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完整版)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完整版)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完整版)

—、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硏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厅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 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圉

临床监测(clinicalmonitoring )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

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

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

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 .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 .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

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手术类型。

如术中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min o有血管异常(如透析动静脉痿)或静脉输液的肢体尽量避免袖带测压。某些情况下, 如烧伤患者,因缺乏测量部位不用这种方法测量血压。

无创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无创袖带血压即振荡测量法。袖带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袖带内气囊至少应能包绕测量部位80%。

3.脉搏血氧饱和度

所有麻醉患者均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血氧含量是血液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和溶解于血浆中氧量之和,其中结合氧量占绝大部分。因此SpO2通常能及时、可靠地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

成人SpO2正常值为>95% ,SpO290%〜94%为失饱和状态,<90% 为低氧血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能帮助快速诊断低氧血症。使用SpO2 监测仪时,应开启脉搏音和低限报警功能。

在麻醉恢复室,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助于鉴别术后肺部并发症,如严重的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及肺不张。

有些因素会引起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并不能够准确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如末梢灌注不良、重度贫血、低体温、给予亚甲蓝染料、传感器位置不正确等。

4 •尿量

监测尿量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灌注(与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微循环有关)状态。导尿管置入膀胱是监测尿量可靠的方法。

心脏手术、主动脉或肾血管手术、开颅手术或预计有大量液体转移的手术要求置入尿管,其他适应证还包括长时间手术、术中应用利尿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障碍或休克患者等。

术中尿量应维持在1.0ml kg-1h-1以上。ERAS(加速外科术后康复)提出为了手术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器官功能早日恢复,没有必要常规置入尿管,病情稳定应尽早拔出尿管。

5.呼岀宅二氧化碳

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是反映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全身麻醉患者必须连续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有条件的科室对于镇静下非插管患者可行经鼻咽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PetCO2的正常值是35 ~ 45mmHg ,全身麻醉时可根据PetCO2数值调整呼吸参数,维持其正常。

呼出气二氧化碳波形图可以快速可靠地显示气管插管是否误入食管,其波形突然中断可能提示呼吸回路某处脱落。

此外,心排出量、肺血流量和机体代谢活动的变化都会影响PETCO2 数值大小。任何引起器官灌注显著下降的因素(如气体栓塞、严重心排出量减少或血压下降)都会使PETCO2明显降低。

心肺复苏时,PETCO2可作为有足够器官灌注的指标。相反,恶性高热和甲亢等高代谢状态会引起PETCO2增加。

6 •体温

有条件时,应监测麻醉患者体温,尤其以下情况必须监测体温:预期体温可能出现明显改变或怀疑体温已经发生明显改变的长时间体腔暴露手术、失血量较大需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手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低温麻醉、热灌注

治疗、长时间小儿手术、高龄患者手术、有恶性高热病史或家族史患者。

中心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8°C - 37.2°C z除非临床需要人工低体温,手术中的核心温度不应低于36°C O核心温度的监测可通过放置在食管(反映心脏和血温)、鼻咽和耳蜗(反映脑温)、膀胱和直肠(反映内脏温度)的温度探

头而实现。皮肤是最常用的监测外周温度位点,休克患者核心体温与外周肢端

皮肤温度差值对判断休克严重程度有帮助。

四、扩展监测

1 •有创血压

动脉内置管可以实现连续动脉内血压测量,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的变化。

直接动脉测定的压力大小和波形可反映心排出量、夕卜周血管阻力和血管内容量等状态,因而对于下列患者需要进行血管内压力的连续监测:

术前合并心脏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进行长时间、复杂、预计术中失血量较多手术患者;

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或控制性降压的患者;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患者;须反复监测血气分析患者。

常用可供经皮穿刺置管的位置包括挠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等。动脉穿

刺操作步骤、适应证与禁忌证、并发症等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挠动脉

穿刺操作专家共识》。

2・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 , CVP )是指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的压力,正常值为5 ~ 12cmH2O ,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及回心血量的排出能力。

CVP值可与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相结合,用于评估循环血容量和右心功能。

行复杂、长时间大手术、预计术中有大量失血、体液量及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均需监测CVP ;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困难或患者需要迅速补充血容量而外周不能满足补液,术后需胃肠外营养治疗、长期输注药物治疗等瞎况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VP的数值与波形受到三尖瓣功能、胸内压、右心室顺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测

定CVP时先要将换能器固定在心房水平(仰卧位时在腋中线)并将换能器调零,CVP的连续变化比单一数值重要,判断困难时应观察对液体负荷的反应。

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步骤、禁忌证、并发症等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中心静脉监测专家共识》。

3.血二分析

血气分析可以提供患者通气、氧合、组织灌注和酸碱平衡状态的信息, 帮助评估患者通气、携氧状态和肺内分流情况,评估脓毒性休克对治疗的反应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效果。

常用样本为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肺动脉中的混合静脉血来自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综合了氧耗、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等重要指标,完全混合静脉血采自右心室或肺动脉)。

