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 准 时 间

标 准 时 间

一. 工作日时间构成:

二. 标准时间的定义:

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

2.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 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三.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用: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 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机器设备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是在不断更新与

提高的状态

四.时间分析(秒表时间研究):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预定时间标准法(PTS)等,在此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

作日时间

定额时间

非定额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 作业时间

布置工作地时间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停工时间

非生产工作时间

1.时间评比(速率):

1)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作业速度的影响因素

2)我们公司采用的是一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准化法(Leveling)来进行评比系数的测定

计算公式如下:

评比系数=(1+熟练程度+努力程度+环境+一致性)x100%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环境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熟练

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努力

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环境

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D.一致性(稳定性)

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此项一般情况可视作平均

评比因素的主要评价标准

其它作业员 上司

公司外人员

保障(公司) 升职的机会

上司与同事的评价

企业文化的认同

奖励 环 境

努力度

照明 温湿度 音响 色彩

身体条件

人际关系 经济状态 精神支柱

适应性

身体条件 培训 技术水平 设备的操作性

熟练度 作

速 度

评比因素及等级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下面举例某员工的评比如下:

评比系数=(1+熟练+努力+环境+一致性) x 100%

=(1+0.06+0.02+0.00+0.00) x 100%

=108%

2.时间宽放:

1)时间宽放的概述:

时间宽放是为使作业正常进行,在正常作业的凈时间以外附加的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作业中断及迟延或由于作业者疲劳造成的迟延时间,简而言之,作业时间所必须的停与休息时间为宽放时间

2)时间宽放率:

A.人手宽放--由于操作者个人身体正常需要和本身疲劳等所花费的时间(如上厕所﹐喝水)

B.机器宽放--指机器需要维修,加油或需要调校时等导致操作者不能造货的时间(如﹕断针﹐

断线﹐换梭蕊等)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率

我们公司时间宽放率是在服装行业的基础上,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

人手及机器宽放率可依下表查出

机器类型宽放率

单针平车26.5%

双针平车31.5%

三线级骨21.5%

四线级骨23.0%

计算机车21.5%

辘车21.5%

崁车26.5%

折巾车27.5%

刀车24.0%

单针人字车28.5%

三针人字车31.5%

四针六线车31.5%

九牙车27.5%

高车26.5%

打枣21.0%

钮门车23.5%

钮扣车21.0%

五爪扣车17.0%

裁刀18.5%

烫斗18.5%

人手高难度17.0%

人手低难度14.0%

人手与机器20.0%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时间分析中标准时间的构成:

观测时间宽放时间

标准操作时间=观测时间x评比系数x(1+宽放率)

我们公司标准操作时间值测试基本上采用国际常用的秒表测试法,再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标准操作时间=机器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机器宽放率) +人手操作时间x评比系数x(1+人手宽放率)+捆绑时间(捆绑时间=解捆时间+绑扎时间+剪菲仔时间)

※所以工人的工作表现不同,所给的评比也会不同,因此一个工序的标准操作时间不会因工人的不同而不同,即与工人的工作速度快慢无关

4.用秒表测试标准时间之步骤:

1)准备工作

记录相关有效资料﹕如机器类型,制单号,工序名称,布的种类,性能好的秒表等

2)选择研究对象

操作的动作在工厂应该是相当于平均水平或之上的,操作者应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有经验及有正

确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应当具有合作精神和能接受好的建议.

3)分析方法

时间研究表格上的内容应作详细记录,如机器种类.

4)划分操作(单元)

将工序分成小的元素,即将机器与人手的动作分开,细分动作元素越细越好,但以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不低于3秒.

5)测试每个动作单位的时间值

观测次数根据误差界限法确定(误差为±5%,可靠度为95%),根据实际情况一般测20次,填在表格中.

6)剔除异常值

将所记录的不正常的资料删除(用三倍标准差法).

7)评比(Rating培训软件)

观察工人整体动作,确定出评比系数(用平准化法).

