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前言

麻醉是一种使患者进入全身或局部无感觉、麻痹状态的药物,它为手术或医学

检查等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一种创伤性的介入性医疗操作,麻醉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监测的准确性,监测在麻醉中尤为重要。

麻醉监测是指在麻醉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进行连续、监控和评估的过程。其目

的是通过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在麻醉监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麻醉深度、氧合情况、体温等参数进行监测。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麻醉监测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麻醉监测指南

心率监测

心率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预测可

能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常情况下,心电监护是较为常见的监测方法。心电监护模块可以监测患者的

心电图,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贴片式心电监护仪、手指式脉搏血氧仪等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

血压监测

血压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

可以预测可能的失血、休克等情况。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

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动脉血压测量和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动脉血压测量需

要在患者体内插入一根动脉导管,轻轻压迫患者的动脉,记录血压变化情况。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可以通过贴片式血压测量仪、袖带式血压测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呼吸监测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必要过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呼吸监测方法包括氧饱和度监测和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氧饱和度

监测可以通过手指式脉搏血氧仪进行监测,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判断患者的呼吸状况。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需要通过呼吸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进行监测,记录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

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是麻醉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合理的麻醉深度可以确保手术的

安全和有效。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控制麻醉深度在安全范围内。

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包括脑电图监测和麻醉深度仪监测。脑电图监测可以

通过脑电监测模块进行监测,记录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情况。麻醉深度仪监测需要通过专业设备进行监测,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变化情况。

氧合情况监测

氧合情况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生理指标。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氧合

情况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氧合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氧合情况监测方法包括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测试等。血

氧饱和度监测可以通过手指式脉搏血氧仪进行监测,记录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血气分析可以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测量仪进行测量,分析出患者的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肺功能测试可以通过肺功能测试仪进行监测,分析出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体温监测

体温是反映患者代谢情况和疾病状态的生理指标。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

的体温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包括中心体温监测和表面体温监测。中心体温监测需要通

过直肠探头或食管探头等方法进行监测,记录患者体内核心部位的温度变化情况。表面体温监测可以通过贴片式体温计、耳温计、额温计等设备进行监测。

麻醉监测是麻醉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和预测

可能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本指南介绍了临床麻醉监测的指导和建议,希望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改善临床麻醉实践水平,提高麻醉手术质量。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目录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第三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第四节麻醉仪器设备 第五节麻醉科工作常规制度、麻醉质量控制、各级医师和护技人员职责第二章麻醉前病情估计和术前准备 第一节麻醉前病情分级 第二节常见伴随疾病的评估与准备 第三章麻醉前用药和辅助用药 第一节麻醉前用药 第二节辅助用药 第四章麻醉装置 第五章麻醉监测 第一节呼吸功能监测 第二节心电图监测 第三节血压监测 第四节中心静脉压 第五节血气分析 第六节肌肉松弛药作用监测 第七节全麻药浓度监测 第八节体温监测 第六章麻醉药品管理 第一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和麻醉辅助药 第三节一般药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七章部位麻醉方法及选择