检测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pH值、碱剩余(BE )及离子和乳酸水平等。

全麻期间镇静深度监测可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利于改善转归,有助于实现精确化麻醉。监测麻醉深度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如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 BIS )、Narcotrend 指数、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evoked potential, AEP)、牆(Entropy )、脑功能状态指数(cerebralstate index, CSI)等可以作为全麻意识状态或大脑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BIS将多个不同的脑电图变量综合成为一个单一变量值,并用0〜100 表示,数字变小表示大脑的抑制程度加深,85-100为清醒状态,65-85 为镇静状态/ 40 ~ 65为麻醉状态,<40表TJX过床麻醉状态。

Narcotrend监测仪将脑电图分为从A (清醒)到F (伴有爆发性抑制增多的全身麻醉)6个阶段14个级别的量化指标,并同时显示波的功率谱变化情况和趋势,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维持在D〜E阶段(指数在46〜20之间)。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采用听觉刺激诱发脑电,其潜伏期和波幅与镇静催眠药呈剂量依赖性变化。BIS和Narcotren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深度

监测设备。

5.凝血功能

对于大量失血、输血、各种原因造成的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原位肝移植手术应监测和评估凝血功能以满足手术的需要,指导有效治疗;

此外,心脏手术等需全身抗凝的手术也需监测凝血功能以满足手术的需要,维持术后凝血功能正常。常用方法包括传统凝血功能测试法和床旁即时评估法。

传统凝血功能测试法包括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醃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等;床旁即时评估法从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等整个动态过程来监测凝血功能,其使用的设备包括血栓弹力图描记仪(thromboelastogram,TEG )、Sonoclot 凝血和血小板分析仪等。

6.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Gchocardiography,TEE )可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评估循坏系统,具有定位、定性、定时、定量的基本功能,常用于监测血容量状态、心室(EF值)和局部心肌的收缩(节段运动)和舒张状态,评价左心功能与右心功能、评估瓣膜形态及功能变化, 为围术期心脏功能和循环容量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TEE既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中的标准化监测手段,也是非心脏手术中评估术中急性、危及生命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的重要监测方法。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

学分会《围术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操作的专家共识》。

7•神经肌肉传导功能

术中多次给予大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患者,合并肝、肾严重疾病、电解质失衡及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外科、显微外科等要求绝对无体动的精细手术因而需要精确调控肌松药使用的患者,需要深肌松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结束需要拔出气管内导管但不宜用拮抗药以及无法确定肌松作用已完全消退患者,应进行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

临床常用神经肌肉传导功能监测仪有简便的神经刺激器和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如TOF-Watch SX )。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肌肉松弛药合理应

用专家共识》。

&SW、PPV和PVI指导容量治疗

机械通气患者的心肺关系可预测其容量状态,动态参数如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 )、脉压变异度(pulse pressure variability,PPV )、和脉搏变异指数(plethvariabilityindex , PVI)可指导围术期容量治疗。

以上指标的理论基础为机械通气时胸腔内压力变化引起前负荷和心脏每搏出量的相应变化,血容量不足时其变化显著。

这些参数的获得需要一定条件:潮气量[3] 8mg/kg、正常窦性节律、右心与肺部关系正常等。

SVV和PPV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如FloTrac )进行有创压力监测,PVI 则可通过无创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曲线来获得。SVV超过13%、PPV和PVI超过15% ,提示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围术期在SVV、PPV或PVI监测下,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改善围

术期患者转归,避免液体输注过量或输注不足导致的术后严重并发症。

9.心排岀量

心排出量(cardiacoutput , CO )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泵至周围循坏的血量,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决定着心排出量,它反映整个循坏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能指导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和液体治疗。

对于重要器官移植、复杂心脏手术或大血管手术及合并严重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进行CO监测。

CO正常范围是4 ~ 6L/min ,心指数(心排出量/体表面积,CI)正常范围为2.5~3.5Lmin-1m-2),每搏量(SV )为60 ~ 90ml。

测定心排出量有无创和有创监测两大类。有创方法包括热稀释法、染料稀释法和脉搏波形法等,无创方法包括食管多昔勒、胸部生物阻抗法和超声心动图等。

10.肺动脉导管

肺动脉导管(pulmonaryarterial catheter,PAC )是右心导管的一种,经皮穿刺后,导管经上腔或下腔静脉到右房、右室,再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通过PAC可连续监测肺动脉压、CVP、右心腔内压力、肺小动脉楔压, 用热稀释法测定CO ,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与外周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含量等结合可计算心内分流量、全身血管和肺血管阻力、氧供与氧耗等一系列参数,来评价心肺功能和病变的严重程度。

PAC监测常用于指导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的高危患者的治疗。PAC 监测的准确性受到肺血管阻力、左心室顺应性等因素的影响,其正确应用的前提是能够对血流动力学资料合理分析,并依据获得的资料正确调整治疗方案。