8)确定正常时间

9)确定宽放时间

10)计算标准时间

11)如有需要,加捆扎、剪菲仔时间

注:每个工序的标准工作时间会因作业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当一个工序的作业标准改变后,应对该工序重新测试。

5.举例

如平车前中胶唛四边

(工厂管理)标准工时概念

(工厂管理)标准工时概念

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本书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那么现场观测的时间是如何成为标准时间的呢?总体需要两个步骤﹕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1﹑时间评比(Rating) (1)时间评比介绍 时间评比是一种判断与评价的技朮﹐其目的在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

作业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个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图(2)所示。 这么多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如果不能够定量评估的话会极大影响标准时间的客观性与通用性。下面介绍时间评比方法中最通用的方法------平均化法(Leveling)。平均化法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经劳雷(Lowry)﹑曼纳特(Maynard)和斯坦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整个体系。 (2)平均化法的评比 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作业条件和一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 A熟练 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 B努力 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了作业者在精神上的努力度与身体状态﹐与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两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 C条件 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符合国家及行业作业环境标准的话﹐此项可视作平均。

工厂管理-标准工时概念 精品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时间校准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归来吧。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 标准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授时系统是确定和发播精确时刻的工作系统。每当整点钟时,正在收听广播的收音机便会播出“嘟、嘟......”的响声.人们便以此校对自己的钟表的快慢。广播电台里的正确时间是哪里来的呢?它是由天文台精密的钟去控制的。那么天文台又是怎样知道这些精确的时间呢?我们知道,地球每天均匀转动一次,因此,天上的星星每天东升西落一次。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大钟.天空的星星就好比钟面上表示钟点的数字。星星的位置天文学家已经很好测定过,也就是说这只天然钟面上的钟点数是很精确知道的。天文学家的望远镜就好比钟面上的指针。在我们日常用的钟上,是指针转而钟面不动,在这里看上去则是指针“不动”,“钟面”在转动。当星星对准望远镜时,天文学家就知道正确的时间,用这个时间去校正天文台的钟。这样天文学家就可随时从天文台的钟面知道正确的时间.然后在每天一定时间,例如,整点时,通过电台广播出去,我们就可以去校对自己的钟表,或供其他工作的需要。 天文测时所依赖的是地球自转,而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使得天文方法所得到的时间(世界时)精度只能达到10-9,无法满足二十世纪中叶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需求。一种更为精确和稳定的时间标准应运而生,这就是“原子钟”。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原子钟来产生和保持标准时间,这就是“时间基准”,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将时间信号送达用户,这些手段包括:短波、长波、 电话网、互联网、卫星等。这一整个工序,就称为“授时系统”。 什么是时区? 时区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24个区域。当我们在上海看到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 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 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 北,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 共有24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 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 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 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 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 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 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例如,我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实际上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

标准时间的概念

时间标准时间: 讲到标准时间,首先应对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要有一个了解。 方法研究的定义: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加工、制造、装配、操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的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 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技术(主要指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标准资料法等)来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当然,作业测定也是一种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确定时间标准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作业测定来制定劳动定额。了解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含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这里“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作条件与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与“正常速度则意味着标准时间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标准作业”又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是作业测定的结果。 标准时间制定的基本条件: ●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如最适合人体作业的环境温度是20摄氏 度,不会潮湿粘腻,没有烦人的噪声与刺眼的炫光,而且以站立、 坐着等不会太疲劳的姿势作业。 ●确定而且最好是至今为止最好的作业方法。(在现有条件下,能使 人和机器设备达到比较理想的效率,但又不让人觉得疲劳,心烦的

工作方法,同时,也不需要增加很多成本,甚至不需增加成本,就 能让经营者达到满意结果的工作方法。) ●适应合格的作业员(作业员必须健康,至少可胜任此项工作,另外, 作业员必须受过相关训练,且能熟练操作所测定的作业。) ●以正常速度进行作业(不能以作业员最快的,也不能是最慢的,他 的速度要能让更多的作业员能够达到,代表绝大多数作业员的正常 速度) 因此对于标准时间的特征的理解是: 1、客观性 对应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通过方法研究),标准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 2、可测性 只要将作业标准化了,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进行测定(如秒表测时、工作抽样、PTS技术等),以确定标准时间的量值。 3、适用性 因为标准时间是以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完成某项作业的劳动标 准时间,不强调以过分先进或十分敏捷的动作完成某项操作的时间,所以它应该是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讲了这么多,标准时间是怎么样的呢? 标准时间=测试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 =正常时间×(1+宽放率) (1)测试时间是指通过秒表测试法直接所得的时间(但这时间是通过

国际标准时间的概念

国际标准时间的概念 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 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的起点 和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后来这一天便定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节日简介 1884年,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 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也是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10 月13日,格林尼治时间正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时间。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制定,与英国一件争执案有关: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提 请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在上午10点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两分钟后,那人到庭,他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该案因此必须重审。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出现差异,促使英国政府去统一时间。 当格林尼治天文台确定自己的子午线时,世界上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 地理条件,也确定了自己的子午线,这样就容易造成混乱。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1884年10月13日,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 就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时间和统一的子午线问题作出决议:“会议向与会 国政府建议,将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规定为经度的本 初子午线。”于是,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和世界“时区”的起点,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 从此诞生。 主要贡献