第一节神经阻滞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二节常用神经阻滞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第四节硬膜外阻滞 第五节骶管阻滞 第八章全身麻醉 第一节吸入麻醉 第二节静脉麻醉 第三节肌肉松弛药 第四节麻醉性镇痛药 第五节拮抗药 第六节气管内麻醉 第九章气管插管术 第十章全身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一章输液 第十二章输血与自体血回输 第十三章颅脑外科麻醉 第十四章胸内手术的麻醉 第十五章分娩镇痛的麻醉 第十六章小儿麻醉 第十七章休克病人的麻醉 第十八章创伤病人麻醉 第十九章氧治疗 第二十章疼痛治疗 第二十一章麻醉恢复室 第二十二章重症监测治疗室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第一节麻醉科的建制 1. 麻醉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独立建制,直属院领导。 2. 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编制按所承担的临床、教学、科研任务和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手术科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为20 : 1,手术台与麻醉科医师比例为 1 : 1.5。开展疼痛门诊治疗增加编制2人。麻醉恢复室的床位与手术台比例不低于1:3。应配备麻醉科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加强麻醉药品、器械用品、麻醉机、监护仪器的管理维修保养工作。 3.麻醉科应有良好的人才梯队,且结构比例合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职称比例以1:3 : 5: 7较为恰当。科主任应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担任。 4. 医院应建立麻醉后恢复室,亦称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对麻醉手术后的病人进行短时间严密观察和监护,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意识淸醒,保护性反射恢复后方送回病房。对保证麻醉手术后安全和提髙医疗质量非常重要。 各医院麻醉科应建立疼痛门诊或开展疼痛治疔。 第二节麻醉科的任务 根据卫生部1989年12号文件精神,麻醉科是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担负以下四项基本任务: 1. 临床麻醉接受各种手术及诊断性检査的麻醉,维护病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生理功能。 2.急救复苏参加各科危重病人和呼吸心跳停止病人的急救工作,即心肺脑复苏。 3. 重症监测治疗和麻醉恢复负责管理病人麻醉后的恢复,待病人苏醒无异常,送回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治疗则直接送入ICU,并参加和管理重症监测治疗。 4. 疼痛治疗进行术后镇痛及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诊治,开设疼痛门诊和病房。 第三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麻醉监测

麻醉监测 麻醉监测系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连续地测定和观察病人的生理功能。最简单的监测仅凭麻醉者“望”、“听”、“触”的检查粗略地察明病人生理功能的改变。近代医学发展到利用生物电、生物机械及生物化学,扩大对病人生理功能的监测范围,并可通过损伤性置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量”的测定。理想的监测装置应简便、准确、快速、耐久及无损伤性,能连续自动记录,以提供麻醉者必要的数据。麻醉药均为强力抑制药,可明显地影响病人生理功能,尤其循环、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变化,如能及时监测,可有效地指导或调整治疗措施,增加手术病人的安全性。监测所提供的数据仍需麻醉者来分析处理,不能以此来取代临床经验及判断,常用的袖套式听诊测血压法及听心音,摸脉搏,数呼吸数仍为麻醉基本简便的监测方法。病情严重和手术复杂尚要求采用各种监测装置,这也是现代外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循环监测包括下述几项。 脉搏麻醉者常用手指在颞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测量脉搏,粗略的从脉率和脉搏强弱间接了解心脏的工作状况。直接听心跳次数及节律是麻醉期间常用的监测项目之一。以脉搏描记器(通用型包括压敏、容敏或红外线光敏换能器)固定在手指上,传出的简单电流通过指针摆动、闪光、音响或自动显示数字,表示脉搏频数,也可连接自动记录仪描绘出脉搏图象。此适用于婴幼儿按脉困难或重危病人容易发生气栓和心跳骤停时的监测,能及时报警。这种描记器在病人血管扩张时效能灵敏,当血管收缩时不太可靠,所以临床上应用有一定限制。 动脉压临床上听声测血压法从本世纪初延用至今,为麻醉监测中最简便而重要的方法。由于病人的条件或病情的变化常引起测压困难,随着技术的进步,多采用经动脉插入导管直接测压法,但这种方法有时可能发生动脉栓塞、痉挛、感染致残,所以目前只限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或重症复杂手术时采用。由于电子仪器及超声仪器的发展,非损伤性间接测压法现已接近准确,并有连续可靠的效果,应用日趋普遍。

