜欢的在()内写1,其次写2,等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

()英语()计算机()自然

()音乐()体育()美术

(3)混合式题目

混合式题目是将封闭式题目和开放式题目组合在一起。如:

当你看到有同学受人欺负的时候,你()。

A.也加入欺负人的行列

B.会制止

C.会找同学来制止

D.会找老师来制止

E.会当作没有看见

F.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卷设计的要求

(1)问卷收集的资料要易于处理、分析和解释。

(2)要根据研究目的设计问卷,问卷中的题目都是研究课题需要的。

(3)问卷要设计得让被调查者愿意回答,一定要简短,所需的答卷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半小时。

(4)要合理安排问卷结构,一般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客观性问题、人们熟悉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不易回答的问题、主观性问题、生疏的问题或枯燥的问题放在后面。

(5)问卷的排列不能给人以拥挤的感觉,题目与页码应是标有数码的。问题和它的选择项应在同一页上。

(6)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用互联网进行问卷调查,即把问卷做成网页放在互联网上,被调查者可以远程登录做答。

李特克量表

李特克量表

如果想了解教师对工作岗位的满意程度,应当如何编制问卷题目呢?

你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

A.很满意

B.满意

C. 一般

D. 不满意

E.很不满意

(1)你对自己的教师职业

1、很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很满意

(2)你对自己的工作单位

1、很不满意

2、不满意

3、一般

4、满意

5、很满意

观察记录表

研究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时间和程度的研究

观察对象:本校一年级的一个班的学生

观察内容: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字词抄写作业中,分七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指标:认真书写的人数、做小动作的人数、看别人作业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等

拟定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一般应回答六个方面的问题。

(1)谁?(有谁在场?他们是什么人?)

(2)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件?在场的人有什么行为表现?)

(3)何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持续了多久?)

(4)何地?(在哪里发生的?这个地点有什么特色?)

(5)如何?(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事情诸方面关系如何?)

(6)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促使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Who what when where how why

