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②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读图:人口增长率高低与增长量的多少的相对关系。

【质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每年的净增长人口反而比较少,这是什么原因啊?

【启发式讲述】:在相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数量就越多。但如果人口基数不同,人口增长的数量就不与增长率成正比例关系了。

【思考】:尽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经下降,但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为什么?

【安排学生活动】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阅读课本 12 页“活动”给出的三个材料,小组内讨论完成材料下面的三个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②根据材料二,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压力。

③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人口数量对就业、医疗、教育等当面的压力。 (教师

点拨:从总量、人均、新增人口的生产与消费等来讨论)多媒体展示一组人图片:正反方辩论:目前我国还应不应该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图片展示】读图 1-2-2 图 1-2-3,了解中国人口压力现状,并讨论。

正方依据:

(1)交通压力增大(交通拥挤)(2)居住条件变差(住房总面积、人

均住房面积均为建筑面积数)(3)就业困难(4)饥饿贫困 (5)造成

环境污染加剧(6)教育经费短缺

【学生自学】:从计划生育的目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及计划生育的成就等方面读书自学。

【学生讨论】:讨论我国人口增长特别快的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出生率的显著提高,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所以人口迅速增长。

【图片展示】学生观看增长率与增长量的对比图,并且思考应该不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反方依据:现在有些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于是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

题:

(1)劳动力短缺;(2)国防兵源不足;(3)社会上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加;(4)老年人生

活困难和孤单等社会问题。

(5)人口老龄化

学生观看图片理解我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

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转承: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沿海地区的城市

人口特别多,但是西部

地区的人口却很稀少,我国的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 1-2-4 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说说京、津、沪、苏、鲁、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 2 以上?

②说说人口密度在 10 人/千米 2 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③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教师讲述】:我国的人口分布,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尤其是西部内陆高山、荒漠地区,人口最为稀疏。

【活动探究】:比较人口密度的差异。

根据图 1-2-5 分别计算出两地的人口密度。据此试从地形、气候、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何差异悬殊。

【教师提示】:

(1)自然条件差异:(2)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西部经

济欠发达。 (3)从交通上看:东部交通便利;西部交通不便。

【活动探究】: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新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看图展开探究活动从我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人口密度大;

西北人口密度小。学生阅读:我国城乡

人口分布的变化

读图总结: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巩固提高】有人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人口比较

稀疏的西部地区,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环节三、课堂小结回顾所学的“众多的人口”的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并留点时间记忆。

【教师总结】学过这节课后我们知道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现象,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东部沿海城市,进而引发了人口的压力。学过

这节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当前的中国人口现状,能够用理性的思维对待当前社会的人口压力,并且学会从地理现象中看本质的分析归纳思维。环节四、作业布置同学们下课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国家关于调节人口分布的政策,并分析影响

效果

五、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社会经济开展、资源和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方案生育国策的必要性。本节内容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根本概念、根本技能、根本观点和根本数据很多,特别是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分析运用图表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和人口问题及其根本国策就成为本节突出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指导我国黑河——腾冲地理分界线,并比拟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方案生育至一根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开展、资源环境条件先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根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请大家齐读这一行。 (板书亿,占世界1/5,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49--1928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1949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顶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49--1849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拟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增长顶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解放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战乱结束,人民得解放进入了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一时期,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开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特别是1964~1982年间某些年份人口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00多万,平均每分钟新增32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开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众多的人口

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数据,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3.本节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的国情。我们有的产品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一位(如煤),但用人口总数一平均,指标却非常低。中国人口形势现在已经很严重,如再不严加控制,问题会更加严重。……人口如果控制不住,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节教材通过正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4.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比上一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次地理教学的内容为《众多的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 一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掌握人口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方法,能够通过调查分析人口变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人口变化的理解,通 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概述 本教学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老师通过图片和数据介绍人口数量与分布的特点。 •其次,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再次,利用案例、数据等方式学习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采取合理的措施。