PAC的临床应用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肺动脉导管临床应用指南》。

行.脑灌注

目前常用的脑灌注监测包括颈静脉球血氧饱W度(jugularbulb saturation, SjvO2 )、经颅多普勒监测(transcranialDoppler, TCD )和局域脑氧饱和度(regional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 rScO2)监测等。

SjvO2是通过颈内静脉将导管向头方向置入至C1 ~ C2之间的颈静脉球部,连续或间断测定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它反映了大脑半球氧供与氧耗之间的平衡状态,正常值为50%〜75%。

TCD利用低频超声信号,通过视窗测定脑血管内移动的红细胞弓I起的多普勒偏移,计算脑血流速度,以降低围术期脑缺血的危险。其主要监测部位有颠窗(测量大脑前中后动脉内血流速度)、眼窗(测量眼动脉和颈内动脉内血流速度)和枕骨大孔窗(测量颅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内血流速度)。

rScO2 监测是采用近红外光谱技7t\(near-infraredspectroscopy, NIRS)测得局部脑组织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氧耗平衡的新型方法。研究表明在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神经外科等手术中采用rScO2

监测,并在rScO2绝对值或相对值降低时采取改善脑氧含量的措施,能够减少

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12.神经电生理

术中可能出现神经损伤的手术需要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常用的监测为诱发电位,即通过刺激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测量相应的电位变化, 从而实现无创评估相关神经的功能。

主要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 evoked responses, BAER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 SSEP )和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 )等。

BAER多用于与第8颅神经相关的手术,特别是听神经瘤切除术或脑干相关的手术以及后颅窝手术。

SSEP—般用于术中评估脊髓、脑干以及局部皮层功能。

MEP —般用于脊髓或脊柱手术中保护脊髓运动传导通路的完整性。相关内容详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与麻醉专家共识》。

附表

窜用临床监测的2E當值

缩写单位正當值酥揮氧饱和度SpO2%>95

呼气未一氧化残分压PetCO2mmHg35-45

中心体温T°C36.8*37.2

UV ml/(kgh)>1.0中心静脉压CVP cmH205~12

诡数CI L/(min-m2) 2.5~3.5

询岀量CO L/min4~6

每搏臺SV ml60-90

颈静脉球血氧览和度SjvO2%50-75

混台静脉血氧饱和扈SvO2%68-77

局部脑氧矩和度rScO2%64+3.4

每捕藝异度sw%<13

脉薄压变异度PW%<15

脉博涯注变异指数PVI%<15

四个成串剌激匕匕率TOF>0.9

當用麻醉深度监测

全身麻醉状态正當值BIS脑电双频指数45-60

Narcotrend^s^D2~E1级,46-20

IoCi意识指数40-60

IoC2訓指数30-50

凝血功詛佥童

项目名称缩写正篦值*

凝血酶原时间PT s11-14s 活化音B分凝血脣原时间APTT s25-37 s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7,2

澀血酶原活动度A%80-120 %

纤维蛋白原含畫RB g2~4 g

D-二聚体D-Dimer mg/L0-0.2

凝血酹时间TT s12-16凝血前原激活时间ACT s70~130s ★以各医院正栄值为准f仅供参考

血辭力圉

检测参数縮写里位参考范围癡血因子激活时间R min 5.0-10.0

血块形成辱参数K min 1.0 〜3.0

洋力圉最大切角Angle deg53.0-72.0

弹力囹最大振幅MA mm50.0-70.0

血块溶解速率预测值EPL%0.0-15.0

血块溶解速率参数LY30%0.0 〜8.0

靈血综合指数CI-3.0-3.0

Sonocl o谒血及血小板功能分忻

检测参数締写单位参考范围激活凝血时间ACT s85-145

CR clot $.ignal/min15 〜45达到高旌时间TP min<30

最大凝血标记值MCS clot signal70-90血小板功能PF 1.5~4.5

血气分忻

单位参考范围* PH735-7.45

pco2mmHg35-45

pO2mmHg83-108

Na +mmo!/L135-145

K+mmo!/L 3.5~5.5

a++mmol/L 1.15-1.35

Glu mmol/L 3.3-53

Lac mmof/L0.5-2.2

Het%35-50

Hb g/L120-160

HCO3mmoi/L22-26

SO2%95-100

BE mmol/L3〜3

天以各医院正寓值为准r仅供参考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目录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第三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第四节麻醉仪器设备 第五节麻醉科工作常规制度、麻醉质量控制、各级医师和护技人员职责第二章麻醉前病情估计和术前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分级 第二节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第三章麻醉前用药和辅助用药 第一节麻醉前用药 第二节辅助用药 第四章麻醉装置 第五章麻醉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 第二节心电图监测 第三节血压监测 第四节中心静脉压 第五节血气分析 第六节肌肉松弛药作用监测 第七节全麻药浓度监测 第八节体温监测 第六章麻醉药品管理 第一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 第三节一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七章部位麻醉方法及选择