excel期末知识点总结

1.文件的建立与打开: office图表新建新工作簿确定 打开 2.文件的保存与加密保存: office图表保存 xls 准备加密文档输入密码确定再次输入并确定 3.强制换行:alt+enter 4.删除与清除:删除整个单元格,清除格式、内容、批注 5.填充序列: 等差等比: 在单元格中输入起始值开始填充序列选择等差等比、行列输入步长值、终止值 文字序列: 在单元格输入文字序列 office按钮 excel选项常用编辑自定义序列选中刚才输入的文字序列导入确定6.复制移动: 移动覆盖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覆盖 ctrl+左键拖拽 移动插入 shift+左键拖拽 复制移动插入 ctrl+shift+左键拖拽 7.插入行列:选中要插入数量的行或列右键插入 8.为行、列、单元格命名: 先选中要命名的区域在左上角的名称框内输入名字 直观,快速选定 如何删除名称:公式名称管理器选中删除 9.批注:单击单元格审阅新建批注 10.科学计数法: >=12位用科计表示 123456789012=1.234567E+11 1.A3=R3C1 R为行C为列 C1 C2 C3 R1 R2 R3A3 2.数组运算Ctrl+Shift+Enter 3.将某一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调用。最多可以嵌套七层 COUNT(参数1,参数2,…)功能:求一系列数据中数值型数据的个数。 COUNTA(参数1,参数2,…)功能:求“非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BLANK(参数1,参数2,…)功能:求“空”单元格的个数。 COUNTIF功能:求符合条件的单元格数 4.四舍五入函数ROUND(number, num_digits) =ROUND(1234.567,2)=1234.57 =ROUND(1234.567,1)=1234.6 =ROUND(1234.567,0)=1235 =ROUND(1234.567,-1)=1230 =ROUND(1234.567,-2)=1200 负的往左,正的往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知识点汇总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5、长方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 延伸,只有一个端点。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java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java知识点总结 应同学要求,特意写了一个知识点总结,因比较匆忙,可能归纳不是很准确,重点是面向对象的部分。 java有三个版本:JAVA SE 标准版\JAVA ME移动版\JAVA EE企业版 java常用命令:java, javac, appletview java程序文件名:.java, .class java的两类程序:applet, application; 特点,区别,这两类程序如何运行 java的主方法,主类,共有类;其特征 java的数据类型,注意与C++的不同,如字符型,引用型,初值 java与C++的不同之处,期中已总结 java标记符的命名规则 1)标识符有大小写字母、下划线、数字和$符号组成。 2)开头可以是大小写字母,下划线,和$符号(不能用数字开头) 3)标识符长度没有限制 4)标识符不能使关键字和保留字 面向对象的四大特征 抽象、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类、对象,类与对象的关系,创建对象,对象实例变量 构造函数,默认构造函数,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构造函数的作用,初始化的顺序,构造方法的重载 构造函数:创建对象的同时将调用这个对象的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把若干个赋初值语句组合成一个方法在创建对象时一次性同时执行,这个方法就是构造函数。是与类同名的方法,创建对象的语句用new算符开辟了新建对象的内存空间之后,将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这个新建对象。 构造函数是类的特殊方法: 构造函数的方法名与类名相同。 构造函数没有返回类型。 构造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类对象的初始化工作。 构造函数一般不能由编程人员显式地直接调用。 在创建一个类的新对象的同时,系统会自动调用该类的构造函数为新对象初始化。 类的修饰符:public类VS 默认; abstract类; final类; 1)类的访问控制符只有一个:public,即公共的。公共类表明它可以被所有其他类访问和引用。 若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说明它有默认访问控制特性,规定该类智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引用(包访问控制)。 2)abstract类:用abstract修饰符修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抽象类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概念类,抽象类是它所有子类的公共属性集合,用抽象类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共属性来提高开发和维护效率。 3)final类:被final修饰符修饰限定的,说明这个类不能再有子类。所以abstract与final 不能同时修饰一个类。 域和方法的定义 1)域:定义一个类时,需要定义一组称之为“域”或“属性”的变量,保存类或对象的数据。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重点要看的

初中复习资料 目录英语词组总结for 和1.比较since 的四种用法2.since 延续动词与瞬间动词3. 重点部分提要词汇一. 单词⑴ 2冠词a / an / the: 3.some和any 4.family 5. little的用法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2. 祈使句 1.英语构词法汇 2.英语语法汇总及练习 第1讲:名词 第2讲:代词 第3讲:形容词

第4讲:副词 第5讲:动词 第6讲:不定式 第7讲介词 第8讲:连词 第9讲:时态一 第10讲:时态(二) 第11讲:动词语态 第12讲:句子种类(一) 第13讲:句子的种类(二) 讲:宾语从句14第 第15讲:状语从句There be句型与中考试题第17讲ABC 被动语态复习第18讲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宏观期末知识点总结