麻醉期间监测项目与方法

麻醉期间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项目与方法 血压监测 动脉血压监测是麻醉期间最基本的监测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二种,即无创测压和有创测压,应根据不同的手术和病情选择。 一、无创测压 1、听诊器袖带充气法 2、无创血压监测仪测压法:监测参数有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MAP)以及脉率(HR),并有定时装置,可根据病情选调时间,也可根据病情随时手控起动。有上、下限报警,并可根据需要调节报警水平。 二、有创测压 (一)适应证 1、危重病人监测:各类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 2、重大手术监测:如体外循环及其他心血管手术、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器官移植等。 3、术中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等。 (二)穿刺途径 常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其次是尺动脉、肱动脉。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侧支循环丰富,为首选。股动脉较粗大,成功率较高,但进针点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以下,以免误伤髂动脉引起腹膜后血肿,足背动脉是股前动脉的延续,比较表浅易摸到,成功率也较高。肱动脉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可触及,但位置深,穿刺时易滑动,成功率低,并且侧支循环少,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可发生前臂缺血性损伤,一般不用。 (三)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1、定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搏动。 2、Allen’s试验:用本法估计来自尺动脉掌浅弓的侧枝分流。观察手掌转红时间,正常人5~7秒,平均3秒,<7秒表示循环良好,8~15秒属可疑,>15秒血供不足。>7秒者属Allens 试验阳性,不宜选桡动脉穿刺。 3、工具:(1)20G(小儿22G、24G)静脉留置针;(2)开皮用18G普通针头;(3)肝素冲洗装置(1~2μ/ml肝素),插入长针接气球加压,袋装可外加气压袋加压;(4)测压装置包括三通开关,压力换能器和监测仪等。 4、穿刺方法:有直接穿刺法、穿透法和钢丝导入法。 (1)直接穿刺法:摸准动脉的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点,在局麻下(或诱导后)用20G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据病人胖瘦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对准动脉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1~2mm,固定针芯而向前推送外套管,后撤出针芯,这时套管尾部应向外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2)穿透法: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当见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0.5cm左右,后撤针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前言 麻醉是一种使患者进入全身或局部无感觉、麻痹状态的药物,它为手术或医学 检查等操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为一种创伤性的介入性医疗操作,麻醉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监测的准确性,监测在麻醉中尤为重要。 麻醉监测是指在麻醉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进行连续、监控和评估的过程。其目 的是通过实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在麻醉监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麻醉深度、氧合情况、体温等参数进行监测。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临床麻醉监测的指导和建议,以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麻醉监测指南 心率监测 心率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预测可 能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常情况下,心电监护是较为常见的监测方法。心电监护模块可以监测患者的 心电图,实时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贴片式心电监护仪、手指式脉搏血氧仪等设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 血压监测 血压是反映患者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 可以预测可能的失血、休克等情况。在麻醉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 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动脉血压测量和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动脉血压测量需 要在患者体内插入一根动脉导管,轻轻压迫患者的动脉,记录血压变化情况。非侵入式血压监测可以通过贴片式血压测量仪、袖带式血压测量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呼吸监测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必要过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连续监测,记录其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呼吸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学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规范我国麻醉医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与安全,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应运而生。本指南汇集了我国麻醉学领域的众多专家智慧,旨在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本文将对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进行概括和解读,以期为广大麻醉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麻醉基本原则 1.麻醉前评估与计划 麻醉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评估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和监测手段。 2.麻醉方法选择 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和麻醉医师经验,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吸入麻醉等。 3.麻醉用药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用药原则包括:依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药物;尽量选择作用时间短、代谢产物无毒性的药物;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4.麻醉监测与管理