第一节神经阻滞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常用神经阻滞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第四节硬膜外阻滞 第五节骶管阻滞 第八章全身麻醉 第一节吸入麻醉 第二节静脉麻醉 第三节肌肉松弛药 第四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五节拮抗药 第六节气管内麻醉 第九章气管插管术 第十章全身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输液 第十二章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第十三章颅脑外科麻醉 第十四章胸内手术的麻醉 第十五章分娩镇痛的麻醉 第十六章小儿麻醉 第十七章休克病人的麻醉 第十八章创伤病人麻醉 第十九章氧治疗 第二十章疼痛治疗 第二十一章麻醉恢复室 第二十二章重症监测治疗室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1. 麻醉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独立建制,直属院领导。 2. 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编制按所承担的临床、教学、科研任务和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手术科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为20 : 1,手术台与麻醉科医师比例为 1 : 1.5。开展疼痛门诊治疗增加编制2人。麻醉恢复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不低于1:3。应配备麻醉科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加强麻醉药品、器械用品、麻醉机、监护仪器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3.麻醉科应有良好的人才梯队,且结构比例合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职称比例以1:3 : 5: 7较为恰当。科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担任。 4. 医院应建立麻醉后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对麻醉手术后的病人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意识淸醒,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方送回病房。对保证麻醉手术后安全和提髙医疗质量非常重要。 各医院麻醉科应建立疼痛门诊或开展疼痛治疔。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根据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精神,麻醉科是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担负以下四项基本任务: 1. 临床麻醉接受各种手术及诊断性检査的麻醉,维护病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生理功能。 2.急救复苏参加各科危重病人和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急救工作,即心肺脑复苏。 3. 重症监测治疗和麻醉恢复负责管理病人麻醉后的恢复,待病人苏醒无异常,送回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治疗则直接送入ICU,并参加和管理重症监测治疗。 4. 疼痛治疗进行术后镇痛及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治,开设疼痛门诊和病房。 第三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2022年麻醉指南专家共识

2022 麻醉指南专家共识电子版 一、剖宫产麻醉 〔一〕麻醉前评估和预备 1、病史采集既往病史〔包括手术麻醉史〕、孕期保健、相关产科病史及相关用药状况〔重点关注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削减症等〕。 2、体格检查重点评估气道、心血管系统。如拟行椎管内麻醉应检查腰背部脊柱状况。 3、试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穿插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 4、胎心率检查建议在麻醉前后,由专业人员监测胎心率。 5、预防反流误吸措施 ⑴对于无合并症的择期手术产妇,麻醉前禁饮清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不含果肉颗粒的果汁、碳酸饮料、清茶以及运动饮料等〕至少 2h,禁食固体类食物 6~8h〔具体视食物种类而定〕。 ⑵对于急诊饱胃或拟行全身麻醉者,麻醉前 30min 可酌情口服非颗粒性抑酸药〔0.3M 枸橼酸钠 30ml〕、静脉注射 H2 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50mg〕和/或胃复安〔10mg〕等。 6、多学科会诊 对高危产妇,建议在麻醉前组织多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内科等〕争辩。 7、麻醉物品和设备 无论选择何种麻醉方式,必需预备并检查人工气道相关的设施设备〔如面罩、

喉罩、声门上通气装置以及呼吸机、吸引器等〕,保证设施设备处于可正常工作状态。麻醉科医师应娴熟把握应对各种困难气道的策略。同时还须预备与术中特别状况〔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心搏骤停、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等〕处理相关的药品和生儿抢救的设施设备。 〔二〕麻醉方法选择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法主要包括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以下简称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每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个体化。主要依据产妇及胎儿状态〔如产妇的心肺功能状态、胎儿宫内状态、手术的紧急程度等〕和麻醉支撑条件〔如麻醉科医师的技术水平、所在医院能供给的设施设备状况等〕选择麻醉方法。 一般状况下,相对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显著增加母体不良大事发生率包括麻醉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对大多数剖宫产,只要有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建议选择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适应证包括但不仅限于: ⑴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的状况,如凝血功能特别、严峻脊柱畸形、脓毒症、精神特别难以协作椎管内穿刺操作等〔详见椎管内麻醉禁忌证〕。 ⑵存在产科危急重症如羊水栓塞、子宫裂开、胎盘早剥、严峻产科大出血以及脐带脱垂、严峻胎心特别需要紧急剖宫产者。 ⑶其他,如术中需抢救和气道治理的产妇。 〔三〕主要麻醉技术及其操作标准 1、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具有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平面和血压较简洁控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前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及时全面地监测患者是围术期麻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0%)之一。我们没有任何策略可以保证麻醉科医师完全防止麻醉或手术的不良后果,但是麻醉科医师可以通过加强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美国麻醉学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先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此后全球各国麻醉学会都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标准或监测指南,并多次进行修改。 为了提高中国临床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降低麻醉死亡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条件、医疗设备现状和麻醉科医师队伍结构制定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鉴于中国各级医院麻醉科监测设备配备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专家组提出的监测指南将成为医院科室建设和评定的参考标准;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等所有麻醉科医师参与的临床麻醉活动。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监测基本要求:麻醉科医师必须在麻醉全