英国是一个航海事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对航海者来说,能否准确计时,是生死攸关的事。因为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就无法知道船只在海洋中航 行的位置及时间。船只在海上时,是从纬度和经度来推算出它所在的位置的。长期以来,航海者只是凭航海经验臆测经度,确定航向,如果错了, 船只就会走错航向,甚至会搁浅或触礁,这样的事故在航海史上屡见不鲜。 1707年,一支由克劳斯利爵士率领的英国舰队,因测错了经度而失事,使4艘舰只被毁,两千多人葬身鱼腹。 为解决测定航海经度问题,早在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下令在伦敦东 南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村兴建天文台。天文学家经过百余年的努力,终 于研究出了一套科学的计时法,并把划经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地理 经度测量和计时系统的起点。 全世界的航海者只要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为起点,便可以在航 行中准确地测出自己船只的正确位置和当时的时间。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科 学研究,为繁荣海上航运事业、避免航海事故作出了贡献。 发展情况 格林尼治时间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标,后来人们发现地球的自转 有逐渐变慢的趋势,并有季节性的变化和突然的不规则变化。因此,在1979年末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通过决议,确定用“世 界协调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无线电通讯领域内国际标准时间。这 一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北京标准时间校准

北京标准时间校准 北京标准时间(简称“北京时间”)是中国的标准时间,也是中国的统一时间。在中国境内,北京时间是唯一合法的时间标准,所有的公共活动和交易都以北京时间为准。为了确保时间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北京标准时间进行校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北京标准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北京时间以东八区时间为准,也就是东经120度的时间。中国采用单一的标准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统一管理和计时。而北京时间的确定是由国家授时中心负责的,国家授时中心通过对原子钟的精密控制,确保北京时间的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如何校准北京标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自动获取网络时间来校准北京时间。而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更为严格的场合,可以通过GPS、天文台等专业设备来校准时间。另外,国家授时中心 也会定期发布校准时间的方法和标准,可以按照其要求进行校准。 校准北京标准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间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准确的时间不仅关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也关系到金融、科研等领域的正常运转。如果时间出现偏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校准北京标准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对北京标准时间进行校准,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维护。比如,及时更 新手机、电脑等设备的系统时间,避免因为设备时间不准确而影响日常使用。另外,一些对时间要求更为严格的行业,比如金融、航空等,还需要定期对专业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北京标准时间的准确性对于现代社会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重视时间的准确性,不仅要对北京时间进行校准,还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只有时钟走准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希望大家

ie第章标准时间

i e第章标准时间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业方法,用正常速度生产规定质量的一个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时间。 法及设备,受到此作业培训后体力也适应,能够完成此作业的状态下,用标准速度进行此项作业时,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为此一般在标准时间内以一个、一批、1大批、 一次等的单位为基本设定标准速度,即不是以一天为单位发生的所有事项包含在标准时间,而是以一个单位为基础发生的所有需要项目为标准时间的内容。 标准时间是以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来构成。 标准时间=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 *(1+余率) 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间; (3) 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 的时间。 (4) 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内容不规则地偶然发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 均时间后,加在净作业时间上才能求得主作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 (5) 主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在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间。 (6) 辅助作业时间:发生在与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时间。

标准时间是为达到基本作业目的,是针对理想的作业方法的时间;作业方法不能根据工厂或车间的情况而变化; 此项目是准确无误地运作标准时间时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不够充分的; 应保证适合评价目的或使用目的的准确性; 应以科学手法为基础,经营者及所有职工都能接受的,可信赖的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应对任何部门或工序都要是公平的。 标准作业速度的决定是跟社会的一般水平无关或不能存在特殊的情况; 如果利用广泛使用的一般的方法设定的标准时间,那应该是跟公司内的各车间或各部门甚至是与其它公司的水平都可以进行比较; 根据产品种类或购入新的机器设备,即使制造方法有变化也可以作为参考,还可以与几年前的水平作比较。 作为标准生产数量,标准吨(TON)数,代表产品的计算等的各种基本单位,指定着作业的标准; 比如机械工厂由于切削加工,它的重量越来越轻,但生产量却提高,有些部门用总重量来表达会觉得很好,可对于别的工厂,它就不是适合的单位了。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 1. 简介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是一款用于校准设备时间的工具。它能够获取到标准的北京时间,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标准时间同步到设备上,确保设备时间的准确性。本文档将介绍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 功能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2.1 获取标准北京时间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可以通过与时间服务器进行通信,获取到准确的标准北京时间。它会自动进行时间同步,确保获取的时间与标准时间保持一致。 2.2 同步时间到设备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可以将获取到的标准北京时间同步到设备上。它支持多种同步方式,包括通过网络进行同步、通过GPS信号进行同步等。