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呼吸循环支持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三、常见手术麻醉 1.开腹手术麻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注意术中肌松药物的应用和术后疼痛管理。 2.腔镜手术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根据手术需求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种类。注意保持患者循环稳定和呼吸功能良好。 3.心脏手术麻醉:重点关注患者心血管功能,采用心肺转流技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4.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求患者血压稳定,降低颅内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5.创伤手术麻醉:快速评估患者病情,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麻醉方法。 四、特殊人群麻醉 1.孕妇麻醉:遵循产科麻醉原则,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麻醉药物,注意监测胎心率。 2.小儿麻醉: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3.老年患者麻醉:注意评估患者心肺功能,避免使用对老年患者不利的麻醉药物。 4.肥胖患者麻醉:关注患者气道管理,选择对呼吸影响小的麻醉药物。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2017版)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2017版) 0 1 目的 在已报道的与小儿麻醉相关并发症中,新生儿和婴幼儿、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急诊手术、饱胃以及合并气道问题(气道梗阻、意外拔管、困难插管)等仍是高危因素。 气道和呼吸管理仍是小儿麻醉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主要因素。小儿麻醉医师必须了解并熟悉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选用合适的器械设备,采取相应的气道和呼吸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小儿手术麻醉的安全。 0 2 小儿气道解剖特点 1、头.颈 婴幼儿头大颈短,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即使施行椎管内麻醉,若体位不当也可引发呼吸道阻塞。 展开剩余96% 2、鼻 鼻孔较狭窄,是6个月内小儿的主要呼吸通道,分泌物、黏膜水肿、血液或者不适宜的面罩易导致鼻道阻塞,出现上呼吸道梗阻。 3、舌.咽 口小舌大,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易患增殖体肥大和扁桃体炎。 4、喉 新生儿、婴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位于颈3~4平面,气管插管时可压喉头以便暴露喉部。婴儿会厌长而硬,呈“U”型,且向前移位,挡住视线,造成声门显露困难,通常用直喉镜片将会厌挑起易暴露声门。 由于小儿喉腔狭小呈漏斗形(最狭窄的部位在环状软骨水平,即声门下区),软骨柔软,声带及黏膜柔嫩,易发生喉水肿。当气管导管通过声门遇有阻力时,不能过度用力,而应改用小一号导管,以免

损伤气管,导致气道狭窄。 5、气管 新生儿总气管长度约4~5cm,内径4~5mm,气管长度随身高增加而增长。气管分叉位置较高,新生儿位于第3~4胸椎(成人在第5胸椎下缘)。 3岁以下小儿双侧主支气管与气管的成角基本相等,与成人相比,行气管内插管时导管插入过深或异物进入时,进入左或右侧主支气管的几率接近。 6、肺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新生儿肺泡数只相当于成人的8%,单位体重的肺泡表面积为成人的1/3,但其代谢率约为成人的两倍,因此新生儿呼吸储备有限。 肺间质发育良好,血管组织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炎症也易蔓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炎。 由于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膨胀不够充分,易发生肺不张和肺气肿;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或释放不足,可引起广泛的肺泡萎陷和肺顺应性降低。 7、胸廓 小儿胸廓相对狭小呈桶状,骨及肌肉菲薄,肋间肌不发达,肋骨呈水平位,因此吸气时胸廓扩张力小,呼吸主要靠膈肌上下运动,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 8、纵隔 小儿纵隔在胸腔内占据较大空间,限制了吸气时肺的扩张,因此呼吸储备能力较差。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当胸腔内有大量积液、气胸和肺不张时,易引起纵隔内器官(气管、心脏及大血管)的移位。 03 气道器具及使用方法 (一)面罩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和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我国麻醉学的指南和专家共识)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 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