2. 具体步骤 步骤一:引入与讲解 教师先通过一张张图片,介绍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在学生对人口数量有了基本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的流动和分布状况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进一步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步骤二:学习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展示案例和数据表格,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案例和数据表格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方法。 步骤三:探究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将学生分成较小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究。教师在“调查”的标题下发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其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同时也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教学,学生们对地理知识及其实践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而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在思考和反思中得到了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学生们在初阶的阶段会倾向于对更具体的信息感兴趣。因此,在介绍人口变化的时候,老师应该通过具体的实例或图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学会绘图,并分析出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能说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 4.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 5.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6.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资料和图表的阅读、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1.我国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政策。 3.人口分布不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人。目前,全世界约70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我们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知一下这个人口第一大国吧! 二、新课学习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 读图,可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13.71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世界上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人口增长迅速 活动:绘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给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图略)由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呢? 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成活率高、人的寿命延长。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这也是我国的人口问题。 阅读: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1教育网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版1.3众多的人口教案

地理初二上商务星球版 1.3 众多的人口教课设计【课型】新讲课 【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数听说明我国人口增加趋向,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散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散布特色。 【教课目的】 1、使学生认识我国人口的数目、散布特色与人口增加。( 要点 )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加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加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 政策。(难点) 【教课模式】问题导学。 【教课方法】比较法、小组议论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 教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 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学生举例:春运父亲母亲打工回 家,经过现实 如潮,人山人海,异样拥堵。火车站那边人头攒动,好不简单生活中的【谈谈】你碰到过近似的因为人多给你才挤上火车,车上人满为患;到实例感觉创建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忧吗?谈谈枣庄、峄城各处都在堵车。中国人口情境你这方面的遭受和体验之众多,导入从而激发新课学生进一 步学习我 国人口的 欲念。 1、人口数目12.95 亿 出示:世界上人口超出 1 亿的国家图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发问: 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达成绘制活动中的曲线图 比较中国〔 12.95亿〕,印度〔 10 亿多〕、人口直线上涨,增势迅猛 美国〔 2.82亿〕、俄罗斯〔 1.45亿〕主假如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 四国人口。2、人口增加件大大改良,人民生活水平有较 【解读我国人口增加图】看《我国人口大提升,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 增加图》,谈谈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率大大降落,而与此同时,人口 增加状况如何?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所以人 为何解放后我国人口增加这样 口的自然增加率较高。 之快呢? 连接人力资源是可贵的,人是物质财产的创建者,增强者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与过可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人又是花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加,必定给社会 渡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举例】联合书上活动谈谈:我国人口数目农民出门找活难,闲居在家让学生从 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增补更多的实致使赌博成风;乡村基础医“国家” 例。疗、卫生设备差,就医难;到“自己” 小结:因而可知,人口的增加一定同社会经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真实地感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 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众多的人口》教案 晋教版-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民族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影响; 2.掌握5个民族自治区; 3.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 4.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2. 5个民族自治区的分布。教学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各民族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播放《爱我中华》音乐,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兄弟民族内容。 二、新授 1、56个民族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请大家读第13页课文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

学生活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除了汉族之外,其他民族为什么统称为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是? (3)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4)请大家拿出人民币,仔细观察上面有些什么? 学生活动: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等。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文字,人民币上那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母,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讨论:同学们对照课本14页,说说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传统体育活动等,如傣族的泼水节,哈萨克族的叼羊比赛,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2、民族的分布 教师活动:投影中国的民族分布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2)5个民族自治区各分布在哪里?哪一个省少数民族最多? (3)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4)这样的分布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何影响 (5)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你会怎么办? 学生活动:汉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某某自治区、某某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某某维吾尔自治区、某某壮族自治区;某某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中国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承转:其他民族地区,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众多的人口教案 晋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与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指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简单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12亿人和100万人其人口增加的速度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活动一”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与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3.我国的人口分布从人口密度入手。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国人口密度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可通过“活动二”加以训练巩固掌握,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关于“众多的人口”教法建议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一年级的世界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用这些材料进行渲染,使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活动二”。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的人口约数(某某6700万、某某8500万、某某1500万、某某200万),计算人口密度(某某和某某每平方千米分别为670人和560人,某某和某某每平方千米分别为人和人),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某某、某某人口密度大,某某、某某人口密度小)。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3.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而是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教学,要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