2.3 自动校准时间 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可以设置为自动校准模式,设备将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自动进行时间校准,确保设备时间的准确性。 3. 使用方法 使用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3.1 安装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软件 下载并安装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软件到目标设备上。根据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安装。 3.2 运行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软件 打开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软件,显示主界面。 3.3 设置校准方式 在软件界面中,选择合适的校准方式。可以选择通过网络进行同步,或通过GPS信号进行同步。

3.4 设置校准时间间隔 如果需要开启自动校准模式,可以设置校准时间间隔。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 3.5 启动校准 点击“启动校准”按钮,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将开始从时间服务器获取标准北京时间,并将其同步到设备上。 4. 注意事项 使用标准北京时间校准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4.1 确保网络连接畅通 如果选择通过网络进行同步,确保设备有可用的网络连接,以便与时间服务器进行通信。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一、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指对于必要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即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及标准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 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和适应度 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況下熟练度与适应度 5.以企业所设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個单位作业量二、标准工时的角色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四、宽放时间种类 a. 生理宽放:又称私事宽放。 标准工时 标准准备时间 标准主体时间 净准备时间 宽放时间 净作业时间 宽放时间 一般时间 特殊时间 特殊时间 一般时间 标准工时 工厂管理 外包价格的決定标准价目格的決定进货价格的決定 设备管理设备机种的选定设备台数的決定设备定位的決定生产管理 生产计划 日程计划作业管理适当的人员配置 作业制程改善效率管理 工程管理 价格管理 效率与生产性能的评价奖励津帖的策略 价格的预估

b. 疲劳宽放:分为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 c. 管理宽放:又称连接宽放。 d. 以上三种宽放以外的各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标准工时宽放范围。 ILO国际劳动组织变动疲劳宽放表 项目区分男女立姿操作 1% 2% 不自然姿势稍不舒适 2% 3% 悬挂向上 5% 5% 很不舒适 7% 7% 重量 5磅以上 0 1% 阻力 10磅以上 1% 2% 表1 一般情况下的宽放率 生理宽放疲劳宽放管理宽放 5% 6% 4% 表2 五、标准工时测定方法 a. 秒表测时法 b. PTS测时法(多采用MTM法) c. MOD测时法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各IE作业者由于喜好及运用熟练程度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动作方法。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际操作中往往结合运用。 a. 秒表测时法 秒表测时法是最古老、最常用的测时方法,目前多数企业广泛采用。 1.局限性 1> 必须在生产效率达到一定水平时采集到数据才有效。 2> 评比比较困难,人为因素较多。 3> 采集数据周期比较长,时间成本耗费较大。 2.优势性 1> 采集数据简单,较为直接,操作比较简单。 2> IE人员能更多了解生产实际,采集数据更据有说服力。 3.具体操作方法 1> 操作要素 测时人员必须了解被测对象(包括:a.工件的制作流程;b.作业的工作方法和作业标准;c.进行作业的人和设备。) 2> 操作基本步骤: 时间采集步骤 步骤工作内容 1 仔细观察作业对象 2 观察作业人员3~5个循环 3 分解观察作业对象,分解成机构作业要素 4 按照作业顺序,在记录表上记录作业要素 5 运用秒表秒测时间 6 记录作业要素时间

授时 标准

授时标准是指国家或地区官方采纳的时间标准,用于统一和规范全社会的时间计量。授时标准的建立和应用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等方面都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授时标准的含义、历史发展、现行体系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授时标准的含义 授时(Time Service)是指由专门机构提供标准时间的服务,这些机构通过精确的时钟设备,按照国际或国家确定的时间标准,向社会各界提供准确时间的信息。授时服务涵盖了时间的产生、传递和接收等多个环节。 二、授时标准的历史发展 1. 古代时期: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体运动来计时,如日晷和水钟等。 2. 近代时期:随着机械时钟的发明和应用,时间测量变得更加精确。到了19世纪,随着铁路和电报的发展,对时间统一性的需求促使了标准时间的产生。 3. 20世纪初:国际上开始建立起统一的时间标准,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 4. 1967年:国际单位制(SI)定义了秒的原子定义,即铯原子的特定跃迁周期,这为后来的授时标准奠定了基础。 5. 1972年:引入了协调世界时(UTC),它结合了原子时钟的高精度和天文观测的均匀性,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国际时间标准。 三、现行授时标准体系 1. 国际原子时(TAI):基于多个高精度铯原子钟的平均时间,