程始终在岗。 基本监测:氧合、通气和循环应该得到连续监测评估。氧合:观察患者皮肤和粘膜色泽、脉搏血氧饱和度。 通气:肺部听诊呼吸音、观察胸廓运动、呼吸囊活动。 循环:持续心电图显示、连续无创血压和心率,其监测间隔的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5min、同时注意脉搏触诊、脉搏波波动、心音听诊。扩展监测:可根据情况选择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体温、脑功能、呼吸力学、血液生化、血气分析、肌松、凝血功能、肺动脉压、心输出量。 附注:(1)监测基本要求和基本监测是完成每个麻醉必须做到的;(2)本标准暂不适用分娩镇痛和疼痛治疗;(3)在转运、搬动过程中或急救现场或监测仪器出现故障时持续监测可允许有短时间的中断。麻醉患者从手术(监测)床搬到转运床时,麻醉科医师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患者的头颈部和维护气道通畅;(4)某些临床麻醉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可以进行补充监测或采用其他可靠的监测手段来替代基本监测,例如体外循环期间采用血气分析替代常规通气、氧合监测;(5)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科医师的临床观察和判断。 【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监测】 (一)麻醉科医师 1、在麻醉管理过程中,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监测麻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9).doc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9) 一、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围 临床监测(clinical monitoring)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

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如术中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min。有血管异常(如透析动静脉瘘)或静脉输液的肢体尽量避免袖带测压。某些情况下,如烧伤患者,因缺乏测量部位不用这种方法测量血压。 无创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无创袖带血压即振荡测量法。袖带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袖带内气囊至少应能包绕测量部位80%。 3.脉搏血氧饱和度 所有麻醉患者均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血氧含量是血液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和溶解于血浆中氧量之和,其中结合氧量占绝大部分。因此SpO2通常能及时、可靠地反映机体的氧合状态。成人SpO2正常值为≥95%,SpO2 90%~94%为失饱和状态,< 90%为低氧血

麻醉期间监测项目与方法

麻醉期间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项目与方法 血压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是麻醉期间最基本的监测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二种,即无创测压和有创测压,应根据不同的手术和病情选择。 一、无创测压 1、听诊器袖带充气法 2、无创血压监测仪测压法:监测参数有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MAP)以及脉率(HR),并有定时装置,可根据病情选调时间,也可根据病情随时手控起动。有上、下限报警,并可根据需要调节报警水平。 二、有创测压 (一)适应证 1、危重病人监测:各类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 2、重大手术监测:如体外循环及其他心血管手术、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器官移植等。 3、术中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等。 (二)穿刺途径 常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其次是尺动脉、肱动脉。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侧支循环丰富,为首选。股动脉较粗大,成功率较高,但进针点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以下,以免误伤髂动脉引起腹膜后血肿,足背动脉是股前动脉的延续,比较表浅易摸到,成功率也较高。肱动脉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可触及,但位置深,穿刺时易滑动,成功率低,并且侧支循环少,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可发生前臂缺血性损伤,一般不用。 (三)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1、定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搏动。 2、Allen’s试验:用本法估计来自尺动脉掌浅弓的侧枝分流。观察手掌转红时间,正常人5~7秒,平均3秒,<7秒表示循环良好,8~15秒属可疑,>15秒血供不足。>7秒者属Allens 试验阳性,不宜选桡动脉穿刺。 3、工具:(1)20G(小儿22G、24G)静脉留置针;(2)开皮用18G普通针头;(3)肝素冲洗装置(1~2μ/ml肝素),插入长针接气球加压,袋装可外加气压袋加压;(4)测压装置包括三通开关,压力换能器和监测仪等。 4、穿刺方法:有直接穿刺法、穿透法和钢丝导入法。 (1)直接穿刺法:摸准动脉的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点,在局麻下(或诱导后)用20G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据病人胖瘦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对准动脉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1~2mm,固定针芯而向前推送外套管,后撤出针芯,这时套管尾部应向外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2)穿透法: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当见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0.5cm左右,后撤针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前言 麻醉是一种使患者进入全身或局部无感觉、麻痹状态的药物,它为手术或医学 检查等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一种创伤性的介入性医疗操作,麻醉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监测的准确性,监测在麻醉中尤为重要。 麻醉监测是指在麻醉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进行连续、监控和评估的过程。其目 的是通过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在麻醉监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麻醉深度、氧合情况、体温等参数进行监测。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麻醉监测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麻醉监测指南 心率监测 心率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预测可 能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常情况下,心电监护是较为常见的监测方法。心电监护模块可以监测患者的 心电图,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贴片式心电监护仪、手指式脉搏血氧仪等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 血压监测 血压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 可以预测可能的失血、休克等情况。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 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动脉血压测量和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动脉血压测量需 要在患者体内插入一根动脉导管,轻轻压迫患者的动脉,记录血压变化情况。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可以通过贴片式血压测量仪、袖带式血压测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呼吸监测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必要过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学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我国麻醉医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应运而生。本指南汇集了我国麻醉学领域的众多专家智慧,旨在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本文将对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进行概括和解读,以期为广大麻醉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麻醉基本原则 1.麻醉前评估与计划 麻醉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手段。 2.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麻醉医师经验,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吸入麻醉等。 3.麻醉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用药原则包括:依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药物;尽量选择作用时间短、代谢产物无毒性的药物;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4.麻醉监测与管理