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 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 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脑氧饱和度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脑氧饱和度 摘要: 1.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2.脑氧饱和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脑氧饱和度在麻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和处理方法 5.结论 正文: 【1.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麻醉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它涉及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在我国,麻醉学的研究和实践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制定的,旨在为麻醉师提供指导,提高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2.脑氧饱和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脑氧饱和度是指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与总血红蛋白的比值,是衡量脑部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测量脑氧饱和度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经颅超声、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磁共振成像等。 【3.脑氧饱和度在麻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麻醉过程中,脑氧饱和度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的脑氧饱和度可以保证脑部的氧气供应,避免脑部缺氧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然而,脑氧饱和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脑部损伤,因此,麻醉师需要密切监测脑氧饱和度,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脑氧饱和度的监测和处理方法】 对于脑氧饱和度的监测,麻醉师可以使用上述的测量方法。一旦发现脑氧饱和度异常,麻醉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如果脑氧饱和度过低,麻醉师可以通过调整麻醉深度、改善氧气供应等方法来提高脑氧饱和度;如果脑氧饱和度过高,麻醉师可以通过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或种类来降低脑氧饱和度。 【5.结论】 总的来说,脑氧饱和度在麻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麻醉师评估患者脑部氧气供应情况的重要工具。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摘要: 一、引言 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 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与理念 2.临床麻醉 3.疼痛治疗 4.重症监护 5.复苏与急救 6.麻醉科建设与管理 四、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意义与影响 五、结语 正文: 一、引言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麻醉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了提高我国麻醉学的临床水平,规范麻醉诊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与舒适,我国于2017 年发布了《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详细解读。 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

果。从1997 年开始,我国开始制定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至今,我国已发布了多个版本的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基本原则与理念 本部分内容强调了麻醉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微创化、精准化、舒适化、快速康复等。同时,要求麻醉医师遵循人文关怀理念,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临床麻醉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临床麻醉的各个环节,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药物使用、麻醉监测、麻醉管理、麻醉后复苏等。对于各类手术的麻醉处理,也给出了具体建议。 3.疼痛治疗 本部分介绍了疼痛治疗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各类疼痛疾病的诊疗策略。同时,强调了疼痛治疗中的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重症监护 本部分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室的设置与设备、患者评估与监测、常见危重症的诊疗规范、复苏与急救技术等。旨在提高我国重症监护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5.复苏与急救 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心肺复苏、创伤复苏、急性中毒救治等急救技术,以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 一、引言 麻醉是医疗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旨在通过静脉药物或气体的应用,使患者进入无痛、昏迷以及肌肉松弛的状态,以便进行外科手术、检查或其他治疗操作。临床诊疗指南麻醉旨在提供科学、准确的麻醉操作指导,并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舒适地度过。 二、患者评估与选择 在进行麻醉操作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过敏史等信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或混合麻醉等。 三、麻醉操作准备 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备齐所需的药品和设备、检查麻醉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同时,医生还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 四、麻醉诱导与维持 麻醉诱导是指将患者从清醒的状态转入麻醉状态的过程。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安全。麻醉维持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麻醉监测与管理 麻醉监测是麻醉操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必要的调整。麻醉管理包括了解 和控制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以及在手术过程中 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六、麻醉恢复与后续管理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清醒,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在恢复期间,医生还 需要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恶心药物,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七、麻醉安全管理 麻醉操作的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医院需要建立完 善的麻醉管理制度,包括规范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培训和考核,以 及有效的安全监测和报告系统。此外,医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麻醉知 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应对突发状况并保证患者的安全。 八、结论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科学的麻醉操作指导,旨在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密 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必要的调整。同时,麻醉操作的安全管理也 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医生可以 提高麻醉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意义 2.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 3.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 4.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正文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意义 麻醉学是一门涉及手术、急救和其他医疗过程中疼痛管理与生命体征监测的学科。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学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规范麻醉学的临床实践,提高麻醉质量,我国自 2006 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中国麻醉学指南。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1.麻醉前评估和准备:对患者的病史、生理状态、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处于最佳的麻醉状态。 2.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法,如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等。 3.麻醉监测与管理: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安全。 4.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进行预防,并在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麻醉术后管理: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管理,并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1.增加了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评估的内容,提高了患者麻醉安全意识。 2.对麻醉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细化,提高了麻醉操作的规范性。 3.扩大了麻醉监测与管理的内容,提高了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4.增加了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提高了麻醉质量。 5.强调了麻醉术后管理,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的质量。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发布对于提高我国麻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指南,加强麻醉学科建设,提高麻醉医师的业务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标题:深度解读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在2017年,中国麻醉学领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事件:发布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是该领域的权威性文件,对于规范和推进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麻醉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临床工作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指导。 一、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概述 1.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制定背景 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麻醉学科作为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是在国内外麻醉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麻醉学实践经验,由相关专家共同制定的权威性文件,旨在为中国麻醉学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 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的重要性 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是中国麻醉学领域的权威性文件,由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的麻醉学专家共同制定而成。其发布标志着中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规范临床麻醉实践、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 专家共识中关于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2017版中国麻醉学专家共识在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新型麻醉药物的应用、麻醉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麻醉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 2. 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 在临床麻醉实践中,麻醉并发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对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术前评估、麻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术后处理等方面。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应用,对于提高麻醉学科的临床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的观点与理解 个人认为,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布是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版本的指南和共识不仅覆盖了麻醉技术、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措施,还对麻醉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我也希望通过对这一版本指南与共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够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更科学、精准的指导,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总结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 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