宏观知识点总结 Chapter26 the exchange rate and balance of payment 1.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要区分;二者的关系,那个公式。明白一国货币升值表示什么意思。(掌握) 2. traded weighted index(了解) 3. 对一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 一,供给和需求决定汇率,要知道哪些因素影响一国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相应的曲线在图上会怎么移动(重点)。 二,对一种货币的需求是对另一种货币的供给,要清楚某一种货币供给需求变化后,另一种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会如何变化。(重点) 4. 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掌握) 5. international trade (了解) 6. 汇率政策。理解什么是浮动汇率、固定利率和crawling peg。注意区分。(掌握) Chapter 27 (AD-AS model) The main purpose of AD-AS model: explain changes in real GDP and price level, which leads to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around potential GDP. 1、区分宏观中的长短期 宏观中的长短期主要以价格行为加以区分:在长期中,价格是具有伸缩性的,价格水平能够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短期中,价格是具有粘性的(sticky),实际GDP可能等于、大于、小于潜在GDP. 2、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2.1总供给是描述实际GDP 供给量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The quantity of labor employed The quantity of physical, human capital Quantity of real GDP supplied The state of technology AS Price level 2.2总供给关系取决于时间范围 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具有伸缩性--- 长期总供给曲线 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具有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 2.2.1 长期总供给( long-run aggregate supply ) a 、In the long run, the money wage rate changes in step with the price level; b 、Try to explain why the LAS curve is vertical. (重点) the price level change by the real wage rate the money wage the same percentage does not change rate potential GDP is independent of the price level LAS curve is vertical 2.2.2短期总供给(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 a 、in the short run, the money wage rate, the prices of other resources and potential GDP remain constant; b 、Try to explain why the SAS curve slopes upward. In the short run, when the price level ris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decreases employ more increases production(real GDP) 黏性工资模型 在超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高一期中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 2 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 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 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 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① 碱金属元素 Li 、 Na 、 K 、 Rb 、 Cs 相似性:⑴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产物越来越复杂) ⑵都能和水反应:2M + 2H 20 ==2 MOH + H 2 ?( Li ( OH ) 2为中强碱,其余为强碱) ⑶具有强还原性(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 递变性:从Li 到Cs :⑴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 ⑵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碱的碱性越来越强 ⑶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 卤族元素:1、相似性:(1)负价均为一1价,Cl 、Br 、丨最高正价均为+ 7,最高价氧化 物均为 X 207,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X (2 ) 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氢气反应: H 2 + X 2 = 2HX (产物越来越不稳定) (3) CI 2、Br 2、12均可与水反应(F 2反应放出氧气)X 2 + H 2 0 = HX + HX0 (4) 都能跟强碱溶液反应: X 2+2Na0H==NaX+NaX0+H20 n 、递变性:卤族元素按 F 、CI 、Br 、丨的顺序,核电荷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逐渐增 多,原子半径逐渐增 大,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 弱,所以卤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4、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② 元素非金属性强 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5、 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变化: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 减弱。 ???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6、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 ① 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A == Z + N ②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 元素周期律 1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总结: (会画前 20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排布2n 2 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不超过 8 个( K 为最外层时不超过 2 个电子);次外层最多不超过 18 个;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32 个。 置换反应。 原子 。 同一元素的各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1.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 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运算定律(总共5个,加法2个,乘法3个)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语文期末知识点汇总一、全册词语听写。 春风冬雪红花飞鸟出入姓名什么双手国王东方张开青草清水晴天心情请问眼睛生气害虫青蛙写字左右小吃尖叫主人江河住处没有以后开会走动北京门口广场过来各自这样伙伴太阳学校金秋因为水井高山果园清凉金黄火红多彩他们江河听说也许土地哥哥单独居住招呼快乐好玩很高当时从前音乐听讲行走许多运动飞快思念床前光明低头故乡夜色外面看到爸爸晚上笑话再见在家中午节日竹叶大米真正分别红豆那样看着高兴千万成为中间迷路造句运动水池欢乐渔网古人凉快细心夕阳行李语言香气拍打跑步足球声音身体之后互相远近学习玉米意义一首采果无声树林友爱尖角明亮飞机台风放学游鱼花朵美丽直尺对呀这边你呢是吗好吧加油文具每次找到平时办法书包让步仔细闹钟元旦清洗共同已经坐下座位连忙还要要求归还百花舌头雨点土块非常来往住房西瓜进行空气空白注意道理治病医生分别奇怪七个树干干净星空惊吓害怕跟从全家绵羊大象首都全都捉住条件爬行尾巴姐姐您好草地房间 各种各样公共汽车连连点头七上八下成千上万 二、比一比,再组词。 晴(晴天)看(看见)住(居住)快(快乐)非(非常)近(远近)情(心情)着(听着)往(来往)块(石块)北(北京)进(前进)真(真心)左(左手)羊(山羊)您(您好)金(金色)千(千万)直(一直)右(右边)样(样子)你(你们)全(全家)干(树干)米(大米)广(广大)很(很多)办(办法)家(大家)房(房子)迷(入迷)厂(工厂)跟(跟前)为(因为)象(大象)放(放心)地(土地)过(过河)远(远方)已(已经)牛(水牛)亮(明亮)他(他人)边(左边)元(一元)己(自己)午(中午)高(长高)时(时间)声(声音)青(青草)各(各自)这(这里)只(一只)对(对话)生(生日)清(清水)个(个子)着(看着)之(之前)在(在家)瓜(西瓜)白(白天)坐(坐下)间(房间)外(外面)