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呼吸循环支持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三、常见手术麻醉 1.开腹手术麻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注意术中肌松药物的应用和术后疼痛管理。 2.腔镜手术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种类。注意保持患者循环稳定和呼吸功能良好。 3.心脏手术麻醉:重点关注患者心血管功能,采用心肺转流技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4.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求患者血压稳定,降低颅内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5.创伤手术麻醉: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麻醉方法。 四、特殊人群麻醉 1.孕妇麻醉:遵循产科麻醉原则,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麻醉药物,注意监测胎心率。 2.小儿麻醉: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3.老年患者麻醉:注意评估患者心肺功能,避免使用对老年患者不利的麻醉药物。 4.肥胖患者麻醉:关注患者气道管理,选择对呼吸影响小的麻醉药物。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一、引言 麻醉是医疗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旨在通过静脉药物或气体的应用,使患者进入无痛、昏迷以及肌肉松弛的状态,以便进行外科手术、检查或其他治疗操作。临床诊疗指南麻醉旨在提供科学、准确的麻醉操作指导,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舒适地度过。 二、患者评估与选择 在进行麻醉操作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过敏史等信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混合麻醉等。 三、麻醉操作准备 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备齐所需的药品和设备、检查麻醉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同时,医生还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四、麻醉诱导与维持 麻醉诱导是指将患者从清醒的状态转入麻醉状态的过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安全。麻醉维持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麻醉监测与管理 麻醉监测是麻醉操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必要的调整。麻醉管理包括了解 和控制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以及在手术过程中 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六、麻醉恢复与后续管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清醒,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在恢复期间,医生还 需要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恶心药物,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七、麻醉安全管理 麻醉操作的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医院需要建立完 善的麻醉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培训和考核,以 及有效的安全监测和报告系统。此外,医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麻醉知 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应对突发状况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八、结论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科学的麻醉操作指导,旨在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密 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同时,麻醉操作的安全管理也 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医生可以 提高麻醉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4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20)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于布为王国林邓小明刘进许学兵李民(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佘守章(共同执笔人)岳云孟凡民郭曲练黄宇光熊利泽衡新华 一、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围 临床监测(clinical monitoring)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如术中仅进行无创血压监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5min。有血管异常(如透析动静脉瘘)或静脉输液的肢体尽量避免袖带测压。某些情况下,如烧伤患者,因缺乏测量部位不用这种方法测量血压。 无创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临床常用无创袖带血压即振荡测量法。袖带大小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袖带内气囊至少应能包绕测量部位80%。 3.脉搏血氧饱和度 所有麻醉患者均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血氧含量是血液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完整版)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完整版) —、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硏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厅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 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圉 临床监测(clinicalmonitoring )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 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 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

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1 .心电图 所有患者均应监测心电图。常规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传导异常、起搏器故障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 2 .无创血压 所有接受麻醉患者都应进行无创血压监测。血压反映器官血流灌注 压,提示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测量方法和时间间隔取决于患者情况^手术类型。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麻醉科药物是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用于控制疼痛、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的关键药物。麻醉科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 复至关重要。因此,制定麻醉科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 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药物的分类主要分为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局 部麻醉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麻醉药通常是通过静脉或呼吸吸入给药的方 式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麻醉辅助药主要用于治疗麻醉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根据不同的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麻醉选择要综合考虑手术区域、手术持续时间、患者年龄、病 情等因素。对于小手术或低龄患者,一般选择局部麻醉药物;对于大手术 或高龄患者,一般选择全身麻醉药物。 在选择和应用麻醉药物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 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史等。针对麻醉可能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麻醉科医生需要在选择用药时有 针对性的考虑,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速度。 麻醉科医生在用药过程中要严谨、细致、精确。准确计算剂量、按时 给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是关键。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 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给药速度,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在麻醉药物的使用过程中,麻醉科医生要特别关注患者的药物 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对于药物过敏史较多的患者,应选择无过敏反应

的药物;对于可能引起明显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有必要应当调整药物剂量 或改用其他药物。 总之,麻醉科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对于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药物应用水 平和麻醉效果至关重要。该指南应包括麻醉药物的分类、选择和应用原则、给药剂量和速度、药物相互作用和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 提高麻醉科医生的规范化操作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 和有效的麻醉服务。