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 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 专家共识(2017) 马骏王伟鹏(执笔人)王晟包睿艾艳秋张铁铮夏中元晏馥霞徐军美(负责人)徐美英缪长虹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愈来愈广,手术种类以腹部、泌尿、骨科手术居多,而急症、失血多、高龄伴多系统疾病患者的麻醉风险更高,使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人。冠心病患者需要行非心脏手术的也在逐年增加,近期患有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如果需要行紧急或急诊手术,风险则更高。认识并理解围术期心血管风险因素,在麻醉前进行全面评估,对降低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择期、紧急或急诊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前评估、麻醉治疗和术后即刻管理。 一、术前评估 (一)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1.总则所有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进行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该风险与外科手术类型(表1)和患者体能状态(图1)有关。在现有证据和专家意见基础上,参照美国及欧洲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图2,表2),其基

本原理概述在本共识中。该流程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关心患者,提供知情同意,并帮助指导围术期管理,以尽量降低风险。这种相互合作的“围术期团队”是围术期评估的基石,它依赖于外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主要照顾者等相关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表1.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 / AHA)指南摘要: 非心脏手术的心脏风险分级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 )(主要包括三个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术前一般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脏检测。门诊手术是指在手术当天入院并在同一天返回家的手术。 图1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麻醉学会(ESA)指南摘要:患者体能状态(functional capacity,FC)评估 ESC/ESA新指南明确提出评估患者FC是围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重要一步,常借助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s)进行FC的评估。 图2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脏评估及处理流程(颜色对应于表2中的推荐等级) 步骤1:对于有冠心病或冠心病危险因素并拟行手术的患者,首先评估手术的紧急性。如果情况紧急,需先明确有可能影响围术期管理的临床危险因素,然后在合理的监测和治疗下进行手术。 步骤2:如果手术较紧急或为择期手术,首先需明确患者是否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如果有,则根据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疾病结构的转变,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伴随 着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比例也不断增加。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麻醉学会制定了《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版)》,旨在指 导冠心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和围术期管理。 麻醉前评估 冠心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前,应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 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检查等。评估的重点是判断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评估,并筛查出高风险患者。 麻醉技术选择 对于冠心病患者,尽量选择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等非全身麻醉技术。若必 须进行全身麻醉,应选择靶控输注麻醉(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和传统 麻醉。而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尽可能选择无创、非侵入性的手段如内镜检查,避免外科手术等有创操作或仅进行 PD 线、皮下移植口等最小化侵入手术。 输液管理 冠心病患者术中应维持有效的血容量与水电解质平衡。麻醉时,应尽可能维持 正常的血压和心率,在需要加速心率时应优先考虑使用β 受体激动药,而不是使用其它药物。在对病情不确定的冠心病患者使用高容量静脉输液时应注意血容量过度负荷导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也应避免使用甘露醇。还应注意应用与HD管抗凝一血的一致性,以防出现回路内凝血现象。 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更快,但同样也存在风险,如呼吸抑制。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镇痛方法,例如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提高非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对于需要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镇痛。同时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肝和肾功能状态,以避免不良反应。