高一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宇宙与地球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A 1、天体的概念 2、最基本的天体共同的特征 3、主要天体的特征(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4、天体系统的层次 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6、河外星云的成员 7、宇宙年 8、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名称 9、八大行星的共同特点 10、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11、太阳辐射的形式 12、太阳结构(外层、内层) 13、太阳大气的主要特征 14、各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的标志 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6、太阳活动的周期 1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8、八大行星的分类 19、地球成为有生命存有的天体的条件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B 20、月球的环境特点 21、月球的地形特点 22、月球公转周期、自转周期、方向 23、地球的天然卫星 24、熟悉月相的名称、各月相的出现的农历时间 25、月相循环一个周期的时间、名称 26、日食、月食出现的原因 27、日食、月食时,月球、地球、太阳的三者位置 28、日食、月食出现时的月相情况 29、潮、汐的概念 30、潮、汐出现的原因(不必展开阐述) 31、理解潮汐随月球而不是太阳的出没而出现潮起潮落的现象的原因 32、连续两次涨潮的时间间隔 33、大潮、小潮出现的月相农历时间 34、潮汐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A 35、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历程 专题4 地球的运动C

36、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一个周期所需的时间、速度 37、地轴北端的指向 38、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间、参照物、成因) 39、南、北两极上空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40、什么是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 41、时区划分的方法 42、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变化 43、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的规律(南、北半球、赤道的区别) 44、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45、黄赤交角的度数 46、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 47、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 48、晨昏线的区分 49、昼夜长短在纬度和季节上变化的规律极昼、极夜现象 50、天文角度、传统上、气候上四季的划分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 板块运动B 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 2、六大板块的名称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一、易错字音 鸳鸯(yāng)蒌蒿(hāo)河豚(tún) 二、易错字 融:左下边不要多一横。 燕:不要少点。 梅:“每”里面是两点。 三、多音字 尽:jìn(尽头)jǐn(尽管) 行:xíng(行为)háng(银行) 四、会写词语 泥融燕子鸳鸯蒌蒿芦芽河豚梅子小溪 五、理解词语 迟日、泥融、鸳鸯、河豚、却、绿阴 六、课文回顾。 1.《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面对浣花溪一带春光而作,全诗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欢喜和热爱)。 2.《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时节的)春江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3.《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绝句),描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七、背诵积累。 背诵《古诗三首》,默写《绝句》。 2 燕子 一、易错字音 伶俐(líng)掠过(lǜe) 沾水(zhān)闲散(sǎn)纤细(xiān) 二、易错字 凑:右下部分末笔是点。 拂:右半部分先写“弓”。

集:下面是“木”。 聚:下面左边是两撇。 偶:右部分第七笔是竖,第八笔是提。 痕:被包围的部分不是“良”。 三、多音字 燕:yàn燕子yān:燕国 圈:quān圆圈juān圈在家juàn:羊圈 散:sǎn闲散sàn散心 杆:gān旗杆gǎn笔杆子 四、会写词语 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翅膀吹拂掠过 偶尔沾水荡漾 五、词语搭配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毛)的细雨 (烂漫无比)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 (纤细)的电线(有趣)的图画 六、词语拓展 描写颜色鲜艳的四字词语:光彩夺目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五光十色 ABCC式词语:波光粼粼得意扬扬大名鼎鼎大腹便便 风尘仆仆风度翩翩饥肠辘辘 七、重点句子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比喻)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轻轻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拟人) 3.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比喻) 八、课文回顾