10部麻醉学相关临床指南

10部麻醉学相关临床指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参阅大量医学文献,经过反复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有关本行业专家共识。目前已发表了10部麻醉学相关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又有一部《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在征求意见中,即将出台。尽管这些专家共识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但对指导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会起很大的作用。本版块对个别“共识”曾刊出过。为让大家共享,在此将十大“共识”陆续刊出,供学习参考。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吴新民、于布为、薛张纲、 徐建国、岳云、叶铁虎、王俊科、黄文起(执笔)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维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手术中患者需要补充正常的生理需要量以及麻醉和手术所导致的循环血容量改变和液体缺失,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内环境稳定,避免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麻醉和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虽然历经5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一致的意见;但是在诸如“开放性输液或限制性输液策略”、“胶体液或晶体液”以及“血容量监测和判断”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遵照循证医学方法,参阅大量医学文献,制定本行业专家共识。此专家共识并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推荐意见1:应重视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A 级.)。 注. 采纳Delphi 分级法的推荐级别(见附件1),以下的推荐意见均采用同样分级方法。 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 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2),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3),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和根本。 血液是由60% 的血浆和40% 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 和Cl-)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液体在全身的分布可通过Starling-Lardis 公式表示:Jv=KhA[ (PMV-PT)-δ(COPMV-COPT)],Jv 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 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 值较静脉端高4 倍;A 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 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T 为组织静水压;δ 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δ 为0 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 为1 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 值超过0.9 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 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 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 推荐意见2:掌握人体体液的正常分布有助于制定术中液体治疗的正确方案(E 级)。 三、监测方法

麻醉中的麻醉学指南

麻醉中的麻醉学指南 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在手术和疼痛管理中起着关 键的作用。无论是在手术手段的发展,还是在麻醉药物的创新方面, 麻醉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麻醉中的麻醉学指南,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麻醉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 一、麻醉学基本原理 1. 麻醉的定义和分类 麻醉是一种通过控制神经系统来抑制疼痛或实现无痛的药物或技术。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作用方式和疼痛程度,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等多种类型。 2. 麻醉机制 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靶点来产生麻醉效果。常用的 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递,减轻疼痛刺激的 感知和反应。此外,麻醉还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活动、影响神经递质 释放等方式发挥作用。 3. 麻醉深度的评估 对于麻醉的管理和调节,准确评估麻醉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 麻醉深度评估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瞳孔反射、肌松程度等。 二、麻醉管理的实践技巧

1.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评估,包括个人病史、过敏史、生理指标等,以确定适合的麻醉方案。此外,还需与患 者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2. 麻醉诱导和维持 麻醉的诱导是指通过给药使患者快速进入无意识状态。常用的麻醉 诱导药物有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等。麻醉的维持是指在手 术过程中不断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稳定生 命体征。 3. 麻醉监测和调节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心电图、血氧 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 4. 麻醉的恢复和监护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需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并进行相应的 监护。恢复期间,麻醉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镇痛和抗恶心治疗。 三、麻醉后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管理 1. 麻醉后医学观察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

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 麻醉前病情估计和术前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分级 参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 Ⅰ级:正常健康。 Ⅱ级:有轻度系统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且面临生命威胁。 V级:不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急症手术在每级前加注“急”或(E)。 I.Ⅱ级病人的一般性麻醉耐受力良好,Ⅲ级病人麻醉有一定危险性,应做好充分麻醉前准备和并发症防治,IV级病人的危险性极大,应做好积极抢救,围麻醉期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术前必须向手术医师和家属详细交代清楚。 第二节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一、高血压病 1. 高血压病病人的麻醉风险取决于是否继发重要脏器的损害及损害程度,包括脑、心脏、冠脉供血和肾功能等改变。 2. 高血压病病人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合并糖尿病和肥胖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更大。 3. 术前经内科治疗,应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改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及水电解质平衡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 4. 急症手术前亦应调控好血压及全身状态后,方可施行麻醉。 二、心脏病 1. 心功能1~2级病人对麻醉耐受性较好,心功能3~4级者对麻醉耐受性差,术前应改善心功能,控制慢性心衰。控制心率和快速房颤,心室率应控制在 100次/min以下。室性早搏应小于5次/min,除外多源性室性早搏或R on T,应掌握有效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

2. 心电图明显异常者,应经心内科会诊治疗。 3. 对缺血性心脏病,应从病史中明确是否存在心绞痛,既往有无心肌梗死史,目前心脏功能代偿情况,心肌梗死后6个月以上才能进行选择性手术麻醉。 4. 特殊传导阻滞并有心动过缓,晕厥史,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病人,术前应安置临时起搏器,已安装起搏器的病人术前须经心内科确定起搏器功能正常;术中使用电灼器有一定危险性。 5. 按Goldman心血管功能危险指数,可作为非心脏手术的危险性评估(见表1)0 表1心脏危险性指数(Cardiac risk index,CRI)评估 评估项@ 指数 1病史 (1)年龄>70岁 5 (2)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10 2体检 (1)有主动脉瓣狭窄 3 (2)有舒张期奔马律、第三心音或颈靜脉充血 11 3 ECG (1)有非窦性心律失常 7 (2)室性早溥>5次/hnin 7 4 HQ气分析与生化检查 (1 )PaO2<60mmHg(8.OkPa) 或PaCO2>50mmHg(6.6kPa) 3 (2)血钾<3.Ommoi/L或 HCQ3- <20mmoi/L (3)BUN>17.85mmoi/L 或 Cr->265. 2mmol/L (4)ALT异常,有慢性肝病 5手术种类 (1)腹腔内、胸腔内手术 3 (2)急症手术 4 CRI指数点越多,其心脏危险性越大 三、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困难程度分级