七年级上册地理 众多的人口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经安中学肖静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国情与国策的内容。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通过图表和对数据资料的呈现表明了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都很多。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初步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渴求发现问题并用以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的心理。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设计成活动探究课,再充分利用地图,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这种活动、辩论、探究的方式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引入人口观的教育。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能力目标:掌握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看待人地关系。 2.教学重难点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3.教学方法 谈话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讨论辩论、探究教学方法。 4.学法指导 利用地图、地理资料和数据比较学习地理。利用调查采访等途径学习地理。开展讨论活动,从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5.课前准备 ②调查2: 你自己每个月的平均消费(包括学费、生活、娱乐等)共有元,占父母月收入的百分比是 .③小小辩论赛“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的辩论材料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限,并比拟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方案生育这一根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藏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泼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比照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展计算和比照。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

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顶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根底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展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开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方案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根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西安市八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 新人教版

众多的人口

《土地资源》习题 1、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场 D.未开发土地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比例合适 B.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但是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除耕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首位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合理的方式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陡坡开垦为耕地,减少我国的粮食压力 D.在宜林山坡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4、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平原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 B.南方地形复杂,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 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 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5、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认识南方地区的一部分,在加上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更加突出了本节学习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外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还有台湾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以及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学情分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利用假期“走出去”开展台湾修学游,八年级学生已经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旅游中观察、交流、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最好的地理课堂。这次修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索、去观察、去发现。不过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通过网络平台和展示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愉悦课堂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从地图、旅游修学活动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信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②通过“网络,游学”等实践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以分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

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众多的人口教案 晋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1.2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生疏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3.生疏实行方案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力量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缘由; 2.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猛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技能与方法 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生疏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教学预备】 《我国人口增长图》《我国人口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状况,预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围坐。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 2.生疏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教学过程】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特别拥挤。 2.【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患病和体验。(同学所举典型例子:暑假自己要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广东去,到了成都火车北站发觉那里人头攒动,好不简洁才挤上火车,车上人满为患,碰上暑运高峰,只有感叹“行路难”了;去花园镇赶场,碰上农夫街人流、车流拥堵不堪,100多米的街道,半个钟头才挤出去。) 3.【计算】供应四川省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四川的人口密度。(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 4.【比较】比较中国(12.95亿),印度(10亿多)、美国(2.82亿)、俄罗斯(1.45亿)四国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设想】以人口总数计,假犹如国外伴侣聚会的话,每次其中至少会有一个中国人(形象地感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6.【解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看《我国人口增长图》,特殊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怎样?(人口直线上升,增势迅猛) 老师:(1)人力资源是贵重的,人是物质财宝的制造者,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这一优势,可促进我国经济的进展。但人又是消费者,过多的人口,过快的人口增长,势必给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举例】结合书上活动说说: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补充更多的实例。(同学回答举要:农夫外出找活难,闲居在家导致赌博成风;农村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就医难;城里下岗人员多,社会就业压力大;大量废弃物造成城市垃圾污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六,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GDP仍较低……) 7.老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需同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需严格实行方案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8.【算一算,想一想】结合活动2,了解实行方案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把握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假如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对你的成长有无影响?(活动旨在说明让同学从“国家”到“自身”真实地感受到实行方案生育的好处。坚决落实方案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到0.88%,把诞生人口削减到2.5亿人;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教学要点】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缘由; 2.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过程】 二、我国的人口分布 1.【比较】 国家 领土面积 (万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亿人)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人口总数,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通过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3.让学生通过数字得出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4.通过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会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学会计算人口密度,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从而提高对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 2.会运用人口密度图指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学习难点: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 一、自学回答: 1.人口大国: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是世界上人口__的国家。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4.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市至云南省县一线。 5.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其次是;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其次是。 6、我省人口排名第位,这说明取得了成效。 二、合作探究: 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____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口迅速增长后,从________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原因是______。

2.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3.阅读12页图1.11,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4.根据读图: 三、辩论会: 1.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 四、课堂小结: 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检测 1.下列省区人口最稀疏的是() A.新疆 B.湖南 C.江苏 D.黑龙江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 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C.我国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达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因为人是生产者,所以我国提倡多生人口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4.在世界上我国属于() A.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C.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D.民族数量最多的国家 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基数大 6.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教案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内容点析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____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