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a2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6a2 底面积=棱长×棱长=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棱长和=棱长×12=12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S=2(ab+bh+ha) 体积=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长×宽=ab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лr2 环形: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公式面积s=л(R2-r2)= лR2-лr2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лr2h÷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概述 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 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 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P17-20 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 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 重点题目: 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P30 3.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 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大学数据结构期末知识点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 1.数据结构描述的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待处理数据元素的表示及相关操作,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 2.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的组成结构及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用一组数据(结点集合K)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一组二元关系(关系集合R)来表示:(K, R) 结点集K是由有限个结点组成的集合,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数据或一组有明确结构的数据 关系集R是定义在集合K上的一组关系,其中每个关系r(r∈R)都是K×K上的二元关系 3.数据类型 a.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类型(integer)、实数类型(real)、布尔类型(boolean)、字符类型(char)、指针类型(pointer)b.复合数据类型 复合类型是由基本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的数据类型;复合数据类型本身,又可参与定义结构更为复杂的结点类型 4.数据结构的分类:线性结构(一对一)、树型结构(一对多)、图结构(多对多) 5.四种基本存储映射方法:顺序、链接、索引、散列 6.算法的特性:通用性、有效性、确定性、有穷性 7.算法分析:目的是从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算法中选择比较适合的一种,或者对原始算法进行改造、加工、使其优化 8.渐进算法分析 a.大Ο分析法:上限,表明最坏情况 b.Ω分析法:下限,表明最好情况 c.Θ分析法:当上限和下限相同时,表明平均情况 第二章线性表 1.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 a.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一元素” b.集合中必存在唯一的一个“最后元素” c.除最后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后继 d.除第一元素之外,均有唯一的前驱 2.线性结构的基本特点:均匀性、有序性 3.顺序表 a.主要特性:元素的类型相同;元素顺序地存储在连续存储空间中,每一个元素唯一的索引值;使用常数作为向量长度 b. 线性表中任意元素的存储位置:Loc(ki) = Loc(k0) + i * L(设每个元素需占用L个存储单元) c. 线性表的优缺点: 优点: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一致;属于随机存取方式,即查找每个元素所花时间基本一样 缺点:空间难以扩充 d.检索:ASL=【Ο(1)】 e.插入:插入前检查是否满了,插入时插入处后的表需要复制【Ο(n)】 f.删除:删除前检查是否是空的,删除时直接覆盖就行了【Ο(n)】 4.