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分娩镇痛专家共识(2017) 冯继峰,曲元,X志强,李师阳,李爱媛,沈晓凤(执笔人),陈新忠,赵晶,胡明品,姚尚龙(负责人),徐世元,徐铭军,黄绍强,黄蔚 分娩痛是分娩过程中的自然生理反应,长期以来人们把这种剧烈的痛苦过程视为不可避免的正常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减少产妇分娩期的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质量,是医务工作者追寻的目标。理想的分娩镇痛应具备:能确切完善地解除产妇疼痛;能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要求;不影响宫缩和产妇的行走;对母婴健康无影响;产妇能清醒配合分娩过程;有异常情况可满足手术麻醉的需要。为确保母婴安全,提高分娩镇痛质量,实现分娩镇痛的临床规X化操作及管理,制定如下指南。 一、总则 分娩镇痛的方式有许多种,就分娩镇痛技术本身而言是相对较为简单,但管理、监测及产科配合却十分重要。分娩镇痛的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制度、产前宣教、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及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合理的流程等。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师和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减少或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保证母婴的安全,获得完善的镇痛、顺利的分娩和良好的胎儿评分。遵循产妇自愿、安全及镇痛确切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妇产痛,最小程度的影响母婴结局。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确认,椎管内镇痛是目前镇痛效果最为确切的方法本指南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 二、分娩镇痛前产妇的评估 分娩镇痛前对产妇系统的评估是保证镇痛安全及顺利实施的基础。应在产科门诊区域设置麻醉门诊,当产妇近临产可到麻醉门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没有建立麻醉门诊可在产房分娩镇痛前系统评估,全面了解产妇情况并填写评估表。当产妇分娩时,特别是紧急情况下,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阴式分娩,麻醉科医师可及时了解到产妇的情况。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1. 病史产妇基本情况、既往病史、麻醉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合并症、并存症。 2. 体格检查基本生命体征(BP、HR、RR、SpO2、T)、全身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脊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变等禁忌证。 3. 相关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存在合并症或异常情况者,进行相应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三、分娩镇痛适应证 1. 产妇自愿。 2. 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 四、分娩镇痛禁忌证 1. 产妇拒绝。

10-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版)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2017)邓小明朱涛李天佐李伟彥李金宝严敏张卫杨承祥姚尚龙胡浩郑宏郭曲练(负责人/执笔人)黄文 起黄宇光董海龙 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由于麻醉的作用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患者易出现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治疗全麻后苏醒的患者、镇静镇痛术后或麻醉手术后全身情况尚未稳定的患者,保障患者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改进麻醉后监护质量,以改善预后。本专家共识不作为强制性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部分采用。 一、麻醉后监测治疗 麻醉后监测治疗是指对住院或非住院患者在麻醉或镇静镇痛下实施外科手术或诊断性、介入检查或治疗,在麻醉苏醒和恢复期以观察和处理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为重点的医疗活动。 二、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 PACU是现代医院麻醉科的独立医疗单元。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靠近手术室或其它实施麻醉或镇静镇痛的医疗场所,以缩短手术后病情不稳定患者的转运时间。②需配备专业人员及相关医疗仪器设备。 ③为刚结束麻醉和手术的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特护病房或ICU、直接出院回家前提供监测与治疗。 在没有设置独立PACU的医院和某些医疗单位,所有接受麻醉或