最新临床诊疗指南麻醉(麻醉师收藏)

目录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第三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第四节麻醉仪器设备 第五节麻醉科工作常规制度、麻醉质量控制、各级医师和护技人员职责 第二章麻醉前病情估计和术前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分级 第二节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第三章麻醉前用药和辅助用药 第一节麻醉前用药 第二节辅助用药 第四章麻醉装置 第五章麻醉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 第二节心电图监测 第三节血压监测 第四节中心静脉压 第五节血气分析 第六节肌肉松弛药作用监测 第七节全麻药浓度监测 第八节体温监测 第六章麻醉药品管理 第一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 第三节一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七章部位麻醉方法及选择

第一节神经阻滞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常用神经阻滞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第四节硬膜外阻滞 第五节骶管阻滞 第八章全身麻醉 第一节吸入麻醉 第二节静脉麻醉 第三节肌肉松弛药 第四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五节拮抗药 第六节气管内麻醉 第九章气管插管术 第十章全身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输液 第十二章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第十三章颅脑外科麻醉 第十四章胸内手术的麻醉 第十五章分娩镇痛的麻醉 第十六章小儿麻醉 第十七章休克病人的麻醉 第十八章创伤病人麻醉 第十九章氧治疗 第二十章疼痛治疗 第二十一章麻醉恢复室 第二十二章重症监测治疗室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1. 麻醉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独立建制,直属院领导。

2. 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编制按所承担的临床、教学、科研任务和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手术科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为20 :1,手术台与麻醉科医师比例为 1 : 1。5。开展疼痛门诊治疗增加编制2人.麻醉恢复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不低于1:3。应配备麻醉科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加强麻醉药品、器械用品、麻醉机、监护仪器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3。麻醉科应有良好的人才梯队,且结构比例合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职称比例以1:3: 5:7较为恰当.科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担任. 4. 医院应建立麻醉后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对麻醉手术后的病人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意识淸醒,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方送回病房.对保证麻醉手术后安全和提髙医疗质量非常重要。 各医院麻醉科应建立疼痛门诊或开展疼痛治疔。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根据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精神,麻醉科是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担负以下四项基本任务: 1. 临床麻醉接受各种手术及诊断性检査的麻醉,维护病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生理功能。 2。急救复苏参加各科危重病人和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急救工作,即心肺脑复苏。 3。重症监测治疗和麻醉恢复负责管理病人麻醉后的恢复,待病人苏醒无异常,送回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治疗则直接送入ICU,并参加和管理重症监测治疗。 4. 疼痛治疗进行术后镇痛及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治,开设疼痛门诊和病房。

CSA临床麻醉监测快捷指南(2012版)

CSA临床麻醉监测快捷指南(2012版)临床麻醉监测是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科医师作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术后转归。 一、麻醉期间临床监测的步骤 1.正确安置并连接心电图电极、血压袖带和脉搏氧饱和度传感器。 2.设置血压自动测量时间,通常每次间隔2~5分钟。 3.通常观察Ⅱ和Ⅴ导联心电图。 4.观察脉搏氧饱和度(SpO2)图形和数值,开启脉搏音,并设置低限报警功能。 5.麻醉科医师必须在麻醉期间全程始终在岗。 二、麻醉期间临床基本监测 1.氧合状态监测 1)麻醉期间始终认真观察患者皮肤、指甲或黏膜颜色以及手术 野血液颜色来判断患者氧合状态,必须持续监测SpO2。 2)吸空气时成人SpO2正常值≥95%,SpO2在90%~94%为去氧饱和血症,<90%为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肺内分流量增加、循环功能障碍等均可导致低氧血症。 3)如果没有合适的部位放置指夹式脉搏血氧饱和度探头,建议

选用膜贴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4)如果没有膜贴式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须加强临床观察,并间断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2.通气功能的监测 1)必须观察所有麻醉患者胸廓运动和呼吸频率,全麻患者还需观察呼吸囊运动、听诊呼吸音,评估气道是否通畅,通气功能是否正常。 2)机械通气时,必须连续监测气道压、潮气量、呼吸频率,推荐监测吸入气氧浓度。 3)机械通气时,设置气道压报警上下限。 4)建议采用声光联合报警。正压通气时,气道压不宜低于 10cmH2O(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管道漏气);不能高于35cmH2O(防止压力性肺损伤)。 3.循环功能的监测 1)须从麻醉前到离开手术室或检查室连续监测所有麻醉患者心电图,观察心率、心律及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表现。 2)可触诊所有麻醉患者脉搏、听诊心音、通过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型来协助判定循环容量。 3)所有麻醉患者必须进行无创血压监测,测量间隔时间设置1~5min,或者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设定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