链表 4.1单链表 a.特点: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有可能不一致;属于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即存取每个数据元素所花费的时间不相等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和tail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链表的插入(q->next=p->next; p->next=q;)【Ο(n)】 d.链表的删除(q=p->next; p->next = q->next; delete q;)【Ο(n)】 e.不足:next仅指向后继,不能有效找到前驱 4.2双链表 a.增加前驱指针,弥补单链表的不足 b.带头结点的怎么判定空表:head和tail指向单链表的头结点 c.插入:(q->next = p->next; q->prev = p; p->next = q; q->next->prev = q;) d.删除:(p->prev->next = p->next; p->next->prev = p->prev; p->prev = p->next = NULL; delete p;) 4.3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 4.3.1主要优点 a.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用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线性表元素的读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b.链表的主要优点 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4.3.2应用场合的选择 a.不宜使用顺序表的场合 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宜使用顺序表;线性表的最大长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b.不宜使用链表的场合 当不经常插入删除时,不应选择链表;当指针的存储开销与整个结点内容所占空间相比其比例较大时,应该慎重选择 第三章栈与队列 1.栈 a.栈是一种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其特点后进先出;插入:入栈(压栈);删除:出栈(退栈);插入、删除一端被称为栈顶(浮动),另一端称为栈底(固定);实现分为顺序栈和链式栈两种 b.应用: 1)数制转换 while (N) { N%8入栈; N=N/8;} while (栈非空){ 出栈; 输出;} 2)括号匹配检验 不匹配情况:各类括号数量不同;嵌套关系不正确 算法: 逐一处理表达式中的每个字符ch: ch=非括号:不做任何处理 ch=左括号:入栈 ch=右括号:if (栈空) return false else { 出栈,检查匹配情况, if (不匹配) return false } 如果结束后,栈非空,返回false 3)表达式求值 3.1中缀表达式: 计算规则:先括号内,再括号外;同层按照优先级,即先乘*、除/,后加+、减-;相同优先级依据结合律,左结合律即为先左后右 3.2后缀表达式: <表达式> ::= <项><项> + | <项><项>-|<项> <项> ::= <因子><因子> * |<因子><因子>/|<因子> <因子> ::= <常数> ?<常数> ::= <数字>|<数字><常数> <数字>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3.3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InfixExp为中缀表达式,PostfixExp为后缀表 达式 初始化操作数栈OP,运算符栈OPND; OPND.push('#'); 读取InfixExp表达式的一项 操作数:直接输出到PostfixExp中; 操作符: 当‘(’:入OPND; 当‘)’:OPND此时若空,则出错;OPND若 非空,栈中元素依次弹出,输入PostfixExpz 中,直到遇到‘(’为止;若为‘(’,弹出即 可 当‘四则运算符’:循环(当栈非空且栈顶不是 ‘(’&& 当前运算符优先级>栈顶运算符优先 级),反复弹出栈顶运算符并输入到 PostfixExp中,再将当前运算符压入栈 3.4后缀表达式求值 初始化操作数栈OP; while (表达式没有处理完) { item = 读取表达式一项; 操作数:入栈OP; 运算符:退出两个操作数, 计算,并将结果入栈} c.递归使用的场合:定义是递归的;数据结构是 递归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递归的 2.队列 a.若线性表的插入操作在一端进行,删除操作 在另一端进行,则称此线性表为队列 b.循环队列判断队满对空: 队空:front==rear;队满: (rear+1)%n==front 第五章二叉树 1.概念 a. 一个结点的子树的个数称为度数 b.二叉树的高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 结点的层数加1 c.二叉树的深度定义为二叉树中层数最大的叶 结点的层数 d.如果一棵二叉树的任何结点,或者是树叶, 或者恰有两棵非空子树,则此二叉树称作满二 叉树 e.如果一颗二叉树最多只有最下面的两层结点 度数可以小于2;最下面一层的结点都集中在 该层最左边的位置上,则称此二叉树为完全二 叉树 f.