镇静镇痛的患者都应该在指定区域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后监测治疗。 三、PACU的功能 1.麻醉后患者的苏醒和早期恢复; 2.术后早期治疗,包括麻醉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现和治疗; 3.改善患者情况,以利于其在ICU、特护病房或普通病房的进一步治疗; 4.评估和决定患者转入ICU、特护病房、普通病房或直接出院回家的指征和时间; 5.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紧急再次手术)对患者状况进行术前处理和准备。 四、PACU的管理和人员职责 PACU由麻醉科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应制定明确的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医护人员在合作的基础上,应该明确各自的专业范围和职责。指定一名具有执业资格的麻醉科主管医师负责日常管理和监测治疗。必要时,其他麻醉科医师和上级医师应给予紧急支援和指导。麻醉科主任或主管PACU的负责人决定特殊情况下的协调与决策。 PACU主管麻醉科医师应对其团队进行必要的职责划分,负责在PACU拔除气管导管或其它人工气道装置,也可以授权具备资质的医师实施。 大型医院的PACU可设立为独立护理单元,一般的PACU 也可

ACOG“2017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解读

ACOG“2017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解读 “ 产科麻醉及分娩镇痛是当代产科热点话题,国内外均有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如何规范产科麻醉及分娩镇痛值得每一位产科医护人员思考。2017年4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颁布了“2017产科镇痛和麻醉实践指南”,该指南更新了该协会早在2002年、2004年、2006年及2007年颁布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回顾了分娩期间常用的镇痛和麻醉药物,但是没有提及非药物镇痛,如按摩、水疗、针灸、放松、催眠等辅助方法。现将该指南做一简要解读,以期指导产科临床实践。 ” 在该指南的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分娩常导致产妇出现明显疼痛,因此许多孕妇临产后需要疼痛管理。尽管分娩镇痛及麻醉有很多其他医学指征,但是只要没有禁忌证,产妇要求分娩镇痛就是独立的医学指征。所有提供孕产妇保健的医院均应提供分娩镇痛及麻醉,当然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可因医院而异。为了尽可能使更多的产妇从分娩镇痛中受益,助产士应该积极参与分娩镇痛的管理。 受过适当培训并具有相应能力的助产士能够在医生指导下参与连续硬膜外镇痛管理。该指南在背景介绍中指出分娩疼痛在产程不同阶段表现略有不同。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其他类型内脏痛一样是弥散的,不像躯体痛定位准确,下腹痛最常见,相当部分产妇同时伴有腰痛,也可放射至髂嵴、臀部及大腿。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胎儿下降时,产妇阴道、盆底、会阴的扩张产生刺激通过阴部神经以及骶神经S2至S4的前分支部分传导,疼痛主要是躯体痛,疼痛比产程早期的疼痛定位更明确。目前,临床仍然缺乏客观的、普遍适用的疼痛强度测量标准,最常见的方法是自我评估,如视觉模拟评分。但是这些方法很难使用标准心理测量方法进行验证,常用的止痛药物可能损害产妇认知能力,进一步影响产妇口头和视觉评分报告的可靠性。由于产妇对镇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临床麻醉监测指南(2017) 于布为王国林邓小明刘进许学兵李民(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佘守章(共同执笔人)岳云孟凡民郭曲练黄宇光熊利泽衡新华 一、引言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实时全面地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是围术期发生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86年首次制定了麻醉期间的监测标准,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15年再次确认。英国也于2015年更新了麻醉与恢复期间监测标准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09年第一次颁布了临床麻醉监测指南,并于2014年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临床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展,因此中华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参考其他国家麻醉监测标准或指南,结合我国国情对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指南是作为选择监测手段的参考,适用于所有麻醉方式,以期提高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二、定义与适用范围 临床监测(clinical monitoring)是通过相关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生理参数进行实时和连续的物理检测或化学检验,并以数据或图像形式呈现出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临床麻醉监测实时监测麻醉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帮助麻醉医师做出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全身麻醉、区域阻滞、手术室外麻醉、镇静监测管理以及术后恢复监管等临床麻醉。任何监测设备和设施都不能取代麻醉医师实时的临床观察和判断,不能低估视、触、听等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三、基础监测 在麻醉期间,所有患者的通气、氧合、循环状态等均应得到实时和连续的监测, 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正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