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时间尺度,但不考虑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2. 协调世界时(UTC):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民用时间标准,其与TAI保持严格的同步,但会通过增加或减少闰秒的方式来校正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以保持与太阳时间的一致。 3. 地方时: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世界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4. 中国标准时间(CST):东八区的时间,即UTC+8小时。 四、授时服务的传递方式 1. 短波授时:通过短波信号传播,用户可以用接收设备获取时间信号。 2. 卫星授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时间信号进行授时。 3. 网络授时:通过互联网同步时间服务器,获取准确时间。 4. 电话授时:通过拨打电话获取标准时间的服务。 五、授时标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科学研究: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精确的时间测量对于实验和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2. 交通运输:飞机、火车、轮船等的时刻表都需要严格遵循统一的时间标准。 3. 通信系统:在电信、网络通信中,数据传输和处理需要同步操作,依赖于精确的时间标准。

标准时间

✍ 标准时间是指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按 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用正常速度生产规定质量的一个 单位的产品时所需的时间。 ✍ 标准时间是指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按照适合此作业熟练程度的 作业人员按规定的方法及设备,受到此作业培训后体力也适应,能够完成此作业的状态下,用标准速度进行此项作业时, 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 完成一个单位的作业量所需的时间,为此一般在标准时间内以一 个、一批、1大批、一次等的单位为基本设定标准速度,即不是 以一天为单位发生的所有事项包含在标准时间,而是以一个单 位为基础发生的所有需要项目为标准时间的内容。 ✍ 标准时间是以净作业时间和空闲时间来构成。 标准时间 =净作业时间+空闲时间=净作业时间*(1+余率) 空闲时间;

(2) 准备作业时间:加工品准备、设备及工具准备、作业现场整理等,加工一批时每次发生的准备及整理时间; (3) 净作业时间:用对象作业的基本内容,规则地、周期性地重复进行的作业部分的时间。 (4) 空闲时间:用对象作业所需的内容不规则地偶然发生,分别调查其发生率和平均时间后,加在净作业时间上才能求得主作 业时间的作业部分时间。 (5) 主作业时间:作业目的本身在进行中的主体作业时间。 (6) 辅助作业时间:发生在与主要作业时间节拍中的辅助时间。 ✍ 标准时间是为达到基本作业目的,是针对理想的作业方法的时间;作业方法不能根据工厂或车间的情况而变化; ✍ 此项目是准确无误地运作标准时间时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的生产台数来换算是不够充分的; ✍ 应保证适合评价目的或使用目的的准确性; ✍ 应以科学手法为基础,经营者及所有职工都能接受的,可信赖的 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应对任何部门或工序都要是公平的。 ✍ 标准作业速度的决定是跟社会的一般水平无关或不能存在特殊的情况; ✍ 如果利用广泛使用的一般的方法设定的标准时间,那应该是跟公 司内的各车间或各部门甚至是与其它公司的水平都可以进行比 较;

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 重量不超过。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 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根本原那么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根底,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本钱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根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方案、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方案; 2.人工工时方案及人员方案;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本钱,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本钱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方案;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

制定标准中书写时间要求

制定标准中书写时间要求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一﹑标准工时定义 1﹑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定义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生产计划﹔ (2)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计件工资的标准﹔ (5)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3﹑标准时间的构成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如下图(1)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 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 量不超过4.5公斤。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 与使用。 (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 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由上述的定义可 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 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 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生产计划﹔ (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4) 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 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构成。此两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 宽放时间构成。 标准主体作业时间与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 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两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 ﹐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 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 二﹑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本书着重介 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那么现场观测的时间是如何成为标准时间的呢?总 体需要两个步骤﹕ 1.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2.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范本模板】

标准时间的设定 标准时间的设定 一﹑标准工时概要 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 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 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 (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 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并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相关领域。 2﹑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生产计划﹔ (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3)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 优劣﹔ (4)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标准﹔ (5)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6)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7)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