当二叉树里出现空的子树时,就增加新的、特 殊的结点——空树叶组成扩充二叉树,扩充二 叉树是满二叉树 外部路径长度E:从扩充的二叉树的根到每个 外部结点(新增的空树叶)的路径长度之和 内部路径长度I:扩充的二叉树中从根到每个内 部结点(原来二叉树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2.性质 a. 二叉树的第i层(根为第0层,i≥0)最多有 2^i个结点 b.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1个结点 c. 任何一颗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比度为2的 结点多一个。n0 = n2 + 1 d. 满二叉树定理:非空满二叉树树叶数等于其 分支结点数加1 e. 满二叉树定理推论:一个非空二叉树的空子 树(指针)数目等于其结点数加1 f. 有n个结点(n>0)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 ?log2(n+1)?,深度为?log2(n+1)?? g.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结点按层 次由左到右编号,则有: 1) 如果i = 0为根结点;如果i>0,其父结点 编号是(i-1)/2 2) 当2i+1∈N,则称k是k'的父结点,k'是 的子结点 若有序对∈N,则称k' k″互为兄弟 若有一条由k到达ks的路径,则称k是 的祖先,ks是k的子孙 2.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a.树转换成二叉树 加线: 在树中所有兄弟结点之间加一连线 抹线: 对每个结点,除了其最左孩子外, 与其余孩子之间的连线 旋转: 45° b.二叉树转化成树 加线:若p结点是双亲结点的左孩子,则将 的右孩子,右孩子的右孩子, 所有右孩子,都与p的双亲用线连起来 线 调整:将结点按层次排列,形成树结构 c.森林转换成二叉树 将各棵树分别转换成二叉树 将每棵树的根结点用线相连 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构成二叉树型结构 d.二叉树转换成森林 抹线:将二叉树中根结点与其右孩子连线,及 沿右分支搜索到的所有右孩子间连线全部抹 掉,使之变成孤立的二叉树 还原:将孤立的二叉树还原成树 3.周游 a.先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访问根结点,然后依次先根周 游各棵子树 b.后根(次序)周游 若树不空,则先依次后根周游各棵子树,然后 访问根结点 c.按层次周游 若树不空,则自上而下自左至右访问树中每个 结点 4.存储结构 “左子/右兄”二叉链表表示法:结点左指针指 向孩子,右结点指向右兄弟,按树结构存储, 无孩子或无右兄弟则置空 5. “UNION/FIND算法”(等价类) 判断两个结点是否在同一个集合中,查找一个 给定结点的根结点的过程称为FIND 归并两个集合,这个归并过程常常被称为 UNION “UNION/FIND”算法用一棵树代表一个集合, 如果两个结点在同一棵树中,则认为它们在同 一个集合中;树中的每个结点(除根结点以外) 有仅且有一个父结点;结点中仅需保存父指针 信息,树本身可以存储为一个以其结点为元素 的数组 6.树的顺序存储结构 a. 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在带右链的先根次序表示中,结点按先根次序 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每个结点除包括结点本身数据外,还附加两个 表示结构的信息字段,结点的形式为: info是结点的数据;rlink是右指针,指向结点 的下一个兄弟;ltag是一个左标记,当结点没 有子结点(即对应二叉树中结点没有左子结点 时),ltag为1,否则为0 b. 带双标记位的先根次序表示法 规定当结点没有下一个兄弟(即对应的二叉树 中结点没有右子结点时)rtag为1,否则为0 c. 带双标记位的层次次序表示法 结点按层次次序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 元中 第七章图 1.定义 a.假设图中有n个顶点,e条边: 含有e=n(n-1)/2条边的无向图称作完全图 含有e=n(n-1) 条弧的有向图称作有向完全图 若边或弧的个数e < nlogn,则称作稀疏图, 否则称作稠密图 b. 顶点的度(TD)=出度(OD)+入度(ID) 顶点的出度: 以顶点v为弧尾的弧的数目 顶点的入度: 以顶点v为弧头的弧的数目 c.连通图、连通分量 若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路径相通,则 称此图为连通图 若无向图为非连通图,则图中各个极大连通子 图称作此图的连通分量 d.强连通图、强连通分量 对于有向图,若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一条 有向路径,则称此有向图为强连通图 否则,其各个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作它的强连通 分量 e.生成树、生成森林 假设一个连通图有n个顶点和e条边,其中n-1 条边和n个顶点构成一个极小连通子图,称该 极小连通子图为此连通图的生成树 对非连通图,则将由各个连通分量构成的生成 树集合称做此非连通图的生成森林 2.存储结构 a.相邻矩阵表示法 表示顶点间相邻关系的矩阵 若G是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图,则G的相邻矩 阵是如下定义的n×n矩阵: A[i,j]=1,若(Vi, Vj)(或)是图G的边 A[i,j]=0,若(Vi, Vj)(或)不是图G的边 b.邻接表表示法 为图中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第i个单链表 中的结点表示依附于顶点Vi的边(有向图中指 以Vi为尾的弧)(建立单链表时按结点顺序建 立) 3.周游 a. 深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某个顶点V0出发,访问此顶点,然后依 次从V0的各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深度优 先搜索遍历图中的其余顶点,直至图中所有与 V0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到为止 b. 广度优先周游: 从图中的某个顶点V0出发,并在访问此顶点之 后依次访问V0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随 后按这些顶点被访问的先后次序依次访问它们 的邻接点,直至图中所有与V0有路径相通的顶 点都被访问到为止,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 访问,则另选图中一个未曾被访问的顶点作起 始点,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图中所有顶点都被 访问到为止 4.拓扑排序 拓扑排序的方法是:1)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顶 点且输出之 2)从图中删掉此顶点及所有的出边 3)回到第1步继续执行,直至图空或者图不空 但找不到无前驱(入度为0)的顶点为止 5.单源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6.每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d算法) 7.最小生成树 a.Prim算法 b.Kruskal算法 c.两种算法比较:Prim算法适合稠密图, Kruskal算法适合稀疏图 第八章内排序 算法最大时间平均时间 直接插入排 序 Θ(n2) Θ(n2) 冒泡排序Θ(n2) Θ(n2) 直接选择排 序 Θ(n2) Θ(n2) Shell排序Θ(n3/2) Θ(n3/2) 快速排序Θ(n2) Θ(nlog n) 归并排序Θ(nlog n) Θ(nlog n) 堆排序Θ(nlog n) Θ(nlog n) 桶式排序Θ(n+m) Θ(n+m) 基数排序Θ(d·(n+r)) Θ(d·(n+r)) 最小时间S(n) 稳定性 Θ(n) Θ(1) 稳定 Θ(n) Θ(1) 稳定 Θ(n2) Θ(1) 不稳定 Θ(n3/2) Θ(1) 不稳定 Θ(nlog n) Θ(log n) 不稳定 Θ(nlog n) Θ(n) 稳定 Θ(nlog n) Θ(1) 不稳定 Θ(n+m) Θ(n+m) 稳定 Θ(d·(n+r)) Θ(n+r) 稳定 第十章检索 1.平均检索长度(ASL)是待检索记录集合中元 素规模n的函数,其定义为: ASL= Pi为检索第i个元素的概率;Ci为找到第i个元 素所需的比较次数 2.散列 a.除余法 用关键码key除以M(取散列表长度),并取余 数作为散列地址 散列函数为:hash(key) =key mod M b.解决冲突的方法 开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散列 表主表之外(在主表外拉出单链表) 闭散列方法:把发生冲突的关键码存储在表中 另一个位置上 c.线性探查 基本思想:如果记录的基位置存储位置被占用, 就在表中下移,直到找到一个空存储位置;依 次探查下述地址单元:d0+1,d0+2,...,m-1, 0,1,...,d0-1;用于简单线性探查的探查 函数是:p(K, i) = i d.散列表的检索 1.假设给定的值为K,根据所设定的散列函数h, 计算出散列地址h(K) 2. 如果表中该地址对应的空间未被占用,则检 索失败,否则将该地址中的值与K比较 3. 若相等则检索成功;否则,按建表时设定的 处理冲突方法查找探查序列的下一个地址,如 此反复下去,直到某个地址空间未被占用(可 以插入),或者关键码比较相等(有重复记录, 不需插入)为止 e.散列表的删除:删除后在删除地点应加上墓 碑(被删除标记) f.散列表的插入:遇到墓碑不停止,知道找到真 正的空位置 第十一章索引技术 1.概念: a.主码:数据库中的每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b.辅码:数据库中可以出现重复值的码 2.B树 a.定义:B树定义:一个m阶B树满足下列条 件: (1) 每个结点至多有m个子结点; (2) 除根和叶外 其它每个结点至少有??个子结点; (3) 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结点 例外(空树,or独根) (4) 所有的叶在同一层,可以有??- 1到m-1个 关键码 (5) 有k个子结点的非根结点恰好包含k-1个关 键码 b.查找 在根结点所包含的关键码K1,…,Kj中查找给 定的关键码值(用顺序检索(key少)/二分检索 (key多));找到:则检索成功;否则,确定要查 的关键码值是在某个Ki和Ki+1之间,于是取 pi所指结点继续查找;如果pi指向外部结点, 表示检索失败. c.插入 找到的叶是插入位置,若插入后该叶中关键码 个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